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鲁迅在上海的居住与饮食/鲁迅在上海资料丛书
内容
作者简介
施晓燕,浙江人,200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现为上海鲁迅纪念馆研究室副研究馆员。长期从事鲁迅研究及近现代史研究工作。近年来的代表性论文有《顾颉刚与鲁迅交恶始末》、 《(中国小说史略)与盐谷温(支那文学概论讲话)的文本比对》等,专著有《赵家璧画传》、《康有为的青少年时代》。
后记
在2008年的时候,我有了一个做《鲁迅在上海年谱长
编》的想法,鲁迅在上海生活了九年多,在上海,他作为
一个自由职业者,写小说、写杂文、做翻译、办杂志、推
广木刻,参加了左联和中国自由大同盟,活跃在文学、政
治、思想的第一线,挣脱教职和官职的束缚后,他进发了
更强烈的火花。毋庸讳言,他就是当时上海的文学盟主,
以上海为中心,向全中国的青年源源不断地辐射影响力,
当他逝世在上海大陆新村9号之后,更是万人送葬,成为中
国的民族魂。鲁迅在上海这一段时间太精彩了。虽然早有
《鲁迅年谱》珠玉在前,但我身处上海,上海鲁迅纪念馆
内拥有鲁迅在上海的文物资料,上海的城建档案馆则拥有
鲁迅最后定居的寓所——大陆新村的建筑图纸,有幸与鲁
迅在不同的时空站在同一个空间的我,很希望将鲁迅在上
海的历程以资料长编的方式更加详细地整理出来。
在整理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自己的想法太过单纯,
鲁迅精通的门类太多,参加活动又广,无论是学科还是活
动,其延伸而出的人与事,又都是民国时期各行业的杰出
人才和重要活动,如此一来,需要收集的资料就已经浩如
烟海,如此庞大的工程,我一个人可能毕几十年之功,也
未必能穷尽材料,但是同时,我发现鲁迅的日常生活,有
很多值得注意的资料。
鲁迅在上海的几处住所均还在原地,当实地从各居所
步行,一一经过书店、木刻讲习班培训地、点心店、电影
院、菜馆所在地时,纸面上干瘪的条目变成了鲜活的现实
,虬江路口的上海大戏院,遗址仍在,鲁迅在这里看过27
次电影;五芳斋里,鲁迅曾经吃过面。同时,某些曾经被
动接受的信息有了答案:只要亲自从拉摩斯公寓走到内山
书店,就知道鲁迅为什么要选这间顶费昂贵、居住却不甚
舒适的公寓;而从景云里走到第四人民医院,就知道鲁迅
为何常去的是福民医院。这些有意思的信息都促使我开始
着手编写《鲁迅在上海的日常生活》,分别以衣、食、住
、行、人情往来、求医问药、时令节气、娱乐活动等主题
进行了资料的归类。现在先整理出“食与住”集结成文。
居住与饮食,是人类的基本生存要素,十里洋场的上
海滩寸土寸金,鲁迅到上海后,居住同样是一个大问题,
为了房价较廉,他选择了闸北的景云里;为了逃避政府的
监视,他选择了拉摩斯公寓;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他选
择了大陆新村。光是考察鲁迅居住的变迁,就能看到鲁迅
的心理状态和外界环境的变化。同时,搬了家打杀虫药水
清理新居,在楼顶与海婴一起放除夕的烟花,在闷热的房
子里紧闭门窗写作以致长出痱子,无一不充满了踏实生活
的烟火气。鲁迅不仅仅是文章里那个永远横眉冷对的愤怒
作家,同样是个过着人间生活的普通男人。鲁迅与食物的
关系更令人觉得亲切,他爱吃糖,爱吃火腿,爱吃冷饮,
爱吃杨桃,跟大干世界的芸芸众生一样,有喜欢的口味,
也挑食,吃蟹吃到胃痛都不停止。当然,饮食习惯对鲁迅
身体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导致了鲁迅胃病严重、吸收不良
,对于鲁迅因肺病去世有着推波澜的影响。
本书在撰写的过程中,受到王锡荣、李浩、乔丽华等
几位老师的指点,同时参考了周国伟老师的《寻访鲁迅在
上海的足迹》和缪君奇老师的《旧影寻踪——鲁迅在上海
》,在此一并致谢。
最后,承蒙上海书店出版社应允予以出版,在此十分
感谢。
本书匆匆成稿,难免有不少遗漏谬误之处,请各位方
家不吝指正。
目录
楔子
共和旅馆:南下还是北上?
会友
饮宴
内山书店
定居
上编 上海居,大不易
第一章 “景云深处是吾家”
景云里23号
景云里18号
景云里17号
第二章 拉摩斯公寓
结构及设施
内山书店的作用
避难与逃离
第三章 大陆新村
建筑设计
居住生活
下一站:霞飞坊?
下编 吃在上海
第四章 鲁迅的做东
言茂源
中有天
东亚食堂
知味观
梁园
第五章 各大菜系中的宴请及交游
川菜馆
京菜馆
粤菜馆
镇江菜馆
徽菜馆及宁波菜馆
素菜馆
未知菜系的菜馆
日式菜馆
荷兰菜馆的生日宴会
“吃讲茶”
“革命咖啡馆”
第六章 鲁迅的家庭食品及其零食嗜好
鲁迅喜爱的菜色
零食:消闲之中,得养生之益
第七章 鲁迅家用菜谱疑云
余论
参考书目
后记
精彩页
1927年10月3日下午,鲁迅来到上海,和许广平下榻于共和旅馆,这是鲁迅生命中最后九年定居上海的起点。然而,当时共和旅馆只是鲁迅旅途中一个短暂的歇脚处,鲁迅在此处停下来选择自己将要去哪里。短短五天之内,鲁迅接待了师友弟子、工作对象,处理了大量事务,并改变了原本离开上海的打算,决定正式定居“魔都”。鲁迅为什么在五天内改变主意定居上海这是值得考察的,但基本上却没有人探讨过这一时期的情况;偶尔有,也只是对共和旅馆进行介绍性的描述,比如凌月麟的《鲁迅在上海的主要活动场所》对共和旅馆有五百多字的介绍,其他文章里对这个小旅馆基本就是一笔带过。事实上,下榻共和旅馆期间,鲁迅的会客、饮宴、书信往来等,其信息量异常丰富,对此做一观察、分析,可以为铺叙鲁迅有意思的上海生活做一个开场白。
根据上海总商会月报部1927年编辑发行的《上海工商业汇编》资料,“上海共和旅馆:kong woo hotel,居住旅客,包运行李,代定各埠轮船舱位船票。爱多亚路三洋泾桥东首”,它位于上海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长耕里内,长耕里夹杂在今江西中路、四川中路、延安东路之间。郁慕侠的《上海鳞爪》中说,“租界上的小客栈,以爱多亚路、民国路、满庭坊三处最多”,显然爱多亚路客栈云集已经名声在外,所以鲁迅选择这一带并找了一家落脚是可以理解的。凌月麟描述共和旅馆时认为:“它的前身是泰安栈,约一九二五年或二六年才改名共和旅馆,老板是广东人。一九二七年十月十五日《鲁迅日记》中所载的‘泰安栈’,即为共和旅馆。”但这个说法有待商榷,因为1927年的《上海工商业汇编》同样记有泰安栈,“泰安栈,民国路二五六号,副业船票”,民国路即如今的人民路,《鲁迅日记》中的“泰安栈”很有可能是人民路上的这家。192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上海指南》中有泰安栈,在爱多亚路长耕里689号,但现无法得知这个地点与后来的共和旅馆是不是同一个,也找不到共和旅馆前身为泰安栈的出处。所以现能确定的就是,共和旅馆位于爱多亚路,到外滩只有一个路口的距离,它周边有多家轮船公司,因此这是一个靠近码头的旅馆,并能为旅客代订船票、包运行李,可供暂时落脚的居所。
鲁迅在共和旅馆只住了五天。关于这家旅馆,其实没有太多的资料,倒是鲁迅的友人在回忆录里留下了对这个处所的只言片语。鲁迅在共和旅馆居住期间,有很多人来访,记录在他日记里的就有周建人、林语堂、孙伏园、孙福熙、李小峰、蔡漱六、许钦文、章锡箴、夏丐尊、赵景深、张梓生、陶元庆、吕云章、陆锦琴。这么多人去过,但现存就只有王映霞的记述才稍微具体:“鲁迅与许广平住在二楼,那是一间20平方米左右的木结构房间,朝南有二扇小窗,还有两扇落地窗直通阳台。屋内陈设很简单,一个方桌,一个写字台,四个凳子,两个沙发,东西两侧各放一只单人床。”这就是—个普通的旅馆房间,仅有住宿和处理简单事务的功能,如果访客太多,房间里还坐不下。它如此平常又简单,提不起学者们搜求资料详细叙述的欲望,但是观览一下上海地图就可以看到,共和旅馆向东过一个路口就是外滩,可以登上去外地的轮船;向北过两个路口是四马路也就是福州路,这里书店林立,还有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大东书局、开明书店、现代书局等多家出版社;过四个马路口从南京东路坐1路公交车可以到达四川北路(即鲁迅将来九年的定居地)。除了交通四通八达,生活也很便利,这一带饭店不少,客居旅店期间,鲁迅就在附近的言茂源请客三次。住在共和旅馆,交通、会友、购买书籍是非常方便的,鲁迅可以从这里出发,到弟弟周建人居所,文化人士众多的虹口、闸北地区“轧马路”,可以到周边的福州路出版一条街去买书,可以在旁边的菜馆会友饮宴。这个小旅馆使得鲁迅在五天内办妥了很多事情,也为他定居上海做了准备。
P3-6
导语
本书是上海鲁迅纪念馆策划的“鲁迅在上海资料丛书”之一种,由该馆研究员施晓燕撰写。鲁迅是现代著名作家,他1927年定居上海之后,便在这座东方大都会开始了各种公共交往,上海也影响了其私人生活方式。本书从生活史、社会文化史的角度切入,聚焦居住和饮食,书写了鲁迅与上海这一生活环境的种种关系,具有学术性和可读性。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讨论鲁迅与上海的居住环境、饮食环境的关系。详细回顾了景云里、拉摩斯公寓、大陆新村等建筑,各式菜馆、咖啡馆,是从历史现场中寻找了相关的记录,使读者能有身临其境之感,体会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这一文人作家在上海生活的细节。
本书结构清晰,文字通畅,具有史料价值,也是当前大力挖掘鲁迅与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优秀著作。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上海鲁迅纪念馆科研项目“鲁迅在上海资料丛书”之一种,从鲁迅1927年10月定居上海后的日常生活出发,重点关注鲁迅的居住状况和饮食细节,分上下两编。上编考察鲁迅所租住的景云里、拉摩斯公寓、大陆新村的生活设施和水电煤等公用事业,以及非常时期上述地点对鲁迅生活和工作的影响。下编考察鲁迅的饮食情况,在外主要是饭店酬酢的日常交游人际关系,在家主要是家庭饮食,包括鲁迅对菜色、零食、水果的个人嗜好,以及饮食习惯对其身体状况的影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鲁迅在上海的居住与饮食/鲁迅在上海资料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施晓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817928
开本 32开
页数 2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9-05-01
首版时间 2019-05-01
印刷时间 201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298
CIP核字 2019061020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4
1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