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下一次将是烈火(精)/詹姆斯·鲍德温作品系列
内容
作者简介
詹姆斯·鲍德温(1924-1987),美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
詹姆斯·鲍德温生于纽约市黑人聚集的哈莱姆区,自幼母亲改嫁,十四岁时跟随牧师继父开始在教堂布道。高中毕业后,离开教堂,搬至格林威治村,曾当过饭馆侍者和仆役,业余时间则写作书评和小品文。1944年,他结识黑人作家理查‘赖特,并在赖特的帮助和鼓励下从事创作。四年后,步赖特的后尘离开美国侨居巴黎和欧洲。1957年,美国爆发警察镇压黑人示威的小石城事件,鲍德温回到美国,参加黑人民权运动,同时写下许多文章,就反对种族歧视、黑人解放的道路等问题发表意见。1987年11月30日,鲍德温因胃癌逝于法国南部城市。
鲍德温一生著述颇为丰厚,内容丰富多变,包括六部长篇小说、四部剧本、十几部散文集、一本童书和一卷诗集,其中著名的有长篇小说《高山上的呼喊》《向苍天呼吁》《乔瓦尼的房间》《另一个国家》、散文集《土生子的札记》《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下一次将是烈火》等。他的作品影响了很多作家,托妮-莫里森亲自编辑了他的小说和散文集两卷本。2002年,鲍德温被学者莫莱菲·凯特’阿桑特列为100位伟大的美国黑人之一。2005年,《向苍天呼吁》人选《时代》杂志“1923—2005年百佳英语小说”。
后记
詹姆斯·亚瑟·鲍德温
詹姆斯·亚瑟·鲍德温(1924—1987)是20世纪美国最
重要的黑人作家之一。从1947年在《国家》杂志发表第一
篇评论《作为艺术家的马克西姆·高尔基》起,到1985年
在《新政治家》上发表最后一篇文章《致主教的一封信》
,鲍德温共出版了六部小说:《向苍天呼吁》(1953)、《
乔万尼的房间》(1956)、《另一个国度》(1962)、《告诉
我火车开走多久了》(1968)、《如果比尔街会说话》
(1974)、《正在我头上》(1979);七部文集:《土生子札
记》(1955)、《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土生子札记补遗》
(1961)、《下一次将是烈火》(1963)、《街头无名》
(1972)、《魔鬼有了工作》(1976)、《不为人所见之事的
证据》(1985)和《票价》(1985);一部短篇小说集《去见
那个男人》(1965);一部诗集《吉米的忧伤》(1983);三
个剧本《教堂前座》(1955)、《给查理先生的布鲁斯》
(1964)和《有一天当我迷路的时候》(1972):以及一部儿
童故事《小人儿,小人儿:童年的故事》(1976)。他利用
一切文学形式,特别是小说和杂文随笔,反映了造成美国
黑人生存现状的政治和社会因素以及在美国所谓民主下人
们为保持种族特性和个人的性取向所遇到的困难甚至迫害

鲍德温出生在纽约的哈莱姆区。母亲爱玛·琼斯随着
黑人向北方的移民潮来到纽约,生下鲍德温的时候还不到
20岁。鲍德温两岁多的时候,爱玛和比她大40岁左右的戴
维.鲍德温结婚。戴维是个工人、虔诚的宗教信徒和浸礼
会巡回传教士。他仇恨白人,但无力改变现实;他收入微
薄,却和爱玛生了八个孩子;他养活不了他们,但看到年
幼的孩子去为别人擦皮鞋,妻子去给白人洗衣、打扫又感
到羞耻。他把一肚子的恶气撒到家人头上,成了鲍德温童
年时代痛苦的根源。加上弟妹众多,鲍德温从小就要帮助
母亲照顾他们,常常是一只手抱孩子一只手拿着书看。也
许这就是为什么他在1974年对采访他的一个法国人说“我
从来没有过童年”的原因。①
鲍德温从小学起就酷爱读书。他先从哈莱姆的两个公
共图书馆借书看,后来到纽约市图书馆去借书。他中学时
读了理查德·赖特的作品后,赖特成了他心目中的偶像和
文学之父。虽然后来他对赖特的《土生子》有看法,但是
他在回顾赖特对他的影响时说:
……
鲍德温在美国文坛上活跃了近35年,经历了20世纪美
国种族关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黑人民权运动,创作了
大量紧密结合时代的作品。他的散文犀利有力,他的小说
反映了在充满令人窒息的宗教重压和种族歧视的黑人贫民
窟中长大的黑人的心灵的呼唤。对他作品中表现出的思想
和艺术成就,在他生前是有褒有贬,褒多于贬,在他死后
也依然如此。没有人能够否认,他的作品是时代的产物,
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重要的美国黑人作家之一,对当
代美国的思想文化具有很大的影响,为美国人民留下了宝
贵的精神遗产。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鲍德温的追悼
会上感谢鲍德温留给了黑人作家三件珍贵的礼物:能够表
达黑人的真实感情、思想和处境的新语言、“识别罪恶但
从不惧怕”的勇气和他对人类的爱。①胡安.威廉姆斯在
《华盛顿邮报》上的文章极好地总结了鲍德温的成就:
鲍德温作为(时代的)见证人的努力所取得的成就为所
有的人——黑人和白人,同性恋和异性恋者,知名和无名
人士——这些他在作品中揭示出了他们的人性所在的人们
一再证实。由于他的见证,美国和美国文学界都更加丰富
多彩了。②
目录
我的地牢在震动
十字架之下
跋:论詹姆斯·鲍德温及其作品 王家湘
精彩页
亲爱的詹姆斯,
这封信我已经写了五次,又扔掉五次。眼前一直浮现你的脸,同时也是你的父亲——我的弟弟的脸。你像他一样坚强、沉重、脆弱、忧郁——气势咄咄逼人,因为你不希望任何人认为你软弱。在这一点上,你也许和你的祖父很相像,我也不确定,但你和你的父亲外貌上确实很像他。他已经死了,他从未见过你,他的一生都很糟糕。事实上在他离世之前很久,他就已经被击垮了,因为他内心深处相信那些白人对他的看法是对的。这也是他变得如此虔诚的原因之一。我想你的父亲一定也和你说过这些。你和你的父亲都没对宗教展示出什么兴趣,你们已经属于另一个时代了,那时黑人们已经离开乡村,来到了后来E.富兰克林·弗雷泽①所说的那种“毁灭之城”。只有当你真的相信你自身就是白人世界所叫唤的那个“黑鬼”时,你才可能被彻底摧毁。我告诉你这些,是因为我爱你,请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
从你们出生第一天起我就认识你们,我是看着你们俩长大的。我曾把你父亲抱在手里,扛在肩上,亲过他,打过他,见证了他蹒跚学步的过程。我不知道你现在有没有认识一个人超过这么长时间,如果你爱过一个人那么久,从婴儿到童年,再到他长成一个男人,你会对时间、人类的痛苦与付出具备一种奇异的视角。其他人无法看到我随时都能在你父亲脸上看到的东西,在他今天的样貌背后,是他无数过去的面容的重叠。他一笑,我就看见一间他不再记得的地下室,一座他不再记得的房子,我能从他现在的笑声里听见他儿时的笑声。他一骂人,我就想起他在地下室的楼梯上摔倒,痛苦地号哭,而我或者你祖父一哄他就好了。但没有人能够抚平他今天深埋心底、秘不示人的那些苦痛,你能在他的笑声、谈话和歌声里听见它们。我知道这个世界对我的弟弟做了什么,我也知道他是如何从这一切之中幸存下来。但更糟糕的是,这是我的祖国和同胞所犯下的罪。正因如此,不管是我还是时间和历史,都不会忘记他们。他们过去,此刻仍在摧毁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但他们对此一无所知,或者根本不想了解。一个人能够,事实是一个人应该努力变得坚强一点,对毁灭与死亡产生一种哲学上的兴趣,因为这是自人类存在以来大多数人最擅长的事情(但要记住,大多数人并不代表人类整体),但我们不能接受把那些毁灭者认定为无辜,因为正县汶种无辜,构成了犯罪。
现在,亲爱的与我同名的你,正是这些无辜的好心人,你的同胞们,让你一出生就置身于和查尔斯·狄更斯笔下一百多年前的伦敦差不多的处境里。(我仿佛听到那些无辜的人此时正在齐声叫喊:“不!这不是真的!你太恶毒了!”但我写这封信给你,正是想告诉你怎样和他们打交道,他们中大部分人甚至不知道你的存在。我很清楚你出生时的情况,因为我当时就在那里,而你们的同胞们不在,他们还没赶到。你的祖母当时也在,我想那些无辜的人应该去找她对质,她并不难找,也没有人会说她恶毒,但你的同胞们并不知道她的存在,尽管她毕生都在为他们工作。) 唔,大概十五年前,当你出生,降临到我们中间,你的父亲、母亲和祖母望着他们抱着你走过的路,盯着他们带你住过的家徒四壁的房子,他们本该感到沉重,但他们没有,因为有了你。“大詹姆斯”(你是随我命名的,那时你已经是个大孩子,而我不再年轻),你在那里被爱着。宝贝,你被他们爱着,立刻、永远、用力地爱着,为了在这个无情的世界里守护你。记住:我知道对今天的你来说,这些听起来很沉重,在当时看来,情况也一样糟糕,我们当时都在发抖。至今我们也没有停止颤抖,如果我们不是如此爱着彼此,无人可以幸存。正因为我们爱你,所以你必须活下去,同时也是为了你的孩子。以及你孩子的孩子们。
P3-7
导语
每当我感到迷失,我的地牢就会震动,我的锁链就会掉落。
20世纪 美国文坛无可取代的良心——詹姆斯·鲍德温。影响几代人探寻信仰、暴力和爱的散文经典。
出版56周年 简体中文版首次出版!
向詹姆斯·鲍德温致敬的纪录片《我不是你的黑鬼》(I Am Not Your Negro)获得奥斯卡提名!
《下一次将是烈火》出版56周年之后,依然是批判美国种族主义影响最大的文本之一。
内容推荐
《下一次将是烈火》是詹姆斯·鲍德温影响深远的散文集,全书由两篇信件组成。第一篇《我的地牢在震动》最早刊登于《进步》杂志,是作家在美国黑奴解放运动100周年纪念时给侄子的公开信,讲述了非裔美国人如何经历一代代的不公而幸存,并敦促侄子超越白人对黑人的狭隘定义,追求卓越。
第二篇《十字架之下》最早发表于1963年的《纽约客》,当时正值亚拉巴马州发动的针对黑人的暴力事件,鲍德温凭借其对“国家的黑暗现实尖锐剧烈的批判”登上《时代》杂志的封面。作家回忆了自己17岁时遭遇的信仰危机,描述了基督教堂里遍布的伪善和暴力,以及自己和美国黑人穆斯林运动领袖的一次分歧。鲍德温深刻地指出种族歧视的根本来源于白人对权力的病态迷恋,以及他们面对公义和历史的虚无与恐惧,号召黑人和白人抛弃黑暗的肤色政治,共同承担起艰难的历史责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下一次将是烈火(精)/詹姆斯·鲍德温作品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詹姆斯·鲍德温
译者 译者:吴琦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143740
开本 32开
页数 15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9-07-01
首版时间 2019-07-01
印刷时间 201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34
CIP核字 2018127343
中图分类号 I712.65
丛书名
印张 5.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0
125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