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宽容(上典藏房龙)/经典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畅销百年的经典作品,人文主义大师房龙的通俗读物!

一幅爱恨交加的人类奋斗与自我救赎的历史画卷!

再现波澜壮阔的人类思想解放的风雨历程!

剖析人类的昨天,审视人类的今天,祝福人类的明天!

《宽容(上)》是一部关于宽容和自由思想的人文经典,剖析了人类为寻求思想的权利所走过的悲剧性历程,勾勒出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思想解放史。有无知的虐待、开始被禁锢、宗教法庭、寻找有知识的名众、战争的史诗、文艺复兴运动、基督教的改革等。

内容推荐

《宽容(上)》是一幅人类奋斗与自我救赎的历史画卷,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思想解放史。《宽容(上)》作者房龙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以“宽容”为主题,详细介绍了从古希腊时代至公元18世纪这两千多年来,人类追求思想解放的辛酸历程,深刻剖析了“人类不宽容”的根源,并指出人类只有消除了自身的恐惧,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不宽容。

目录

第一章 无知的肆意虐待

第二章 希腊人

第三章 开始被禁锢

第四章 晨曦中的上帝

第五章 被囚禁

第六章 纯洁的生活

第七章 宗教法庭

第八章 寻找有知识的民众

第九章 战争的史诗

第十章 典型的史书

第十一章 文艺复兴运动

第十二章 基督教的改革

第十三章 伊拉斯谟

试读章节

初次来到这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我感到诚惶诚恐。请读者们允许我借着某位科学家的名言来给大家解释解释何为历史。

某位大科学家在其著名的作品中曾经指出过,所谓的生命开始,就是所有物理和化学成分都达到了能形成一个完整细胞的完美比例。生命是相对于无生物的有生物而言的。

用历史学的语言来阐述上面的观点,那就是:

“更加高级的文明形式,只有在所有的外在条件,如种族、政治、经历等,在不完整的世界中都达到一种理想比例时,才会偶然地、自发地出现。”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这个概念,我举几个发明例子。

原始的穴居人类,他们的头脑还不够发达,所以他们的种族永远不会繁荣昌盛,即使在天堂也不能。

就像如果伦勃朗、巴赫、波拉克希特列斯等大艺术家都生活在古老爱斯基摩人的圆形茅草屋里,那么,他们就不能画出美丽的图画,谱写出动听的曲谱,雕刻不了栩栩如生的雕像,而只能成天待着,望着冰河上为捕捉海豹而筑的洞穴而发呆了。

如果达尔文只是一个为了生活在兰开夏郡干活的工人,那他注定无法在生物史上有所建树。如果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是一个住在罗曼诺夫庄园的奴隶,身不由己,活在一个闭塞的小村里,那他注定无法发明电话。

埃及气候宜人,文明发达,美中不足的是原住民的体魄不是很强壮。也正因为如此,这里的人不是很上进,政治和经济也并不发达。类似的国家还有古巴比伦和阿西利亚。闪米特族是后来迁徙到两河流域的,他们倒是身体强壮,精力充沛。虽然那里的气候也非常不错,但政治和经济发展依然很落后。

巴勒斯坦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气候恶劣,除了几个连接亚非大篷车的交通要塞外,几乎没有对外通商。而且那儿是一个宗教色彩浓重的地方,教士控制着政治大权,个人利益根本没法得到保障。

腓尼基是一个商业发达的国度,那儿气候适宜,人们身体强壮,可惜发展不均衡,经济受到严重制约。在这里,垄断商业主把持着主要的经济命脉。泰雅和西顿的政权都落到了大富翁的手中。结果就是劳动者连自食其力的权利都被剥夺了,人们日益变得冷漠、自私,而政府也在这种统治中日渐危险,最终被推翻。

由此得出的结论便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早期文明注定不能成功。

相对完美的平衡第一次出现,是在公元前5世纪时的希腊。但它并没有持续很久。而且值得关注的是,它发生在爱琴海对岸的殖民区,而不是希腊本土。

岛屿桥梁是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纽带,我在自己的另一本书中早有介绍。早期的埃及、巴比伦和克里特人就是通过这里来到欧洲各国的。虽然尚没有发现文字记载,但我们从中能知道他们的到来不仅繁荣了两地经济,也把亚洲先进的思想传播到了欧洲。他们的足迹形成了一条狭长的地带,位于小亚细亚西岸,这个地方叫做以沃尼亚。

沃尼亚长达90英里,宽数余英里。在著名的特洛伊战争发生的前几百年中,希腊大陆的很多部落都曾在这里建设过殖民地。弗所、富赛、艾丽斯莱、米莱图斯,都是当时有名的殖民地。因为这里城市聚集,又有成熟的条件,所以诞生了较高水平的文明,后世的文明虽然也有极大发展,但却没有能超过它的。

第一,殖民地一般居住着来自各民族的人,思想活跃。

第二,这里是亚欧大陆交流频繁之地,财富丰厚。

第三,殖民地政府管理较为自由,个人才能得到了发展。

对于商业发达的国家来说,气候并不是什么决定性因素,因此我在以上几点中并没有强调气候。船只的建造和货物的运输对天气的依赖并不高。只要没有淹没城池的大暴雨,或者冰冻三尺的寒冷,居民们的生活并不会受太大影响。

P12-13

序言

人们在宁静无知的山谷里无忧无虑地生活着。

从东西南北向着各个方向蜿蜒绵延着永恒的山脉。

深邃破败的溪谷里缓缓地流着知识的小溪。

昔日的荒山是它的源头。

未来的沼泽是它的归宿。

因为村民本身需求很简单,因此即使这条小溪没有江河湖海那样的气势磅礴,但对于他们来说,也已经绰绰有余。

晚上,村民们为牲口饮完水,将木桶灌满后,便坐下来放松疲惫的身体,享受夜晚悠闲的时光。

整个白天都在荫凉角落里度过的守旧老人们被人搀扶了出来,手中拿着一本复杂难懂的古书认真思索。

孩子们宁愿将心思花费在如何玩耍从远方捎来的漂亮石子上,也不愿意听

他们叨唠那些古怪的字眼。

更何况这些字眼的含意往往复杂难明。

不过,它们是神圣而不可亵渎的,因为它们是由一个100年前就已经消失的神秘的部族留下来的。

古老的东西在无知的山谷里总是会受到意想不到的尊敬。

那些否认祖先智慧的入,会遭到正人君子的全面围攻。

因此,大家都对此闭口不谈,融洽相处。

恐惧总是在人们的身边徘徊着。当园中的果实不够人们分配的时候,这个问题又该怎么解决呢?

深夜,在小镇黑暗狭小的街巷里,人们悄声谈论着那些快要淡出记忆的往事,议论那些曾经敢于提出“为什么”的村人邻居。

但这些人都纷纷离开了小镇,一次也没有回来过。

而另外一些入则尝试着征服遮挡太阳光芒的岩石高墙。

但白骨累累的结局却诠释了他们最终的下场。

时光飞逝,岁月静静地流淌着。

人们在宁静无知的山谷里快乐自由地生活着。

一个人在一片漆黑的世界中爬行着。

粗粝的石头磨破了他手上的指甲。

他的脚因长途跋涉而鲜血流淌,将缠在上面的破布都浸透了。

他站立不稳地来到一问草房前,并伸手敲响了门。

他再也坚持不住,倒了下去。屋内烛光颤动,他躺在了一张吊床上。

第二天早晨,所有人都听到了“他回来”的消息。

邻居们前来探望,都摇头叹息不已。他们早有预料,这样的结局不可能被打破。

屈服和失败是那些敢于离开山脚的人挣不脱的宿命。

在村子的偏僻角落,守旧老人们带着嘲讽,恶狠狠地咒骂着难听的字眼。

他们本不是天性薄凉的人,然而律法却不容侵犯。他的行为已经触怒了守旧老人,不可能得到赦免。

一旦他的伤治愈好后,接受审判势在必行。

守旧老人本想网开一面的。

他母亲那双睿智的眸子,总是不时地浮现在他们的眼前,而三十年前他的父亲在沙漠里失踪后,这个悲剧更是让他们难以忘怀。

但是律法却神圣不可侵犯。

作为执行者,守旧老人必须恪尽职守。

漫游者被守旧老人抬到了集市区,人们在四周围安静地站立着,落针可闻。

漫游者的身体刚刚好转,还没有恢复,出于优待,老者让他坐下听审。

然而他却拒绝了他们的好意。

他们禁止他开口说话。

可他不愿保持缄默,偏要开口。

他背对着老者,双眼在人群中寻找着那些前不久还与他称兄道弟的人。

“请听我说,”他开口对众人说道,“我有一则好消息要告诉大家,大家知道后都会尽情地欢呼的!在山的那边,我找到了新鲜肥沃的土地,我的手感觉到了其他民族的抚摸,我的眼睛看到的尽是无法言喻景象。

“小的时候,父亲的花园是我全部的世界。

“在很早很早以前,花园就已经定下了疆界,一直保持不变。

“可是疆界那边到底是什么,我不知道,大家也模糊不清。然而我对此却十分好奇,想要彻底弄明白,然后我被他们带到了这块岩石前,看到了那些嶙嶙白骨,那是敢于蔑视上帝的人的结局。

“‘骗人!勇敢的入是上帝的宠儿!’我大声地喊道。结果,守旧老人没有反驳,而是开始宣讲他们的圣书。他们宣告说,天上人间万物的命运都是受上帝的旨意节制的。山谷、野兽、花朵、果实和鱼虾,这些都是属于我们的,都是受我们掌管的,并且依照着我们的旨意行事。然而山的那边是属于上帝的,我们不应该对山那边的事物进行探索,应该保持无知,直到世界末日的到来。

“然而一切都是谎言。他们欺骗了你们,正如他们当时欺骗我那样。

“那边的山上同样有着肥沃的牧场,那边的人们拥有和我们同样的血肉,还建有能工巧匠经过1000年细心雕琢的城市,鬼斧神工。

“一条通往更美好家园的大道已经被我找到了,幸福生活的曙光就在我们的面前。所以跟着我的脚步来吧,你们将被引导向那里,过上更幸福的生活。不仅在这儿能拥有上帝的笑容,在其他地方也同样能拥有。”

说到这里他停了下来,一声恐怖的吼叫从人群里爆发开来。

“亵渎,这些亵渎了神圣的律法。”守旧老人疯狂地喊叫着,“他应该受到严厉的惩罚!他的理智已经丧失,1000年前定下的律法竟然也敢嘲弄。他死不足惜!”

人们纷纷从地上捡起了石块。

这个漫游者就这样被杀死了。

他的尸体被人们扔到了山崖脚下,用来对那些敢于怀疑祖先智慧的人进行警告,以儆效尤。

然而一场特大干旱在不久之后爆发了。牲畜因知识小溪的枯竭而干渴地死去,田野里到处都是枯萎的粮食,无知山谷里更是饿殍遍地。

但是,守旧老人们依然信心十足。他们告诉村人说,一切都将得到改变,因为那些最神圣的篇章里这样记载着。而且,他们并不需要太多的粮食,因为他们已经老了。

寒冷的冬天来到了。

村庄里寂静无声,人口越来越少。

半数以上的人因为没有足够的食物而不得不离开入世。而生存下去的唯一希望寄托在山脉的那边。

然而律法回应人们的却是“不行”!

律法神圣,严格遵守是必须的。

可叛乱最终还是在某一天夜里爆发了。

由于恐惧和失望,那些逆来顺受的人们反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勇气。

守旧老人们的抗争显得无力且苍白。

被推到一旁的他们,除了对自己命运不济的抱怨和对孩子们不孝的咒骂外,已经无力反抗这一切。

然而当最后一辆马车出现在他们眼前时,他们强迫车夫把他们带走,没有一人愿意留下。

于是,他们开始了投奔陌生世界的旅程。

那个漫游者已经身死,而且又过去了这么多年,再想要找到他开辟的道路势比登天。

在这过程中死了很多人,人们踏着他们的尸骨,终于来到了一座用石子堆起的路标前。

在这之后,旅程中的磨难越来越少。

那个先驱者非常细心,他用火在丛林和无际的荒野乱石中给后人烧出了一条宽敞大道。

这条大道为人们到达新世界的绿色牧场指明了方向。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相对无言。

“结果证实,对的是他,”人们彼此议论着,“他没有撒谎,撒谎的是守旧老人。”

“守旧老人欺骗了我们,他说的才是实话……”

“他应该坐在我们中间,而不是在山崖下腐烂;那些守旧老人应该得到惩罚,而不是坐在我们的车里悠闲地唱那些老掉牙的歌子。”

“他救了我们的命,我们却恩将仇报杀死了他。”

“这件事的确是我们的错,但是,如果我们当时知道是这样的话,应该就……”

一番议论之后,人们为马和牛除掉套具,将牛羊赶进牧场吃草,开始给自己建造房屋,为自己的土地进行规划。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幸福的生活又回到了人们的身边。

经过几年时间,一座新的大厦矗立起来,里面建有智慧老人的住宅,人们准备将勇敢先驱的遗骨放置其中。

一支肃穆的队伍再次来到无人的山谷。然而山脚下什么也没有,先驱者的尸首已经不见。

尸首早就被一只饥饿的豺狗拖进了自己的洞穴。

一座石碑立在了先驱者足迹的尽头(那里现在变成了一条大道),先驱者的名字赫然刻在碑上,那个名字代表着一个敢于向未知的黑暗恐怖世界发起挑战的人,也是他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自由。

石上还刻着,它的建立者是前来感恩朝礼的后代人。

这样的事情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都在发生着,不过,这样的事希望将来不会再发生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宽容(上典藏房龙)/经典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房龙
译者 杨禾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289588
开本 16开
页数 1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4
出版时间 2014-02-01
首版时间 2014-02-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268
CIP核字 2013260389
中图分类号 B1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0: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