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岩波定本)/学术前沿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柄谷行人的代表作,探讨日本现代文学作为一种机制和现代表征,是如何在明治二十年代(1890-1900)伴随着民族国家的建立是逐步诞生的,作者受福柯知识考古学影响,有明显的后现代史学的色彩。迄今已有十几个译本。中译本2003年出版,收入“学术前沿”,2006年再版。后中断数年,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作者的个人文集,其中收入本书。后来作者对本书做了较大修订,出了“岩波定本”,这一版与三联初版(包括中央编译出版社版)有较大差异(见译者后记)。译者赵京华重新做了校订,删了部门内容,也加译了部分内容,使本书基本成了一本新书。这一版被称为“岩波定本”,也显示了这一版的权威性。 作者简介 柄谷行人(Koiin Karatani),1941年生于日本兵库县尼崎市。早年就读于东京大学,先后获经济学学士和英文科硕士学位。毕业后曾任教于日本国学院大学、法政大学和近畿大学,并担任过美国耶鲁大学东亚系和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系客座教授。2006年荣休。他是享誉国际的日本当代著名理论批评家,至今已出版著述30余种。代表作有《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世界史的构造》等,《定本柄谷行人集》全5卷于2004年由岩波书店出版。 目录 中文新译本前言(赵京华) “岩波定本”序言(2004年) 第一章 风景的发现 第二章 内面的发现 第三章 所谓自白制度 第四章 疾病的意义 第五章 儿童的发现 第六章 关于结构力——两场论争 第七章 类型的消灭 初版后记(1980年) 文库版后记(1988年) 英文版后记(1991年) 德文版序言(1995年) 韩文版序言(1997年) 中文版序言(2003年) 注释 年表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岩波定本)/学术前沿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日)柄谷行人 |
| 译者 | 译者:赵京华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65599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3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78 |
| 出版时间 | 2019-07-01 |
| 首版时间 | 2019-07-01 |
| 印刷时间 | 2019-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294 |
| CIP核字 | 2019057731 |
| 中图分类号 | I313.06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8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44 |
| 高 | 12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7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