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艺术精神(精)/回顾丛书
内容
目录
"自 序
当我写完《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后,有的朋友知道我要着手写一部有关中国艺术的书,非常为我担心,觉得因为我的兴趣太广,精力分散,恐怕不能有计划地完成我所能做的学术上的工作。真的,有时我是浪费了自己有限的精力。但我之所以要写这一部书,却是经过严肃地考虑后,才决定的。
道德、艺术、科学,是人类文化中的三大支柱。中国文化的主流,是人间的性格,是现世的性格。所以在它的主流中,不可能含有反科学的因素。可是中国文化,毕竟走的是人与自然,过分亲和的方向,征服自然以为己用的意识不强。于是以自然为对象的科学知识,未能得到顺利的发展。所以中国在“前科学”上的成就,只有历史的意义,没有现代的意义。但是,在人的具体生命的心、性中,发掘出道德的根源、人生价值的根源;不假借神话、迷信的力量,使每一个人,能在自己一念自觉之间,即可于现实世界中生稳根、站稳脚;并凭人类自觉之力,可以解决人类自身的矛盾,及由此矛盾所产生的危机;中国文化在这方面的成就,不仅有历史的意义,同时也有现代的、将来的意义。我写《中国人性论史》,是要把中国文化在这一方面的意义,特别显发出来。
在人的具体生命的心、性中,发掘出艺术的根源,把握到精神自由解放的关键,并由此而在绘画方面,产生了许多伟大的画家和作品,中国文化在这一方面的成就,也不仅有历史的意义,并且也有现代的、将来的意义。虽然百十年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对于这一方面的成就,没有像对于上述道德方面的成就,作疯狂的诬蔑,但自明清以来,因知识分子在八股下的长期堕落,使这一方面的成就也渐渐末梢化、庸俗化了,以致与整个的文化脱节,只能在古玩家手中,保持一个不能为一般人所接触、所了解的阴暗的角落。我写这部书的动机,是要通过有组织的现代语言,把这一方面的本来面目,显发了出来,使其堂堂正正地汇合于整个文化大流之中,以与世人相见。所以我现时所刊出的这一部书,与我已经刊出的《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正是人性王国中的兄弟之邦,使世人知道,中国文化,在三大支柱中,实有道德、艺术的两大擎天支柱。
但我绝不是为了争中国文化的面子,而先有上述的构想,再根据此一构想来写这一部书的。我深信为个人争没有内容的面子,为民族争没有内容的面子,不仅是枉费精神,而且也会痹麻真实的努力,迷误前进的方向。我之所以写这部书,也和我写《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一样,是经过严肃的研究工作,而认定历史中的事实,和当前人类所面对的文化问题,确实是如此。为了说明这一点,便须略述我写这部书的经过。
因好奇心的驱使,我虽常常看点西方文学、艺术方面有关理论的东西,但在七年前,对于中国画,可以说是一窍不通的。而本书十章,有八章便专谈的是中国画。我的生活,有在上床之后、入睡之前,随意翻阅新到的书,或是轻松的书的习惯。因为买进了一部《美术丛书》,偶然在床上翻阅起来,觉得有些意思,便用红笔把有关理论和历史的重要部分做下记号。我为了收拾自己精神的散乱,也养成了抄书的习惯,便断续地将注记好的这种材料加以抄录。时间久了,感到里面有超出于古董趣味以上的道理,态度也慢慢地严肃起来,便进一步收集资料,收集到《美术丛书》以外的画史、画论,收集到宋元人的诗文集,收集到现代中日人士的著作,收集到可以入手的画册。在收集的过程中,看完或翻完一部书,而竟毫无所得,乃常有之事。经过这种披沙拣金的工作后,才追到魏晋玄学,追到庄子上面去。然后发现庄子之所谓道,落实于人生之上,乃是崇高的艺术精神;而他由心斋的功夫所把握到的心,实察乃是艺术精神的主体。由老学、庄学所演变出来的魏晋玄学,它的真实内容与结果,乃是艺术性的生活和艺术上的成就。历史中的大画家、大画论家,他们所达到、所把握到的精神境界,常不期然而然地都是庄学、玄学的境界。宋以后所谓禅对画的影响,如实地说,乃是庄学、玄学的影响。我自己并没有什么预定的美学系统;但探索下来,自自然然地形成为中国的美学系统。虽然我为了避免悬拟虚构之嫌,所以不顺着理论的结构写下来,而是顺着历史有关事实的发展写了下来,以致在形式上有的不免于显得片段或重复;但绝不因此而妨碍其由内在关联而来的系统性。站在资料的立场来说,这一系统是“集腋”所成的“裘”,也就是由归纳方法所求得的系统。
我在探索的过程中,突破了许多古人,尤其是现代人们,在文献上、在观念上的误解。尤其是现在的中国知识分子,偶尔着手到自己的文化时,常不敢堂堂正正地面对自己所处理的对象,深入到自己所处理的对象,而总是想先在西方文化的屋檐下,找一膝容身之地。但对西方文化的动态,又常陷于过分的消息不灵。当西方绘画,早由写实主义、古典主义、前后期印象主义、立体主义,而进入到“现代艺术”时,许多人以为西方的绘画还是写实主义;于是为了维护中国绘画地位的苦心,便也把中国绘画比附成写实主义。《故宫名画三百种》所以把郎世宁的画选印得最多(十一
导语
1.探讨中国艺术与美学奠基之作,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与李泽厚《美的历程》、宗白华《美学散步》、朱光潜《谈美书简》,同列中国四大美学经典。
2.一版再版必是经典,本书是以1966年台湾书局版本为底本,重新修订的《中国艺术精神》第6版。
3.大众不可不读的艺术经典、艺术类院校的推荐读物:2018南国书香节中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务副主席冯福禄向市民推荐《中国艺术精神》;河北大学、山东大学等高等院校推荐书目。
4.与熊十力、牟宗三、唐君毅、张君劢、梁漱溟、冯友兰、方东美并称为“新儒学八大家”的儒学大师徐复观之巨作。
5.《中国艺术精神》美学理论与历史考据相结合,以哲学家的敏锐眼光,透视中国艺术精神之内核,为“老庄艺术精神”注释,是开解中国艺术精神相关问题的钥匙。
6.徐复观先生《中国艺术精神》一书对庄子艺术思想的研究,从人生观、生死观等角度展现出庄子对万事万物博大悦纳与善意的精神境界,探求庄子特立不羁的外表之下掩藏的艺术精神。
内容推荐
《中国艺术精神》共分十章,除第一章论上古音乐艺术之精神以外,其余九章均为论绘画艺术及其所蕴涵的中国艺术精神。
《中国艺术精神》是美学理论与历史考据相结合的成果。本书与作者徐复观的《两汉思想史》一起,被认为是“已成为任何有志治中国思想史的人B读的经典”。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艺术精神(精)/回顾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复观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5096328
开本 16开
页数 48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426
出版时间 2019-08-01
首版时间 2019-08-01
印刷时间 201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810
CIP核字 2019108890
中图分类号 J120.9
丛书名
印张 32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8:5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