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学习中心教学论 |
内容 | 内容推荐 《学习中心教学论》由四个部分共计八章内容组成。其中,第一部分“课堂教学的当代转型与建构学习中心教学”,主要从对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及其历史改进的反思、当代社会发展对课堂教学变革提出的要求等问题的分析入手,提出建构学习中心教学是我国课堂教学转型的基本取向。第二部分“学习中心教学思想与实践的历史回顾”,对西方和我国学习中心教学思想和实践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回顾和反思。第三部分“学习中心教学的特质及其教学过程组织”,在对学习中心教学的基本特质、存在理由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学习中心教学过程组织的逻辑、实施策略、教学设计以及评价标准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讨。第四部分“学习中心教学实践推进中的问题及其应对”,基于对国内学习中心教学改革经验的反思,对我国学校推进学习中心教学所遭遇的困难、挑战及如何突破等进行了分析讨论。 作者简介 陈佑清,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中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中小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学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应用。 已出版个人学术著作《教育目的论》《教育活动论》《教学论新编》,主编《有效教学》《校本研究个案透视》,参编著作多部。先后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科研成果“五种新的学习方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获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2010年)、“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4年),《教学论新编》获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6年),“体现学习中心理念并融合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课程建设”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8年)。 目录 第一部分 课堂教学的当代转型与建构学习中心教学 第一章 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及其历史改进的反思 一、课堂教学形成与发展筒史 二、传统课堂教学的历史改进 (一)西方的课堂教学变革 (二)我国的课堂教学改进 三、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师(讲授)中心特征 第二章 社会变迁对课堂教学转型的呼唤 一、我国课堂教学转型面临的时代及社会发展背景 (一)当今时代发展的特征 (二)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态势 二、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对课堂教学变革提出的要求 (一)培养新人:新的时代对教育发展提出的总的要求 (二)教学生学会学习:新时期教育的核心追求 (三)新教学的特征:学为中心,教为学服务 三、建构学习中心教学:我国课堂教学转型的基本取向 (一)课堂的多种形态 (二)学习中心教学的含义及其意义 第二部分 学习中心教学思想与实践的历史回顾 第三章 国外学习中心教学思想与实践的发展过程概观 一、近代学习中心教学思想 (一)卢梭的儿童中心教学思想 (二)裴斯泰洛齐的儿童自我主动发展思想 (三)第斯多惠的儿童主动学习思想 二、现代学习中心教学思想与实践 (一)欧洲新教育运动 (二)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三、20世纪中期至80年代的学习中心教学思想 (一)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 (二)自主学习理论的兴起 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学习中心教学思想与实践 (一)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及其对学习中心教学的影响 (二)现代信息技术对学习中心教学的影响 (三)翻转课堂: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心教学 (四)韦默关于学习中心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第四章 我国学习中心教学的典型经验及其反思 一、20世纪80年代学科范围内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验 (一)学科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的背景 (二)学科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的典型代表 二、学校自主开展的课堂教学过程改革探索 (一)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 (二)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 三、大学研究者主持的课堂教学深度变革 (一)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 (二)郭思乐教授提出的生本教育的教学改革 (三)裴娣娜和杨小微教授主持的主体教育实验研究 四、我国课堂教学改革主要经验的反思 (一)我国课堂教学改革取得的主要进展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教育理论研究及相关教育政策导向对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影响 第三部分 学习中心教学的特质及其教学过程组织 第五章 学习中心教学的特质及其存在的学理分析 一、学习中心教学的基本特质 (一)美国对学习中心教学特征的研究 (二)基于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经验的看法 二、学习中心教学何以必要的学理分析 (一)当代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以学生发展为本 (二)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机制 (三)教导的机制与功能 (四)教与学的功能差异及其联系 第六章 学习中心教学的过程组织 一、学习中心教学过程组织的逻辑 (一)两种不同问题导向的教学 (二)两种不同取向的教学活动内容选择 二、学习中心教学过程组织逻辑的实现策略 (一)国内的共性经验 (二)学习中心教学过程组织的“两段三环节”策略 三、学习中心教学活动设计的逻辑 (一)学习中心教学设计的理念基础 (二)学习活动设计的逻辑:因境设学 (三)教导活动设计的逻辑:依学定教 四、学习中心教学的评价标准 (一)对现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反思 (二)“以学评教”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依据 (三)“以学评教”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构想 第四部分 学习中心教学实践推进中的问题及其应对 第七章 从讲授中心到学习中心:主要困难及其解决策略 一、课堂教学变革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 (一)传统课堂教学的文化特征 (二)变革传统课堂教学面临的主要挑战 二、学校促进课堂教学变革的主要策略 (一)校长的变革素养 (二)教学改革文化的营造 (三)核心变革团队的建设 (四)教学评价的改革 (五)教学变革的专业支持 第八章 学习中心教学建构:焦点问题突破 一、自主学习 (一)自主学习在学习中心教学中的特殊地位 (二)中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可能性 (三)中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落实 二、合作学习 (一)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心教学中的地位与意义 (二)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心教学中的功能 (三)合作小组建设 (四)小组学习的多种组织模式 三、教师对新型课堂教学结构的适应性改变 (一)学习中心教学要 导语 本书力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面对急剧变化的新时代,指向学生素养培养的课堂面貌是什么样的? 书中借助对国内外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分析,明确提出:学习中心教学是未来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学习中心教学需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将学生自主参与和完成学习活动作为学生发展的基本机制,并据此建构新的课堂形态。 本书作为专门论述学习中心教学的专著,不仅对学习中心教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学理分析,也为学习中心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思路和策略,特别是针对学习中心教学实施的难点问题进行了剖析和探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学习中心教学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佑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911874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0 |
出版时间 | 2019-05-01 |
首版时间 | 2019-05-01 |
印刷时间 | 2019-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90 |
CIP核字 | 2019078318 |
中图分类号 | G632.421 |
丛书名 | |
印张 | 2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69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