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浴血罗霄(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内容
内容推荐
1933年,国民党五十万军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大规模“围剿”,罗霄山脉中段湘赣苏区的主力红军罗霄纵队按照中央的指示,向北挺进,去新的苏区。罗霄纵队一举突破敌人的封锁线,攻克、火攻敌人的堡垒。但在艰苦、残酷的环境下,罗霄纵队损失很大,不少战士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作者简介
萧克(1907.7.14—2008.10.24),湖南嘉禾人,革命家、军事家、军事教育家,中顾委常务委员,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共第八、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候补中央委员。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和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军连长、营长、纵队参谋长、师长、军长,红六军团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红31军军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副师长,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冀热辽军区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华北军政大学副校长,第四野战军参谋长兼华中军区参谋长。建国后,任军委军训部部长,训练总监部副部长、部长,国防部副部长,农垦部副部长,军政大学校长,军事学院院长兼第一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创办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主编《中华文化通志》。
著有《浴血罗霄》《萧克诗稿》《朱毛红军侧记》《萧克回忆录》等。
目录
《浴血罗霄(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无目录
序言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面展现中华民
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文学发展水平,深入揭示新中国70年
来的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激励人们为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
懈奋斗,我们策划出版了这套“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
典藏”丛书。为将该丛书打造成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
作精良的精品丛书,我们成立了丛书评审专家委员会,成
员均为密切关注和深刻了解我国长篇小说创作动态的资深
评论家。委员会从历史评价、专家意见和读者喜好等方面
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众多优秀长篇小说进行综合评定,从
中选出70部描写我国人民生活图景、展现我国社会全方位
变革、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主体地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和讴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品力作。这些
作品,大多为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茅盾文学
奖”等重大国家级奖项的长篇小说,政治性、思想性和艺
术性高度统一,代表了中国文坛70年间长篇小说创作发展
的最高成就。
我们致力于“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
术价值作为追求”的使命任务,通过这套丛书的出版,在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精神、展现中国
风貌的同时,倡导精品阅读,引领和推动未来的中国文学
原创出版。
导语
《浴血罗霄(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是萧克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被评为1984-1988年度茅盾文学奖荣誉奖。小说描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罗霄纵队为配合中央红军的战略决策北进,以罗霄纵队司令郭楚松为代表的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
精彩页
第一章
这几天的雾好重。白茫茫、灰蒙蒙,吞没了村镇,吞没了山岭。就连镇子西边小山包上的三个碉堡,也被浓雾淹没了。
等到云开雾散,碉堡里的国民党军官兵吃了一惊——村里飘起了红旗。一面、两面、三面……红旗迎风飘扬,分外的鲜艳,分外的骄傲。
这里处于赣江中游以西百十里,是国民党战区防御体系的纵深地带。守碉堡的敌军在先一天已经知道红军游击部队离这里不远,也想到他们可能会来这个地区,但没有想到会在拂晓时,雾影朦胧中来到在这几个碉堡直接控制下的大村镇。他们虽然弹药充足,但与外界联系的电话线早被红军截断,几座孤立的碉堡,不敢贸然行动,只好躲在碉堡里往外观察:发现有许多衣服褴褛的农民、工人、小孩、老头、妇女和小贩,夹杂着三三五五的军人,时来时往,时聚时散。他们有的在开会、演说和呼口号,有的在分地主家里的物品,有的凑在一起闲谈。小小的街上,成了热闹的市场。还有个小队伍,到附近村庄去贴标语、开大会,打土豪、分东西……
这叫他们好生奇怪,红军到这里来干什么呢?他们若长期来此驻扎,为什么不打碉堡;他们若不准备长住,为什么又顶到碉堡底下,难道不怕碉堡朝外打枪?
国民党士兵还看到,来这里的红军人数不少,起码有几千人。这么多的人,就住在村镇和附近几个小村庄,一枪不放,这叫他们大惑不解。
这些红军到底要干什么呢?
国民党军队被蒙在鼓里,红军战士也被蒙在鼓里。他们接到通知,要做好出发的准备。然而,要到什么地方去,去做什么,没有任何消息。
白昼很快地过去,夜很快地来了,红军战士三三五五地围着灯光忙活,有的用破旧衣服撕成两指宽的长条,有的用苎麻搓成筷子粗的绳子,有的打草鞋,有的做面套、手套和袜套,有的补衣裳……庄严的兵营,成了工作紧张的工厂;威武的军人,成了勤劳耐苦的工人。
“……谁的功,谁的力,劳动的结果……”歌声悠然从一两个人低音开始,随即此唱彼和,越唱越多,越唱越高。“全世界工农们,团结起来啊!”
歌声到了高峰后,不要好久,又不知不觉地越唱越低,越唱越低,以至不知不觉地沉没于撕布条的哗哗声、剪刀不时落在桌子上的叮当声和三言两语的说话声中了。
警卫连一排长丁友山盘坐在一张草蒲团上,两腿半分弯,脚尖顶着一根木棒,木棒上穿着三根草绳链成扇面,扇端合成两根绳子,系在腰上。他已经打好两双草鞋,这是最后一双了。他在抽紧绳后对炊事班长朱福德低声说:“晚饭不久,我听我村的丁长生说——他是杜政委的警卫员呢。他说这两天杜政委有时坐在屋里,拿着云帚不说不笑,也不挥舞,一坐就好久,和平常不大一样。”
朱福德哈哈一笑,慢声慢气地说:“他的婆姨在后方,还不是……”
丁友山也笑了。朱福德反而严肃起来:“他是管大事的,有想头啊!”
“对。朱老大,你猜,我们会向哪里去?”
朱福德抽了口大气,停了一下,才说:“很难猜,我想走路是一定的,但是不是走远,很难说。”
“我说,一定走得很远。”司令部理发员何云生眯着他那伶俐的小眼,微笑地插嘴道,“我当了三年兵,得了条经验,凡是上级叫我们多打草鞋,冬天做帽耳、手套,夏天准备竹水壶,就一定会走远路。现在上级叫我们作好四天的准备,这不是要走远路吗?”
附近的人说:“对!小鬼说得差不多。”
可是,朱福德没有表示,他像遇到袭击一样,一时无话可说。他不知道是否会有大的行动,就是有的话,也不好随便议论。但他很快就感觉小鬼的话是对的,就以称赞的口气说:“小何真是小状元。”
丁友山在朱福德对面打草鞋,他说:“军事上的事确实很难说……”
朱福德说:“不管怎样,这一次走路是定了的。”
“到什么地方去?”
“你去问司令、政委吧!”朱福德指着对面一间灯光明亮的房子说。
他们以为罗霄纵队的首脑机关会知道此次行动的目的和去向,其实,指挥员们也陷入了五里云雾之中……
门开了,一缕灯光射出来。纵队政委杜崇惠的身影闪了出来。他身材魁梧,只是背微微有些驼,手里依旧拿着那云帚。他的步子不大,走起路来很快。
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浴血罗霄(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萧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154296
开本 16开
页数 3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4
出版时间 2012-02-01
首版时间 2012-02-01
印刷时间 2019-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506
CIP核字 2019150216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0
1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2:4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