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古代阅读观的现代阐释
内容
内容推荐
《古代阅读观的现代阐释》着重从学理性角度用现代人眼光对我国历代读书人关于阅读的心得体会进行深入探析研究。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读书的国家,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和悠久的读书历史,在中国的科考时代,有一句话是相当流行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耕读传家为此成了中国的一个历史文化传统。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书典籍中,记录下了许多读书人关于阅读的心得体会,并在历代读书人相互影响接受传承的阅读心得交流过程中,随着读书人的人生阅历、文化学识、艺术修养的丰富增长而呈现出个性鲜明的阅读观念。本书通过对历代读书人看似随意评点的阅读心得进行了学术性梳理,并将之分门别类按“人与阅读、阅读目的、阅读方法、阅读语言、叩问作者、读者选择、追问意义”等方面进行归纳整理,再通过系统的逻辑思辨进行学理性深入探析,从而建构起一个相对完整的中国古代阅读研究认知文化体系。
作者简介
陈道谆,男,海南省海口市人,先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学位,后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研究生班学习深造,现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艺理论教学研究和中学语文教改研究。著有《文学解读引论》《文化时代与文学生存》《从文化回到文学本身》等,编著《写作学导论》《文学理论新编》《海南特产与饮食文化》等,并在《文史哲》《文艺理论研究》《名作欣赏》《文学报》《时代文学》《山东大学学报》《辽宁大学学报》《河北大学学报》《海南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
目录
第一章 关注阅读
现代人的阅读
尊重阅读
善于阅读
附录 改变,从阅读开始
第二章 人与阅读
认识世界从人开始
何以成人:知行知止
人的意义与阅读意义
人的精神追求终极目标
第三章 阅读目的
孔子:“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
西方现代解释学的为学目的:提升自我修养
读者:从为己到为人
读者:“为学”审美心理分析
第四章 阅读方法
韩愈读书:“记事提要”和“纂言钩玄”
朱熹读书:“穷理六法”
陈善读书:“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
第五章 阅读语言
语言的传统工具性
语言的现代本体性
文本语言的“辩味”
文学语言的“言”“象”“意”审美指称关系
第六章 阅读文体
诗话(词话)阅读
《沧浪诗话》解读
《人间词话》解读
附录 当前文学理论发展新趋势——以罗钢教授十年来的王国维《人间词话》学案研究为例
小说评点阅读
金圣叹《水浒传》评点
张竹坡《金瓶梅》评点
毛宗岗《三国演义》评点
第七章 叩问作者
孟子:“以意逆志”说
孟子:“知人论世”说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说与西方当代文艺观
第八章 读者选择
孔子:一以贯之
孔子:温故而知新
苟子:君子博学知明无过
现代西方:从实证主义、解释学到接受美学的阅读观
第九章 追问意义
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
读书贵有疑
董仲舒:“诗无达诂”
现代解释学的“解释的循环”与精神分析学的“潜文本”理论
后记
导语
解释学对阅读学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现代解释学即阅读学。通过对解释学理论观点的学习研究,可以逐步形成科学的解释学观念,以指导我们的阅读教学。科学的解释学对阅读不但有着认识论的意义,即帮助我们认识“阅读”的规律和特点,而且有着方法论的意义,即为我们提供尽可能科学的阅读方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古代阅读观的现代阐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道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340519
开本 16开
页数 3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3
出版时间 2019-05-01
首版时间 2019-05-01
印刷时间 201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584
CIP核字 2019027573
中图分类号 G252.17
丛书名
印张 2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3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