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旅人来自不同星球(吴苏媚旅行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圣经》说:人活多年,就当快乐多年;然而也当想到黑暗的日子,因为这日子必多,所要来的都是虚空。《旅人来自不同星球》是苏州才女吴苏媚积淀十年,用最空灵的笔墨讲述了:所有的旅行都是徒劳,所有的爱情都是虚空。

  她笔下的文字犹如一群穿着红舞鞋的精灵,在其纤巧十指的编排下跳出风姿曼妙的舞蹈,每每让人惊叹不已。

  无论你是在渴望爱情,还是正在经历爱情,抑或为爱情所伤,你总能在她的文字里,找到自己影子,找到你爱情的或甜美或无奈或凄凉的滋味。她没有安妮宝贝的决绝和自我救赎,却自有一种看破世情的淡然。

内容推荐

《旅人来自不同星球》是一本独特的带有地理概念的短篇旅行小说集,收录了吴苏媚近十年来,游走各地,在脑际一闪而过的那些关于人类情感故事的灵光,总计十一篇。《旅人来自不同星球》以爱情为主线,以一个个真实地点为背景,用时而清冷时而华丽的笔触细描出一个个破碎或虚空的爱情故事。这些故事真实而透彻,在她的文字里,你总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你爱情的或甜美或无奈或凄凉的滋味。没有安妮的决绝和自我救赎,却自有一种看破世情的淡然。虽然理智到残忍,却会让你爱上这个爱情通透的女子。

目录

第一个故事 蓝洞

第二个故事 在巴黎的第五年

第三个故事 我的破碎与虚空

第四个故事 拥有格林威治时间的女人

第五个故事 敦煌以后

第六个故事 鲍勃?马利叫我们不要哭

第七个故事 漫长的河流

第八个故事 杀人的夏天

第九个故事 满天都是碎钻石

第十个故事 我在后海见过你

第十一个故事 那空帕侬有什么

后记

试读章节

在巴黎的第五年

其实这跟巴黎有什么关系呢?这里只是印度。

天气很热,我在等阿拉姆的电话,他昨天说他会打过来,他有一头很好看的鬈发。

一点,他还迟迟未来电话。于是我就光脚跑出去吃饭,路上很烫,被五月的盛夏日光曝晒着,午后一点的安吉纳小镇到处都明晃晃的。

街口那几个等生意的摩的司机又在喊着“空你几哇、空你几哇”,他们一直把我当成日本人,来到安吉纳已经一周了,我也每天都温顺地回以“空你几哇”,不对自己的国籍进行抗辩了。有什么关系呢,他们永远会把黑头发、黄皮肤的孤身女人当成日本人。这里有很多穿吊带花裙子、酷酷的日本女孩子,我也知道一个,山本咏美。

昨天跟着旅馆里的一大帮人去海边的酒吧,关于这场party,他们已经兴奋地讨论了好几个小时了,说这是这一年安吉纳最后一场party了。安吉纳是果阿最著名的海滩,那么也可以理解成为这是这一年果阿最后一场party了。

不停地听到有人笑着说,最后一场party,那么明天会发生什么事?

哄堂大笑。最后一场party之后,安吉纳的生活仍然在继续啊——当然,会有很多人陆续离开了,果阿的旺季慢慢地结束了,会下很多场暴雨,让海滩变得了无生趣。这些疯狂的年轻嬉皮会飞往泰国或者去临近的加德满都,他们总是能够找到物美价廉的夜夜笙歌的生活方式。

所谓最后一场party其实一点儿也没有意思,我看不出来任何意思。七辆摩托车杀向传说中的海边酒吧,还没站几分钟,就听说聚会已经处于尾声了。但我也完全能够想象它根本没有什么高潮,只是一个普通的酒吧,放着普通的音乐,每个人拎瓶啤酒,海风吹来,偶尔能够嗅出点儿大麻味。尤其觉得滑稽的是,竟然有一群人在拍照留念,还是带闪光灯的——能不能不要那么土!我默默地嘀咕着。

别人都买了酒,只有我像个外星人,仍然抱着刚才在便利店买的矿泉水。

不喝酒,你来果阿干吗?有个黑人好奇地问我。

我淡定地回道,来喝水。

海水缓慢地拍打着沙滩,月亮挂在酒吧的屋檐上。坐在沙滩椅上,本想躺下来,可是椅子又潮又湿,只好乏味地坐着。丽莎在打电话,漫长的情人电话,于是大家一边等她打完电话,一边享受着所谓最后一场party的尾声。

丽莎三十多岁了,一头美丽的金发,开一辆特别拉风的摩托车。在果阿厮混,没有钱也可以,没有朋友也可以,但不能没有摩托车。果阿有二十个以上的海滩,相互之间都隔得好远,没有摩托车就寸步难行。

丽莎终于打完了电话,他们很快就要转战另一个海滩,去参加另外一场“最后的party”。我在路口的地方下了车,自己慢慢踱回旅馆去。旅馆所在的那条街,两边树上都挂满了彩灯,好像过圣诞节似的。

我又见到了阿拉姆和山本咏美,一天中的第三次。他们将摩托车停在路边,站在那儿说话。阿拉姆朝我微微笑了笑。山本咏美则侧了侧头,一副“你也是日本人吗”的神情,但她并没有开口问,可能觉得是不是日本人都不关她的事。

早上和中午都见过他俩,一次是他们开着摩托车驰过,尽管果阿有太多摩托车上的游客了,可他们很扎眼。因为他们不是通常的欧美人,一看就是晒成古铜色的亚洲人——我的判断还是失误了,后来才知道阿拉姆是中东混血。山本咏美扎着马尾,穿着裙摆大得离谱的绿色长裙。

另一次是在餐馆,他们就坐在隔壁,用手抓着印度咖喱饭。

回旅馆也没有睡意,太热了,五月的果阿令人难受,不知道那些嬉皮是怎么忍受煎熬的——所以更多的嬉皮选择明天离开吧。

起身抓了一把卢比,去附近的便利店买水,我一天要在这里买三瓶水,服务生已经认识我了。惊讶的是,我看到了阿拉姆,第四次,只是“大裙摆”不在。

Hello,他微笑着。

Hello,我迟疑了一下,好奇地问,你女朋友呢?

我没有女朋友,他淡定地说,好像前三次我看到的都是幻影一样。

那个日本姑娘!

拿了瓶水,付钱,转身离开。很奇怪的,阿拉姆跟了出来。更奇怪的是,他跟着我,竟然也没有说话,没有替尾随我的行为进行旁注解释。我不得不站住了,开口问,有什么事吗?

没什么事,他依然气定神闲。

这个??不知道怎么应对了。所幸旅馆很近,转个弯就到了。在门口的铁门处,他突然拉起我的手,那么自然地,俯身吻了一下我的手。

从来没有人会吻我的手,尤其是道别晚安的时候。

明天打电话给你,他说。

真糟糕,我应该问一下明天几点的,否则就像现在这样傻傻地等到了下午一点还没能吃上东西。有时候我真讨厌别人随意对我许下承诺,说什么明天打电话给你这样的话,言者无心,听者却有意。每次男人这样对我说后,我都会很当真。我应该问一下关于打电话的其他枝节的,可是月光之下,在他吻过我的手后,刨根问底不免煞风景——你是指打电话来我的旅馆吗?你有旅馆的电话吗?你为什么有这电话?你明天几点打电话过来?你开摩托车过来不是更方便吗?你到底为什么要打电话给我呢,是想要约会我吗?你为什么要吻我的手呢,是出于喜欢吗?

可是这些都不能够真正问出口的,如果问出口,男人一定会被眼前的神经病吓跑了。

P18-22

后记

这些短篇是我写小说以来,自己最珍视的.于是下意识地用地理这个线索,把它们都连在了一起,因为都有提到准确的位置,就像是可以写在一幅地图上的人生。印度发生的,泰国发生的,老挝发生的。西藏发生的……我想出一本有地理概念、旅行意义的爱情小说。

这些故事,攒了有十年之久。大多发表在《花溪》杂志上。《我在后海见过你》是最早写的.2003年。

2009年写的《鲍勃·马利叫我们不要哭》和2010年写的《在巴黎的第五年》是我自己最喜欢的两篇。

这十年来,我一直在写作.旅行。除了这两件事,似乎也没有别的内容了。从大范围的接触旅行后.我就不怎么再写小说了,写游记更多,可对于写小说这件事情,一直没有放下过。在虚构的田园里。想象力才是最为自由的。

地点是真的,旅行也都是真的,甚至连旅馆、街道都属真。只有人物虚构。这种虚实打乱的写法,我自己很喜欢。

很多作家。同时也是旅行家,比如我非常喜爱的奈保尔、毛姆和格雷厄姆·格林等,村上春树也是。我很喜欢村上春树的《远方的鼓声》,对他那种选个国家住下来.租问公寓旅居一阵的生活方式很赞同。

当我写这篇后记的时候.就在清迈旅居。等到住下来,才知道原来旅居并不容易,如果没有很好的自制力的话,那旅居不过是换个地方宅着。我在清迈的日子,也就只是睡觉.上网.偶尔逛街。并没有像村上春树那样以跑步的方式去切入这个城市的肌理.于是就安慰自己说.清迈夏天真的太热了,是我来的不是时候。

作家这种职业.是有天生的便利去放眼肴世界的。只要有纸笔,就可以随便走去别的地方。几乎没有羁绊的。

比起在自己书房里畅游想象世界的作家来说,我更想成为在地球上划下了真实足迹的那种作家。虽然从禅宗的意义上说,何谓真实很难确定,可是.不管如何.还是想要自己去经历一遍,并儿把写怍和旅行这两件事.尽可能地融合在一起一玄奘也是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旅行.才写出了《大唐西域记》。

不断成为过去的昨天,才构成当下的自已。

说说这些小说背后的故事吧。,

《蓝洞)

2011年。在中东漂荡了半年.对于我来说.中东之旅是迷人的回忆。其实我自己没有去过蓝洞,因为不会潜水。我非常惧水,连浮潜也要拜托朋友带领着才行。蓝洞.作为一个自己永远不能亲临的美好象征而存在。我一直很想回到西奈半岛.那片美丽的红海,曾经颠覆过我的脑海。

《在巴黎的第五年》

2010年我住在印度果阿安吉纳的starco旅馆。真有这么家旅馆.庭院非常漂亮。我坐在旅馆房间里写了两千字,写不下去了,一扔就是大半年。后来到了其他国家.某天突然想要把它续完。于是它就变成了以旁遮普大分裂为结束的一个小说。这是唯一一个我扔了大半年后,仍然写完的小说。

《我的破碎与虚空》

我在昆明翠湖边上的那家旅馆,住过儿次。那个红衣少女是真的.很漂亮。也很神经,她确实把我吓走了。纪朝生在新疆买的那些东西.是我自己在新疆时候买的,至今还记得霍尔果斯口岸买的雪茄的香味。我不抽烟.但那个雪茄甜美的香味深深地打动了我,关于嗅觉的记忆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叔本华的《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是我在旅行中看完的.后来以30卢比的低价卖给了德里帕哈尔冈吉的二手书店。两年后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再去那家书店,发现书还在。老板做了笔亏本买卖。

《拥有格林威治时问的女人》

苏州是我的故乡。我最喜欢苏州的秋天.空气里弥漫的淡淡桂花香。什么样的女人才会幸福?我想.像孙桐初这样的女人会比袁心佩更容易接近幸福。有些女人扭转命运的方式非常犀利,几乎就是与生俱来的天分。

(敦煌以后》

2007年。河西走廊走到底,去了传说中的敦煌。敦煌是出乎我意料的一个宁静小城,有种从容缓慢的优雅。能够用优雅来形容一座城市。在国内是很少的。不知道现在变了没有。

因为日本游客多的关系.敦煌能吃到便宜可El的日式风格的菜,以及驴肉。翻越当今山口.从敦煌去西宁,也是我自己做的事情,那真是一条非常荒芜的路线,什么都没有。

《鲍勃·马利叫我们不要哭》

写完这篇小说后,我的电脑就崩溃了,丢失了很多文档。幸好小说在之前已经发给了编辑。帕岸岛我去过两次。2005年和2011年。2011年那次上岛,满月派对刚刚结束。我住了一间夜风很大的小木屋。我自己很喜欢人字拖.每回去泰国,我都会买双泰国清迈的人字拖,漂亮又好穿,而且惊人得结实。我曾经把泰国人字拖穿到了中东去,足足穿了半年才坏在了约旦死海边。

‘漫长的河流》

这篇小说的原型背景是西藏拉萨一个叫库玉玛的旅馆,2007年我在那里认识了很多当时漂在拉萨的朋友。其中很重要的一位是亚瞳,这个姑娘后来成为我的亲爱闺密。后来的五年里,我们不断地在路上相遇。在游记《我的中东》里,就记录了我们在埃及达哈巴共度的时光。不管是旅行也好,灵修也好,你总要遇到些志同道台者,才能在迷惘的时候,不至于被孤独完全压倒。我说的遇到,是说神灵会帮你安排好,让气场接近的人,彼此鼓励.相互理解。

《杀人的夏天)

我是2002年才第一次坐火车出省的,苏州至福州,因为当时我的女朋友粲然在福师大念硕士,我跑过去见她。其实对福州没有什么印象.只记得她带我去了个岛屿。福州在这个小说里并不重要,除了那片海。值得一提的是,《杀人的夏天》这个标题,其实是法国女明星阿佳妮的早期作品,我非常喜欢。她在里面疯掉了,夏天是危险的。

《满天都是碎钻石》

2007年是我在国内旅行最为宽阔的一年。我走了河西走廊.又去了甘南.接着就进藏。进藏进得非常彻底.仅阿里地区就挥霍了一个月时光。还很无聊地把新藏线走了个来回.出阿里去新疆.又从新疆回阿里。西藏阿里是国内我最喜欢的地方,但似乎知道,以后不会再去了.它永远存活在我的心灵深处。这篇小说是从阿里到喀什发生的故事。每次去喀什,我都会住在色满宾馆,那里曾经是沙俄领事馆,很有故事的建筑。

《我在后海见过你》

如果有人记忆力好的话,会知道蓝极速网吧火灾的新闻事件是真的。我也确实住过兆龙青年旅馆,当时对旅行没有经验。只在北京迷茫地待了两天。夜晚在天安门前发果,一晚上车子被扣两次的倒霉事,也是真的.不过发生在广州。我玉过两次后海,第二次是2012年夏天,和我的女朋友坏蓝眼睛。

《那空帕侬有什么》

就像小说里所说的.我喜欢那空帕依这个地名.以至于因为这个陌生地名.写了篇小说。通赛岛是2009年去的.当时下了很大的雨-回忆里一片阴暗。对于户外运动.我都不在行.攀岩潜水全是盲点。关于纳卡和铺盈的原型.其实他们在帕岸岛,从未交谈,只觉得那对做饭的小夫妻很恩爱。我听说2004那年海啸.真的有人因为潜水而幸存了,冒出水面的时候.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本《旅人来自不同星球》是我自己的十年纪念。在写小说的那些漫长岁月里,谢谢我所不曾见过的你们也一直在。

于清迈

2013/6/28

书评(媒体评论)

作为超级宅男,我渴望有妙人带来外面真实的消息,这个妙人不仅有台好的相机和白色棉布长裙,还有一颗能飞的心、能写的手、能喝酒的胃、永不消失的好奇心和敏感。吴苏媚具备一切潜质。——冯唐  深深佩服吴苏媚对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的勇气,那些经常停电、网速很慢但风景绝美的城池,在她笔下呈现出奇异的光泽,看完书,想扔下手中的一切,飞奔过去。——宁财神  吴苏媚本应是唐诗宋词中的女子,着青裙素履,在柳丝荷塘的小楼上弄粉红笺,调松香墨,写微微伤心的字句。当她不幸坠入这个尘土遮天的时代,她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寻找,把前生当今生,寻找那些细粹的疼痛、倏然来去的落寞,然后把它们写成清澈而凄凉的诗。——慕容雪村  我喜欢吴苏媚所说的做梦和醒着是一样的,她的旅行也是她的禅修,五光十色的所见所闻,用以阐述精神世界。——不加V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旅人来自不同星球(吴苏媚旅行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苏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896536
开本 32开
页数 2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2
CIP核字 2013173225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10
14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5:4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