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曾国藩家书(中国古代成功学四书精选白话纪念版)
内容
编辑推荐

《曾国藩家书》中包含了大量充满哲思的语句,以至于在后世被流传为家喻户晓的名言警旬,对于人们在完善自身、启迪心灵方面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曾国藩家书》所倡导的处事之法、为人之道,皆从中国传统国学而出,可谓丝丝入扣地关照国人的生存实境。不单曾门后人,后世的很多人都从这些言辞赤诚的家书中获得了最初和最有益的家庭教育。尤其是在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社会格局不断发生着重大变革,住房环境紧张、教育体制僵化、医疗保障欠缺,已渐成民生切肤之痛。迷乱之际,人们迫切想从古代先知的思想和智慧中得到启迪和开示,正因为如此,《曾国藩家书》自刊印以来,一直广受读者赞誉,成为了家教类图书的畅销名著,其选集也多种多样。

内容推荐

曾国藩在为官从政、用人鉴人方面的智慧,常使后世之人钦佩万分,从毛泽东到蒋介石无不对其推崇备至。他在官场之中常常能精准地识人用人,可谓对周遭人等的心性拿捏得恰到好处,做到了量才施用,合理指派,同时在防人、制人方面也极具手腕。形形色色人等都被他牢牢控制,为他谋取事业上的最大成功建主了坚实的人脉基础,从而纵横官场,功成名就。从一介普通的草根,成就了一番伟业。因而,后世之人赞誉他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也就不足为怪了。

《曾国藩家书(中国古代成功学四书精选白话纪念版)》从曾国藩庞杂的家书中精选出最具有实用价值的153篇,精心点校翻译,内容涵盖学习、修身、家族、教育、职场仕途、领导力、用人、财富、社交、养生十个方面。其中提出的诸多见解皆是曾国藩历经草根奋斗、战场厮杀、官场沉浮总结出来的,因而言浅意深,虽看似琐碎的家长里短,却是个人成功的必修绝学。时至今日,《曾国藩家书》中的名言名句已经成为现代博客、微博转载转发最多的内容之一。可以说曾国藩所独创的为官之道、用人之术、管理之法、处世之方,对于今天在仕途、职场上挣扎打拼的人们来说,更加具有实用的指导价值。

目录

编者序:治世安邦的名臣,为人处事的楷模

导语:为何人们爱读《曾国藩家书》

第一篇 学习:知识改变的不是命运,而是获得成功机遇

第二篇 修身:懒惰与骄傲是失败者的共同点

第三篇 家族:不要忽视最坚实、有力的家族资源

第四篇 教育:传承家族理念比传承财富更重要

第五篇 职场仕途:升职升官未必全靠背景

第六篇 领导力:学会管理别人,还要学会被管理

第七篇 用人:可以不识字,但不能不识人

第八篇 财富:不会省钱的人,自然也不会赚钱

第九篇 社交:结交良朋益友关乎一生成败

第十篇 养生:身心并养,健康才有福道

附录:曾国藩年谱

试读章节

曾国藩颇有跨灶之才,他6岁读书,16岁考中童生,23岁考中秀才,24岁考中举人,28岁考取了个同进士。按照清朝科举制度,考中进士的人才可以做官。进士考试的名次分为三甲:头甲3人,即状元、榜眼与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人数若干,头名为传胪,赐进士出身;三甲人数最多,赐同进士出身。同进士有点像“同夫人”却实为小妾一样,所以这个同进士出身,也一直成为曾国藩的一块心病。然而,曾国藩虽然没有考出个好名次,却因为潜质出众而深受权倾朝野的军机大臣穆彰阿看重,于是被选为庶吉士(类似于今天的见习生)而进了翰林院,并成为穆彰阿的得意门生。从此,十年七迁,连跃十级,经过侍读学士、侍讲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等职,而升为礼部侍郎、兵部侍郎、工部侍郎、刑部侍郎、吏部侍郎等正二品官位。

1850年,道光皇帝去世,咸丰帝继位。人人唾骂的卖国贼穆彰阿被咸丰革了职。曾国藩则向咸丰帝上了《应诏陈言疏》《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备陈民间疾苦疏》等奏章,揭露官场腐败,陈述百姓疾苦,甚至指出皇帝本人的错误,给咸丰帝留下了直言进谏、刚正不阿的印象。

1852年,曾国藩因母亲去世,回家乡守丧。按照清朝的律法,官员父母去世,应当解除职务回家守丧三年,守丧完毕后,再等候朝廷重新安排职务。当时,由于太平天国起义已经席卷了半个中国,而清朝的八旗子弟兵与绿营军却腐败无能,所以咸丰皇帝便开始在湖南、江西、江苏、浙江等省任命了49位团练大臣,希望各地乡绅发动武装力量协助八旗兵与绿营军剿匪。于是,曾国藩回家守丧刚刚一个多月,便收到朝廷让他组建乡团、出山剿匪的委任。可是,他却认为自己一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二则难以筹集足够的军饷,三则自己守丧在家且丧期未满,所以他以守丧为由,写信婉拒朝廷的任命。然而,信还没有派人送出,他昔日的同窗好友郭嵩焘却来拜访,一番劝说与激励,终于使曾国藩建功立业的雄心勃然而起。

P19

序言

提起“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可谓赫赫扬名于中国近代史,100多年问他的生平事迹,他的理论著述,备受人们的关注,同时屡遭非议。他一生最大功绩莫过于自组湘军,浴血奋战,推翻太平天国起义,为清王朝稳固了江山,成为了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入,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直至官居一品。这时期的曾国藩意气风发,建功立业的壮志勃发于他的胸间,他虽出身普通农家(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草根),却自立自强,有着自己一整套为人处事的原则,使他无论是戎马征战,还是官场混迹,都能这般如鱼得水,淡定从容。在后来的洋务运动中,曾国藩更是彰显了他超越于时代的变革精神,眼界之宏大,胸襟之宽广,使人崇敬赞叹。也正是这些大手笔的事件,让曾国藩获得了空前的声誉,甚至时有“功高盖主”之嫌。

真正使曾国藩栽了些跟头的事件是1870年6月发生的天津教案——因怀疑天主教堂拐骗人口、虐杀婴儿,天津数千群众与洋人教堂人员发生流血冲突。时任职直隶总督的曾国藩在处理此事时,因顾全局势,避免再开战端,同意法国要求,处死为首的杀人者,对牵连官员革职充军,赔银46万两,并由崇厚派使团至法国道歉。这一举动使曾国藩名誉扫地,他遭到国人一致的唾骂。

1872年3月12日,曾国藩在南京病逝,墓地在今长沙市望城县坪塘镇伏龙山下。曾国藩的故居经整修后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常有游人纷至沓来,带着崇敬之心深切缅怀。

毋庸置疑的是,曾国藩为近现代历史风云人物,正是由于他的存在,才使得清王朝在过渡时期保全了江山稳固,也正是他极大地影响了整个清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而且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对于曾国藩的功过是非,历来毁誉参半,“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大清朝对曾国藩可以说是感激涕零,而革命党人,则称曾国藩为卖国贼。他身后的著作更是鱼龙混杂,分不清原著与伪作。尽管如此,与曾国藩有关的书籍一直经久不衰。而且很值得关注的是,受家学的影响,曾国藩的后代都卓有成就。长子曾纪泽继承侯王爵位,成为清朝著名外交家;次子曾纪鸿,成了数学家。孙辈中的曾广钧很年轻便中了进士;第四代孙曾约农、曾宝荪,则是大学校长、著名的教育家……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曾氏家族保持长久兴旺的呢?经学者研究,正是曾国藩修身治家的八大学问在发挥作用。这八大学问分别是:治国的学问;治学论道的学问;持家教子的学问;治军的学问;处世交友的学问;自励自强,完善人格的学问;养生保健的学问;用人识人的学问。

作为曾国藩研究珍贵史料的《曾国藩家书》可谓以励志良言的形式尽包曾国藩传世八大学问的精髓,其价值与影响极为深远,被誉为是“千古家训之首”。

《曾文正公家书》于光绪五年首次由传忠书局印刷发行,流传至今,约为1500封,时间上自清道光三十年始,至同治十年左右终,跨30年历程,集合了曾国藩一生的思想精髓,一字一句都情感饱满,思想深厚。

《曾国藩家书》中包含了大量充满哲思的语句,以至于在后世被流传为家喻户晓的名言警旬,对于人们在完善自身、启迪心灵方面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曾国藩家书》所倡导的处事之法、为人之道,皆从中国传统国学而出,可谓丝丝入扣地关照国人的生存实境。不单曾门后人,后世的很多人都从这些言辞赤诚的家书中获得了最初和最有益的家庭教育。尤其是在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社会格局不断发生着重大变革,住房环境紧张、教育体制僵化、医疗保障欠缺,已渐成民生切肤之痛。迷乱之际,人们迫切想从古代先知的思想和智慧中得到启迪和开示,正因为如此,《曾国藩家书》自刊印以来,一直广受读者赞誉,成为了家教类图书的畅销名著,其选集也多种多样。  为使《曾国藩家书》更大意义上地泽被后人,带给读者教育启发和阅读趣味上的双重感受,我们特精选出曾国藩传世家书中最经典的部分,并详加校勘和白话翻译,再分门别类,给每封信都提出中心励志名句,以使读者更轻松地步入曾国藩深邃的思想境界,记取有益于自身的语句和内容,进而升华自己的人生,智慧的应对工作与生活。

2011年正是曾国藩诞辰200周年,我们阅读《曾国藩家书》不单是出于学习受教的目的,还应有一份深切的纪念,发自内心地感谢这位智慧先知对后世之人博爱的教导。

编者谨识

2011年4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曾国藩家书(中国古代成功学四书精选白话纪念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曾国藩
译者 姜建华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352212
开本 16开
页数 3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0.2
丛书名
印张 23.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40
172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9: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