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园花寂寞红
内容
内容推荐
恬淡、平易,温厚、隽永,是季羡林先生散文的两大特点,也是其散文的独特风格。本书选收季羡林先生的50余篇生活美文,分雪猫扑影、藤影荷声、春宵轻梦、馨爱市井、似水流年、人间真情六辑。这些散文无论咏物、忆旧,还是叙事、写景,表现出作家观察事物、认识世事的独特眼光和深刻思想,抒发其真情实感,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感悟哲理和诗意,给人以深刻启迪。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2009),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语言学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散文家,被称为“学界泰斗”。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翌年作为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归国,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曾任北大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
目录
壹 雪猫扑影
喜鹊窝
兔子
一条老狗
咪咪
老猫
鳄鱼湖
一只小猴
贰 藤影荷声
园花寂寞红
石榴花
美人松
海棠花
五样松抒情
芝兰之室
从南极带来的植物
一朵红色石竹花
叁 春宵轻梦
寂寞
晨趣
黄昏
听雨

火车上观日出
大觉寺
山中逸趣
春归燕园
肆 馨爱市井
上海菜市场
黎明前的北京
我爱北京的小胡同
难忘那件军衣
爽朗的笑声
一个影子似的孩子
老人
母与子
两个乞丐
伍 似水流年
回忆
我的童年
我的中学时代
我和北大
当时只道是寻常
寸草心
寻梦
怀念母亲
忆念荷姐
官庄记行
陆 人间真情
我和济南
别稻香楼
三个小女孩
塔什干的一个男孩子
Wala
我的女房东
别哥廷根
附录:漫谈散文
导语
季羡林是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散文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季羡林著的《园花寂寞红》这本散文集是编者对季羡林散文的精心编选,辑封配以齐白石之作,以期呈现季羡林人生中陪伴他的亲朋、爱宠,与之邂逅的绿植、四季,还原其豁达又蕴含寂寞底色的人生。
精彩页
我是乡下人。小时候在乡下住过几年。乡下,树多,鸟多,树上的鸟窝多。秋冬之际,树上的叶子落光,抬头就能看到高树顶上的许多鸟窝,宛如一个个的黑色蘑菇。
但是,我同许多乡下人一样,对鸟并不特别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昆虫中的知了(我们那里读如jie liu,也就是蝉),在水族中是虾。夏天晚上,在场院里乘凉,在大柳树下,用麦秸点上一把火。赤脚爬上树去,用力一摇晃,知了便像雨点似的纷纷落下。如果嫌热,就跳到苇坑里,在苇丛中伸手一摸,就能摸到一些个儿不小的虾,带着双夹,齐白石画的就是这一种虾。
鸟却不能带给我这样的快乐,我有时甚至还感到厌烦。麻雀整天喳喳乱叫,还偷吃庄稼。乌鸦穿一身黑色的晚礼服,名声一向不好,乡下人总把他同死亡联系起来,“哇!哇!”两声,叫得人身上起鸡皮疙瘩。只有喜鹊沾了“喜”字的光,至少不引起人们的反感。那时候,乡下人饿着肚皮,又不是诗人,哪里会有什么闲情雅兴来欣赏鸟的鸣声呢?连喜鹊“喳,喳”的叫声也不例外。我虽然只有几岁,乡下人的偏见我都具备。只有一件事现在回想起来还能聊以自慰:我从来没有爬上树去掏喜鹊的窝。 后来我到了城里,变成了城里人。初到的时候,我简直像是进入迷宫。这么多人,这么多车,这么多商店,这么多大街小巷。我吃惊得目瞪口呆。有一年,母亲在乡下去世了,我回家奔丧。小时候的大娘、大婶见了我就问:
“寻(读若xin)了媳妇没有?”
这问题好回答。我敬谨答日:
“寻了。”
“是一个庄上的吗?”
我一时语塞,知道乡下人没有进过城,他们不知道城里不是村庄。想解释一下,又怕三言两语说不清楚,最终还是弄一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一时灵机一动,采用了鲁迅先生的办法,含糊答日:
“唔!唔!”
谁也不知道“唔,唔”是什么意思。妙就妙在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乡下的大娘、大婶不是哲学家,不懂什么逻辑思维,她们不“打破砂锅问到底”。我的口试就算及了格。
这一件小事虽小,它却充分说明了乡下人和城里人的思维和情趣是多么不同。回头再谈鸟儿。城里不是鸟的天堂。除了麻雀以外,别的鸟很少见到。常言道:物以稀为贵。于是城里的鸟就“贵”起来了,城里一些人对鸟也就有了感情。如果碰巧能看到高树顶端上的鸟窝,那简直是一件稀罕事儿。小孩子会在树下面拍手欢跳。
中国古代的诗人,虽然有的出生在乡下,但是科举,当官一定是在城里。既然是诗人,感情定是十分细腻。这种细腻表现在方方面面,也表现在对鸟,特别是对鸟鸣的喜爱上。这样的诗句,用不着去查书,一回想就能够想到一大堆。“鸟鸣山更幽”,“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等等,用不着再多举了。中国古代诗人对鸟和鸟鸣感情之深概可想见了。
只有陶渊明的一句诗,我觉得有点怪。“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鸡飞上树去高声呜叫,我确实没有见过。“鸡呜桑树颠”,这一句话颇为突兀。难道晋朝江西的鸡真有飞到桑树顶上去高叫的脾气吗?
不管怎样,中国古代诗人对鸟及其鸣声特别敏感,已是一个彰明昭著的事实。再看一看西方文学,不能不感到其间的差别。西方诗歌中,除了云雀和夜莺外,其他的鸟及其鸣声似乎很少受诗人的垂青。这里面是否也含有很深的审美情趣的差别呢?是否也含有东西方诗人,再扩而大之是一般人之间对大自然的关系的差别呢?姑妄言之。
我绕弯子说了半天,无非是想说中国的城里人对鸟比较有感情而已。我这个由乡下人变为城里人的人,也逐渐爱起鸟来。可惜我半辈子始终是在大城市里转,在中国是如此,在德国和瑞士仍然是如此。空有爱鸟之心,爱的对象却难找到,在心灵深处难免感到惆怅。
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园花寂寞红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季羡林
译者
编者 编者:杨国明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314616
开本 32开
页数 2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1
出版时间 2019-07-01
首版时间 2019-07-01
印刷时间 201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98
CIP核字 2019109962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9.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50
1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0: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