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人言(精》由刘廷芳所著,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刘廷芳的著作大多是对基督教教义的阐述和中国基督教建设发展的主张,仅发表在他主编的《生命》月刊、《真理与生命》、《紫晶》等刊物上就有四五百篇,从未结集出版。此番选录其作品中史料性,社会性,文学性比较强的十五篇文章出版成书,十分难得。
图书 | 过来人言(精)/海豚书馆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过来人言(精》由刘廷芳所著,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刘廷芳的著作大多是对基督教教义的阐述和中国基督教建设发展的主张,仅发表在他主编的《生命》月刊、《真理与生命》、《紫晶》等刊物上就有四五百篇,从未结集出版。此番选录其作品中史料性,社会性,文学性比较强的十五篇文章出版成书,十分难得。 内容推荐 《过来人言(精》由刘廷芳所著,《过来人言(精》选录了刘廷芳作品中史料性,社会性,文学性比较强的十五篇文章,内容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关于基督教在中国的讨论;二是基督教与文学方面的论述及其散文创作;三是人物文章,如关于作者与徐志摩和司徒雷登的交往回忆。 目录 研究和信仰 基督教与新时代社会运动的关系 中国知识界对手基督教的态度 附:我对于基督教的感想张东荪 我们当作什么? 《基督化家庭教育》序 与《紫晶》初次见面的朋友们谈话 你要批评她吗? 赠予燕大毕业生圣经词 《我的杯》序 中国信徒与圣歌 艺术家 过来人言——《圣歌与圣乐》发刊辞 《基督教与文学》序 孙中山的贡献 追悼志摩 司徒雷登——一个同事者所得的印象 试读章节 一般的人,对于宗教的态度,约略说来有两种要素:就是研究和信仰。 研究和信仰的两件的作用是不同的:研究是用知识做本位。研究宗教的人,是因为他对于宗教有怀疑处,要得正当的知识,去消除这疑惑。或是因为他对于宗教动了他好奇的天性,要晓得宗教到底说点什么。或是因为他对于宗教发好学的欲念,要晓得宗教对于种种问题有什么主张。无论如何他的主要目的,是求餍知识的欲望。 信仰是用感情及经验做本位。信仰宗教的人是因为他对于自己生涯有苦痛处,要从宗教得安慰。或是对于他人有失望处,要从宗教恢复他原有的信任心。或是对于本身行为有过错处,要从宗教寻忏悔的法门。或是对于人生大问题有觉悟处,向宗教得一个皈依所。无论如何,他主要的目的是依据经验得感情上的愉快。 研究和信仰有时候是独立的。往往有人对于宗教只有求知识的欲望,不生信仰的观念。这种人有时把宗教当做一种学问看。他研究宗教和研究历史文学或科学一样。宗教的文章他不嫌咬文嚼字的烦,去讨论所包含的意义。宗教的历史他甘愿经年累月去证明一事的是非。他是一个宗教的学者,但是他不信仰宗教。 也有人研究别种学问的时候旁及宗教的。这种人所研究的,本来不是宗教。但是因为他所研究的问题,有和宗教发生关系的地方,若不研究宗教,便不能明了他所研究的问题。有时因为关于他所研究的问题的材料,有宗教的理想或宗教的历史在内,他若不研究宗教,他就不能用这种材料,不用这种材料,他所研究的问题便不能得圆满的结果。他所研究的问题是有一定的范围,和宗教的关系自然是有限的,因此他只成了一个宗教上某某种问题的学者。但是他也不信仰宗教。 人信仰宗教往往在患难中得宗教的拯救时候。那时他只觉得苦厄脱离,心中感激宗教的慈爱,他就信仰了宗教,到底怎样有这种慈爱,他不去研究他,只晓得宗教是他的恩人。 有人信宗教是在精神上苦痛最深的时候。那时他只觉着他的苦痛忽得冰消瓦解,心中得无限舒畅,他就信仰了。到底宗教安慰的能力有什么的性质,他也不去研究,他只晓得宗教是他的救星。 有人信宗教是当万事失望,百念俱灰的时候。那时他忽得一种伟大的希望和信任心,在山穷水尽的促境,开了无限的前程。在无可奈何的关头,得进行的方向,他就信仰了。他只晓得宗教是无边无岸大海中的一个指南针,他一步一步的依这针驶去,至于论到这针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奇妙,他不去研究。 有人信仰宗教是在立志行善,屡遭失败之后,那时他忽得战恶胜恶的力量,求仁得仁的功效,他就信仰了。他只晓得宗教是他发生力量的引擎(Engine)。一日没有宗教,他就退步。他因此紧紧的守住宗教,每日得他所需要的力量。到底这发生力量的引擎的制造是怎么样的坚实,他不去研究。 信仰和宗教有时候是互相帮助的。有人本来不要研究宗教的,他先信仰宗教,佩服宗教的能力,后来他就去研究宗教。有人对于宗教本来不信仰的,但是因为他研究宗教的缘故,和宗教渐渐接近,得了宗教的感化,后来他就信仰了。 有人的信仰是跟研究增添的。他研究了一分,就信仰了一分。研究不得结果的时候,他的信仰也退步了几许。 有人的研究是因信仰加工的。他信仰的经验得一分进步,他研究的兴味就增长了若干。 信仰和研究分离的弊病。信仰若不加研究,弊病很多。第一就是迷信。真信仰宗教的人,必是曾经受过宗教能力的冲动和激刺。他因此被宗教所吸住。他信用宗教,他仰事宗教,他觉得宗教是全智全圣的,只要信仰,无讨论之必要,日久便成了一种牢不可破的习惯。即使宗教有错处,他也不知道,人若指导他,他不但不感他的情,反怪他冒犯。因为他亲身实地的觉着宗教在他身上有实在的能力,宗教是他安身立命的基本。你去动摇他他是不甘愿的。 信仰和研究分离第二个弊病是固执。信仰宗教的人是逃不出信条的范围的。无论那一宗教,都有信条,不过有广狭深成的分别,简单复杂的差异。有的是有明文规定的,有的是凭着口传,无明文规定的。凡信宗教的人,早早晚晚都要不知不觉的将各种信条认做自己的规程,平日也不见得一件一件的依精义去力行,即使明知过犯,也“常做解人自文其过”。但是一有人来与他讨论,他就拼死命的为几条信条去效忠,真是固执不通。 P1-5 序言 俞晓群、陆灏和我,在将近二十年前就有过一次“三结义”。那时,我刚要“退居二线”,但是贼心不死,还想做事。更主要的,是多年的出版工作让我结识许多名流,都是做文化的好资源。原单位的新领导不会不让我再做点小事,但是,我知道,老一辈的领导是不希望我再做什么事的,我的愿望会让新领导他们很为难。谁让我在过去一些年里那么不会伺候老人家呢!这时我概括过自己的心情:出于爱的不爱和出于不爱的爱。我只能离开我钟爱的原单位,同新结识的朋友们去“三结义”了。 完全没有想到,封建社会里的自由结义形式竟然胜过我多年习惯的领导任命方式。我们的“三结义”居然越搞越热火。没有多少年,做出来的东西,无论质与量,都让我惊喜不已。举例来说,先是《万象》杂志;接着是《新世纪万有文库》,几百本;后面来一个《书趣文丛》,六十来本……这些成绩,都是我过去不能想象的。自然,这些书的问世,还得感谢许多参与其事的其他同事和朋友,恕我不一一列举了。 那时“三结义”的“桃园”在沈阳的“辽教”。以后时过境迁,我们的刘备——俞晓群——迁出沈阳,于是,现在再次“三结义”,改在北京的“海豚”了。 出版社而名“海豚”,对我来说是个新鲜事儿。但我知道海豚爱天使的故事——“天使想给海豚一个吻,可是海太深了。海豚想给天使一个拥抱,可是天太高了……”“‘天使,我如何才能得到你爱的馈赠……’海豚痛苦地低鸣。” 现在,解决海豚痛苦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位来自黄浦江边的著名渔人——陆灏。陆灏结识天下那么多能写善译的天使,他们会一一给海豚以深爱,以宏文,让海豚名副其实地成为一条出版江河中生活得最顽强的鱼——俞晓群领导下的出版大鱼。 我遥望海豚的胜利和成功,乐见俞晓群、陆灏两位愉快的合作,特别是读到大量我仰望和结识的天使们的怀着深爱的作品。我高兴自己现在也还是“三结义”中的一员,虽然什么事也没力气做了。我今年七十九岁,能做的只是为人们讲讲故事,话话前尘。以后,可能连这也不行了。但是无碍,我不论在不在这世界,还是相信: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俞、陆的合作会有丰富的成果。遥祝普天下的天使们,多为这两条来自祖国南北两隅的海豚以热情的支持! 二○一○年五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过来人言(精)/海豚书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廷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海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01156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48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70 |
出版时间 | 2013-03-01 |
首版时间 | 2013-03-01 |
印刷时间 | 2013-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0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7 |
丛书名 | |
印张 | 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190 |
宽 | 125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