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伟大的柴油机发明家--狄塞尔/科学大师人生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那么是谁发明柴油机的?柴油机的发明者,就是一百年前的德国人——狄塞尔,本书作者以大量第一手资料,借以实地考察,生动地描写了狄塞尔复杂曲折,富有传奇性的一生。本书诗文并茂,配有几十幅精美插图,可读性强。

内容推荐

狄塞尔是柴油机的发明者,他的人生经历曲折,富有传奇性。作者以大量第一手资料,借以实地考察,生动地描写了狄塞尔的一生,突出其科学思想及精神。本书诗文并茂,配有几十幅精美插图,可读性强。本书可供对机械史,科学家生平及自然科学发展感兴趣的人群阅读。

目录

前言

一 出身下层家庭

二 漂泊中的童年(1858~1870) 

 1.巴黎的家

 2.“蒸汽”大都

 3.逃出巴黎

 4.避难伦敦

 5.返回原籍

三 奥格斯堡的中学生(1870~1875) 

 1.古城的机器制造

 2.工艺学校的学生

 3.工业学校的学生

四 慕尼黑的大学生(1875~1880) 

 1.有理想的大学生

 2.巴伐利亚的进步

 3.著名学者的启示

 4.苏尔士厂的实习

五 立志发明(1880~1890) 

 1.经营巴黎

 2.抱定目标

 3.迷于梦幻

 4.构思新机

 5.尝试新机

 6.准备回国

六 艰苦发明(1890~1897) 

 1.创业柏林

 2.狄机专利

 3.知音难求

 4.理论开导

 5.棋逢对手

 6.循环过程

 7.自我着火

 8.二次专利

 9.迎接挑战

 10.三大合同

 11.首机设计

 12.首次试验(1893年7~8月) 

 13.修改设计

 14.第二次试验(1894年1~4月) 

 15.影响在扩大

 16.第三次试验(1894年7~8月) 

 17.第四次试验(1894年10~11月)

 18.第二次改造样机

 19.第五次试验(1895年3月~1896年9月)

 20.说服动摇者

 21.第六次试验

 22.移居慕尼黑

七 坚持开拓(1887~1900)

 1.合同兴旺

 2.会开尔文

 3.事业高潮

 4.扩大业务

 5.百万富翁

 6.会诺贝尔——石油大王

 7.烦事缠身

 8.建立工厂

 9.遭受攻击

 10.慕尼黑展览

 11.四方来好朋

 12.建立公司

 13.疗养身体

 14.麻烦开始

 15.机器的幼年病

 16.开发的艰辛

 17.第七次试验(1898~1899) 

 18.第八次试验(1899年)

 19.第九次试验(1900年后)

 20.第十次试验——二冲程机

 21.现场的考验

 22.开发新喷嘴

 23.发明三友

八 扩大应用(1900~1913)

 1.誉满巴黎

 2.筒式新机

 3.会齐柏林

 4.应用扩大

 5.船用新机

 6.纽伦堡厂

 7。克虏伯公司(1897~1918)

 8.财产贬值

 9.美国之旅

 10.团结主义观

 11.柴油机车

 12.汽车用机

 13.游历世界

 14.会爱迪生

 15.公平评价

 16.财源枯竭

九 春花怒放

 1.多依奇公司(1897~1914)

 2.居德纳(Guldner)工厂

 3.奔驰(Benz)机厂(曼海姆)

 4.科尔庭(Korting)公司

十 最后岁月

 1.西西里之旅

 2.无端受污蔑

 3.迷惑的事件

 4.哲学的观点

 5.最后的温暖

 6.告别亲人

 7.命断海峡

 8.英名永存

十一 狄塞尔发明的启示

 1.十条经验

 2.十条教训

 3.高贵品质

十二 后狄塞尔的进展

 1.柴油机发展三大时期

 2.船用柴油机的发展

 3.机车用柴油机的发展

 4.汽车用柴油机的发展

鲁道夫·狄塞尔(Rudolf Diesel)的生平年谱

附录柴油机的现状

后记

试读章节

在德国中部图林根地区的心腹地段,有一片肥沃的土地和茂密的森林的拱形地面,在其山的陡坡上,偶尔散落地立着云杉和白云岩。在一条叫欧拉小河之边,坐落着称作珀斯内克的小城。城堡耸立在远近的山岩和小丘之上,宫殿在太阳的照耀下闪烁着光芒,附近布满着许多的民房。千年以前,这里曾是斯拉夫的土地,然而活跃而能干的德意志人,把此地开发成了德国的城市。因此,从中世纪开始它就是了德国人的土地了。

从15世纪起,珀斯内克经常出现姓特塞尔、德塞尔、杜塞尔的;而只有姓狄塞尔的人是单独地出现过。1618~1648年,发生了教会对立的30年战争,在此期间,珀斯内克迁来了一个叫汉斯·特塞尔的人,人们不知道他是外来的还是长期流浪之后回归的,也不知道他原来从事何种职业。他的孙子汉斯·克里斯托夫,是第一个以狄塞尔的家族姓氏而洗礼的,被登记在教区的记事录上。柴油机发明人鲁道夫·狄塞尔就是他的后裔。

鲁道夫·狄塞尔的曾祖父汉斯·克里斯托夫是织布工,祖父约翰·克里斯托夫是书籍装订工。祖父在19世纪初搬到了德国的南方奥格斯堡市,父亲特欧德·狄塞尔生于1830年,他也是书籍装订工。因此,狄塞尔的祖先大都是手工业者和工商业者,从祖父到父亲都学过书籍装订行业。

鲁道夫的父亲特欧德·狄塞尔,在奥格斯堡念完了教会学校,然后跟鲁道夫的祖父当学徒,他的满徒考件是装订华丽的圣经。特欧德是个有才华的人,然而作为圣经装订工,在古老城市的狭窄小街上却找不到欢乐的生活。1848年的法国巴黎起义,引来了德国的革命,这对于意识形态敏感的年轻人来说有着深刻的印象,也刺激了他们的不安感。堂兄弟们接连地去了美国,特欧德在此期间也到处流浪,于1850年来到了法国巴黎,在那里他在不同的处所工作过,还在小羊皮商品的工厂里当过工长,偶尔也做过织物和皮革小包的买卖。

特欧德在巴黎,感到缺少合适的工作,想追求独立自主,要凭借自己手工的能力,寻求一种独立的经营活动。然而,他的生活却处于贫乏和忧患之中,长时间里他隔天才能吃一顿像样的午餐,同来的兄弟也不得已而回德国去了。此时,他留在德国的父亲,由于丢失了装订书籍的许可证,正处在危机之中,不知能否能保住自己的饭碗。但是,特欧德还是抱有希望,在忧郁的情绪下向贫困作斗争,在悲惨的生活中寻找好的方向;就这样,特欧德仍旧留在了巴黎。

1855年,在英法联盟对俄国的克里米亚战争年代,在巴黎举行了世界博览会。其后,各种展览会接连召开,这激起了特欧德的创造精神。1856年克里米亚战后,路易斯·拿破仑的法国,因胜利而成为强国,巴黎重新成为欧洲大陆的心脏。此时,特欧德的生活有些好转,也得到了不错的住处。

P1-3

序言

今天,人们都知道“柴油机”这个名词,公路上的汽车、铁路上的内燃机车、水路上的轮船、天上的飞艇,农田上的拖拉机,固定式的发电机组……都装有柴油机。

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若问柴油机是谁发明的?该机的原名叫什么?或许除了一些专家学者外,平常人并不了解!它叫“狄塞尔发动机”,或“狄塞尔”机。柴油机的发明者,就是一百年前的德国人——狄塞尔,他经过了千辛万苦,用十年时间终于造出了可运行的狄塞尔机。海外的人们都把该发动机称为“狄塞尔”机,它使用的油称为“狄塞尔”油,唯独在中国译作柴油机、柴油。这就难怪有些人不识狄塞尔了。

那么,狄塞尔到底是谁?他怎样发明柴油机的?他为什么要发明柴油机?他的事业为什么是伟大的?

这本书就是介绍这个伟大的发明家——狄塞尔的。读了之后,人们可以走近狄塞尔,得知他是如何发明柴油机的,经过了多少曲折和失败,才创造了不朽的柴油机的业绩,为人类立下了伟大的功勋。人们从中可以吸取那些经验教训,可以了解一些柴油机的原理,也可以知道他的传奇式的人生。

任何伟大的科技发明,都为当时的社会文明、科技进步、经济繁荣、生活改善,带来了福音。百年来,柴油机也为人类的福祉做了贡献。

现在的我国正处在发明创造的良好时代,有的科技工作者正搞新型的动力机器,狄塞’尔的发明过程,对他们也许有些启示!推而广之,对于极其广泛的读者们,或许从中可以看到些什么!

作者的这本费尽心血的拙作,希望对于本专业人员、作为后来者的学子、科技的爱好者、科技史的研究者们,特别是广大的柴油机的使用者们,提供一点参考的价值。

后记

作者衷心感谢您读了这本书。现在请允许我,对于这本书的来历,作点说明。

作者是从事本专业的技术人员,长期从事柴油机的设计、研究、开发和技术引进,访问过德国的著名柴油机MTU公司,在该公司工作期间得到了该公司领导赠送的《德国内燃机的历史》一书,前年德国好友又为我找到了一本狄塞尔儿子写的《狄塞尔:人品、成果、命运》,它出版于1937年,据说现在德国的书店里仅存3本了,实在难得。在我的书架上放着狄塞尔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柴油机试验机的模型,天天看到它,深知狄塞尔当年发明的艰难困苦,与作者自身的工作经历有所共鸣。加上有些老友、同行、同学陆续地离开了我们,永远地带走了一辈子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对本人触动极大。

在这个创造发明和创新的时代里,我想有必要把前人用血汗得到的功绩和教训,结合本人长期的工作体会,写一本书。后经友人指点又增加了狄塞尔后百年来的进展,实际上形成了一本简要的“柴油机的发明史和发展史”。再加上本人喜爱“山水画”和近体诗作,想用之借以增添本书的一点艺术气氛,这也是友人给予的启发。结果弄成了一个“四不像”:不像传作、不像研作、不像画作、不像诗作。这个“文、画、诗、译的大杂汇”,也许是一种在写作上的尝试和探索吧!成或败?总得有人吃“螃蟹”!这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为了加深阅读的印象、情趣和效果。一本书应当是具有特色的、吸引人的、发人思考的和读之有味的,它是努力的方向。

作者深知发明之难,命途多舛。把自己所学、所读、所干、所思的心得写成了此书,仅供广大读者参考。但是由于学识不高,钻研不深,资料有限,又是相隔一个世纪的时空了,缺点和错误实在难免,欢迎读者指正。也许浪费了您的宝贵时间,请予以原谅!

一年多来,我怀着对技术先驱者——本书的主人翁狄塞尔博士的崇敬心情,带着病弱的身躯,摇动这支拙笔,写出了这本了结心愿的书。在这里我要衷心地感谢那些为帮助本书的完成出过大力的友人、同志和亲属们。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关怀,我是力不从心的。

首先要感谢的当然是潍柴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的理解,关心和对本书出版的支持!特别要感谢孙少军总工程师在内的公司领导!

感谢科学出版社的编审孔国平博士的慧眼、知音和热诚支持!

感谢同行老友吴吉湘教授的指点、鼓励,奔波和鼎力相助!

感谢同事杨雄京高级工程师的关心、协助和诚挚的帮助!

感谢老伴谢桂珍、女婿王光明、女儿林玲和林梅的具体支持!

感谢德国的冯肯林董事长、卡德曼教授的友好的赠书和德国好友罗塞尔教授博士的大力支持!

林宏迪

2005年元宵节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伟大的柴油机发明家--狄塞尔/科学大师人生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宏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30157454
开本 32开
页数 4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7
出版时间 2005-09-01
首版时间 2005-09-01
印刷时间 200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7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5.166.16
丛书名
印张 13.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0:3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