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国史纲要/含章文库 |
内容 | 作者简介 雷海宗(1902—1962),著名历史学家。一九二七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后更名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担任教授、系主任等职;一九五二年全国院系调整,调任南开大学历史系世界史教研室主任。雷海宗先生硕学高德,学贯古今中外,其学术研究自成体系,博大精深,曾发表《殷周年代考》《历史的形态与例证》《古今华北的气候与农事》《评汉译(世界史纲)》《克罗奇的史学论——历史与记事》《孔子以前的哲学》等重要论文,代表性著作有《中国通史》《西洋通史》《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西洋文化史纲要》《伯伦史学集》等。 目录 第一章 地理与史前时代 一 地理 二 史前时代——石器时代 三 史前时代——金石并用期 四 史前时代——宗教 五 史前时代——文化程度之不齐 第二章 殷商政治与文化(前1300—前1027) 一 商代的王权 二 甲骨文 第三章 封建制度与封建社会(前1027—前771) 一 封建政治 二 贵族生活 三 封建社会——庶民 四 封建社会——士族 第四章 成周封建帝国之极盛(前1027—前771) 一 营建洛邑,封藩建国 二 开疆拓土 第五章 成周宗教 一 宇宙观与神神话 二 教士 三 坛庙与祭祀 四 大武舞 第六章 封建帝国之崩溃(前900—前771) 一 西周的衰微 二 平王东迁 第七章 春秋列国之形成(前770—前670) 一 郑之盛强 二 四强之兴起 三 社会变化 第八章 霸政时期(前685—前612) 一 齐桓公与管仲 二 宋襄公图霸 三 晋文襄霸业 第九章 晋楚争盟(前620—前505) 一 晋楚消长 二 向戌弭兵 三 晋楚并衰与吴之兴起 第十章 春秋时代思想 一 官学衰败,私学兴起 二 周易 三 孔子与儒家 第十一章 吴越之争(前505—前473) 一 吴国称霸 二 越国后来居上 第十二章 七雄局面之成立(前473—前362) 一 三晋田齐 二 秦楚内乱与复兴 三 越之乱亡与燕之渐兴 四 诸小国之渐趋灭亡 五 周之丧土与分裂 六 新军器与新战术 七 魏之图强与失败 八 列强之拓土 九 社会革命 第十三章 合纵与连横(前361—前311) 一 商鞅变法 二 变法后之发展 三 秦霸天下 第十四章 秦之独强(前310—前272) 一 东帝与西帝 二 齐之一败涂地 三 楚之削弱 第十五章 战国诸子 一 治国平天下之道 二 激烈的争鸣 第十六章 秦并六国(前271—前211) 一 大败三晋 二 秦灭周 三 燕与三晋 四 末次合纵与最后努力 五 六国之单独困斗与继灭 第十七章 专制一统之初试及其失败(前221—前202) 一 秦始皇之一统政策与旧势力之反动 二 秦亡 三 楚汉之争 第十八章 汉代政治(前202—88) 一 官制 二 兵制 三 汉初所谓“封建”问题与外戚之患 第十九章 汉代社会与经济(前202—88) 一 旧社会阶级之破裂——氏与姓之混淆 二 旧社会阶级之破裂——迁徙赐姓与变姓 三 新阶级制度——大地主与农民奴婢 四 新阶级制度——商贾 五 新阶级制度——贵贱贫富与社会改革 六 新阶级制度——四民之并为臣妾 第二十章 汉代武功(前202—88) 一 武功伟人 二 匈奴 三 西域 四 朝鲜百粤与西南夷 五 文化势力之播及日本 第二十一章 汉代内政(前202—88) 一 帝制名实与皇帝崇拜 二 皇权与宦官幸臣 三 皇权与外戚 四 皇权与地方官 五 中兴之治 六 听天由命之消极人民 第二十二章 秦汉宗教 一 神仙家与黄老学 二 儒教之成立——素王 三 儒教之成立——经典 四 阴阳谶纬学 五 儒道阴阳糅合之国教 第二十三章 秦汉思想 一 思想之学术化 二 儒道思想之结束 三 古代思想之总结束——王充 四 古代文化之总清算 第二十四章 大汉帝国之末运(89—316) 一 政治制度之破裂——外戚与宦官 二 政治制度之破裂——国军消灭与地方割据 三 政治制度之破裂——财政与一般政治之紊乱 四 天灾人祸与人口之减少 五 乱亡经过——羌乱 六 乱亡经过——党锢黄巾与十常侍 七 乱亡经过——董卓与李郭之乱 八 乱亡经过——曹操与三国 九 乱亡经过——西晋与中原之沦丧 第二十五章 末世之宗教与人生观 一 儒教之凝结与衰颓 二 清谈与隐逸 三 道教 四 佛教之输入 第二十六章 五胡乱华(317—383) 一 背景 二 中原沦丧 三 汉族南迁 四 南北分局 第二十七章 南北朝(383—589) 一 南北互诋 二 南朝 三 北朝 四 门阀 五 南北消长与混一 第二十八章 新宗教之酝酿与成熟 一 新宗教之酝酿 二 辩教 三 佛教之成熟 第二十九章 隋唐政治与社会(589—755) 一 官制 二 兵制 三 均田与赋役 四 学校与选举 第三十章 大唐二元帝国(618—755) 一 疆土 二 外蕃之威抚与恩抚 三 内政 第三十一章 隋唐宗教 一 教会 二 宗教 三 佛学 四 唐诗中之哲学 第三十二章 二元帝国之灭亡(756—960) 一 外患频仍 二 藩镇 三 宦官与禁军 四 财政紊乱、起义军兴起与唐之灭亡 五 五代十国 第三十三章 新儒学与复古运动 一 背景 二 武宗废浮屠与韩愈辟佛老 三 李翱 第三十四章 宋之积弱与变法失败(960—1085) 一 兵制 二 财政与民生 三 科举 四 缠足 五 国防生命线之始终缺乏 六 导语 《国史纲要》原为20世纪30年代雷海宗先生在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讲授中国通史的讲义,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描述了自史前时代到近代(1912年)中国的历史变迁,对此间的重要历史事件进行了扼要而不失精细的分析,系统而又清晰地梳理了我国从古至今朝代更替、治乱循环的历史脉络。本书语言通俗、逻辑严密、观点权威,成一家之言、开风气之先,读之使人豁然开朗。 内容推荐 雷海宗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赴美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20世纪30年代,他在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为非历史专业的学生开设中国通史课,他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将数千年历史娓娓道来,学生称他为“会讲故事的教授”。《国史纲要》即由这门课程的讲义精炼而来,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描述了自史前时代到近代(1912年)中国的历史变迁,对此间的重要历史事件进行了扼要而不失精细的分析,系统而又清晰地梳理了我国从古至今朝代更替、治乱循环的历史脉络。 本书语言通俗、逻辑严密、观点权威,成一家之言、开风气之先,为读者拨开历史迷雾,读之豁然开朗。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国史纲要/含章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雷海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423416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8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0 |
出版时间 | 2019-07-01 |
首版时间 | 2019-07-01 |
印刷时间 | 2019-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34 |
CIP核字 | 2019076816 |
中图分类号 | K20 |
丛书名 | |
印张 | 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199 |
宽 | 14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