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文房四宝(精)/中国文化经纬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文化也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从不同角度,不同切入点来大力弘扬传播中华优秀的文化。《中国文房四宝(精)/中国文化经纬》就是从中国文房四宝——纸墨笔砚,来逐一深入了解探讨他们的起源及发展过程,这也是为对中国文化进行深入了解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目录 总序 第一章 笔 第一节 毛笔溯源 第二节 毛笔最早的定名和实物 第三节 两汉制笔业的兴起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制笔业的发展 第五节 唐代制笔业的繁荣 第六节 宋代制笔业的改革 第七节 元代湖笔的崛起 第八节 明代制笔业的开放格局 第九节 清代制笔业的倾向 第十节 新中国成立前后制笔业的比照 第二章 墨 第一节 墨的传说及周代的墨 第二节 秦汉人造墨的演变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墨制的定型与完善 第四节 唐代制墨业的盛况 第五节 宋代徽墨声名大震 第六节 元代制墨产地的萎缩 第七节 明代制墨业的奇观 第八节 清代制墨业的起落 第九节 新中国成立后制墨业的迅速发展 第三章 纸 第一节 我国古代的代纸材料 第二节 西汉古今纸的问世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造纸业的初兴 第四节 隋唐佳纸产地的涌现 第五节 五代两宋时的造纸艺术 第六节 元明造纸业的升降起伏 第七节 清至民国造纸业的兴衰 第八节 新中国成立后造纸业的巨变 第四章 砚 第一节 古砚的考证与制作 第二节 商周秦砚的加工技艺 第三节 两汉砚的变迁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砚式的特色 第五节 唐代的四大名砚 第六节 宋代制砚业的兴盛景象 第七节 元明制砚业的螺旋式发展 第八节 清代制砚业的低谷趋向 第九节 新中国成立后制砚业的新天地 出版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文房四宝(精)/中国文化经纬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孙敦秀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684111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6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06 |
出版时间 | 2015-12-01 |
首版时间 | 2015-12-01 |
印刷时间 | 2019-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26 |
CIP核字 | 2014062247 |
中图分类号 | K875.44 |
丛书名 | |
印张 | 13.2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2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