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双美集(精)
内容
目录
【朱光潜卷】
一辑:无言之美
生命
无言之美
诗人的孤寂
慈慧殿三号
后门大街
看戏与演戏
二辑:人生八笺
谈动
谈静
谈十字街头
谈多元宇宙
谈情与理
谈摆脱
谈在卢浮宫所得的一个感想
谈人生与我
三辑:美学八讲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情人眼底出西施”
“依样画葫芦”
“慢慢走,欣赏啊!”
附录 朱光潜自传
【宗白华卷】
一辑:美学散步
美从何处寻?
美学散步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略论文艺与象征
悲剧的与幽默的人生态度
二辑:东方灵韵之美
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往哪里去?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
论《世说新语》与晋人的美
唐人诗歌中所表现的民族精神
略谈敦煌艺术的意义与价值
三辑:西方思辨之美
希腊哲学家的艺术理论
形与影——罗丹作品学习札记
莎士比亚的艺术
歌德之人生启示
附录 宗白华自述
我和艺术
精彩页
生命
说起来已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如今我还记得清楚,因为那是我生平中一个最深刻的印象。有一年夏天,我到苏格兰西北海滨一个叫作爱约夏的地方去游历,想趁便去拜访农民诗人彭斯的草庐。那一带地方风景仿佛像日本内海而更曲折多变化。海湾伸入群山间成为无数绿水映着青山的湖。湖和山都老是那样恬静幽闲而且带着荒凉景象,几里路中不容易碰见一个村落,处处都是山、谷、树林和草坪。走到一个湖滨,我突然看见人山人海——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穿深蓝大红衣服的,褴褛蹒跚的,蠕蠕蠢动,闹得喧天震地——原来那是一个有名的浴场。那是星期天,人们在城市里做了六天的牛马,来此过一天快活日子。他们在炫耀他们的服装,他们的嗜好,他们的皮肉,他们的欢爱,他们的文雅与村俗。像湖水的波涛汹涌一样,他们都投在生命的狂澜里,尽情享一日的欢乐。就在这么一个场合中,一位看来像是皮鞋匠的牧师在附近草坪中竖起一个讲台向寻乐的人们布道。他也吸引了一大群人。他喧嚷,群众喧嚷,湖水也喧嚷,他的话无从听清楚,只有“天国”“上帝”“忏悔”“罪孽”几个较熟的字眼偶尔可以分辨出来。那群众常是流动的,时而由湖水里爬上来看牧师,时而由牧师那里走下湖水。游泳的游泳,听道的听道,总之,都在凑热闹。
对着这场热闹,我伫立凝神一反省,心里突然起了一阵空虚寂寞的感觉,我思量到生命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的显然就是生命。我首先感到的是这生命太不调和。那么幽静的湖山当中有那么一大群嘈杂的人在嬉笑取乐,有如佛堂中的蚂蚁抢搬虫尸,已显不称;又加上两位牧师对着那些喝酒,抽烟,穿着游泳衣裸着胳膊大腿卖眼色的男男女女讲“天国”和“忏悔”,这岂不是对于生命的一个强烈的讽刺?约翰授洗者在沙漠中高呼救世主来临的消息,他的声音算是投在虚空中了。那位苏格兰牧师有什么可比约翰的?他以布道为职业,于道未必有所知见,不过剽窃一些空洞的教门中语扔到头脑空洞的人们的耳里,岂不是空虚而又空虚?推而广之,这世间一切,何尝不都是如此?比如那些游泳的人们在尽情欢乐,虽是热烈却也很盲目,大家不过是机械地受生命的动物的要求在鼓动驱遣,太阳下去了,各自回家,沙滩又恢复它的本来的清寂,有如歌残筵散。当时我感觉空虚寂寞者在此。
但是像那一大群人一样,我也欣喜赶了一场热闹,那一天算是没有虚度,于今回想,仍觉那回事很有趣。生命像在那沙滩所表现的,有图画家所谓阴阳向背,你跳进去扮演一个角色也好,站在旁边闲望也好,应该都可以叫你兴高采烈。在那一顷刻,生命在那些人们中动荡,他们领受了生命而心满意足了,谁有权去鄙视他们,甚至于怜悯他们?厌世疾俗者一半都是妄自尊大,我惭愧我有时未能免俗。
孔子看流水,发过一个最深永的感叹,他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生命本来就是流动,单就“逝”的一方面来看,不免令人想到毁灭与空虚;但是这并不是有去无来,而是去的若不去,来的就不能来;生生不息,才能念念常新。莎士比亚说生命“像一个白痴说的故事,满是声响和愤激,毫无意义”,虽是慨乎言之,却不是一句见道之语。生命是一个说故事的人,虽老是抱着那么陈腐的“母题”转,而每一顷刻中的故事却是新鲜的,自有意义的。这一顷刻中有了新鲜有意义的故事,这一顷刻中我们心满意足了,这一顷刻的生命便不能算是空虚。生命原是一顷刻接着一顷刻地实现,好在它“不舍昼夜”。算起总账来,层层实数相加,决不会等于零。人们不抓住每一顷刻在实现中的人生,而去追究过去的原因与未来的究竟,那就犹如在相加各项数目的总和之外求这笔加法的得数。追究最初因与最后果,都要走到“无穷追溯”(reductio adinfintum)。这道理哲学家们本应知道,而爱追究最初因与最后果的偏偏是些哲学家们。这不只是不谦虚,而且是不通达。一件事物实现了,它的形象在那里,它的原因和目的也就在那里。种中有果,果中也有种,离开一棵植物无所谓种与果,离开种与果也无所谓一棵植物(像我的朋友废名先生在他的《阿赖耶识论》里所说明的)。比如说一幅画,有什么原因和目的!它现出一个新鲜完美的形象,这岂不就是它的生命,它的原因,它的目的?
且再拿这幅画来比譬生命。我们过去生活正如画一幅画,当前我们所要经心的不是这幅画画成之后会有怎样一个命运,归于永恒或是归于毁灭,而是如何把它画成一幅画,有画所应有的形象与生命。不求诸抓得住的现在而求诸渺茫不可知的未来,这正如佛经所说的身怀珠玉而向他人行乞。但是事实上许多人都在未来的永恒或毁灭上打计算。波斯大帝带着百万大军西征希腊,过海勒斯朋海峡时,他站在将台看他的大军由船桥上源源不绝地渡过海峡,他忽然流涕向他的叔父说:“我想到人生的短促,看这样多的大军,百年之后,没有一个人还能活着,心里突然起了阵哀悯。”他的叔父回答说:“但是人生中还有更可哀的事咧,我们在世的时间虽短促,世间没有一个人,无论在这大军之内或在这大军之外,能
导语
朱光潜、宗白华的美学合集,读这一本就够了。在消费降维时代,让阅读体验升级。
独家附赠专属藏书票一张,印有朱光潜先生书法和印章,极具收藏价值。
图文并茂。精选宗白华流云小诗,配以布格罗、莫奈、库尔贝等大师级画家的唯美插图,四色印刷。
特邀知名设计师精心打磨,呈现极简装帧理念,阅读、收藏、送人都相宜。
采用北欧芬兰进口环保纸,绿色环保油墨印刷,健康无异味。
内文版面按视觉特点精心排列,阅读不累眼,采用超级轻盈纸张,翻看不累手。
序言
朱光潜、宗白华先生同年生同年逝,同为20 世纪中国
美学奠基人,有美学“双子星”之誉。他们在探求美的一
生中,为大众书写了不朽的美学经典,影响了几代年轻人
。本书是两位美学大师的首次合集出版。
本书以获得国家图书奖的《宗白华全集》《朱光潜全
集》为底本,精选两位大师关于美学、生活与人生的经典
文论。因年代久远,译名、词汇、标点符号和数字用法产
生了很大变化,为方便读者阅读,按相关出版规定进行了
适当编辑处理。如:“摩娜丽莎”改为“蒙娜丽莎”,“
卢佛尔宫”改为“卢浮宫”,“形相”改为“形象”,“
么”改为“吗”等,篇幅所限,恕不一一列举。同时,为
了尊重作者和保存原著精神,除此之外的部分保留作品原
貌。如有疏漏之处,望读者鉴谅。
内容推荐
美学泰斗朱光潜、宗白华首度合集出版。精选《美学散步》《谈美》《谈修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欣慨室随笔集》的36篇文章,形成一个完整的涵盖中西方美学知识的极简美学世界。朱光潜是中国学者中系统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第一人,合集精选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谈修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为你拨开生活的迷雾,领略人生的情趣与诗意。精选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其书汇集了一生极精要的美学篇章,把中国体验美学推向了极致,是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和必读书。任何一个爱美的中国人,任何一个热爱中国艺术的人,都应该读一读宗白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双美集(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宗白华//朱光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549904
开本 32开
页数 40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45
出版时间 2019-10-01
首版时间 2019-10-01
印刷时间 201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60
CIP核字 2019106017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192
135
3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4: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