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零基础学会艾灸 畅销修订版
内容
前言/序言

零基础轻松学传统中医
当人们腹痛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用手去按揉腹部;腰酸背痛的时候,会找出竹罐或玻璃杯,在疼痛的部位拔几个火罐;天气炎热中暑的时候,会拿只碗,用碗沿一遍一遍地刮背部,直到红痧布满背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土办法”,正是排解了千千万万患者病痛的中医外治法—中医不仅有祖传下来的中草药和泛黄的古书,以及阴阳五行之类高深玄妙的理论,还有见效迅速、人人能够掌握的如推拿按摩、拔罐刮痧、艾灸针灸等外治之法。
中医的外治疗法历史非常悠久,早在《黄帝内经》《伤寒论》《千金方》等医学著作中就有记载。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学资料中,也记载有药浴、外敷、导引、推拿等多种外治疗法,医圣张仲景更是外治疗法的大师,他创制的熏方、洗方、塞鼻方、阴道坐药等,对后世的影响极大。他甚至将葱管插入患者尿道,从葱管另一端吹气导尿,治愈了急性尿潴留病患。这种方法较法国医生拿力敦在1860年发明橡皮管导尿要早1200多年。
今天,有许多新疗法不断涌现,药物剂型不断改进,传统仪器不断创新,这些故然是多学科渗透和应用的结果,但有不少内容则从中医外治法中可以找到其源。如,中药直接鼻腔吸入代之为雾化器、喷雾器,葱管竹筒导尿或灌肠代之为导尿管和灌肠器等,就连现代外科的植皮,亦是由中医外治法中动物皮覆盖创面的原理受到启发的结果。
正如俗语所说:“扎针拔罐,病好一大半。”由于中医外治法中拔罐、艾灸、刮痧、推拿等特色疗法,具有简、便、廉、验的优势,因而受到了广大百姓喜爱和认同。
为了让广大读者掌握好这些疗法,更好地使用这些方法,我们精心编撰了这套《零基础学会推拿按摩(畅销修订版)》《零基础学会拔罐刮痧(畅销修订版)》《零基础学会艾灸(畅销修订版)》系列丛书。该系列丛书全面而系统地讲解了推拿按摩、刮痧、拔罐及艾灸的基本操作方法、步骤、禁忌事项等基础知识,还针对各种慢性与常见病症,详细介绍适用的推拿按摩、刮痧、拔罐与艾灸手法,并分列主治穴位与配穴,让您能根据病症自行选穴、对症治疗。
在编写本套丛书时,编者们坚持内容深入浅出、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并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力求方便普通读者理解和掌握。在学习过程中,家庭成员之间还可相互进行操作,不仅对被操作者来说,可防病治病;对操作者来说,更可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还能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实为现代家庭的良师益友。

作者简介

刘红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北京联科中医肾病医院专家组成员,北京电视台《健康生活》栏目特约主讲嘉宾。出身中医世家。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30 余年。幼年师从全国著名中医专家刘冠军教授,家学渊源。国医大师贺普仁亲传弟子。临床辨证精准,
用药灵活。擅用中医中药、针灸、火针等治疗临床疑难病症, 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0 多篇。

亮点展示

de02062b85d5a896.jpg

精彩书摘

第三节艾灸治百病的五大机理
灸法是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中医外治法,具有温散寒邪、温通经络、活血逐痹、回阳固脱、消淤散结以及防病保健的功效,其疗效已经被历朝历代无数医家临床实践所证实。
随着艾灸疗法临床范围的不断扩大,对其治病机理的探究也在进一步深入。国际上对艾灸机理尚无定论,国内研究人员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以经络系统为基础,结合现代实验研究,认为灸法作用机理与如下五个方面有关。
一、从“点”开始,局部刺激作用
灸法是艾火温热刺激直接作用于人体某一特定部位(一般是人体特定穴位所在部位或疼痛部位),从而达到治病保健的作用。艾火对人体局部的温热刺激,能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血液和淋巴循环通畅了,则皮肤组织的代谢能力也会得到加强,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同时能得到很好的消散。
局部温热刺激还可以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达到镇静、止痛的作用,效果比吃止痛片还好,且没有任何毒副作用。此外温热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将艾绒本身的药效、艾条中其他添加药材,以及间隔物的药效充分发挥出来。
另一方面,艾灸还具有近红外辐射作用。人体既是一个红外辐射源,又是一个良好的红外吸收体。艾灸的近红外辐射为机体的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能量,而且艾灸所发出的近红外光所提供的能量可以被人体所调控。在灸疗过程中,近红外线辐射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能使能量通过经络传导至远端直至病所,还能通过刺激穴位激起人体自身的免疫力,使人体自身正常的生理功能得到恢复。
二、沿“线”散发,经络调节
经络学说是灸疗的基础理论,对穴位的刺激作用最终会通过人体经络系统对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起到调节作用,使人的整体机能保持良好运转。
首先,经络腧穴对药物具有外敏性。所谓外敏性,是指在灸疗时选择腧穴比选择一般体表点作为艾灸部位效果更好。如果施灸点偏离了穴位,就不能出现感传现象,治疗保健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其次,经络腧穴对药物的作用还具有放大性。经络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表循行路线,而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控系统,向内联络着人体的五脏六腑,向外联系着皮肤体表。在穴位上施灸的时候,通过经络系统会影响其他层次的生理功能,形成多层次的循环感应,各层次之间相互激发、相互协同、作用叠加,导致了生理功能的放大效应。在临床上,有一些相同的疾病,若是服药需要好几帖中药才能见效,而选用相应的穴位施灸往往可以一次奏效。
最后,经络腧穴还具有储存药性的作用。比如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的时候,我们往往采用冬病夏治的办法,即在夏日三伏天每天灸疗一次,每次数小时。这种方法虽然时间比较短、用药量也非常小,但疗效却很好,这是因为腧穴具有储药性——药物的理化作用能长时间留存在腧穴或者缓慢释放到全身,从而发挥出整体调节和保健疗疾的作用。

……

目录

CHAPTER 01 追寻艾灸的前世今生
第一节 探寻艾灸的起源 . . . . . 012
一、追本溯源话“灸”字 . . . 012
二、灸疗为何离不开“艾” . . 013
第二节 历经千年时光的神奇艾灸 . . . 015
一、春秋《左传》中的灸疗典故 .... 015
二、中医经典中的艾灸记载 . . . . . 015
三、唐朝,灸疗师已活跃于宫廷 . . . 016
四、宋元明清,民间盛行灸疗法 . . . 017
五、21世纪,艾灸疗法人人需要. . . 018
第三节 艾灸治百病的五大机理 . . . 019
一、从“点”开始,局部刺激作用. . 020
二、沿“线”散发,经络调节 . . . 020
三、面面俱到,调节免疫功能. . . . 021
四、药理作用,灸不离“艾”. . 022
五、综合作用,整体疗效 . . . 023
CHAPTER 02 了解艾灸的
基本知识
第一节 不可不学的安全注意事项 .. . 026
一、艾灸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 . . . 026
二、禁灸穴及晕灸的处理 . . . . . 027
三、影响艾灸疗效的八大因素 . . 028
四、艾灸后疾病好转的象征. . . . . 032
第二节 艾灸的材料准备. . . . 033
一、艾绒的制作和选购 . . . . . 033
二、艾条的制作、选购等注意事项 . . 034
第三节 从古到今最常用的艾炷灸法 . . . 035
一、直接接触皮肤的灸法——直接灸 .... 035
二、与皮肤之间衬隔物品的灸法——间接灸 . . 035
第四节 现代人最喜欢的艾条灸法. . . . . 037
一、手持艾条悬空的灸法——悬灸 . . . 037
二、运用工具固定艾条的简便灸法——灸具灸 . . 038
CHAPTER 03 掌握艾灸,
从简单找穴开始
第一节 一起来认识神秘的经络 . . . . . 044
一、经络是真实存在的 . . . . 044
二、经络的基本介绍(总览表) . . . 046
三、经络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 . . . 047
第二节 找穴越准,功效越好 . . . . . 049
一、小小穴位作用大 . . . 049
二、取穴方法,帮你轻松找到穴位 . . 050
三、艾灸常用的十大重要穴位 . . . 051
CHAPTER 04 艾灸帮忙,内科
常见病一扫光
第一节 风寒感冒.. . . . 060
第二节 风热感冒. . . . 061
第三节 风寒咳嗽.. . . . 062
第四节 风热咳嗽. . . . . 064
第五节 肺脾气虚型哮喘 . . . 065
第六节 肺肾两虚型哮喘 . . . 067
第七节 肝火偏旺型高血压. . . . 068
第八节 阴虚阳亢型高血压. . 069
第九节 湿热型高脂血症 . . . . 070
第十节 痰湿型高脂血症 . . . . 071
第十一节 心虚胆怯型惊悸. . . . 072
第十二节 心脾两虚型惊悸. . . 073
第十三节 阴虚型失眠. . . 074
第十四节 气血两虚型失眠. . . . 076
第十五节 心脾两虚型神经衰弱. . . . 077
第十六节 阴虚阳亢型神经衰弱.. 079
第十七节 肝阳上亢型头痛. . . 080
第十八节 气血虚损型头痛.. . 081
第十九节 虚证眩晕 . . . 082
第二十节 痰浊阻滞型眩晕. . . . 084
第二十一节 气郁型慢性胃炎 . . 086
第二十二节 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 . . 087
第二十三节 中气下陷型胃下垂.. . . 088
第二十四节 脾胃不和型胃下垂. . . 090
第二十五节 湿热壅滞型腹痛 . . . 091
第二十六节 虚寒型腹痛 . . . 093
第二十七节 寒湿泄泻. . . . 094
第二十八节 湿热泄泻. . . . . 096
第二十九节 胃热炽盛型糖尿病. . . 097
第三十节  肾脏亏虚型糖尿病. . . . . 099
第三十一节 肺脾气虚型自汗、盗汗. . . 100
第三十二节 阴虚火旺型自汗、盗汗. . . 102
第三十三节 饮食不节型肥胖症. .. . . 103
第三十四节 痰湿内阻型肥胖症. . . 105
CHAPTER 05 艾香缭绕,外科、骨科常见病一扫光
第一节 寒湿阻络型颈椎病. . . 108
第二节 血淤阻络型颈椎病. .. . 110
第三节 风寒阻络型落枕 . . 111
第四节 气滞血淤型落枕 . . . . . 113
第五节 风寒阻络型肩周炎. . . . . 115
CHAPTER 06 “艾”意浓浓,妇科、男科常见病一扫光
第一节 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 . . 128
第二节 脾虚痰阻型乳腺增生 .. . 129
第三节 肾虚型月经不调 . . . . . 130
第四节 气滞血淤型月经不调 . . 132
第五节 气滞血淤型痛经 .. . 133
第六节 气血虚弱型痛经 . . . 135
第七节 脾胃虚弱型带下 . . 136
第八节 湿热内蕴型带下 .. . 137
第九节 肾精亏虚型不孕症. . . 138
第十节 痰血淤阻型不孕症. . 139
第十一节 气虚型子宫下垂. .. . 140
第十二节 肾虚型子宫下垂. .. . 141
第十三节 更年期综合征 . . 142
第十四节 实证阳痿 . . . 143
第十五节 虚证阳痿 . . . . . . 144
第十六节 阴虚火旺型早泄. . . 145
第十七节 肾气不足型不育症 . .. 146
第十八节 肾阴阳两虚型不育症. . . 147
第六节 气血淤滞型肩周炎. . . 117
第七节 网球肘 . . . 119
第八节 风寒湿困型慢性腰痛 . . . 120
第九节 寒证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 . . 122
第十节 热证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 .. . 124
CHAPTER 07 标本兼治,皮肤科、五官科常见病一扫光
第一节 肺经蕴热型痤疮 . . . 150
第二节 胃肠湿热型痤疮 . . . 152
第三节 脾虚型湿疹 . .. . 153
第四节 湿热型湿疹 . . . 154
第五节 风湿热型牛皮癣 . .. . 155
第六节 血虚风燥型牛皮癣. .. . 156
第七节 视力下降. . .. . 157
第八节 实证耳鸣 耳聋 . . 158
第九节 虚证耳鸣 耳聋 . 160
第十节 风寒外袭型过敏性鼻炎. . . 161
第十一节 脾肾亏虚型过敏性鼻炎 .. . 163
第十二节 实证咽炎 . .. . 164
第十三节 虚证咽炎 . . 165
第十四节 风热牙痛 . .. . 166
第十五节 胃火牙痛 . . . 167

内容简介

全书扼要介绍了艾灸疗法的基础知识、常用灸法的技巧以及常用穴位的定位、主治与灸法,系统地对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眼耳鼻咽喉科等常见病症。内容丰富翔实,图文并茂,可操作性强,即便是没有任何中医基础的读者也能轻松掌握。

内容推荐
全书扼要介绍了艾灸疗法的基础知识、常用灸法的技巧以及常用穴位的定位、主治与灸法,系统地对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眼耳鼻咽喉科等常见病症。内容丰富翔实,图文并茂,可操作性强,即便是没有任何中医基础的读者也能轻松掌握。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零基础学会艾灸 畅销修订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红 编
译者
编者 编者:刘红
绘者
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71302948
开本 12开
页数 167页
版次 修订版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9-06-01
首版时间 2019-06-01
印刷时间 201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家庭保健
图书小类
重量 520
CIP核字 2019082854
中图分类号 R245.81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0
210
23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3:2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