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读懂古典诗词/读懂经典
内容
作者简介

曹胜高,河南洛阳人,1973年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文学博士。陕西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学研究院院长。兼任乐府学会常务理事、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理事、吉林省国学研究会副会长、长春孔子研究会副会长。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陕西省高校人文英才支持计划、吉林省学科领军教授、吉林省第三批拔尖创新人才。著有《汉赋与汉代制度:以都城、校猎、礼仪为例》《从汉风到唐音:中古文学演进论稿》《国学通论》《中国文学的代际》,主编《汉赋与两汉史料比较研究》等。

目录

第一章 诗的发生 001

一、诗言志 001

二、诗缘事 009

三、诗缘情 013

第二章 诗的赋成 027

一、以赋结章 028

二、以赋入诗 033

三、赋法为词 039

第三章 诗的比兴 056

一、比兴 056

二、感兴 064

三、物感 068

第四章 诗的意象 076

一、取象 076

二、成境 085

三、意境 092

第五章 诗的境界 099

一、词境 099

二、语境 103

三、心境 105

四、画境 108

第六章 诗的声情 113

一、声与辞 113

二、声调 120

三、韵律 127

第七章 诗的思致132

一、虚实 132

二、形神 136

三、言意 142

第八章 诗的构思 145

一、虚静 145

二、神思 151

三、兴会 156

第九章 诗的妙悟 163

一、禅悟 163

二、神通 168

三、妙悟 174

第十章 诗的滋味 181

一、滋味 181

二、韵味 188

三、远味 193

第十一章 诗的气韵 201

一、文气 202

二、韵致 207

三、韵外 211

第十二章 诗的叙述 219

一、叙述基础 219

二、叙述动机 223

三、叙述策略 227

第十三章 诗的流变 231

一、合乐而歌 231

二、不歌而诵 237

三、文人为诗 242

四、词为诗余 246

第十四章 诗分唐宋 255

一、唐宋分体 255

二、唐宋分法 261

三、唐宋分宗 269

第十五章 词的俗化 278

一、题材适俗 278

二、情致平俗 281

三、技法通俗 286

四、语言浅俗 288

第十六章 诗的机理 293

一、雅与俗 294

二、文与质 299

三、通与变 307

参考书目 315

后记 317

内容推荐

正因为诗歌形式所具有形式的美轮美奂的艺术美感、所描绘景物的多彩多姿、所蕴含情感的深沉丰富、所表达哲理的犀利透辟,才使人们对诗歌充满了无限的期待,使它诗歌成为优美、细腻、丰富、浪漫的代名词,成为一种具备无限延展性的艺术形式。所以,我们才用“诗情”来概括优雅的情绪表现,才用“诗一样的语言”来形容细腻、巧妙的话语表述。
   本书选取了诗歌的一个个横切面,对诗歌中的一个个关键问题进行讨论,试图让读者理解中国诗歌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期读者能够真正读懂诗,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精致的文学表达和最为深沉的情感书写。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读懂古典诗词/读懂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曹胜高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9257934
开本 32开
页数 3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3
出版时间 2019-08-01
首版时间 2019-08-01
印刷时间 201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372
CIP核字 2019012147
中图分类号 I207.227.2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0
147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