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诗经三颂与先秦礼乐文化的演变
内容
内容推荐
《诗经》的自然史(“诗”的结集)与周礼相始终。诗的创作和规范应用与周礼的关系如下:一部分诗是应礼的需要而制作,成为礼的组成部分;另一部分也是在礼的规范下创作,在礼的规范下应用的,换言之,即是礼的具体实践。可以说,《诗》的形成即礼的成熟。《诗》与礼的特殊关系,使我们拥有了这种用来研究西周礼乐制度的可靠材料。具体的研究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诗经》的自然史——创作与成书过程来探讨周礼的渊源与历史。二是通过对《诗经》文本的阐释来解释周礼的性质、内容与演变。本书通过较为坚实的考证,发现和解决了《诗经》研究中的一系列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它在学术理念和研究方法方面具有启发的意义。
作者简介
姚小鸥,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十生导师。曾任河南大学省级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卉代文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乐府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主要著作有《诗经三颂与先秦礼乐文化》《吹埙奏雅录》,主编有《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研究》等。代表性论文有《论大武乐章》《(诗经·关雎篇)与(关雎序)》等。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商颂》与殷周两代礼乐文化的传承与嬗变
第一节 关于《商颂》作年的论争及初步结论
第二节 《商颂》五篇的分类与作年
第三节 《商颂》中禹形象的演变
第四节 殷周两代的文化传承与《商颂》的流传
第二章 《周颂·大武乐章》与西周礼乐制度的奠基
第一节 《大武乐章》的作年与篇章归属
第二节 早期周礼的文化特征与《大武乐章》的思想内涵
第三节 《大武乐章》的艺术构成及其文化意义
第三章 《周颂·三象》与周代礼乐文化的演变
第一节 《三象》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命名原则
第二节 《三象》之诗的篇目及其思想内涵
第三节 《三象》舞容与周代礼乐文化的演变
第四章 《周颂·闵予小子》诸篇与周礼核心精神的确立
第一节 “周公居东”与《闵予小子》诸篇作年
第二节 “小子”与《闵予小子》篇的思想内涵
第三节 《访落》解题
第四节 周初王室政治与《小毖》主旨
第五节 《敬之》与周礼核心精神的构成
第五章 《周颂·臣工之什》与周代宾礼
第一节 《载见》与西周朝觐礼
第二节 《有客》与周代宾礼
第三节 《诗》《书》成语与《振鹭》篇的文化解读
第四节 《有瞽》与周代观乐制度
第六章 《周颂》农事诗与周代礼乐制度
第一节 《载芟》与周代籍礼
第二节 《良耜》与《周颂》中的祭祀文化传承
第三节 礼乐文化与《周颂》农事诗的历史演变
第七章 《閟宫》与礼乐制度在鲁国的传承
第一节 《鲁颂》的历史批评及其与商周文化的联系
第二节 《閟宫》“缵禹之绪”与春秋中期的礼乐文化复兴运动
第三节 《閟宫》“土田附庸”的历史记忆
第八章 《嗣》《泮水》与礼乐文化在鲁国的“中兴”
第一节 《駧》篇与礼乐国家的布政原则
第二节 《泮水》与西周礼乐制度在鲁国的中兴
第九章 《有黝》“成相”与西周礼乐制度的渊源及流变
第一节 《有駜》与西周礼乐制度的文化精神
第二节 《有駜》“成相”及其周代礼乐制度的渊源与流变
主要参考文献
原版后记
新版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诗经三颂与先秦礼乐文化的演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姚小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171045
开本 16开
页数 3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9-05-01
首版时间 2019-05-01
印刷时间 201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528
CIP核字 2019034172
中图分类号 I207.222
丛书名
印张 22.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5:0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