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命的悲剧意识》
第一章 骨肉之人
第二章 起点
第三章 不朽的渴望
第四章 天主教的本质
第五章 理性的溶解(毁灭)
第六章 深渊底层
第七章 爱、痛苦、悲悯与人格
第八章 从上帝到上帝
第九章 信仰、希望与仁慈
第十一章 实际问题
第十二章 唐·吉诃德与近代欧洲的悲喜剧
作者年表
译后感言
图书 | 生命的悲剧意识 |
内容 | 目录 关于《生命的悲剧意识》 第一章 骨肉之人 第二章 起点 第三章 不朽的渴望 第四章 天主教的本质 第五章 理性的溶解(毁灭) 第六章 深渊底层 第七章 爱、痛苦、悲悯与人格 第八章 从上帝到上帝 第九章 信仰、希望与仁慈 第十一章 实际问题 第十二章 唐·吉诃德与近代欧洲的悲喜剧 作者年表 译后感言 导语 本书是西班牙著名哲学家、作家、“九八一代”代表人物乌纳穆诺关于人和生命永恒意识的不朽之作。书中,他认为,“对宇宙而言,我是微不足道;对我个人而言,我却是一切。” 本书适读人群:哲学爱好者、普通学生、高校教师。 内容推荐 《生命的悲剧意识》是乌纳穆诺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在本书中,作者以充满激情的语言反复呼喊:生命的悲剧意识来自对永恒的渴望。他在书中充满感情地指出,人不是通过幸福来感知自身,因为幸福常常使我们忘了自己。相反,苦难才使得我们回归到自身,获得了属于我们的深刻意识,重新成为自己的中心。 这不是一本通常意义上的哲学著作,这里没有艰涩深奥的理论探析,枯燥乏味的概念论证,反而更像是一个哲人充满激情而又克制的内心独白:他不需要依赖理性来探索和追究什么,而是深入人本身。在乌纳穆诺笔下,“人”不是一个被用来抽象思考的哲学概念,一个属于共性的词汇,而是具体的存在,是心灵与肉体的结合;是你,是我,是我们的兄弟,是所有人。这是乌纳穆诺哲学中非常动人的闪光点,由此出发,他重新肯定了个体生命的价值:对宇宙而言,我是微不足道;对我个人而言,我却是一切。 作为一个作家,乌纳穆诺的哲学著作也承袭了他的文学语言,简洁有力,充满诗性。他的语言充满激情,思维却很是缜密。他绝不依靠语词本身的复杂艰深来使读者望之却步。相反,与一般哲学著作相比,本书的行文充满诗意,通俗易懂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刻又直指本心的力量。乌纳穆诺的语言似乎有种魔力:他激情澎湃,却又非常克制,两者的结合使阅读过程极为享受,既震撼于其激烈的情感,又为其深邃的哲理所折服。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生命的悲剧意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西班牙)乌纳穆诺 |
译者 | 译者:段继承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15745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3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5 |
出版时间 | 2019-06-01 |
首版时间 | 2019-06-01 |
印刷时间 | 2019-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52 |
CIP核字 | 2019037023 |
中图分类号 | B083 |
丛书名 | |
印张 | 1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49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