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且修一世柔软心
内容
内容推荐
她们是人淡如菊的大家闺秀,一颦一笑,动静行止,都是高贵得体的东方名媛。但她们骨子里,蛰伏着隐忍而不失优雅的性感,含蓄又欲说还休的放肆,时尚摩登,贤妻良母,在她们身上有一种天衣无缝的协调。
在波涛汹涌的时代江河里,她们终于觉醒,继而惊世骇俗。
“我愿我永远是一出悲剧的主人,我愿我是一首哀婉绮丽的诗歌,总之,我不愿平凡。”
作者简介
青梧,一个凛冽如秋风般的女子,如啸、如歌、如叹息;不慕闺秀之贤,只爱林下之风。
目录
序 有段旧梦,谓之民国
石评梅 不要用一生去试探爱
庐隐 我就是喜欢玩火,宁愿化为灰烬
萧红 人间对我都是无情
凌叔华 婚姻从不能将我束缚
林徽因 我用一生去回答你
张充和 最后的大家闺秀
陆小曼 她是中了寂寞的毒
蒋碧薇 爱过之后,他们成了彼此的地狱
杨绛 一生只够爱一人
苏雪林 独立女性的完美注脚
吕碧城 不言风月,只谈人生
跋 民国十一钗
序言
有段旧梦,谓之民国
小说《神雕侠侣》中,杨过没有像段正淳一样,把陆
无双、程英、公孙绿萼、郭襄等一众女子都揽入怀中,不
仅因为小龙女太过优秀,也不是因为杨过痴情,而是,如
果那样,他的感情分散了,就不能从对小龙女的爱情中得
到那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满足感。在个人体验上,投入
与获得是成正比的,你投入多深,你的心就在多深的程度
上受到震动。以此论断推测,杨过对小龙女的感情投入之
深可见一斑。
正如王尔德在其小说中所说:“新享乐主义的目的就
是体验本身,而不是体验结出的果实,不管它是甜是苦。
扼杀感觉的禁欲主义固然与之无缘,使感觉麻木的低下的
纵欲同样与之格格不入。新享乐主义的使命是教人们把精
力集中于生活的若干片刻,而生活本身也无非一瞬间而已
。”杨过要的是强烈的感情体验,是把精力集中于某一片
刻,而不是麻木低下的纵欲,他不是浅薄的韦小宝,满足
于低层次的享乐。
所以,只有《神雕侠侣》中杨过这样的人才配得上极
为优秀的小龙女。但是这样的人不但在金庸的小说里独一
无二,在我们这世间也是少有的。
实际上,在世俗的社会中,爱情的天平总是失衡,不
是你多一些就是他少一些,婚姻往往成了“可忍”与“不
可忍”,只是“可过”,没有“可意”。丘比特的箭是盲
的,这个小爱神蒙着眼睛胡乱射一通,就把两个不相干的
人硬捏在一起了。
谁说《秃头歌女》中,一对夫妇对面不相识的情节只
是剧作家虚构出来的。人们的情感生活,常似黑夜里的影
影幢幢,很难看清楚多少人都孤独地舔着自己的伤口,爱
情再也不是疗伤的良药。
没有热情的人,像一群蠕动的虫,一点点把自己的生
命蚕食掉。
张爱玲说:“我以为人在恋爱的时候,是比在战争或
革命的时候更素朴,也更放恣的。”
爱情是生命力的体现,是美好且崇高的事物。我们的
教育从小就教导我们为国为民,却忽略了最基本最真实的
人性的东西,个体生命的价值。其实,殉情与殉道同样可
歌可泣。殉情是个传说,古时候倒有殉道,可是到了现在
,这种“殉”似乎被人看成了愚蠢、愚痴。在某种程度上
,殉于爱情不是失去自我,恰恰是珍重自我。这样的人不
会因为现实险恶就向现实妥协,勇于享受爱情的浓度,才
能体验生命的极致。
世人却多是浑浑噩噩过一生,没有活成自己。
从前有魏晋风骨,后来有民国风范。民国的那些自由
精灵们,挣脱封建锁链,腾空而起。11个才女的思想和作
为都满浸着民国自由精灵的精神。
辛苦奔走却客死异乡的萧红;为爱舍弃一切,却深陷
“海一般深的孤独”的陆小曼;孤独无匹最终归于尘土的
吕碧城……
她们或有自己的事业,或有自己的爱情,遵从本心,
追求自己最想要的,保全了完整的自我。
对女性的艰难,萧红是深有体会的,“女性的天空是
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一点
不假,行走于世,女人比男人更艰难,尤其是在那个时代
,到处是羁绊,到处是规矩,到处是闲言,到处是“不可
以”。
庐隐却说:“我愿我永远是一出悲剧的主人;我愿我
是一首哀婉又绮丽的诗歌;总之,我不愿平凡!”她倔强
,凭着自己的喜好去处置自己的生命,谁管得着?她过不
惯这个世界,她就拧着来,她不与这个世界和解,她宁愿
她的人生是悲剧,也不和解。
至于陆小曼,更是随着自己的性子来,率真得让人怜
惜;而林徽因却是她的反面,外柔内刚,行事妥帖。
还有蒋碧薇,作为大家闺秀,与爱慕的人私奔可谓壮
举,之后宁做被呵护被关爱的情妇也不做空有名分的妻子
又是一壮举。
我最喜欢的是张爱玲,活得恣肆汪洋。人家有那个资
本,才高咏絮,目无下尘。她是最通透、最聪明的女子,
具有哲人的思想,二十几岁就看透人生。对于感情,她更
是一旦有了决断,便可把对方剔除得干净。看清自己的心
后,随时放手,不蔓不枝,不牵不滞。
封建社会提倡的“女子无才便是德”,恰是培养逆来
顺受品质的温床。男人喜欢控制,采用这种“愚女”的奸
诈手段,他们要求女人“听话”“三从四德”“嫁鸡随鸡
”。终于有一天,被压制的女人如雨后春笋,次第苏醒,
再也不具备男人所要求的“听之任之”的品性,她们要的
是“非如此不可”,然后如其所是地活着。
倒是给一些还生活在蒙昧中的现代女性提个醒,我们
即是我们本身,也不再是任何人的附属品。
导语
继《纸短情长:民国12才子》上市两月即销两万册后,作家青梧又一力作全新上市,本书关注民国才女,“北平城不得不看的一道风景”陆小曼,“人间四月天”林徽因,“生如驿道,吾本旅人”杨绛,“文学洛神”萧红……作者以平实客观的笔触,深情勾勒11位民国才女的传奇人生,娓娓道来其爱情、婚姻、事业、交友中,诸多鲜为人知的生动细节。她们的传奇人生,如同一段尘封的旧梦,生前孤独,身后寂寥,在坚硬的世界里,将行过的路,爱过的人,修成一颗柔软心;在风云激荡的历史交汇处,修得知识女性的一世得体,柔软,与通透。
后记
民国十一钗
汤显祖在《牡丹亭》卷首题词中说:情不知所起,一
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
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
少梦中之人耶!言情及于此者,则指梦若实,不计死生了

我下笔写十一个民国才女的时候,初旨便是写情事,
然而一旦动笔写下去,便不能止于情。仿佛柳荫下的一叶
小舟,欸乃一声拨开了碧绿的水流,朝前方划去,便看到
了二十四桥的明月,听到了玉人的箫声。
写民国人物,是对一个时代的思考与感怀。客观地说
,我们不可能完全真实地接近消逝的过往,无论是文献也
好,图片资料也好,包括一些当事人的回忆也好,都不能
。就像物理学上物质的衰变一样,一旦时光流逝,就意味
着某些东西本身已经发生了变化,任何一种企图都是徒劳
的。追忆民国11个才女时,我对此颇有感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我认为,这句话并不
是单纯地感叹时间的流逝,而是对自我“存在”的感知。
我们读了一首诗,念及一个人,想到一些事,发现自己是
时间流逝后“残存”的自己,这些人和事,原来都是和自
己相关的。我们对某一些东西的怀念与回顾,掺杂着无意
识的重构,场景的重设,回忆的偏离,然而却有另一种真
实,就像写意画在表达意境上比拍摄的照片更加真实一样

我们距离一个时代太远,就偏离那个时代的语境;而
距离过近,又容易一叶障目。我读了很多关于民国的文章
,也看了相当数量的专著,其中不乏一针见血的论断,精
准考证过的材料,但这仍然是不够的,我隐隐觉得我们似
乎偏离了方向。当下“民国风”大热,写民国的作品汗牛
充栋,民国的才子才女们的情事,更是被翻了个底儿朝天
,但我仍旧感觉我们所谓的“了解”可能只是一种误解。
寄神于形,犹魂魄在身。臻于状形固可精妙无间,然
行尸走肉亦能如此耳。材料再丰富,挖掘再精细,有时候
反而距离真实更加遥远。就像我们了解一个明星的恋爱史
,了解他的爱好和星座,但就实质而论,我们所了解的,
仍旧只是一个符号。我们回想一个时代,并不为挖掘八卦
,最终我们的文笔所及者,常常是我们本身。
我喜欢张爱玲的小说,也喜欢王家卫的电影,他们都
曾用自己的方式演绎民国,在细腻丰盛的虚构叙述中,有
一种真实的存在。因此,在本书的写作中,我没有试图从
材料的完备性入手。事实上就材料而言,对11个才女中的
任何一个都可以独立写成一本书。我入手的方式,是片段
式的,光影式的,像剪切镜头一般的方式,每一个人构成
一种活法,十一个人就大致构成了一个民国才女图。
无论是临水朝花的林徽因也好,冰雪聪明的凌叔华也
好,奇瑰廓大的苏雪林也好,她们的人生都有真情在,其
中的“情”之真,不但体现在炽烈的一面,同时也体现在
决绝的另一面。说起“情”字的这个真,与11才女相比,
俗庸滥者动辄所说“真爱”,莫不有一股叶公好龙的味道

真情者,即痴情者,情犹如天龙,其驾临必定风雨大
作,霹雳万钧,懦夫会被吓得钻到床底下,莽汉徒自浇得
一身透,都不能自心至身受之的,只有气魄够大,心智明
朗的人才配拥有。
纵览十一个民国才女,吕碧城终身未嫁,却亮丽精彩
;庐隐吃尽了苦头,照样活得纵情泼辣;林徽因惊鸿一现
,众人侧目;陆小曼半生毁谤,丹青犹自堪称神品。情如
诗,爱如剑,可惠于人,也伤人至深,但在一副皮相之外
,真有天风吹过,我自有一方朗月清和的世界的意趣。就
像《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每个人物都有一个命运的
册子,这11个民国才女而言,也都有这么个“册子”,只
是这册子是她们自己来写的。
有些人,他们的生命可以被摧折,内心可以被压抑,
却不能使他们苟且、异化。就像雪落大地,无论是储之于
银壶,还是盛之于破缶,器之精陋无改雪之晶莹,被命运
一次次打翻在地的萧红,在象牙塔授课一生的杨绛,在海
外旅居半生的张充和……她们没有被困苦扭曲,也没有被
世俗的生活固化,她们就是她们,她们活成了真正的自己
。她们身上有一股范儿,不能不说这就是民国才女范儿。
她们各自不同,但都带有民国的气息,她们属于那个时代
,也把那个时代的风情带给了我们。
我曾看到过一帧张充和在北平时的老照片,那时她大
约三十多岁,身穿旗袍,侧身坐于亭栏,臂上搭着一件大
衣。整张照片并不是太清晰,却好像笼罩在一层光里,她
的身姿、神情都令人过目难忘,真是人淡如菊,心素如简
,由内而外的诗书气质,无论岁月的尘封多模糊,都遮挡
不住的,这就是民国。
精彩页
石评梅 不要用一生去试探爱
“我誓将我的眼泪时时流湿你坟前的碧草,直到我不能哭出来。”象牙戒指的故事似乎已经模糊了,印象里这句话却清晰如昨。
认识石评梅是因庐隐的一篇纪念亡友的小说《象牙戒指》里的沁珠。现实生活中的石评梅——据说她是一个林黛玉型的女子,骨子里的才华,气质里的忧郁,使她的文字里缠绕着清冷的悲哀。
大凡至情至性而又颇具才华的女子多为情所苦,因为她们太过投入,如飞蛾投火,不留退路。
刚刚离开家门的少女又怎么知道世界复杂,人心险恶。石评梅要进京考学,开明的父亲自然支持,便把她托付给北大学生吴天放,希望吴能多加关照。石评梅从小读古书,腹有诗书气自华,再加上她本就清秀可人,这就让吴天放动了贼心,更加扮起他护花使者的角色。
一路上,殷勤呵护,把石评梅带进了京,又帮她找到下榻的旅馆。这旅馆就在他的公寓附近,如此安排,可方便联系。在这个陌生的城市,石评梅就吴天放这么一个熟人,所以难免对他更亲近些。
但是那时她还是长了一点小心眼儿的,女高师录取通知书下来时,吴天放又要送石评梅去学校报到,她婉言拒绝了。女高师的女学生眼尖嘴快,第一天上学就有个青年送她,怕会招出什么闲话来。吴天放表示理解,就帮她叫了人力车。
没过几天,吴天放就约石评梅去逛中央公园,逛逛公园也无妨,何况吴天放是一个风流倜傥的男子。他带着石评梅在北京城游逛,说话又有趣,石评梅也渐渐有了兴致。当走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碑前时,她兴致勃勃地讲起来,当年王羲之与他的朋友们游览浙江会稽山的兰洛,在兰亭饮酒赋诗,是如何乘兴挥毫,写下这千古流传的碑文的。听得吴天放暗暗佩服,这是一个多么博学多才的女子啊。
他们走到一片花圃前,石评梅不禁为这些怒放的鲜花动容,欢快地游走其间,吴天放很高兴她有这样好的兴致,配合着她说:“满鼻扑香,这里的鲜花可都全了。”
“可惜没有梅花。”石评梅说。
就像一切都布置好了一样,吴天放不失时机地从怀里掏出一本精美信笺。他早在火车上就注意到石评梅帕子上绣有一枝梅花,又因为石评梅原名叫汝壁,是自己取名评梅,他猜到她喜欢梅花。在石评梅等录取通知的这些天,他天天跑图书馆,饱读了关于梅花的知识。可谓用心良苦。
石评梅正在慢慢陷入他私欲的罗网。
她一页页翻着,信笺左下角印着“评梅用笺”小字,每页不同的梅花争妍斗芳,还各题有两句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石评梅情不自禁地吟诵出来,她说她最喜欢林逋这两句。他们谈起梅妻鹤子,谈起各种梅花。吴天放就把他这几天做的功课用上了,他开始引用《范村梅谱》。
石评梅问:“没想到你对梅花谱这么有研究。” 他乘机说:“因为,我爱梅!”’
“你也爱梅?”石评梅不禁叫道,然而话音未落便领悟了吴天放的意思,脸上有了红晕……她匆匆走到前面去,岔开了话题。
也许,这个时候,石评梅是“心如鹿撞”的吧。
有哪一位少女能够抵挡这样的诱惑,何况没有抵挡的必要,此时,她还不知道他背后的东西。
吴天放趁热打铁,他们相约郊游,品诗论赋,谈古论今。当时吴天放是一家刊物的诗歌编辑,而石评梅又有很深的文学修养,志趣相投更让这缕情丝紧密缠绕。
但是,“上帝错把生命之花植在无情的火焰下。”
有一天,石评梅因为临时要去听课,不能赴第二天的约,她就去吴天放的公寓找他,看到门口一个小孩儿正在玩耍,小孩儿问她找谁,她说找吴天放,小孩儿说,吴天放是他爸爸。当时石评梅的感受,一定是如同五雷轰顶。
这样的事情一再上演,不只是在那个时代。我有个女友,也是与一网友网上尺素传情多年,网友甚至称不能一天不联络她。直到有一天,他不小心说“我女儿……”她差点当场晕倒,“你有女儿——”她疯狂地咒骂他,说他骗她,他恬不知耻地说:那不是欺骗,那只是隐瞒,你也从来没问过我嘛。别人没问我,我怎么好把自己的家事都往外说。我的女友当场斩断了与那个网友的关系。
P1-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且修一世柔软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青梧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4153952
开本 32开
页数 2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5
出版时间 2019-05-01
首版时间 2019-05-01
印刷时间 201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356
CIP核字 2019050856
中图分类号 K828.5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5:2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