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秋水长天(王勃传)(精)
内容
作者简介
聂还贵,一级作家,山西省文联副主席,大同市文联主席,有“雅文学作家”“学术散文开创者,城市传记第一人”“聂还贵研究是一门学问”之誉。其《野狼》《解读落叶的八种视角》等多篇小说、散文入选国家教材及中学语文试卷,长篇著作《雕刻在石头上的王朝》获赵树理文学奖,被誉为“学术散文创先之作”,长篇著作《中国,有一座古都叫大同》获“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荣登中国报告文学2012年度排行榜,被誉为“开城市传记文学先河”之作。
书评(媒体评论)
本传作者在传主史料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又在把
史料转化为文学素材上花了很大气力。作品的主干线
索清晰,人物形象饱满,王勃的命运转承、文学贡献
,描述得尤为充分而扎实。还显而易见的是,因为作
者对于王勃深怀钟爱之心与崇尚之意,叙述文字的字
里行间,都渗透着对于王勃的纫佩与敬畏,以及为其
哀不幸、鸣不平的强烈情感,从而使作品具有可触可
感的温度。
——文史专家白烨
本书的独特,在于著者建构了传主自叙和著者评
议并置的双重视角。这种互文视角不仅将传主和著者
的双重内心世界同时呈现,而且轻松地将焦点锁定在
文学对人精神空间的拓展上。同时,使著者得以站在
时代制高点上,让今天的读者看到一个与他们具有精
神感应的王勃。
——文学专家刘彦君
后记
有仙翁,采七色稻草扎一人形,之后,轻轻靠近稻草
人,先唤一声“王勃,归来!”随之“噗”地吹一口仙气
,千年英才王子安,便微笑着站在面前……梦醒,窗玻璃
上长满金色的阳光草。
因敬畏古人,敬畏王勃,敬畏历史文化人物传记写作
,遂迟迟不敢命笔。自搜集史料、田野调查,至开笔,至
杀青,晃然便是六载矣,遂戏言:敬畏决定写作速度。
传记主要以记述人物生平事迹为遵循,原真史实乃传
记之基石与柱础。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对这样的命题我
保留警惕的态度。秦汉史就是秦汉史,明清史就是明清史
。一百个读者可以心画一百个王勃肖像,但历史的王勃、
真相的王勃只有一个,且只能是一个。传记作者为历史执
笔,是历史的眼睛。刘知几《史通》:“夫《春秋》者,
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中国外夷,同年共世,莫
不备载其事,形于目前。理尽一言,语无重出。此其所以
为长也。”又引子夏云:“《书》之论事也,昭昭然若日
月之代明”;扬雄云:“说事者莫辨乎《书》,说理者莫
辨乎《春秋》。”然则《春秋》既为经书,亦可谓“传记
”。其“春秋笔法”,简言大义,每个句子皆弹性有褒贬
之意,遂有“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穀梁传
》为之阐释。《春秋》《左传》《国语》,史耶?传耶?
记耶?《史记》如“史”道来,“史”情并茂,故有“史
家之绝唱”评赞;以诗记史,化史为诗,遂有“无韵之离
骚”美誉。传记不是解说词,作者不是讲解员。复活所传
人物,让其穿越时空,走近读者,绽放音容笑貌,是传记
文学的金标准。曹丕《典论·论文》:“寄身于翰墨,见
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
后。”《文心雕龙·总术》:“经典则言而非笔,传记则
笔而非言。”当为所有传记作品所悟鉴。
如果说杨炯所撰《王勃集序》是一篇“王勃评传”,
那么王勃《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行状》,即为关于“常
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的文学“传记”。独具神采的是,
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之姓名,王勃不仅隐而不云,甚至
将平原郡开国公何年授职于何地,皆作淡化模糊处理:“
某州县”“某年某月日”“某年授某州刺史”。而积聚笔
墨述说平原公的功业,刻画传主的人物形象。王勃为我们
如何写好传记文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时间是最伟大的读者。王力先生解惑学生道:对于古
人,“我们只能通过他的语言去了解他的思想;我们不能
反过来,先主观地认为他必然有这种思想,从而引出结论
说,他既然有这种思想,他这一句话也只能作这种解释了
。后一种做法有陷于主观臆测的危险”。上海大学中文教
授杨逢彬(祖父是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杨树达,堂伯父是语
言学家杨伯峻):“进行任何一种东西研究,不管是数理
化也好,总要在系统内部找程序,语言内部的证据是主要
的,自足的;语言外部的证据,是次要的,非自足的。语
言外部的证据决不能作为主要的唯一的证据。”古人以立
德立功立言,为人生“三不朽”追求。王勃以作品立命,
以文章传世,好像是,王勃就是为写作而生,王勃就是一
支笔,受上帝之托来书写人间奇迹。干脆说,王勃就是一
本书,以年为页,薄薄二十七页写满了神妙与奇美,其创
作之丰,令人惊疑,令人叹异。我注六经,属我之读书心
得;六经注我,证我之见,属学术论作;以六经注六经,
可谓因史见史,还原历史。王勃在哪里?就在他的作品中
。作品是王勃生命与情感绎动的坐标,是王勃复活的灵魂
。月光下,拾起一枚枚历史碎片,夜深人静时分,聆弦外
之音,摩象影之形,艰辛作一番拼风接月的劳作,让远逝
的历史氤氲然复活生机,冰冷脉搏跳动温暖与激情。本书
所有文学“合理想象”,均以王勃作品为蓝本为生发源。
沉潜入王勃作品里面,触摸王勃丰富多变的内心世界,千
年王子安模糊不清的影子渐渐清晰,声息吐纳的质感层次
分明起来。
孔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史通》:“
夫史之称美者,以叙事为先。至若书功过,记善恶,文而
不丽,质而非野,使人味其滋旨,怀其德音,三复忘返,
百遍无致。”北周庾信《燕射歌辞·角调曲》:“言而无
文,行之不远;义而无立,勤则无成。”词采美韵,是传
记文学的性灵。乘着文学的翅膀,传记作品飞栖读者期待
的梅枝竹梢。
清末著名学者蒋清翊,春秋十二载,三易其稿,完成
王勃别集《王子安集笺注》权威之著,其“笺注”有云:
唐燕太公(宰相张说)读到王勃《夫子学堂碑颂》“帝车
南指,遁七曜于中阶;华盖西临,藏五云于太甲”,去求
教于一行(张遂,僧一行),一行只解释了上句,下句“
卒不可悉”。燕太公与一行乃饱学之士,“虽古人不尽知
,亦不讳其不知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谦谦君
子,治学严谨;胸襟敞亮,若万里山河。《王勃传》虽非
严格的学术研究文献,却也常在学术湖边步履,管窥蠡测
,浅陋之见,还望读者纠错归正。
目录
序章 奇星异光
第一章 星光乍放
第二章 雾锁星光
第三章 光照巴蜀
第四章 星黯虢州
第五章 星归故乡
第六章 星灿洪州
第七章 星陨南海
第八章 星光永耀
附录一 戏剧人生——王勃年谱
附录二 王勃自画像
附录三 参考文献
跋 以六经注六经
精彩页
黄河天水,乳汁中国。《尚书·禹贡》最早记载黄河:“导河积石,至于龙门。”“积石”为黄河古源,黄河之源亦称“玛曲”,藏语之意“孔雀河”;龙门,连接晋陕峡谷的古道渡口。龙门轰然开启,走出星光灿烂的王勃。
王勃:看官,你问我生于何年?我生于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咸亨二年,余春秋二十有二”,我在《春思赋序》里如是记载。咸亨二年(671)。“春秋二十有二”系指虚岁而非周岁,即以中国民间传统计龄方式,出生之时便为一岁之始。
哪里人氏?《旧唐书》:“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我祖上发祥于今山西祁县,北魏孝文帝时迁居河汾龙门。祖君王通有云:“我周人也,家于祁。永嘉之乱,盖东迁焉……始家于河汾。”杨炯《王勃集序》:“君讳勃,字子安,太原祁人也。”是的,我身后“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的诗人王维与我同籍。
旁白:绛州,今山西新绛县,古为河东地区之属。其为“赵氏孤儿”忠心保国故事滥觞之地;唐代名将薛仁贵投军之处。新绛县城西隅高垣上绛守居园池,为中国现存唯一隋代宫廷园林;赫赫绛州大堂,乃大唐名将张士贵的帅府堂,为全国州府大堂之最。
西周时期,武王封文王第十七子为郇侯,辖今新绛一带。春秋风起,郇国为晋所灭;战国云涌,韩、赵、魏三家分晋,绛州属魏,称汾城,隶属河东郡。绛州一带,一度又属赵国,赵国大将廉颇曾屯兵于此。
河东,黄河之东缩称。黄河奔流至此,若鲤鱼摆动腰身,向东弯一个金三角,人谓河东福地,乃一片历史文化浸透的土地。先秦之时,其与“河西”相对而称,即今运城地区;秦汉设河东郡,境域显著放大,东至今山西沁水县,北至霍山,西、南以黄河与陕西划界,包括今临汾、运城地区;唐宋“河东道”“河东路”再度扩张,辖管几近今山西全境,以至史上“河东”常被用作山西代称。
中华文明与华夏大地上国家起源、形成、发展,彰显一色鲜明虹彩——多元一体化。《说文》:“华,荣也;夏,中国之人也”;顾颉刚:“居于华水、华谷旁边的先民,日华族。”华谷、华水,皆流经今河东稷山境内。“中国”初为中原特指;华夏概念与“四方”“四夷”相照应:“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左传》)“用夷变夏。”(《孟子》)“四夷交侵,中国微矣。”(《诗经·小雅》)民间传闻:华夏始祖轩辕黄帝曾统领部族活动于河东一带,其夫人嫘祖即夏县西阴村人。尧舜都邑之地,乃“中国”最早地理概念。北纬三十五度线,幅展一片中国人类早期文明发祥地。“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尧舜。”(《史记·本纪》)尧都平阳(今临汾),舜都蒲坂(今永济),禹都安邑(运城盐湖区),皆星布于古河东。
唐虞,唐尧虞舜之并称。《论语》:“唐虞之际,于斯为盛。”王勃曾感慨:“坎坷于唐尧之朝,憔悴于圣明之代”;“星辰当毕昴之墟,风俗是唐虞之国。”《史记》援引《宗国都城记》:“唐国,帝尧之裔子所封,汉日太原郡,在古冀州太行恒山之西,其南有晋水。”《汉书·地理志》:“晋阳(即今太原)本唐国,尧始都于此。”《诗谱》:尧始居晋阳,后迁河东。
唐叔虞,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之弟;母亲王后邑姜,乃齐国开国君主齐太公吕尚(姜子牙)女儿。初,叔虞手掌心布有“虞”字纹路,周武王遂为之取名虞。周成王将唐地分封于其弟叔虞,叔虞遂成为唐国国君,故称唐叔虞。王勃《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行状》:“翦桐疏爵,分茅建社……唐虞著其升降,周汉明其损益。”《吕氏春秋》《史记》皆记有“桐叶封弟”之事:一天,与叔虞闲暇踱步,周成王随手摘下一片梧桐叶,削成圭玉形状,交给叔虞说:“我拿这个分封给你。”叔虞很是高兴,即告此事于摄政国事的周公旦。周公旦遂找周成王问及此事,周成王却说,那只是对叔虞的一句玩笑话。眼睛是灵魂的告密者,从周成王的眼神里,周公旦读出了一芽狡黠。谎言总是以支付代价为筹码,而诚实的成本永远是最低的。周公旦正襟危坐说:天子无戏言。天子一说话,史官就记下来,以礼仪成之,奏乐章歌之。周成王无奈,只好将唐地封给了叔虞。叔虞受封唐地其时,天降福瑞,得一异茎同穗“嘉禾”,遂献于周成王。周成王命叔虞将嘉禾馈赠周公旦。周公旦接受赐禾后,特作《嘉禾》颂文赞美周成王。后曹植亦以《嘉禾讴》诗咏怀:“猗猗嘉禾。惟谷之精……昔生周朝,今植魏庭。”受封于唐的叔虞,以夏戎之政而治夏戎之地,以夏戎之法而理夏戎之民,政绩卓然。其“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国策,对后之晋及韩、赵、魏三国影响深远。唐叔虞死后,继位之子姬燮,迁居晋水之傍,遂将国号改称“晋”,是为晋侯燮。位于今太原市西南二十五公里悬瓮山麓的晋祠,建于北魏之前,即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造。其以唐叔虞祠为主,辅以宋、元、明、清各式建筑百余座。
李姓与“唐”,血缘渊源甚密。李渊祖父李虎助北周有功,受封唐国公,父亲李晒袭之,后传之于李渊。封地为太原的唐国公李渊,于太原起兵后,果断扯起“唐”之大旗,自称“唐王”,并煌煌然开
导语
浩茫的大唐诗歌银河系,有一颗青春之星,炯然高华,莹美奇绝,那就是初唐“四杰”之冠的王勃。《秋水长天(王勃传)(精)》是一部洋溢着热情和才华的传记作品。著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颖的结构方式,将《新唐书王勃传》中仅有数百字的简短记载,演绎成了洋洋洒洒十数万字的详细史传。也正是这种性格和志向,使王勃学习诗歌也没有拘囿于一隅,而是博采各家之长,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句,在文学史上确立了自己“读万卷书,走万里路“的人文形象和人文精神。
序言
再没有比河流更像人的生命了,正如再没有比海洋更
像社会生活。漫漫生命河流,将时间沉淀为历史,让黑暗
化作美丽日出。奔腾是她不倦的歌唱,大海是她鲜花盛开
的土地。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命像一条河
……
浩茫的大唐诗歌银河系,有一颗青春之星,炯然高华
,莹美奇绝,那就是你,初唐“四杰”之冠的王勃。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春云翻墨,石破天惊,“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转瞬演唱为一支“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的“长恨歌”。一道
“安史之乱”的刀痕,痛彻为大唐由盛而衰的历史节点…
…无诗不成唐,有唐诗乃兴。与大唐社会剧幕相协奏,唐
诗律曲,可切分为四个乐章: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四唐”诗歌分期,初声发自南宋严羽《沧浪诗话》,继
由元代杨士弘《唐音》定调,终经明代高棅《唐诗品汇》
谱就:初唐(618—712,约为唐代开国至唐玄宗先天元年
);盛唐(713—755,玄宗开元元年至天宝十四年);中
唐(756—824,唐肃宗至德元年至唐穆宗长庆四年);晚
唐(825—907,唐敬宗宝历元年至唐昭宣帝天祐四年)。
九曲发于泉源,百层起于厦基。盛唐诗歌从初唐走来
,春花秋实,风成化雨。卡夫卡有论:祈祷、艺术、科学
研究,是从一个不同火源升起的三朵不同火焰。我要说的
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乃同一时代升起的四
颗璀璨之星,各具光彩,交相映照,像“北斗七星”一样
,亲密为一个意气风发的“诗星组合”:心中一样充溢着
博取功名的幻想与激情,磅礴着不甘居人之下的雄杰之气
;变革文风的意识清醒而自觉,审美追求鲜明而泼辣——
革除齐梁浮艳余气、力创大唐刚健诗风。《新唐书》:“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初唐四
杰。”“四杰”的文学创作,集束燃放于初唐高宗、武后
时期文坛。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从“四杰”奠筑的烟霞
高地整装出发,雄姿勃勃走向完美定型。诗人杜甫,站在
“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的草堂门前,面对“窗含西
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壮景盛象,苍郁顿挫地吟哦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文章经纬天地,器局蓄泄江河。六朝锦色遇上“四杰
”刚阳之气,遂化蛹为蝶,生成大唐风骨。王勃,“四杰
”之魂的你,登临初唐风云之巅发声时代强音,划破六朝
以来萎靡诗歌雾障:开辟翰苑,扫荡文场。得宫商之正律
,受山川之杰气。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诗经》)万事贵在初
,四季春为先。王勃,你炫列“王杨卢骆”四杰之首,俨
然一颗朗耀大唐诗歌夜空的启明星。曾为初唐崇文馆学士
、唐中宗侍读的崔融,与李峤、苏味道、杜甫祖父杜审言
合称“文章四友”。武则天幸嵩岳封禅归来,读崔融所撰
《启母庙碑》,深为叹美,乃命其撰《朝觐碑》文。崔融
受命,找来王勃文赋参阅,及至合上王勃文章,抹一把额
头茸茸的汗,喟然感言:读王勃文章宏逸,有绝尘之迹,
固非常流所及……
王勃文势盛大,吞吐万象,自诩“雄笔清词,得高阳
之意气”。其不仅是大唐新诗风气的开创先驱,亦为大儒
“文中子”王通思想的衣钵传人。南朝梁陈以来日渐式微
的中国诗歌,幸遇王勃等初唐“四杰”拯救,遂弃离绮靡
雕琢、柔媚无骨歧路,重归儒家言志咏情、经世致用正道
。王勃,与其说是一个人的名字,毋宁说是一则中国诗歌
史上的悲烈传奇,一个时代的姣美符号。其以大唐文学艺
术特别是诗歌艺术由衰转盛、浩然走向繁荣辉煌的里程碑
标志,载入不朽史册。
紫叶吟风,苍条振雪。天赋一怀奇才,地赐一副傲骨
。以耿介顶天,以真善立地,以才思傲世。诗人王勃——
应当说,不止于诗人,文学家王勃,乃至医学家、易学家
、儒道释家王勃,因而更是思想家王勃。王勃《益州夫子
碑文》称孔子为“人宗”,杨炯《王勃集序》敬王勃以“
人宗”。王勃,“耿介之士”的你,以“身可辱,而志不
可夺”,“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精神,谱就一篇
壮丽昭世的人生华章。长安大明宫前,你“仰天汉而郁拂
”:“未尝下情于公侯,屈色于流俗”;蜀川寒秋月下,
你“临江山而慷慨”:“丈夫不纵志于生平,何屈节于名
利?”十九岁因“斗鸡”檄文被唐高宗逐出王府,“钱袋
和心灵都破了产”;二十四岁因一桩官奴命案被定以死罪
,幸遇皇帝改元而获释。你目光清澈而笃定地说:“人非
桃李,岂得无言?”两次致命击打,生活郁结过长安雷雨
交加的悲怨,眼泪滴穿过蜀州长夜不眠之帷幔;也曾坠入
虢州云雾遮蔽的惑然,也曾生发故乡龙门柳烟浮动的焦虑
,看山不再是山,看水不再是水,却终未沦陷于贾谊屈谪
长沙“抑郁而终”那样“伤悼”的泥淖。你奋臂呐喊:“
纵然勃旅游岷徼,漂举涪乡,年晷一穷,时灰七变”,也
不改初衷。朗然誓言:“穷百年之后乐,写千里之长怀。
”“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
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没有卑下的情操,只
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不必害怕沉沦堕落,
只消你能不断地自拔与更新。”(《约翰·克利斯朵夫》
献辞)王勃,你删除申辩语词,避离颓唐沼泽,筚路蓝缕
,愈挫愈奋,升华到看山依然是山、看水依然是水的青云
境界,撰就千百篇华彩夺目的诗赋碑文,装点史册;留一
笔文学、文化、精神丰厚遗产,光前裕后。你就是一章奇
绝的诗赋,一宇“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
无地”的“滕王阁”,一庙“穷广汉之名山,得长平之绝
岫”的“慧义寺”。
在没有月亮的夜晚,
一盏灯就是最明亮的心情。
啊,你的眼睛是多么深刻,
深刻得……瞧,夜色都被染黑了。
菩提人间树,明镜世俗台。凡心开莲花,迎风化尘埃
。惜时而发愤,立业以建功,乃为古今中外志士达人一脉
情感共振。王勃,你发力精卫填海的执着,警惕“无为坐
惆怅,虚此江上华”的青春变奏;奋臂夸父逐日般的奔跑
,跃追“乘月披金帔,连星解琼佩”的人生景致。千年以
后,一个叫尼采的德国哲学家呼应道:“每个不曾飞舞的
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王勃“凛然以金石自匹,犹
不能忘情于春”。春,王勃青春的象征,人生美好时光的
承载。路长知家好,客久觉衣单。“羁”与“寒”,是王
勃诗文画景的一抹冷色。“羁游”“羁心”“羁旅”“羁
春”“旅思”“游情”……巴山蜀水,美女如云,王勃却
“上巳年光促”,“日暮情何已”;“惜时岁兮易暮,伤
君王兮未知”;“抚穷贱而惜光阴,怀功名而悲岁月”;
“岂徒幽宫狭路,陌上桑间而已哉?”恐“年华将晚,志
事寥落”。这就是王勃精神;任凭“夜窗寒”“野径寒”
“寒云凄怆”“连山寒色”“江山此夜寒”……王勃却“
怀既往而不咎,指将来而骏奔”,高擎心中信念的火把,
为自己取暖照亮。王勃将目光射向白云深处说:“土兼五
色,金逾百炼;征夫击节,方思孤竹之风。壮士寒心,实
有《长杨》之作;风尘洒落,直上天池九万里;邱墟雄壮
,傍吞少华五千仞……”这就是王勃精神。王勃的精神世
界多层多元,多姿多彩,比其行为层面更为丰赡繁丽,有
着深广邃远的可研究空间与意义。
一花不能够障目春天,一叶不足以诉说秋色。一朵云
哭泣,并非所有天空都在潦倒流浪;有人昏睡,并非整个
世界都沉醉不醒。王勃目光如炬:“材运相符,决行藏者
定于己。”文中子一字一顿:“元命可作,多福可求矣。
”生命若一杯水,兑成什么样的色彩,颜料或许就在我们
自己手中。以丘陵为周长,圈起来是烟水山寨;以高原为
半径,画出是云天万里。
伟大的作品活在时光阅读之中,活着的作品赋予作者
以生命永恒。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正在行进的历史
。现实活着,历史就活着。现实活在历史旋律中,历史活
在现实歌唱里。经典的意义在于备忘与启示:眼前的月亮
,历史画框里曾被多少人像你一样看到。再有,谁能说得
清在未来时光隧道,会有多少人与月亮相遇。又有谁能回
避:西沉的太阳,明天会在东方辉煌升起!个体生命,或
许属于今天和过去,而人类之精神却可以瑰丽于明日以至
无限。“惟名与器,万古长存。”(王勃)“君子虽殒,
美名不灭。”(武则天)王勃,生命的你已经飘然远逝,
精神的你鲜活在人们栖居的诗意里。
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吟豪情与高志交响之诵;
一曲《滕王阁序》咏千年落霞秋水孤鹜长天之叹;
一篇《上百里昌言疏》倾满心刻骨泣血之孝;
一部《唐家千岁历》立大唐“五行”国运之论……
一颗诗歌启明星划破万里长空,引得群星灿耀,光焰
不灭。
内容推荐
《秋水长天(王勃传)(精)》是一部洋溢着热情和才华的传记作品。这部传记采用独树一帜的双重视角,使作者得以站在时代制高点上,以当代视角切入,使王勃的人格塑造和胸怀刻画,具有了穿越时空的性质,让今天的读者看到了一个能够与他们生命相关,情意相通,具有精神感应的王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秋水长天(王勃传)(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聂还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1204636
开本 32开
页数 24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9-06-01
首版时间 2019-06-01
印刷时间 201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528
CIP核字 2019060296
中图分类号 K825.6=421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0
2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9: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