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金锐,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中药学专业博士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副主任药师 职业中药师、临床中药师、信息药师 具有中药、西药联合培养教育背景 兼任职务 中华中医药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物警戒与合理用药研究中心成员 北京中医药学会临床药学、药事管理、中药调剂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非处方药协会科普专家 北京市中医局中药饮片骨干人才 北京市医管局/基层医疗机构处方点评中药专家组成员 《中南药学》青年编委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临床药学杂志》审稿专家 光明网健康科普传播智库首批顾问专家 目录 第一章 识药防“坑” 用药第一步:学会看药品说明书 分清通用名和商品名,省去好多麻烦 带“参”字的中药不一定就是补药 不是所有的“银翘”都是中药 含“兴奋剂”的良药,吃不吃? 这些保健品吃了会致命 第二章 用药有法有量 吃药没效?看看您是否注意到这些细节 “一天3次”服药的标准 吃药的时候要喝多少水? 要求空腹吃,就得空腹吃! 面对一把药,这几种必须隔开吃 漏服药物后应该怎么办? 自己煎煮中药,要深知这些要领 软胶囊放冰箱里吗? 嚼服、含服、舌下含服,药效可不慢 何时吃阿司匹林肠溶片,谁说的对? 第三章 小病药来治 这些小病不用去医院 感冒了,选中药还是西药治疗? 咳嗽了,选对药才能止咳 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得加内调 肚子胀不消化,不止消食那么简单 慢性胃炎,用错药更伤胃 骨质疏松,过6关保您选对健骨药 冠心病选药,有关生命的抉择 降压药近400种,怎么选? 降血脂,他汀类药物不能大包大揽 头晕看症状,用药用到点儿上 肾虚就吃六味地黄丸是不专业的表现 月经不调,不一定吃乌鸡白凤丸 性生活不理想,壮阳前心里要有数 上火花样多,泻火药不能随便吃 贫血不是血虚,补血药别乱吃 治失眠,得为自己选个好药方 焦虑,小药平复心情 偏方治大病,信了小心要命 第四章 妈咪宝贝“药”吃安全 孕期感冒,该不该用药呢? 怀孕妈妈一定别吃——千里光 坚持哺乳期用药4个原则,确保母儿安全 它们治疗乳腺炎时,不能再哺乳了 小儿湿疹怎么办?中药外用有奇效 宝宝发热,中药和西药各有妙用 儿童不宜使用的药物,家长应当了解 不带“小儿”的小儿专用中成药 说明书上没有儿童用法和用量怎么办? 第五章 药之隐患 中药是否安全?不要以偏概全 服用这6类药物时,饮酒需当心! 有些通便中药不能长期吃! 糖尿病患者慎用的中药有哪些? 伤肝肾的药品,吃还是不吃? 胃不好,这些药物应慎用! 用这些中药泡酒,服用要当心! 用三七活血化瘀,长期服用有隐患 含冰片的中成药,气血虚的人应少用 时刻警惕中西药复方制剂的风险! 第六章 药品联用 不同科室开的药,能不能一起吃? 中药和西药能不能一起吃? 不能和头孢一起吃的,不是藿香正气是“水”! 阿司匹林+银杏叶片,增加出血概率 复方丹参滴丸和速效救心丸别一起吃 六味地黄丸与加味逍遥丸适时同服 患一种病要吃好几种药?
精彩页 用药第一步:学会看药品说明书 当您生病了准备吃药时,是否会看药品说明书呢?如果看,都看哪些内容呢?也许您并不知道,药品说明书上的有些内容是很重要的。但是,从目前药品说明书的描述方式(内容、语言、排版)来看,专业性太强而通俗性太差。例如,描述不良反应时使用过多晦涩的医学术语,在注意事项中直接例举临床试验的内容等。当然了,这些内容对于准确认识药物、合理使用药物是十分必要的,不是写给老百姓看的,而是写给医生看的。但是,目前国内的医疗现状使得医生无论是认真学习药品说明书的时间,还是给患者耐心告知和解释说明书内容的时间都是很少的。所以,不客气地说,患者在用药前可能根本就不了解这个药物。医生没时间解释,患者自己看不明白。 那怎么办?最根本的办法,要么强调医生进行用药教育工作,要么就专门准备一种面向患者的药物使用指导单。但在此之前,您还是要尽量学会看说明书中的重要信息。 首先,您需要看的是药品说明书的【药品名称】。您需要回忆一下,这个药品说明书上写的内容,与医生告诉您的药品名称,或者处方上的药品名称是不是一致?需要注意的是,西药一般都有通用名和商品名两个名称,有一个对上就行啦! 接着,您需要看的是药品说明书的【适应证】。在中成药说明书中叫作【功能主治】,这部分内容是讲这个药物是治什么的。一般情况下,您的疾病,或症状,或病证类型,必须要在这个描述的范围内,否则就可能是吃错药了。 然后,您需要看的是【用法用量】。看看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用量,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用法用量。如果每8小时1次,就是一天3次,标准时间是早6:00,中午14:00,晚上22:00。如果写了首剂加倍,就需要您第1次吃2倍量,从第2次开始恢复正常用量。 再然后,您需要看的是【禁忌证】和【不良反应】。前一项要好好看,对比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如果感觉有点像,要马上向医生咨询。对于不良反应的内容,可以大致浏览一下,大概知道有哪些内容。实际上,患者应该了解这个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和处理措施是什么,但是这些关键性的内容往往需要医师或药师的提炼。 最后,如果您还有时间,可以看一看【药物相互作用】和【特殊人群用药】。理论上这些内容都应该在医师开处方时有所考虑。 在此需要提醒您,很多医院现在都有用药咨询中心,由药师坐诊,他们不发药,而是专门等着为患者解答与用药相关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这些药师有更充分的时间为您进行用药答疑和交流,也是您用药安全的护航者。如果您发现医院有这样的服务时,一定不要错过。 分清通用名和商品名,省去好多麻烦 在用药咨询中心出诊时,经常会有患者前来询问:“医院有没有×××药”。例如,有人会问:“有没有白加黑?”或是“有没有阿司匹林?”这两个问题的问法看似是相同的,但实际上却有很大区别。区别在哪里呢?区别就在于,前者询问时使用的是药品的商品名,而后者询问时使用的是药品的通用名。 您可能会问,这有区别吗? 事实上,区别不仅有,而且很大。首先,药品的商品名是生产商家给药品起的名字,理论上讲,任何其他厂家没有用过的名字,都可以用。常用药品的商品名如感冒药有白加黑、康泰克、感康等,抗生素有罗氏芬、伏乐新、希刻劳等,降压药有拜新同、络活喜、倍他乐克等,降糖药有格华止、拜唐苹、唐力等,降脂药有立普妥、可定、舒降之等,这些名称都是商品名。一般而言,商品名并不包含药品有效成分的提示信息,它们大多由比较通俗易读和蕴含美好愿望的汉字组成,方便记忆,可读性也比较强。 与此同时,药品的通用名“看起来”就没有那么美好了,通用名通常是按照药学专业命名法给出的药品有效成分的化学名称。例如,白加黑的通用名是“氨酚伪麻美芬片Ⅱ/氨麻苯美片”,罗氏芬的通用名是“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拜新同的通用名是“硝苯地平控释片”,格华止的通用名是“盐酸二甲双胍片”,立普妥的通用名是“阿托伐他汀钙片”……怎么样?听起来很拗口吧。但是正是这些拗口的通用名,才能准确地表述药品的真实有效成分。一般而言,看起来、听起来很拗口,像是英译的名字,有不会念的字,或者有“苯”“酚”“酯”“酸”等这些文字的名称,一定是通用名。 究竟应该记药品的商品名还是通用名呢? 对于自己常吃的药品,如果通用名在6个字以内,建议直接记通用名,因为有些药品的商品名很相似,容易发生混淆。同时,不同地区的人讲话多少有些口音,说不清楚的话也会容易产生误解。如果通用名实在太长(如某些复方感冒药),就记商品名。有些人会说,商品名代表了某个特定厂家的药品,如果只记通用名,可能会买到不是这个厂家的药品。对于这种情况,如果需要,我们建议直接记住厂家名称就行,这样更方便、准确。在实际药物咨询中遇到的患者,他们多能准确地记得药品生产厂家的名称。 分清楚商品名和通用名,能给您省去就医过程中的很多麻 导语 央视《健康之路》数期节目重磅推荐本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以及《人民日报》《健康时报》《生命时报》等主流纸媒和新媒体大V“小大夫漫画”等均推荐本书,受众反馈极好。 漫画说药事。400幅幽默叙事漫画穿插其中,让读者轻松阅读,笑着记住用药和选药技巧。 本书除了介绍各种药物的选用技巧和用药误区,还针对26种常见疾病及母婴人群进行全方位的专业用药指导,让大家安全用药,治疗疾病快速见效。 中药、西药全覆盖。熟悉药物的不是医师,是药师。本书作者为药学专业博士,具有中药、西药联合培养教育背景。对中西药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预防具有科学的认识,用药指导专业。 序言 每个人一生中多患过病,很少有人没有吃过药。得病 了,去医院,医生给您开各种药;平时有个头疼脑热,懒 得去医院,自己用一点药;很多家庭还常常自备一些药品 。药就像食物和水一样,是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必需品。 但药和食物、水又有不同,“是药三分毒”,用对了,病 治好了;用错了,不仅治不好病,可能还会造成新的伤害 。这些道理大家都很清楚,因此在生活中常常遇到困惑, 如该不该用药、怎么用药、用药时需注意些什么等,经常 左右为难。 《小病药治》这本书,告诉大家一些基本的合理用药 常识,也提醒大家“小病药治”不简单。该书语言风趣幽 默、浅显易懂、图文并茂,讲的都是一些吃药的小道理。 比如说,药品与保健品的选用问题、阅读药品说明书的技 巧问题、阿司匹林肠溶片饭前还是饭后吃的问题、三七粉 该不该吃的问题等,可以解决大家用药过程中常遇见的困 惑,非常值得一读。 服务百姓是公立医疗机构的使命,服务患者是北京世 纪坛医院的核心理念。作为一所1915年创建的百年老院, 北京世纪坛医院经历了从“京城四大医院”“铁道部行业 医院”到“市属公立医院”的定位和职能转变。一路走来 ,北京世纪坛医院坚持“以服务人手”的办院理念,无论 是从全面综合的学科建设、中西结合防治并重的治疗理念 ,还是惠及百姓的便民措施,都体现了北京世纪坛医院的 服务思维。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发展,如今形成了以肿瘤诊 疗为特色的“强专科、大综合、多学科协同发展”的三级 甲等学院型医院,并顺利成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肿 瘤医学院、北京大学的临床医学院。这里的“多学科”就 包括药学学科,包括以临床合理用药为职责的药师们的广 泛参与,他们从原先的窗口调剂人员转型为药物治疗方案 的参与者和百姓合理用药科普的宣讲者,提升了医院的合 理用药水平。 该书作者金锐是北京世纪坛医院一名优秀的青年药师 ,他具有西药、中药的双重教育背景,长期工作在临床药 学的一线,同时还热爱并坚持着科普创作。工作之余笔耕 不辍,至今,原创的科普文章已经达到500多篇,经常被《 健康报》《生命时报》、北京市医管局的微信公众号“京 城药师”等主流媒体转载,参与录制了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的系列节目。这些工作不仅丰富了金锐药师的个人专业知 识,也宣传推广了北京世纪坛医院的品牌和影响力。 希望能够看到金锐药师更多的作品,为百姓普及用药 知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奉献一份力量。 也希望大家平时多阅读靠谱的健康科普资讯,减少疾 病的发生,这是我们医务工作者最大的心愿!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院长 徐建立 2019年4月25日
内容推荐 吃药,在多数人的生活中都不可避免,大家如果因为用错药又添新病,那可真是雪上加霜。 本书作者用轻松幽默的文字和漫画将临床上患者经常碰到的用药误区、用药疑惑一一作答,告诉大家常见病如何选药、中药和西药是否能一起吃、哪些看似中药实则还有大量西药成分、胃不好哪些药不能吃、哺乳期哪些药慎用、中药酒是否能治病……很少有人告诉你的用药问题,本书都为您详细介绍。 药,是疾病治疗的核心,本书让你用药如用兵,在健康路上一路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