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眼与心世界的散文(精)/梅洛-庞蒂文集
内容
内容推荐
《眼与心》原为梅洛·庞蒂生前发表过的一篇长文,最终以单行本形式闻名于世。它典型地代表了他在《可见者与不可见者》时期关于哲学与艺术关系的思考。在《眼与心》中,梅洛·庞蒂探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的区别。他认为前者是一种超然的姿态,而后者是一种“介入”的姿态。
《世界的散文》是梅洛-庞蒂中期的一部著作,尤其探讨了文学、艺术和科学中的一般语言问题、表达问题、交流与对话问题,形式化问题,集中代表了他对于绘画、文学、科学的评论与思考。
目录
眼与心
中译者序言
法文版前言





重要人名、术语中译对照表
中译本初版后记
中译本修订版后记
世界的散文
中译者前言
法文版“致读者
法文版出版说明
一、纯粹语言的幻相
二、科学与表达的经验
三、间接语言
四、算法与语言的神秘
五、他人知觉与对话
六、表达与儿童画
重要人名、术语中译对照表
中译本初版后记
中译本修订版后记
序言
梅洛-庞蒂被称为“哲学家的哲学家”。他非常自然地
接受了法国哲学主流传统,其哲学内在地包含了笛卡尔主
义和反笛卡尔主义之间、观念主义与精神主义之间的张力
;与此同时,他创造性地接受了现代德语哲学传统的影响
,含混地将3H(黑格尔、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和3M(马克思、
尼采和弗洛伊德三位怀疑大师)的思想综合在一起。这一哲
学其实处于现代哲学与当代哲学转折点上,并因此在西方
哲学的主流传统中占据着一个非常独特的位置。梅洛-庞蒂
对以笛卡尔哲学和康德哲学为代表的早期现代哲学的批判
反思、对以身体哲学或实存哲学为核心的后期现代哲学的
理论贡献以及对以结构一后结构主义为理论支撑的当代哲
学的重大启示,已经毫无争议地把他推入著名哲学家之列

梅洛一庞蒂哲学在汉语学术界的翻译和研究起步比较
晚,尽管在新千年以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新生的研究力
量也在不断壮大,但从总体上看仍然难以让人满意。笔者
于2014初提出的《梅洛一庞蒂著作集编译与研究》选题有
幸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资助,这里陆续出
版的梅洛一庞蒂主要著作就是该重大项目在翻译方面的成
果。收入本文集的译作既包括新译,也包括重译和修订。
我们希望通过各种努力,为梅洛-庞蒂哲学以及法国哲学的
深入研究提供相对可靠的文献。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梅洛
一庞蒂著作在风格上的含混性,由于一些作品是在他死后
经他人整理而成的,翻译难度是非常大的,我们欢迎相关
专家和广大读者提出建设性和批评性的意见和建议。此外
,由于这些译作是由10多位学者完成的,虽然课题组进行
了一些沟通和协调,风格和术语选择上仍然不可能实现一
致,这是需要学界和读者们谅解的。
德国学术界在胡塞尔著作、海德格尔著作的整理和出
版方面有序推进,成果显著。法国学术界对梅-庞蒂著作的
整理和出版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还没有形成统一规
划,至少没有出版全集之类计划。因此,我们在推出《梅
洛-庞蒂文集》中文版时不可能参照统一的法文版。《文集
》中文版将陆续出版梅洛一庞蒂生前已经出版或死后经整
理出版的著述18种,它们基本上反映了这位著名哲学家的
思想全貌。梅洛一庞蒂于1961年突然英年早逝,留下了多
达4000多页的手稿,它们大多是为他自己的研究和教学工
作而作的准备,不是为读者写的,所以整理出版的难度非
常大,从而进展缓慢。正因为如此,《文集》始终保持开
放,在前述计划之外,未来将视情况翻译出版一些新整理
出版的作品。
杨大春
2017年11月11日
导语
这两本书代表着梅洛·庞蒂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中的一般语言问题、表达问题、交流与对话问题,形式化问题等的思考。
作为现象学的语言学转向的代表作,《世界的散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可以为探讨现象学向结构,后结构主义转折的契机以及梅洛·庞蒂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一个可以参照的重要文本。
精彩页
科学操纵各种事物,并且放弃栖居于它们之中。它赋予它们以各种内在样式(modules internes),依据这些标记(indice)或变量(variable)对它们进行其定义所容许的各种变形,只不过渐行渐远地与现实世界形成对照。它是,并且总已经是这样一种惊人地主动、机敏、从容的思想,这样一种成见(parti pris):把任何存在都看作是“一般客体”,也就是说,仿佛它对于我们来说既什么都不是,却又注定为我们的各种人工技巧(artirice)所用。
然而,古典科学(science classique)保持着针对世界的不透明性(opacite)的感情,它通过它的各种建构想要达到的正是这一世界,所以它自认为必须为它的各种操作(operlation)寻找一个超越的(transcendant)或者先验的(transcendantal)基础。如今,不是在科学之中,而是在某种相当流行的关于各门科学的哲学之中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感情:建构的实践自认为是自主的并表现为是自主的,而思想被有意地归结为思想所发明的那些获取或骗取的技术之总和。思考就是尝试、操作、改造,唯一的条件是在实验控制之下:在这里,只有一些高度“加工过的”现象才会起作用,我们的仪器产生它们而不是记录它们。由此产生了所有类型的漂泊无根的尝试。科学对于理智模式(mode intellectuelle)从来没有像如今这样敏感。当一种模式在一系列问题上获得成功之后,它就把这一模式到处试用。我们的胚胎学、我们的生物学目前具有全部的梯度(gradient),我们不能准确地看出这些梯度如何与古典作家(classique)所谓的秩序(ordre)或整体性区别开来。然而,问题并没有被提出来,也不应该被提出来。梯度就如同一张撒向大海却不知道将会捞回什么的网。甚或,它就是在上面形成了一些难以预料的结晶体的细枝。只要我们不时地做出调整,只要我们问一问为什么工具在这里起作用,在别处却遭到了失败,总之,只要这一流动的科学(science fluente)了解它自己,只要它把自己视为在一个蛮荒的或现存的世界(un monde brut ou existant)基础上的建构,并且不为一些盲目的操作要求那些“关于自然的概念”在一种观念主义哲学中可能拥有的构造价值(valeur constituante),那么这种操作的自由确实有望克服许多虚狂的二难推理。说世界按名义规定是我们的各种操作的对象X,这乃是把科学家的认知情景(situation de connaissance)提升为了绝对,仿佛那曾经存在或正存在的一切,从来都只是为了进入到实验室中才存在似的。“操作”的思想变成了一种绝对人工主义(artificialisme),就如同人们在控制论的意识形态(ideologie cybernetique)中所看见的那样:在这里,人类的创造来自于信息的自然过程,而这一过程本身又是依据某些人类机器的模子构思出来的。如果这样一种思想担负着人类和历史的使命,如果它假装不了解我们通过保持接触和采取立场而形成的对人类和历史的认识,从某些抽象的标记出发着手建构它们,就像某种已经衰落的心理分析和文化论在美国所做的那样,因为人真正变成了他想成为的操作者,那么,我们将进入到某种就涉及人和历史而言既不再有真也不再有假的文化体制当中,进入到不会有任何东西把我们唤醒的睡梦或噩梦当中。
科学的思想,即俯瞰的思想、关于一般客体的思想,应该重新回到某种预先的“有”(il y a)之中、位置之中,回到感性的世界(moilde sensible)和加工过的世界的土壤上面:在我们的生活中,感性的世界和加工过的世界是为我们身体的,不是可以被视为一种信息机的可能的身体,而是我称之为我的身体的现实的身体,是沉默地处在我的各种言行下面的哨兵。必须通过我的身体唤醒那些联合的身体(corps associes)、那些“他人”:他们不是动物学所说的我的同类(congenere),而是那些烦扰着我的人,那些被我烦扰的人,那些我与他们一起烦扰着一个唯一现实的、在场的存在的人,因为野兽从来不会烦扰属于它的同类的那些野兽、它的领地或它的周围环境。在这一原初的历史性(historicite)中,轻松活跃的、即兴而发的科学思维,将学会针对各种事物本身以及它本身变得持重起来,将重新成为哲学……
P29-3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眼与心世界的散文(精)/梅洛-庞蒂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梅洛-庞蒂
译者 译者:杨大春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170505
开本 16开
页数 28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9-06-01
首版时间 2019-06-01
印刷时间 201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542
CIP核字 2019010697
中图分类号 C53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1
19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7:2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