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读懂陈寅恪(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叙述了陈寅恪先生的家世渊源、求学历程、读书方法、学术成就、与学人的交往,兼及其家庭生活与个人情趣,一代学人的学术追求、精神执著与人格特征,透过简洁优美的文字、珍贵的图片,跃然纸上,令人动容。 作者简介 王川,教授,四川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经济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出版多部学术专著。 目录 序论 陈寅恪姓名的音义 第一章 陈寅恪家世 第一节 “客家”“文化贵族” 第二节 簪缨世家 第二章 陈寅恪之求学与读书法 第一节 求学世界各地 第二节 读书法 第三章 陈寅恪之教研生涯 第一节 传灯清华与徙转西南 第二节 讲学英伦与重返京华 第三节 流寓岭南与凄然谢世 第四章 陈寅恪学术成就论衡 第一节 陈寅恪学术成就概论 第二节 陈寅恪治学前期之学术成就(1926-1949年) 第三节 陈寅恪治学后期之学术成就(1949-1969年) 第五章 陈寅恪与学人交往(上) 第一节 与吴宓 第二节 与刘文典 第三节 与李思纯 第六章 陈寅恪与学人交往(下) 第一节 与伯希和 第二节 与陈述 第三节 与其他学者 第七章 陈寅恪之家庭与生活情趣 第一节 家庭节日 第二节 生活情趣 附录一 陈寅恪大事年表 附录二 夜访王永兴先生小记 附录三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导语 陈寅恪长期致力于史学研究工作,研究范围甚广,他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宗教史(特别是佛教史)、西域各民族史、蒙古史、古代语言学、敦煌学、中国古典文学以及史学方法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陈寅恪治学主旨“在史中求识”。继承了清代乾嘉学者治史中重证据、重事实的科学精神,又吸取西方的“历史演进法”,即从事物的演化和联系考察历史,探究史料,运用这种中西结合的考证比较方法,对一些资料穷本溯源,核订确切。并在这个基础上,注意对史实的综合分析,从许多事物的联系中考证出关键所在,用以解决一系列问题,求得历史面目的真相。 本书是在作者几轮讲义之上打磨而成,对一代学术大师陈寅恪的学术体系、学术思想、治学方法等作了深入浅出的解读,让青年读者对陈寅恪有一个初步而清晰的了解。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读懂陈寅恪(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川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521414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5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19-01-01 |
首版时间 | 2019-01-01 |
印刷时间 | 2019-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30 |
CIP核字 | 2019007245 |
中图分类号 | K825.81 |
丛书名 | |
印张 | 2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46 |
宽 | 174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