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家园(精)/基列三部曲
内容
内容推荐
《家园》是基列三部曲的第二部,以埃姆斯的老朋友鲍顿一家为线索,再现了老牧师鲍顿及其一双儿女各自孤独又相互慰藉的亲情故事。
三十八岁的格罗瑞因一场失败的婚约回到故乡基列.一面照看年迈的父亲,一面料理日渐衰败的家园。不久.二十年鲜有音信的哥哥杰克也出人意料地回家,杰克曾因其顽劣放荡的行为让整个家庭蒙上丑闻的阴影,但老鲍顿在二十年里从未放弃对浪子的等待和宽恕。
三个人在同一间屋檐下,享受迟来的亲情,但充满悲伤和悔恨的往事却日渐吞噬他们。杰克无法摆脱灵魂的疲惫,告别不堪承受的家园,留下格罗瑞独自守候。直到有一天,杰克一直等待的那个人,踏上了基列的土地……
作者简介
玛丽莲·罗宾逊(Marilynne Robinson,1943— )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出生在爱达荷州的科达伦镇。写过四本小说和五本非虚构作品。处女作《管家》1980年出版后,立刻引起轰动,获美国笔会/海明威奖,并入围普利策文学奖,被誉为美国当代文学经典。24年后,第二本小说《基列家书》出版,连获2005年普利策文学奖和国家书评人两大文学奖项。随后推出此系列另两部获英国橙子文学奖的《家园》(2008)与获洛杉矶时报图书奖的《莱拉》(2014)。2013年,美国总统奥巴马亲自为她颁发国家人文奖章,授奖词称:罗宾逊博士的小说以及非虚构作品勾勒出我们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充分探索我们所身处的这个世界,并定义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普世真理。2016年4月,玛丽莲·罗宾逊从艾奥瓦大学作家工作室退休。
目录
《家园(精)/基列三部曲》无目录
序言
译者前言
在基列岂没有乳香呢?在那里岂没有医生呢?我百姓为
何不得痊愈呢?
《旧约·耶利米书》第8章第22节
自一九八一年起,美国作家玛丽莲·罗宾逊(1943一
)已出版了三部小说。但无论是最早的《管家》(1980)还是
较近的《基列家书》(2004)和《家园》(2008),每一部小
说都迅速引起了大众读者和学术界的广泛兴趣。英国美国
研究协会二oo九年会有专组讨论罗宾逊的作品,诺丁汉大
学美加研究院的理查德。金教授在退休前的最后一个学期
,专门开设了罗宾逊专论的课程。我在翻译《家园》期间
,有一次在火车上看《基列家书》,对座有一位六十开外
的太太,从手提包里掏出一本书,也是《基列家书》。我
们相视大笑。她说,朋友推荐了《家园》,读完后喜欢极
了,马上就去买了《基列家书》。 《管家》是罗宾逊在
华盛顿大学读博期间的副产品,但即刻受到评论界、学术
界的关注,获得海明威笔会最佳处女作奖,并被提名普利
策小说奖。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中,罗宾逊却没有继续写
作小说,而是转向探讨核污染问题和基督教神学,一九八
八年,罗宾逊出版了《祖国:英国,福利国家和核污染》
,揭露英国建立核工厂致使北海遭受污染的问题,同时对
英同政府和绿色和平组织提出批评。结果,罗宾逊被绿色
和平组织起诉,而书在一段时间内被英国政府禁销。十年
之后,罗宾逊结集出版了她对加尔文神学、达尔文主义等
思考和批评的论文《亚当之死:现代思想论集》(1998)。
尽管她从不讳言自己的宗教倾向,甚至还存她所属的公理
会教堂的牧师缺席的时候代为布道,然而她的宗教信仰并
没有束缚她的思考,而是体现了人文关怀和理性精神的高
度结合。阅读足罗宾逊最大的乐趣,量子力学、天体学、
马克思著作等等无不涉足。罗宾逊的思考拒绝二手资料,
而是从各种学说的源头寻求答案。在一次访谈中,罗宾逊
提到,有一次为了研究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和作品,
她割开了一些出版于十七世纪的书的书页,那些书自出版
之日起还从未有人读过。历史,无论是国家民族的历史还
是家族个人的历史,有着许许多多这样还不曾割开的书页
——曾经被书写却被遗忘被湮灭了的书页。
在第一部小说出版的二十多年后,罗宾逊在二〇〇四
年、二〇〇八年相继出版了《基列家书》和《家园》。这
两部小说正是打开了这样久已不被人阅读的书页,让读者
重新看到了美同中西部爱荷华州一座默默无闻的小镇和它
的历史。《基列家书》获得二〇〇五年度普利策小说奖;
《家园》获得二〇〇九年度橘子奖。两部小说无可争议地
成为美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和福克纳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郡一样,基列是座虚构
的小镇,但确有所据。这个来自《圣经》的地名在十九世
纪初期的美国颇为常见。据罗宾逊的解释,是因为在这方
土地上定居下来的人们“满怀乌托邦式的幻想。他们希望
能创立一块有乳香的地方来疗治在别的社会所受的痛楚”
。伤痛、救赎、宽恕和爱正是贯串这两部小说的主题。
《基列家书》是公理会牧师埃姆斯知道自己来日无多
,写给年幼的儿子的信。他告诉儿子家族的历史:他曾经
与激进的废奴主义者约翰·布朗一起参加废奴运动,继而
又作为随军牧师参加南北战争的爷爷;因反对暴力持和平
立场而与爷爷发生矛盾的父亲。埃姆斯也娓娓道出自己的
一生,和他对人生的感喟与思索。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情
节是“浪子”杰克回家。杰克足他的好友鲍顿的儿子、他
的教子,行事乖张不羁。离家二十年后突然归来的杰克让
埃姆斯对自我、神学和历史有了另一番思考。
罗宾逊在一次采访中提到,故事写完后,她想念其中
的人物,犹如“丧失亲人般地”想念。于是,《基列家书
》中的那些人物又一次出现在《家园》中。人物还是那些
人物,故事情节也有重合之处,但不同的视角却让两部小
说中的人物、故事相且映照、折射而令其旨趣更加深刻隽
永。可以说,《家同》不是《基列家书》的续篇,而是平
行发生的姊妹篇。
《家园》是从鲍顿家的小女儿格罗瑞的视角写的。三
十八岁的格罗瑞因一场失败的婚约而回到家乡,操持家务
,照看乖死的父亲。不久,二十年鲜闻音讯的哥哥杰克也
回家来了。一个从小遭受哥哥姐姐冷落戏谑,成年后又遭
受“未婚夫,,的欺骗;一个自小惹是生非,长大后又酗
酒生事,是家中的t·害群之马”。两人揣着各自的秘密,
试探着慢慢走近对方,慢慢打开心扉。在寻常的兄妹骨肉
亲情之外,透露出一种神性的悲悯和仁爱。
第一人称叙事的《基列家书》让读者看到了埃姆斯牧
师对自己坦荡的剖析,从而对人性有了纵深的窥测。而《
家园》则是由格罗瑞作为旁观者,对杰克与父亲和教父之
间的误解和理解、爱的传递做出全面的观照,由此凸显出
对“家园”这个意象的思考。家同不仅仅是居家所在,或
是遥想童年时的故乡,更重要的是灵魂的归属。小说中几
乎每一位人物都在追寻、经营“家园”.包括相对次要的
人物——埃姆斯的妻子莱拉。这位不知从哪儿来的女子在
皈依基督教和埃姆斯结婚后,找到了自己身心的家园。
与“家园”并存的意象是“放逐”。“家园”是显明
的,“放逐”是隐含的,是“家园”的求而不得,得而再
失,是身心的无所依归。埃姆斯的辞世会让莱拉和儿子失
去家园,离开基列,走上“放逐”之路。而格罗瑞虽然回
到了家,却依然恋恋地怀着对“真正的家”的梦想。杰克
从小在家中就格格不入。他终于找到的家却被轻易粉碎,
重建生活的努力也付之东流。不信教的他对灵魂家园的追
寻比两位笃信的牧师父辈更加执着因而也更加艰难。格罗
瑞和杰克这两个主要人物的家而非家的感觉或许能归结于
个体的人生体验,但罗宾逊对此有另一层更深刻的喻指:
非裔美国人的历史和生存状态。
早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爱荷华州就有像埃姆斯的祖
父那样的人物积极参加废奴运动。一八六八年,爱荷华州
赋予黑人男性选举权,是新英格兰之外做出此举的第一个
州。而整整一个世纪之后,鲍顿牧师对黑人民权运动的评
论却是黑人“闹事”,“自找麻烦”。一百年前,基列镇
的人曾经藏匿、帮助过逃跑的黑奴,而一百年之后,黑人
却依旧无法安家。爱荷华州曾经因为在解放黑奴运动上的
努力被格兰特总统称为“激进主义的闪闪红星”,然而,
当杰克像“一只历经风霜的飞蛾”奔向红星时,却无法疗
治他因种族歧视带来的妻离子散的伤痛,最后又走上“放
逐”之路。大半个世纪之后,埃姆斯祖父的请问仍旧回响
着:“如今爱荷华州留下的是什么?我们基列留下的又是什
么?”
有书评人称《家同》是她读过的“最悲伤”的故事。
然而,罗宾逊并未让它成为一个绝望的故事。鲍顿家四个
女儿的名字都富有寓言意味,其中Hope(希望)最美,而
Hope(希望)是没有真正出过场的人物,她影影绰绰地出现
在背景中。“在基列岂没有乳香呢?”即便伤痛不能痊愈,
也会有乳香来舒缓安抚。莱拉坚定地说过:“万事都能改
变。”或许,希望是抚伤的乳香。留下来守护“家同”的
格罗瑞,看到了未来,看到了杰克的儿子出现在门前的那
棵大橡树下。或许,抚伤的还有一畦母亲留下来的鸢尾花
,妹妹手巾新摘的草莓,一锅家传做法的鸡汤……
如果你还没有读过《基列家书》,《家同》能带给你
悬念重重的阅读快感。如果你已经读过《基列家书》,知
晓了谜底,就更能享受罗宾逊细细缓缓的讲述,那是一种
离你很远却感觉很近的历史和生活的真实。
应雁
二〇一〇年三月干伦敦
导语
本书为长篇小说,以埃姆斯的老朋友鲍顿一家的故事为主线,再现了老牧师鲍顿及其一双儿女各自孤独又相互慰藉的亲情故事。三十八岁的格罗瑞因一场失败的婚约而再次回到家乡,照看年迈的父亲。不久,二十年鲜有音信的哥哥杰克也意外回家。一个自小遭受哥哥姐姐冷落戏谑,成年后又遭受未婚夫欺骗;一个自幼是家人眼中的“害群之马”。两个孤独的人揣着各自的秘密,试探着慢慢走近对方,慢慢打开心扉。
书评(媒体评论)
阅读罗宾逊的小说的乐趣来自罗宾逊随时会利用
自己全部的才智和热情,为我们大部分看来神秘、令
人疲惫不堪的信仰辩护。
——科尔姆·托宾
很多小说家擅长让读者因情节而流泪,但玛丽莲
·罗宾逊却会让我们因震撼而落泪。
——《卫报》
《家园》是一部充满怀疑和悖论的小说,真诚、
猛烈、无情和宽恕不时贯穿其中。它是一部痛楚的牧
歌,庄重节制,充满怜悯,同时又是对我们自身道德
怯懦和顽劣不自知的原罪的愤怒、惊人的控诉。
——《纽约时报》。
精彩页
“回家住下了,格罗瑞!太好了!”她的父亲嚷嚷道,而她的心却沉不下去。想到她回家,他努力感受到一星点的欢喜,但双眼却因为对她的怜惜潮湿了。“这次住上一段时间!”他修正了一下说。他先把拐杖换到力量弱些的那只手上,再从她的手里接过行李包。上帝啊,她想,天主啊。这些天她的祷告,其实是惊叹的呼号,都是这么开头结束的。她的父亲怎么会如此虚弱?他怎么可以不顾危险,非得做到自己心目中的绅士?主啊,他把拐杖挂在楼梯的扶手上,为的是能帮她把行李包拎到她的房间里。不过他真的把它们拎上了楼,然后靠在门边,缓过气来。
“这是最好的房间了。布兰克太太说的。”他指了指窗子,“双向通风。我不懂。我觉得房间都挺好的。”他呵呵笑了起来。“嗯,这是幢好房子。”对父亲来说,这幢房子体现了他的生活总体上是受了福佑的。这一点显而易见,毋庸置疑,他也从来不曾否定过这一点,尤其是当他的福佑俯视着特别的悲痛之事时。母亲过世后,他提及房子时,愈发像在说一位老妻了。所有这些年,它因提供的每一处的妥帖舒适,每一处的宽厚恩惠,而显得美丽异常。这种美丽不是寻常的眼睛能够看得见的。它远远高出周围的房子,平坦的正面,扁平的屋顶,窗子上方有凸出的檐板。“意大利式的。”父亲说过,不过那只是猜测,或说是自我解释。不管怎样,即便有了门廊,它看上去也既朴素冷峻又做作讲究。门廊是父亲为了迎合当地人在炎夏夜晚相互走动的喜好在屋前搭建的,长满了一大丛凌霄花。这是一座好房子,父亲说。他的意思是尽管它外表怪拙,却有一颗仁爱的心。眼下同子和灌木丛杂乱不堪,他必定是知道的,尽管他很少走出门廊。
即使在房子的鼎盛期,园子和灌木丛也不见得特别的像样。也不呵能像样了,捉迷藏,还有槌球戏,羽毛球,棒球。“你们曾经有过的那些时光!”父亲说,仿佛如今稍稍的荒凉是盛大的游行过后留下来的彩纸屑和糖果纸。屋前有棵橡树,比这个街区和这个镇子都要老。橡树将树根旁的人行道拱成了碎石,又把数不清的枝条伸到了马路上,横跨了整个院子,枝条的周长比普通的树干还要粗。树干上有一段扭曲,这让橡树在他们眼里像是一位巨人托钵僧。父亲说如果他们能像上帝一样地,以地质计时看视万物,他们就会看到它跃出大地,面朝太阳,展开枝条,沉浸在作为爱荷华的一棵橡树的喜悦中。那些枝条上曾经挂过四架秋干,向全世界宣告他们家的人丁兴旺。橡树照样枝繁叶茂,当然苹果树、樱桃树和杏树,丁香、凌霄花和玉簪花,以前有现在也仍在。母亲种的鸢尾有几棵开了花。到了复活节,她和姐妹们仍旧能采来满怀的鲜花,父亲的双眼会闪烁着泪花,他会说:“呵,是啊,是啊。”像是她们带来了什么纪念品,这些花只是让人愉快地想起了别的花。
为什么这幢坚固直耸的房子让她觉得如此的荒弃,如此令人心碎?境由心生,她想。父亲的孩子中有七个会尽量多多回家, 他们打电话,奇来短信礼物,一筐筐的葡萄柚。他们自己的孩子,一旦能握住蜡笔,会在地上爬,就被大人教育要记住祖父.然后是曾祖父。要不是新的牧师暗示了这个问题,教区居民和他们的儿女孙辈对父亲的忠诚会耗尽他的精力。还有埃姆斯,父亲的知交。这些年来,父亲对他什么都说,毫无保留,他简直成了所有孩子的第二个父亲,尤其是埃姆斯对他们的了解令他们不自在了。有时候孩子们让父亲许诺对谁也不要说,他知道他们说的是埃姆斯牧师。他谨慎得很,不会泄密,只除了在埃姆斯空荡荡的单身汉的厨房里。他们猜测,在那个告解室似的地方,所有的顾虑都被忽略了。还有什么是父亲不会说的呢?他们是怎样告发杰克的,告诉他杰克的所说所为,或是杰克意欲做什么。
“我得知道啊,”父亲说,“为他好。”于是,他们告发坏小子兄弟。坏小子也知道,又气恼又暗暗地觉得有趣。他让他们知道他的行径,又误导他们,让他们紧张疑心,觉得非得告诉父亲他们的疑虑,免得父亲又得应对治安官。他们不是那类喜欢传话的孩子。事实上,他们之间是严格信守不相互告发的,对杰克的例外只是因为他们不敢不那样做。“他们会把他投进监狱吗?’’镇长的儿子在他们家的牲口棚里找到自己的猎枪时,他们忧心忡忡地相互询问着。早知道他们可以把猎枪还回去,免得父亲又受惊义受辱。至少,事先知道一点,他就能镇定一下,受到的刺激会比那单纯的惊恐少一些。
不过没事,他们没有把他关进监狱。杰克站在父亲的身旁,又道了一回歉,答应每天早上扫市政厅的台阶,扫上一星期。每天早上,他确是早早地离开了家。落叶和槭树的翅果在市政厅前堆积着。一个星期过去了,镇长把它们清扫掉了。没事儿。父亲总是会替他说情的……
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家园(精)/基列三部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玛丽莲·罗宾逊
译者 译者:应雁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136520
开本 32开
页数 35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562
CIP核字 2018006172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1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6
140
2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7: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