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棉花在棉被里盛开/晋军新方阵
内容
编辑推荐

李心丽所著的《棉花在棉被里盛开》为《晋军新方阵》丛书之一。《悬着的愿望》,由一个普通农户刘翠花一家关于住房的困境而最终切入到了关于乡村政治生态问题的思考之中,虽然只是一个短篇的有限篇幅,但作家的现实批判意识和人道悲悯情怀却都得到了强有力的凸显。

内容推荐

《棉花在棉被里盛开》由多篇短篇小说组成。作者李心丽写作的目光大多与自身家庭生活、工作环境和人际交往圈子相关联,既有社会转型期间城市化进程中的现代文明视角,又有来自吕梁黄天厚土的乡土文明的熏染,其间又夹杂二者之间寻找平衡的某种矛盾心理,写作方式不同于传统的那种交代和铺陈,而有那种女性敏锐的观察力和穿透力,可以说独辟蹊径,颇具可读性。

目录

山西新锐作家创作实力的新展示

 ——序《晋军新方阵丛书》 张明旺

流年

钟小美

过客

过去

年轮

爱情盒子

洪流

狗沉默

棉花在棉被里盛开

浮云

鼠妇

冬天的菜畦

我们就这样等待

下一站

悬着的愿望

槛儿

约会贼

女人聚会

腊月

云图

家底

黑名单

后记

试读章节

流年

陈若兰坐在阳台的花盆中间,她用鼻子嗅,空气里什么味道也没有,她用力又嗅了一次,还是什么味道也没有。倒是雨点滴落的声音从窗户传进来,窗外除了雨声什么也没有。寂然的屋子让她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渴望,如果能找一个人聊聊,她就不会这么茫然和绝望。空寂的屋子让她有一种世界末日的感觉,让她有一种恍惚,以为自己老到快要死了,连悲痛都没有感觉了,假如生活要这样持续不断地过下去,她觉得死就不可怕了,她突然间就对那种要死的状况有了兴致,一定有人,对死不曾有过惧怕,可是她觉得自己分明又在惧怕着,闰江平十天了都没有音信,她惧怕他死。即使是猜想的担忧,即使是潜意识的惧怕,她都有些不可忍受了。

她突然间想到了韩香。

她之所以能突然间想起她,是因为不久前她接到了她的一个电话。

乍然接到韩香的电话,她有一种兴奋,她们的联系稀少,但她们在青春岁月里积存的友谊还是深厚的,电话让她们停滞的友情继续向前延续。她乍然接到电话的时候,声音是欢快的。她说这么久没有联系了,我没想到你会给我打电话。最近怎么样呢?韩香说,你不知道,这一年,我一直在地狱里活着。她听到这一句话一下子愣怔住了,她以为韩香这是夸张她的打工生活。隔着电话线,她看不见她,听她的声音有一种悲怆。

她没想到事情会有怎样的严重。

她拿着手机,一个人在黄昏浸润的阳台上,听韩香说话。韩香说你不知道吗?你这一年就没有听说吗?她说我不知道,也没有听说,我很少回我们镇上,回去也见不着你父母。韩香说哦。韩香说知知走了,出去送货的时候被车撞了。那怎么样呢?她没想到会是这样,知知是韩香的丈夫。等我赶去的时候就没有命了,韩香说,一句话也没有给我交代。她心里咯噔了一下,她见过知知,在他们订婚、结婚的时候,结婚后他们去了一个很遥远的地方,知知一直打工的那个城市,之后,十几年了,她们再没有见过面。

她在韩香的电话中一直往下沉,脑袋里始终有一个问题窜出来,一个人的生活怎么往下熬啊,白天和黑夜,无尽的时光,那一定是没有光的日子,比地狱还可怕。她知道隔着几千里的几句安慰话安抚不了韩香,但她还是不由得说了许多的安慰话,她说你要面对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的变故比这还要可怕,比如说被男人抛弃了,比如说得了不治之症,韩香说我也这么想,可是我宁愿他是拐着别的姑娘跑了,宁愿他是病了,哪怕是不治之症,这样我与他还有见面的机会,还有相处的机会,现在,我的悲伤是我再也见不着他了。

你说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韩香幽幽地说。从知知的突然离世到活着的意义,韩香与陈若兰一直讨论着这个话题,后来韩香那边门铃响,两人才收了线。

那次通话之后很多天,陈若兰一直惦记着韩香,但就是不敢拨一个电话过去,她有点不敢面对韩香的伤痛。

雨一直在下,从窗户看出去,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水洗过一样,崭新崭新的。其实她很喜欢这样的天气,闰江平也很喜欢这样的天气。

但是现在有点太安静了,什么味道也没有,什么声音也没有。阳台上那许多的植物,竟然什么气息也没有。水果框里从果树上摘来的新鲜的苹果,都蔫了,也没有了属于它的味道。客厅里水果盘里的葡萄,密密实实,颗粒上的那层白膜还在,不过隔了这么远,她也闻不到它的味道。有一阵子,夏苹果浓郁的香味萦绕在整个房间,整个房间被香气缭绕,她在网上看过,这种果香有助于人的健康和睡眠,偌大的空房子里,她缺少的就是这两样。

她的丈夫闫江平十天前离家出走了,走的时候说他要出去散散心。当然他们之间累积了一些矛盾。村里的老宅要拆了,他要让他的父母来与他们住在一起,她不同意。她说一大家子不能在一起生活,彼此习惯太不同了。她说拆迁办有安置费,可以租房子住,何必要挤住一处呢。他说拆迁办的安置费不高,租不来像样的房子,两人都有自己的理由,说不到一处,他气哼哼的,她不表示同意,他也没有坚持,但好长时间他都有一肚子气,看她如敌。

P1-3

序言

山西新锐作家创作实力的新展示

——序《晋军新方阵丛书》

张明旺

在地域文学的意义上,山西一向被视为“文学大省”。其中的标志性文学现象,一是“十七年”期间赵树理与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这一批“山药蛋派”作家在农村题材创作上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二是1980年代更具现代意识的“晋军崛起”一代作家的出现。但正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进入新世纪之后,我们却不难发现,真正以其创作实绩活跃于当代山西文坛者,实际上已经是一批大抵出生于1970年代左右或者1980年代以后的新锐作家。虽然他们各自文学创作的思想艺术风格不一,目前创作成就的高低也不够整齐,但能够有三位作家先后斩获鲁迅文学奖,能够有不少作品频繁不断在全国各大文学期刊发表或选载,都充分说明,这批晋军新锐作家正在全国文坛产生着日益扩大的影响力。假若将他们放置在全国文坛的坐标系中加以考察,我们就不难发现,除了浙江、江苏、山东、河南等少数省市之外,如同山西这样一下子出现这么一个创作潜力巨大且已产生了不小影响力的青年作家群体,其实是相当少见的一种文学现象,无论如何都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我们之所以要尽心竭力地组织出版这样一辑《晋军新方阵丛书》,一方面固然是要尽可能全面地展示这些新锐作家的创作实力,另一方面,也是在以组织化的手段坚定有力地助推新锐作家在现有基础上向更高的思想艺术高峰攀登。无可置疑的一点是,入选的王保忠、孙频、杨遥、闫文盛、手指、小岸、张乐朋、杨凤喜、陈克海、李心丽这十位新锐作家,皆一时之选,他们近年来所取得创作实绩可谓有目共睹。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这一辑十册《晋军新方阵丛书》的集中推出,仅仅是省作协助推计划的第一步,入选者是清一色的小说家。今后,我们不仅会陆续推出第二辑、第三辑,而且还将把关注视野由小说而渐次扩展到其他文学文体。

尽管说这批晋军新锐作家年龄尚且相对年轻,思想艺术也仍然处在成长的过程之中,但在实际上已经不算短的写作历程中,事实上他们已经形成了若干较为引入注目的思想艺术特点。

首先,是对正处于急剧变化中的现实生活的热切关注与深度思考。应该看到,以文学的形式关注表现变动不居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乃是山西文学界自打赵树理和“山药蛋派”以来传承日久的优秀艺术传统。令人倍感欣喜的一点是,已然经历过西方现代主义思潮洗礼的山西新锐作家,不仅没有背弃山西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反而还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有所发扬光大。王保忠近年来专心致志于乡村世相的观察与描写。他的中篇小说《万家白事》,题名可以让我们联想到当年陈源斌的那部后来被张艺谋改编为《秋菊打官司》的《万家诉讼》。福生因为矿难而不幸去世,本来应该引发一种发自内心的亲情悲伤,没想到的是,面对着那一点赔偿费,一家人居然陷入到了疯狂“内战”的状态之中。人性在威权资本时代的被极度扭曲于此可见一斑。小岸的《车祸》借助于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所真正呈现着的,实际上也同样是亲情人性在强硬的金钱面前的一败涂地。从这种一败涂地出发,小岸对于当下时代的社会伦理进行着可谓是格外沉潜的思考。孙频的《月煞》,书写表现的是三代女性的悲剧命运。只有在母亲自杀之后,生活与命运的真相方才以抽丝剥茧的方式在不知情的女儿面前渐次打开。小说的一大成功处,在于对强悍无比的外婆形象的塑造。惟其如此,批评家何向阳才会认为,“小说中的外婆形象,是我近年来读到的小说中最难忘的,她的哀哀无告一下子变作了一往无前,当她坐在欠债入门口六天六夜,当她啃着冷馒头铁下了心,当她用火炉子上的热水浇下自己的面目时,我的心为之震颤。这个人物让我想起鲁迅《铸剑》中的那个黑衣人,她要举起闸门,让孙女出去。1983年出生的女作家能如此从容地写出一个既有深度又有个性的人物,令人感叹”。陈克海《搭台唱戏》的价值,突出地体现在对于中国社会现实复杂丰富现状的有力揭示上。通过民营实业家王拥军的发迹及败落史的细致描摹,陈克海对于当下时代原始资本的积累,对于经济、权力与文化以及人性、欲望之间的复杂缠绕关系都有着足称透辟的尖锐审视。

其次,虽然我们一直强调山西有着深厚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但也须得承认,这批新锐作家所置身于其中的,毕竟已经是新世纪之初的中国。一种现代主义影响的存在,对于这批经受过现代主义洗礼的新锐作家来说,其实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也正因此,以一种形式上大胆的实验探索而尖锐切入到当下时代人们一种普遍的精神困境之中,也就顺理成章地构成了晋军新锐作家的一个突出特点。杨遥的《在圆明园做渔夫》书写表现着一个被现实生活严重戕害的底层青年,被迫在那个著名的圆明园里如同野人一般地与世隔绝地孤独生存达数月之久。其中,一种存在主义层面上强烈荒诞意味的存在,就是显而易见的事情。手指的一系列中短篇小说习惯于通过“我们”这样一种复数第一人称叙事方式的合理征用,而对于一代人无以摆脱的生存焦虑加以深度的透视与表现。闫文盛的《只有大海苍茫如暮》一篇,看似展示的是一次看似寻常的相约出游活动,但在日常场景中所透露出的却是现代人一种精神上的茫然状态。杨凤喜《固若金汤》的故事起因,只是一把毫无来由的钥匙。但就是如此一把没有来由的钥匙,却最终导致了人物的精神行为失常。以上种种,皆可以被看做是这一方面的切实例证。

第三,是文体上对于短篇小说的格外偏爱与坚守。重视短篇小说创作,是山西当代文学史一以贯之的一种文学传统。无论是赵树理和“山药蛋派”中的其他几位作家,抑或还是“晋军”中的李锐、张石山以及稍后一些的王祥夫、曹乃谦等,都在短篇小说的写作上表现不俗,颇有生发。值得肯定的一点是,到了这批新锐作家中,仍然有几位在孜孜不倦地致力于短篇小说的艺术探求。王保忠、杨遥、手指、杨凤喜、张乐朋、李心丽,这一方面的表现都特别抢眼。张乐朋的《快钱儿》意在展示矿工的不幸命运遭际。作家重点描写表现永年和镐头两位矿工对金钱的追求和对女人的饥渴。除此之外,他们的精神世界可谓一片荒凉,没有任何的亮光,看不到任何的希望。李心丽的《悬着的愿望》,由一个普通农户刘翠花一家关于住房的困境而最终切入到了关于乡村政治生态问题的思考之中,虽然只是一个短篇的有限篇幅,但作家的现实批判意识和人道悲悯情怀却都得到了强有力的凸显。尤其不容忽视的是,这些作家不仅坚守短篇阵地,而且在短篇这一特定文体的写作方面也有所探索。无论是对于生活横断面的巧妙切选,抑或还是对于更具艺术张力的现代心理结构的大胆实验,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切的印象。人们都说当下时代是一个长篇小说的时代。在一众作家都趋之若鹜地竞相创作长篇小说的时候,山西的这些新锐作家能够耐得住寂寞,执着坚守短篇小说阵地,诚属难能可贵。

在充分肯定晋军新锐作家创作实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他们的创作仍然难称完美,仍然有着进一步提升的思想艺术空间。当务之急,就是如何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思想能力,不仅要扎根于生活的厚土之中,而且还要能够以一种艺术的眼光对于生活有更深入透辟的理解和把握。“风物长宜放眼量”,真心希望这批新锐作家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能够以一种海纳百川的开放姿态,以他们更其丰硕的创作成果,使得山西“文学大省”的称号更加名实相符。

2014年8月

后记

已是夏季了,我的内心充满了无限的喜悦和期待,把自己散落发表在各级刊物上的小说作品汇集成册,这一直是我的一个心愿。

这个集子,收录了我在《当代》《中国作家》等刊物发表的二十二个短篇小说。当我从头至尾对这些作品进行翻阅,我发现,它们除了呈现给我一个个不同的世界之外,依然带给了我一种喜悦。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它们喜爱的程度没有减少,它们从时间深处传递给我一种熟悉而幽微的气息,一点点笼罩我,让我在那种气息中受到了激励和滋养。有时候,我流连在它们呈现给我的那一个个世界中,静静地待上那么一些时间。

我不知道别的作者是不是像我一样,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作品中,喜欢在自己创造的那一个世界里流连,我喜欢这样,我喜欢在这样的通道里向前走,我喜欢熟悉的行走,尽管有时候,我不知道能走到多远,但这是我获取养料的一种方式,时间久了,我就习惯了这种行走。

我一直希望能达到一个自己想象中的高度,而且也在为此不断地探索。我精神的追求就是在文字的世界里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理想,那理想的实现也许需要化蛹成蝶的机缘和造化,我只得在时光中好好修炼,参悟我所没有达到的那种境界。

感谢生活,创造了一个纷繁的时代,感谢周围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激发了我创作的灵感,感谢在我成长路上帮助过我的每一位师长和朋友,感谢做过我小说人物的每一位原型,感谢我灵感涌动的每一个瞬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棉花在棉被里盛开/晋军新方阵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心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晋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709711
开本 32开
页数 4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4-11-01
首版时间 2014-11-01
印刷时间 2014-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5
CIP核字 2014260058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11
148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2:2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