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宏自20世纪90年代初发表诗歌和散文,少年成名,创作活力历久不衰,以清丽宏阔的散文风格在中国文坛独树一帜,已出版各种著作七十余种。四十年文学路,世事万变,潮头转向,赵丽宏的创作不跟风、不媚俗,始终坚持着文学的本真和独立的创作理念,求真、求善、求美,在喧嚣中寻宁静,在烦扰中觅纯真。
本卷是一本谈艺录,内容涉及音乐、绘画、雕塑、建筑和戏曲等,充分体现了赵丽宏的渊博与睿智。
图书 | 赵丽宏文集(卷4为石头流泪) |
内容 | 编辑推荐 赵丽宏自20世纪90年代初发表诗歌和散文,少年成名,创作活力历久不衰,以清丽宏阔的散文风格在中国文坛独树一帜,已出版各种著作七十余种。四十年文学路,世事万变,潮头转向,赵丽宏的创作不跟风、不媚俗,始终坚持着文学的本真和独立的创作理念,求真、求善、求美,在喧嚣中寻宁静,在烦扰中觅纯真。 本卷是一本谈艺录,内容涉及音乐、绘画、雕塑、建筑和戏曲等,充分体现了赵丽宏的渊博与睿智。 内容推荐 岁月和命运如曲折湍急的流水,蜿蜒于原野山林,喧哗,奔流,定无轨迹。作者赵丽宏自比“礁石”,“任激流冲击,浪花飞溅,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安静与沉着”。 本卷收入谈论艺术的散文,内容兼及音乐、绘画、雕塑、建筑、戏曲等,是作者对艺术之美的追寻和向往。 目录 自序/1 致音乐/1 人生妙境/3 独轮车/7 音乐的光芒/10 流水和高山/14 弦上的河流/21 钻石和雪花/24 伏尔塔瓦河/31 大师的背影/35 野蜂飞舞/41 夜半琴声/43 合璧/46 无形的手指/51 天地之间/53 大海/56 回忆/59 水妖/61 不散的烟/63 多纳依的指挥棒/66 天光斑斓/69 茂丘西奥的悲哀/72 三重奏/74 灵魂的倾诉/77 音乐和画/79 听布里顿/81 音乐的航船/83 小提琴和诗/85 心动时刻/88 关于音乐的遐想和抒情/91 怆凉的咏叹/96 至善境界/99 无言的回旋/101 莫扎特的造访/106 月光如泪/111 和古人对话/113 花儿/116 拨动心弦/119 音响和时代/123 心灵是一张旧唱片/126 感觉大剧院/129 精深和博大/132 中国的夜莺/135 艺术和梦想/140 无柔不成钢/144 生死之门/147 音乐散步/149 梦想起飞的殿堂/153 冬官之谜/157 当我看着你时/172 圣母和民女/177 浪子回头/182 沉默的眼神/185 向平庸挑战/188 巴黎的忧郁/190 话说德加/193 春色透明/196 男孩和狗/198 餐桌上的对比/200 一个时代的表情/202 侍女和公主/204 华丽之梦/206 昔日威尼斯/208 诗意的脱逃/210 暴风雨之后/212 光和空气在流动/214 负重而行/216 “点彩”和“米氏云山”/218 静物和画家性格/220 关于大卫的沉思/222 灵魂的故乡/224 天地晨昏/228 无奈的裸露/230 远去的巴黎/233 遥想诺曼底/236 沉重的定格/238 提香的超越/240 琴声在幽暗中飘旋/242 美将留下来/244 德朗的树/246 海上月光路/248 飞舞的马蒂斯/253 凡人和天仙/255 天地间的烛光/258 干草垛/260 燃烧生命/262 少女和骷髅的对话/264 人生/267 对比/270 苏醒/273 遐想/276 凝视/279 等待/282 船思/285 沙滩上的生命之光/288 暴风雨前的宁静/291 舞忆/293 雕塑门外谈/298 壁画之都掠影/312 黑暗中的花/315 心画/317 古陶/320 巴拿马鸟/322 白桦树上的教堂/324 风景和人/326 胡同和国画/329 高跷/332 说服装/335 为石头流泪/337 电视的魔力/342 人格的凸现/346 色彩的哲思/348 童真的目光/350 古瓷四品/352 古人的枕头/356 玛雅八/359 书想衣裳/361 梅魂/365 神游卢浮官/368 纸上宝石/371 品画二题/373 铜镜篇/375 少女和雄狮/378 风雅室内乐/381 翱翔在异域/384 白马的森林/388 智慧之花/392 远去的马蹄声/403 手卷和尺牍/407 俞晓夫和他的油画/410 凝重的憧憬/412 申窑异彩/414 失路入烟村/417 文人情怀/422 墨荷灵动/424 红烛和鳜鱼/425 汉陶马头/428 食古而吐秀/430 问道/433 古雅和清灵/435 石禅的花鸟/436 独辟蹊径谢春彦/438 优雅的天籁回声/4141 生活和自然之造化/443 紫色的艺术哲思/445 不该湮没的丹青/449 神秘天眼/451 西方色彩和东方智慧/453 画出音乐的节奏/455 看唐子农画荷/458 融古铄金见精神/460 诗意的居住/462 玉色晶莹汉气象/465 倾听远古回声/468 昆曲之魅/471 电脑前的古玉/476 月光和古瓷/479 石库门的灵魂/482 古玉崧泽/484 梦想的好莱坞/487 读傅抱石《编撰苦瓜和尚年表缘起》/493 附录:赵丽宏著作目录/496 试读章节 音乐的光芒 深夜。无月,无风。带木栅栏的小窗外,合欢树高大的树冠犹如张开着巨臂的人影,纹丝不动,贴在墨一般深蓝的天幕上。一颗暗淡的星星孤独地挂在树梢,像凝固在黑色人影上的一粒冰珠,冷峻而肃穆。 静。静得使人想到死亡。思绪的河流也因之枯涸,没有涟漪,没有飞溅的水花,没有鱼儿轻盈的穿梭……只有自己沉闷的呼吸,沉闷得像岩石,像龟裂的土地,像无法推动的铁门。难熬的寂静。 这时,突然有一种极轻微的声音从远处飘来,仿佛有一个小提琴手将弓轻轻地落到E弦上,又轻轻地拉了一下。这过程是那么短促,我还没有来得及品味其中的韵律,声音已经在夜空里消失。世界复又静寂。在我的小草屋里,这响动却留下了回声,一遍又一遍,娓婉沉着地回荡着,回荡成一段优美的旋律,优美中蕴涵着淡淡的忧伤,也流淌着梦幻一般的欣喜。眼前恍惚有形象出现:一个黑衣少女,伫立在月光下拉一把金黄色的小提琴,曲子是即兴的,纤手操持着轻巧的弓,在四根银弦上自由自在地跳跃滑行,音符奇妙地从弓弦下飘起来,变成一阵晶莹的旋风,先是绕着少女打转,少女黑色的长裙在旋风中翩然起舞,旋风缓缓移动,所达之处,一片星光闪烁。渐渐地,我也在这旋风的笼罩之中了。我仿佛走进了一个辉煌的音乐厅,无数熟悉的旋律在我耳畔光芒四射地响起来。钢琴沉静地弹着巴赫,长笛优雅地吹着莫扎特,交响乐队大气磅礴地合奏着贝多芬……也有洞箫和琵琶,娓娓叙说着古老的中国故事…… 终于,一切都消失了,万籁俱寂,只剩下我坐在木窗下发呆。窗外,合欢树的黑影被镀上一层亮晶晶的银边。月亮已经悄悄升起…… 以上的经验,距今已有二十多年,那时我孤身一人住在荒僻乡野的一间小草屋里,度过了无数寂静的长夜。静夜中突然出现的那种声音,其实是附近的人家在开门,破旧的木门被拉动时,门臼常常发出尖利的摩擦声,从远处听起来,这尖利的声音便显得悠扬而奇妙,使我生出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门臼的转动和美妙的音乐,两者毫不相干,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似乎很荒唐,然而却又是那么自然。一次又一次,我独自沉浸在对音乐的回忆中,这种回忆如同灿烂的星光洒进我灰暗的生活,使我在坎坷和泥泞中依然感受到做一个人的高尚和珍贵。 是的,如果要我感谢什么人,而且只能感谢一次,那么,我想把这一次感谢奉献给那些为人类创造出美妙音乐的人。倘若没有音乐。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多么沉闷可怕。我曾经请一位作曲家对音乐下一个定义,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答道:“什么是真正的音乐?音乐是人类的爱和智慧的升华,是人类对理想的憧憬和呼唤。”他的回答使我沉思了很久。这回答当然不错,可是用这样的定义来解释其他艺术,譬如绘画和舞蹈,似乎也未尝不可。但音乐毕竟不同于其他艺术。音乐把人类复杂微妙的感情和曲折丰富的经验化成了无形的音符,在冥冥之中回响,它们抚摸、叩动、撞击甚至撕扯着你的灵魂,使浮躁的心灵恢复宁静,使干涸的心田变得湿润,也可以让平静的心灵掀起奇妙的波澜。音乐对听者毫无要求,它们只是在空间鸣响,而你却可以使这鸣响变成翅膀,安插到你自己的心头,然后展翅翱翔,飞向你所向往的境界……而其他艺术则难以达到这样的境界。音乐是自由的,又是无所不在的。有什么记忆能比对音乐的记忆更为深刻,更为顽强,更为恒久呢?这种记忆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失去它应有的色彩。当你被孤寂笼罩的时候,能够打开这记忆的库藏是一种莫大的幸运。你有没有这样一个音乐库藏呢?如果有,那么你或许会理解,一扇木门的响动,怎么会变成优美小提琴独奏。你的生活中曾经有过美妙的音乐,你的心曾经为美妙的音乐而震颤陶醉,那么,这些曾使你动情的旋律便会融化在你的灵魂里。一个浸透了动人音乐的灵魂是不会被空虚吞噬的。 是的。我常常陶醉在美妙的音乐里,我常常不去想这音乐究竟是表达什么内容,有些旋律永远无法用语言来解释,只能用你自己的心灵和思想去感受。去体会,去遐想。而这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遐想,是人生旅途中何等诗意盎然的境界。 我想起了我喜欢的一位中国指挥家侯润宇,他曾周游列国,在国际乐坛上为中国人争得了荣誉。我一直无法忘记他指挥的一场交响音乐会。这是一位瘦小而文静的中年人,在生活中并不起眼,和那些用夸张的动作和表情站在乐队前手舞足蹈的指挥相比,他实在太文雅太安静了。但他能用心灵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他的精神中充满了音乐。当他站到庞大的乐队前面,不慌不忙地举起指挥棒时,就像一个骄傲而威严的大将军面对着他的千军万马…… 那场音乐会演奏的是瓦格纳的歌剧《唐豪赛》序曲。侯润宇用他那根小小的指挥棒,挑出了惊天动地的声音。我在音乐中闭上眼睛,想透过轰鸣的旋律寻找《唐豪赛》中的人物,然而我失败了。我的眼前既未走来朝圣的信徒,也没有舞出妩媚的仙女,那位在盛宴上放歌豪饮的英雄更是无影无踪。我在音乐中感觉到是毫不相干的一种景象。被轰鸣的旋律簇拥着,我仿佛又走到了二十年前我常常走的一道高耸的江堤上。灰色的浓云低低地压在我的头顶,眼前是浩瀚无际的长江人海口。浑黄的江水在云天下起伏翻滚,发出低沉的咆哮,巨大的浪头互相推挤着,成群结队向我扑来。巨浪一个接一个轰然打到堤壁上,又被撞成水花和白雾,飞飘到空中,飞溅到我的身上。我的整个身心逐渐湿润了,清凉了,郁积在心底的忧愁和烦恼在轰鸣的涛声中化成了轻烟,化成了白色的鸥鸟,振抖着翅膀翔舞在水天之间。浓重的铅云开裂了,露出了缝隙,一道阳光从缝隙中射进来,射在起伏的水面,波浪又把阳光反射到空中。我是在一片光明的包围之中了……P10-13 序言 读书和写作陪伴了我大半辈子。编文集,其实就是对自己的文学生涯做一次小结。写作对有些人来说也许是一种追求时髦、与时俱进的事业,而我却始终认为,这应该是一件以不变应万变的事。这是我自己选择的一种生活,是我的人生。万变的是世事,是永远花样出新的时尚,不变的应该是一个写作者的心境,是他对人生的态度,即所谓在喧嚣中寻宁静,在烦扰中求纯真。这几十年,我努力让自己保持这样的心境。 岁月和命运如曲折湍急的流水,蜿蜒于原野山林,喧哗,奔流,定无轨迹。在水中,你可以是浮萍游鱼,随波逐流,可以漂得很远,却不知所终;你也可以是一块礁石,任激流冲击,浪花飞溅,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安静和沉着。我愿意做一块礁石。 我最初的写作,其实是在乡村“插队落户”时的日记。在一间狭窄的茅屋中,在一盏飘忽幽暗的油灯下,一颗年轻的心抒写着对自然的迷恋,对人生的憧憬。那时的写作,不为发表,没有想过要把自己写成一个作家,只是感觉文字和我有缘,写作驱赶了我的孤独,使我的精神世界变得充实,使我在困苦的环境中思考人生的意义。四十年来,我的人生曲折起伏,经历了各种不同的时代和环境,然而文学一直是我亲密友善的旅伴,写作已成为我的生活方式。编文集的过程,其实也是在回溯自己的人生经历。 这套文集共五卷,选自我已经出版的数十种散文集,也有一部分近期新作。卷一《遗忘的碎屑》,是我对历史,对生活,对亲情的思考和描绘,其中有我曲折的人生轨迹;卷二《记忆和遐想》,大多为抒情和哲理意味较浓的散文,包括一些散文诗,撷鸿爪片羽,咏风花雪月,是我对天地万物的谛察和赞叹;卷三《异乡的天籁》,是我云游天下的屐痕,我不想简单地把这些文字称之为游记,因为我的情感和思绪常常比笔下的风景飞翔得更远;卷四《为石头流泪》,收入谈论艺术的散文,内容兼及音乐、绘画、雕塑、建筑、戏曲等,是一个门外汉对艺术之美的追寻和向往。卷五《又见故人来》,是读书随笔,汇集我数十年来的读书感想和各类序跋。我一直以为,我的所有专业,都是临时的,唯有作为一个读书人,是永远的,一息尚存,读书不止,此卷文字,是一个读书人的收获。这五卷文集,只是我四十年来写作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很多文字无法收入。原本应有诗歌卷,最近上海文化出版社已出版我的两卷诗选,所以本套文集不包括诗歌,也没有收入我的报告文学、小说和剧本。 关于文学和写作,四十年来我一直在思考探索,也时有表达,在这篇短序中,不想再罗嗦,读者自可在我的文字中窥得作者心迹。 2010年4月4日于四步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赵丽宏文集(卷4为石头流泪)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赵丽宏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13880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9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01 |
出版时间 | 2010-06-01 |
首版时间 | 2010-06-01 |
印刷时间 | 2010-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7 |
丛书名 | |
印张 | 1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5 |
宽 | 149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