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全新修订名家全译无删减)/世界文学经典名译文库
内容
目录
我生活的故事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书信选
海伦·凯勒生平年表
精彩页
我怀着满腔的惶恐,提笔记录我的生平故事。童年往昔仿佛被笼罩在一层金色迷雾般的面纱之下,要将这面纱揭开,确实让我感到一种无端的犹豫。写自传本身就是一个困难的工作。当我回首,试着辨识自己最初的印象,发现由于年代久远,早已经分不清哪些是自己的经历,哪些是自己的想象。女人总是凭想象来描绘自己的童年经历。在我生命之初的某一些印象显得格外生动鲜明,而另一些则模糊不清。更何况,一些童年的喜怒哀乐早已经被渐渐淡忘;有些事情在我早期教育中曾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是它们在我每次有重大发现时的情绪激动之后,逐渐烟消云散了。因此,为了避免冗长乏味,我将选择一些在我看来最有趣和最有意义的情节,来讲述我的生活。
1880年6月27日,我出生在美国阿拉巴马州北部一个静谧的小镇——塔斯康比亚。
我的祖先是来自瑞典的卡斯帕·凯勒,他来到美国后,定居在马里兰州。在我的瑞典祖先中,有一位是苏黎世最早的聋哑儿童教师,曾写过一本关于聋哑人教育的专著。尽管以血统论涵盖一切是不正确的,但不得不说,这位祖先和我之间还真是一个神奇的巧合。
我的祖父,也就是卡斯帕·凯勒的儿子,来到了阿拉巴马州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并最终决定定居下来。我曾听说,祖父每年都要特地从塔斯康比亚骑马到费城去采购一次农业用品,姑妈至今还收藏着许多祖父写回来的家书,这些家书中生动有趣地记载了他旅行中的所见所闻。
我的祖母的父亲是亚历山大·摩尔,他是拉法耶特将军的副官。她的祖父是亚历山大·斯波兹伍德——早期弗吉尼亚殖民地的一位总督。她还是罗伯特·E.李将军的表亲。
我的父亲亚瑟·H.凯勒,曾是南北战争时的南军上尉,我的母亲凯特·亚当斯是他的第二任妻子,比他年轻好多岁。我的曾外祖父本杰明·亚当斯与苏珊娜·古德赫小姐结婚,在马萨诸塞州东北部的纽伯利波特住了好些年,生下了查理·亚当斯,之后迁到了阿肯色州的赫勒拿。南北战争爆发后,查理·亚当斯加入了南部联军,还当上了准将。他与露西·海伦·埃弗雷特小姐结婚,这位小姐与爱德华·埃弗雷特·黑尔博士是同一个家族的。战后,他们迁到田纳西州的孟菲斯。
在病魔夺走我的视力和听力之前,我们住在一个很小的房子里,一共只有两间一一间正方形的大房间和一间仆人住的小房间。按照当时南方人的习惯,人们常常会在自己家旁边加盖一间屋子,以备不时之需。南北战争之后,我的父亲也盖了这样一间小屋,他和母亲婚后就住在这里。房子周围花草丛生,整个小屋完全隐没在葡萄树、玫瑰、金银花之中。从花园里望去,简直像是一座树枝搭建的小凉亭,小小的走廊掩映于黄玫瑰和南方茯苓之中,成了蜂鸟和蜜蜂的乐园。
从我家的老宅子走到这座小小的蔷薇凉亭只需几步路。由于我们家的树木和栅栏上都爬满了美丽的英国常青藤,因此被邻居们称为“常青园”。这古色古香的花园是我童年的天堂。 甚至在我的老师莎莉文小姐到来之前,我就已经常常依靠摸索那围成方形的黄杨木篱笆,慢慢地走到庭院中,依靠嗅觉寻找紫罗兰和百合的新蕾。有时,我大发一通脾气之后,也会去那儿寻找慰藉,把我滚烫的脸埋在清凉的枝叶中。当我在这花园里陶醉地漫步,偶然碰到一棵美丽的葡萄树,依靠指尖轻触它的叶子和花朵,认出它就是由缠绕在花园尽头那摇摇欲坠的凉亭顶上的藤蔓延伸而来,这一切是多么的快乐啊!还有那绵延的铁线莲,含羞的茉莉,和那罕见的花瓣像翅膀般的蝴蝶百合,都让人格外地喜爱。但所有这些花卉中,最可爱的一定是玫瑰了。在北方的温室里,我从来没有发现这种南方家乡特有的美妙的蔓生玫瑰。这种玫瑰在门廊上长长地垂挂着,清香在空气中肆意地弥漫,一点尘土的气息也没有。清晨时分,她们被朝露洗净,摸起来是如此柔软、如此纯净,我不禁想,这不就是上帝花园中的长春花吗?
当我呱呱坠地之时,我和其他的小生命并没有什么不同。我来到这个世界,观察着,挣扎着,就像每个家庭中初生的婴儿一模一样。为了给我起名,家里展开了一场讨论。给家里的第一个孩子起名必须得慎之又慎,所有的家庭成员都赞同这一点。父亲提出给我起名为米尔德里德·坎贝尔,这是他十分敬重的一位祖先的名字,他觉得这个名字很好,不必再讨论姓名问题了。而母亲却坚持想要让我用外祖母出嫁前的名字——海伦·埃弗雷特。然而当父亲抱我去教堂受洗时,他过于激动,把这名字给忘记了。这也很正常,因为这本来就不是他喜欢的名字。当牧师问他孩子的名字时,他只记得曾决定用外祖母的名字,但他把名字说成了海伦·亚当斯。
P3-5
导语
一部文学经典,它不向你保证财富。
不承诺功利,不执著于教导。
但却能为你打开一扇精神世界的大门。
陪你体悟更广阔的世界与人生。
知识就是辛福。
因为有了知识——广博而深刻的知识——才能在伪劣中辨别出真实,
在渺小中辨别出崇高。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向我们展示了海伦·凯勒丰富、生动、真实的一生,在这本书中海伦·凯勒并没有过多地向我们展示命运的多舛,却让我们更多地感受到了她的热切、坦诚和真挚。它让我们了解了海伦·凯勒的精神源泉,那就是她对生命的珍爱,对生存的渴望,对生活的赞美,对人类的友善情感和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念。在此,海伦·凯勒给了我们一个生存、生活和生命的必要提醒:也许最应该珍惜的就是我们视而不见的平凡的世界和平常的生活。同时,她以一个残疾人独有的敏感和细腻表达了这样一种生活态度: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生活,充分发挥生命中的一切潜力,充分享受生命中的一切美好,不虚度光阴,不浪费天赋。
序言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902)是美国盲女作家海伦
·凯勒的自传体作品,叙述了作者双耳失聪、双目失明以
后的生活。她在一岁半时发高烧,可能是急性胃炎和脑炎
,几天以后烧退了,变成聋哑人和盲人。她在老师安妮·
莎莉文的帮助下,通过刻苦而坚忍的学习,成为通晓五种
语言的学者。她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如饥似渴地学习,竟
然修完了大学课程。她一生写了十四本书。她把自己的奋
斗和思想展现在世人面前,通过自己的文字,传达给所有
不幸的人,带给他们光明和希望。她为盲人、聋哑人的公
益事业而工作,到世界各地发表演说,到过欧洲、非洲、
亚洲,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的福利和教育事业,得到
许多国家的嘉奖。1959年联合国曾发起“海伦·凯勒国际
奖”,她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
雄偶像之一。“我必须继续工作,至死方休。”1968年6月
1日,她因心脏病突发而逝世。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一部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作品
。试想,一个从小既失聪又失明的女人,经历了漫长的一
生,却从来没有泄气,一直非常乐观,做了很多一般人难
以想象的事。她面前是一个黑暗的世界,从来看不见东西
。但是通过学习,她知道世界应是五颜六色的、美丽的、
一片光明的。她的奇特构思是设想,假如老天爷能给她三
天光明,仅仅三天就足够了,她不奢望更多。第一天,她
会用来抒发对友情与日常生活的眷恋;第二天,她会称颂
人类的历史与文明;第三天,她会观察和感受现实的家园
。这三天的活动浓缩了她全部的爱心。她以一个身残志坚
女子的视角,告诉人们应珍惜生命。她对历史和现实的关
注,表明她身虽残,但思维却仍然健全,而且拥有高于一
般人庸俗低劣的志趣。如果她像常人一样,她一定会做出
更加不同凡响的事迹。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字里行间,充满了海伦·凯
勒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她的遭遇足以使人珍惜现有的一切
。在与残疾的斗争中,海伦-凯勒没有被命运压倒;面对残
酷的现实,她勇敢地接受了挑战,以惊人的毅力去对抗困
境。她以一颗火热的、关爱世界的心和积极乐观的精神,
激励人们去面对困难、挫折、失败。她以自身的例子表明
,只要自强不息,人是能战胜不祥命运的。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告诉人们,学习是了解未知的
重要手段,求索是满足内心快乐的重要源泉,坚持不懈是
达到成功的重要手段。这部作品鼓励人们要积极向上,认
真对待生活。一百多年来,这本自传鼓舞了全世界千千万
万的人。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励志经典,被誉为“世界文
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她用87个黑暗无声的春秋创造
了一个人类的奇迹,令人震撼,其影响力超越了国界,超
越了时代,超越了文化界限。“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颗
伟大的心灵对话。”海伦·凯勒的这句话,正是《假如给
我三天光明》最好的阐释。
马克·吐温曾说:“世界上有两个有趣的人物:一个
是拿破仑,一个便是海伦·凯勒。”不过她自己的话说得
更加真切:“我一生过得很快乐。我有很多极好的朋友,
也有很多有趣的工作要做。我很少想到自己所受的种种限
制,这些限制也未使我悲伤。也许因为我随时都有一些向
往和憧憬,一种心灵上的感触,不过很朦胧。仿佛微风吹
拂花丛,风已过去,但花很满足。”
这部作品有如下特点:
一、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她学会的第一句话是:“
世界上最好最美的东西,无法看到或摸到,只有在心中感
受到。”莎莉文教会她的这句话影响了她的一生。她回忆
起自己的童年,当初的生病,小时候自己是怎样生活的;
她发现别人是用嘴交谈,而不是像自己那样用手比画,心
里是多么愤怒,胡踢乱闹;她知道自己是在胡闹以后又感
到后悔,这是一个本性善良的小姑娘。她自己的一系列行
为都是通过内心感受出来的。莎莉文教会了她盲文,从此
她掌握了语言大门的钥匙。她学会写作以后,又学会了发
音,能够将自己的书念给别人听。“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用
刚掌握的语言去表达转瞬即逝的思想和感情更加幸福的事
了。”可是她听不到别人的赞扬,不由地伤心痛哭。作者
细致地表白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她
拥有善良的品性和美好的人格。她以微笑面对厄运,以顽
强的毅力克服困难,以常人达不到的成就显示了一个残疾
人的生命价值。
二、丰富的想象。作者生活在黑暗与寂静中,对声音
、色彩毫无感觉,全凭触觉来感知世界事物。她以自己的
想象去设想自己的活动。她一生都想打开视听感官的窗口
,摆脱死寂的世界。经历过一切磨难之后,她终于达到了
平静的境界。她突发奇想,如果她能获得三天光明,她会
做什么事呢?仅仅三天,对一个真正能看得见的人来说,
三天算什么?一晃就过去了,一点也不珍贵。但对她来说
,这三天是天赐良机,她要好好利用。这是海伦·凯勒对
自己一生的总结,是她要表达的最大心愿。她意识到在三
天里不可能看到想看到的一切,“然而,人心中充满了美
好甜蜜的回忆”。她给拥有光明的人一个提示:“善用你
的眼睛吧……同样的方法也可以用于其他感官。”总之,
要珍惜命运给予你的东西。
三、运用对比手法。作者以自己去比照视听健全的人
。正常人有健全的五官,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天赋的可贵
,往往是在倦怠和懒于活动中虚度光阴。作者以自己的缺
失去显示正常人没有的行为,表现出求知的迫切愿望。无
论做什么事,她都遇到常人所没有的困难,比如学习几何
和代数,弄得她晕头转向,她必须学习一些特殊的盲文。
随着学习,“我看到了一个光明的新世界在我面前敞开,
也感到自己有能力学会任何东西。在这个心灵的奇妙世界
中,我和别人一样自由自在。”她有多少困难要克服啊,
而她一一都克服了。“一层又一层的神秘帷幕被慢慢地拉
开,最后显露出思想和美的新境界。”
四、朴素真挚的语言。作者用白描手法,直白地写出
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她热切、坦诚、真挚的内心活动
。她的生活故事,本身具有感人和召唤的力量,内心想法
代替了语言的声音,与常人的思想无异,具有丰富多彩性
和复杂性,就像一个作家在叙述自己的生平和思想。她不
用华丽的语言,而是热切地娓娓道来,毫不造作,像拉家
常一样,以自身的行动感染读者。
内容推荐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当代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全新修订名家全译无删减)/世界文学经典名译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海伦·凯勒
译者 译者:朱碧恒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5096182
开本 32开
页数 1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8
出版时间 2019-07-01
首版时间 2019-07-01
印刷时间 201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230
CIP核字 2019100170
中图分类号 K837.127=533
丛书名
印张 5.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08
144
1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7:3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