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山地陂塘景观特征功能变化及应用--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利用遥感解译、地理信息系统分析、问卷调查、参与式访谈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PGIS)及SWMM模拟等方法,在宏观和微观尺度对陂塘景观的特征、功能进行了实证研究与模拟。得出影响陂塘雨洪调蓄能力的主要指标有降雨强度、集水区面积、陂塘水面率、水位深度以及主要灌溉作物的类型与面积。最后,在流域、城市和场地尺度上分别提出了陂塘景观未来应用的规划设计策略。
作者简介
姜芊孜,女,山东德州齐河人,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讲师,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景观规划与设计、城市雨洪管理、生态系统服务等.
2009年9月~2016年1月就读于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景观规划与设计)专业,师从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教授。
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基金(ZR2017BEE075)1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8YJCZH066)1项,主持山东建筑大学博士基金(XNBS1616)1项。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理论基础
1.2.1 乡土景观与生存的艺术
1.2.2 水适应景观与景观都市主义
1.2.3 生态基础设施与绿色基础设施
1.2.4 现代雨洪管理理念
1.2.5 理论评析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1.3.1 国内陂塘研究的主要领域与问题
1.3.2 国际水塘研究的关注热点
1.3.3 陂塘研究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数据来源
1.4.4 研究框架
1.5 研究区域概况
1.5.1 自然地理特征
1.5.2 旱涝灾害特征及成因
1.5.3 社会经济特征与土地利用变化
1.5.4 研究区域的典型性
2 陂塘景观的内涵界定与研究评述
2.1 古代陂塘:多尺度的水生态基础设施
2.1.1 区域尺度:陂渠串联系统
2.1.2 城市尺度:大型陂塘景观
2.1.3 场地尺度:小型陂塘景观
2.1.4 古代陂塘规划建设的特点
2.2 陂塘景观的内涵、特征及测度
2.3 陂塘景观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3.1 雨洪滞蓄与旱涝调节
2.3.2 水质净化
2.3.3 生物多样性保护
2.3.4 水土保持
2.3.5 生产功能
2.4 不同发展阶段下陂塘景观的变化
2.4.1 农业化阶段
2.4.2 初级工业化与城市化阶段
2.4.3 快速城市化阶段
2.4.4 生态觉醒下的稳定城市化阶段
2.5 陂塘景观的评价、保护与利用
2.5.1 综合评价
2.5.2 保护与利用
2.6 本章小结
3 陂塘景观特征及变化
3.1 空间分布特征
3.1.1 总体分布概况
3.1.2 依海拔、坡度与坡向的分布
3.1.3 依据土壤类型的分布
3.1.4 与主要道路、河流的关系
3.2 景观结构及旱涝适应性特征
3.2.1 整体结构
3.2.2 土地利用结构
3.2.3 构成要素特点
3.2.4 旱涝适应性特征
3.3 陂塘景观特征变化
3.3.1 数量与面积变化
3.3.2 空间变化
3.3.3 结构变化
3.3.4 土地权属变化
3.3.5 生境类型变化
3.4 本章小结
4 陂塘景观功能变化及对水问题的潜在影响
4.1 调研村庄与受访者信息
4.2 不同发展阶段下陂塘景观功能的变化
4.2.1 主要功能变化
4.2.2 功能的空间分布变化
4.2.3 功能之间的相关性
4.2.4 功能评价的地区差异
4.3 主要水问题空间分布
4.3.1 干旱缺水
4.3.2 洪涝灾害
4.3.3 水土流失
4.3.4 水污染
4.3.5 地下水位下降
4.3.6 水生栖息地减少
4.4 景观功能变化对水问题的潜在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陂塘雨洪调蓄能力的变化
5.1 陂塘雨洪调蓄能力估算方法
5.1.1 雨水调蓄能力
5.1.2 洪峰削减能力
5.2 陂塘雨洪调蓄能力变化
5.2.1 陂塘拦蓄地表径流的变化
5.2.2 陂塘对作物的供水量变化
5.2.3 陂塘雨水调蓄体积的变化
5.3 陂塘洪峰削减能力变化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陂塘景观雨洪调蓄能力的未来应用
6.1 SWMM模型构建
6.1.1 子流域概化
6.1.2 参数选择
6.1.3 模型验证
6.2 陂塘系统雨洪调蓄能力模拟
6.2.1 场地现状与开发前的对比
6.2.2 陂塘系统的径流控制能力
6.3 基于开发后径流总量控制的设计陂塘水面率
6.4 保留场地陂塘系统的不同开发预景模拟
6.4.1 场地开发预景
6.4.2 雨洪调蓄
6.4.3 污染物削减
6.5 陂塘景观的多尺度应用策略
6.5.1 流域尺度——合理规划陂塘布局与功能
6.5.2 城市尺度——城乡统筹的水生态基础设施
6.5.3 场地尺度——加强生态设计与维护管理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研记录
附录B 五种生境类型中的植物种类
附录C 问卷内容
致谢
附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山地陂塘景观特征功能变化及应用--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姜芊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899928
开本 16开
页数 1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19-07-01
首版时间 2019-07-01
印刷时间 201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394
CIP核字 2019052342
中图分类号 TU-856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4
1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