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奥林匹克之梦(中国与体育1895-2008)(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奥林匹克之梦》利用最新的档案资料,从一个百年的视角来审视中国的体育,探索了为什么中国在20世纪之交痴迷于西方体育,以及这与中国寻求国家和国际认同的关系。通过对乒乓外交和中国处理各种体育赛事的案例研究,本书提供了意想不到的细节和对中国重大外交政策制定过程的不同寻常的见解——这些见解将帮助读者理解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互动。 作者简介 徐国琦,安徽枞阳人。南开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1991年赴美留学,1999年获哈佛大学历史系博士学位。现为香港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著作有“国际史”三部曲: 《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和国际化》(剑桥大学出版社2005年英文版,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中文版); 《奥林匹克之梦:中国与体育,1895—2008》(英文,哈佛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西线战场陌生客:华工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哈佛大学出版社21111年英文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中文版《一战中的华工》); 目前正致力于“共享历史”三部曲的写作及研究: 《中国人与美国人:一部共享的历史》(哈佛大学出版社2014年英文版,广西师大出版社拟出版中文版); 《亚洲与大战:一段共有的历史》(该书系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约稿,已完稿,英文版应于2016年底出版); 《关于中国:一个共享的历史》(仍在研究中)。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用尚武精神强国 第二章 通过国际体育重塑中国 第三章 现代体育与中国的民族情感 第四章 “谁能代表中国” 第五章 乒乓外交 第六章 蒙特利尔奥运会——政治挑战奥林匹克理想 第七章 中国觉醒——后毛泽东时代 第八章 北京2008 结语 参考文献 鸣谢 后记 导语 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让全世界看到这一盛事给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带来的重大影响。但是,这种影响会长时间持续下去吗?本书通过体育运动这个视角,去观察未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方式。根据最新的资料,研究中国百年来在体育方面的愿景,分析在整个二十世纪里,中国追寻的“奥林匹之梦”的原因,以及探讨它与国家争取国内外的身份认同的关系。通过乒乓外交案例研究和各种体育赛事中国的处理方法,本书道出了意想不到的细节,提出对中国外交决策的见解,作者的洞察力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作用的方式和过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奥林匹克之梦(中国与体育1895-2008)(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徐国琦 |
译者 | 译者:崔肇钰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813551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76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19-06-01 |
首版时间 | 2019-06-01 |
印刷时间 | 2019-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体育运动-体育理论与规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04 |
CIP核字 | 2019089101 |
中图分类号 | G812.95 |
丛书名 | |
印张 | 1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18 |
宽 | 150 |
高 | 3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