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六经辨证解温病--胡希恕温病条辨讲义/经方医学书系/中医师承学堂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现代著名经方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胡希恕先生以“六经一八纲一方证”的伤寒理法,用“按语”的方式评说《温病条辨》上中下三焦篇章。虽是一家之言,但极具启示意义。是“以伤寒解温病”的代表力作。
胡希恕先生处处以伤寒临床家的角度对《温病条辨》进行解读,在本书按语中明确提出“为病的阴阳表里虚实,仲景乃括之以六经,树立了中医学特有的病理生理学的大纲”。上焦篇第二十三条,胡老则直言不讳:“若治亦只有白虎重加人参一试,东垣清暑益气汤又何足以当之。又于猛恶温热证,则必须急下其热,我每用炙甘草汤去桂姜参枣,加大量石膏、大黄,为益津下热之治,极验,学者可试之”。中焦篇四十二条,胡老单刀直入:“潮热、呕恶、烦渴、汗出、胸痞、自利等证,明是阳明少阳并病之属,用小柴胡汤治之乃佳。所出杏仁滑石汤,与证不大合拍。”
原书系油印本,所引《温病条辨》版本为问心堂版本(增加“补秋燥胜气论”),且只选取最精华的上中下三焦篇章,删去序言、凡例及原病篇、杂说、解产难、解儿难及文中所夹朱评、汪按、征按。
作者简介
胡希恕(1898年-1984年),中国现代杰出的经方家、中医临床家、师承教育家,率先提出了《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明确了经方治病是根据症状反应,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对应治愈疾病;经方医学是不同于《内经》的医学理论体系。
胡希恕先生作为临床效果卓著的经方大家,被中医名家刘渡舟高度评价:“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辨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得力于仲景之学也。”胡希恕先生曾经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其“六经、八纲、方证”的辨证体系疗效卓著。作为“谨守病机派”代表的胡希恕先生”,与“脏腑经络派”代表的刘渡舟先生、“方证药证派”代表的叶橘泉先生,被誉为中国现代伤寒学术史上的三座高峰。
目录
卷一 上焦篇
法五十八条,方四十六首
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暑温
伏暑
湿温
温疟
秋燥
补秋燥胜气论
附录1:胡希恕“药物的医疗应用
卷二 中焦篇
法一百零二条,方八十八首,外附三方
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暑温、伏暑
寒湿
湿温疟、痢、疸、痹附
秋燥
卷三 下焦篇
法七十八条,方六十四首,共二百三十八法,一百九十八方
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暑温、伏暑
寒湿
湿温
秋燥
附录2:胡希恕“《温病条辨》约言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六经辨证解温病--胡希恕温病条辨讲义/经方医学书系/中医师承学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希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223850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3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图书小类
重量 410
CIP核字 2015016466
中图分类号 R254.2
丛书名 经方医学书系
印张 17.25
印次 8
出版地 北京
234
170
1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