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京西之南(精)
内容
作者简介
凸凹,本名史长义,散文家、小说家和文艺批评家。1963年4月17日生,北京房山佛子庄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文联理事、北京作家协会理事、北京评论家协会理事、北京作协散文报告文学委员会主任,房山区文联主席。
创作以小说、散文、文学评论为主,已出版著作逾30部。出版和发表作品700余万字,被评论界誉为继浩然、刘绍棠、刘恒之后,北京农村题材创作的代表性作家。近60篇作品被收入各种文学年鉴、选本和大中学教材,作品获省级以上文学奖30余项,其中,长篇小说《大猫》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长篇小说提名奖,《玄武》获北京市建国六十周年文艺评选长篇小说头奖和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奖;散文集《以经典的名义》获第五届冰心散文奖,散文《感觉汪曾祺》获第二届汪曾祺文学奖金奖,散文《山石殇》获第四届老舍散文奖,散文《大地清明,故乡永在》获第十届十月文学奖,散文《母亲无过》获首届中国“新经验散文奖”,散文《禅意丹霞山》获第二届全球华文大赛奖,《天赐厚福》获第二届“四小名旦”全国青年文学奖特别奖,《呃,有一个女孩》获第三届全国青年文学奖,《布鞋》获《中国作家》散文奖,《四爷》、《后的凝视》分获第三届、第二十届全国报纸副刊文艺作品金奖;短篇小说《飞蝗》获国务院救灾委员会灾异题材征文一等奖;文学评论《二十世纪中国散文的文化精神》、《门外剧谭》获北京市文艺评论奖。获北京市“德艺双馨”文艺家和全国文联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目录
《京西之南(精)》无目录
精彩页
1
据说古家是明朝移民时,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底下跋涉而来。他们的家堂里有族谱,起始的那个人叫“大有”。他带着家人从洪洞起身,经晋中祁县,循太原外围,过昔阳大寨、河北阜平,爬到太行山的余脉——京西百花山的南麓,被脚下的石头绊了一下,重重地摔在那里。手里一直拄着的那根榆木拐杖就折去了一截,剩下的那一截已戳点不到地面,形同虚设,他便狠狠地把拐杖插在脚下,“狗日的,此处不留爷,必有留爷处!”骂过,也轻松了,朝他处走。
到京北,京东,京南,在京华大地上转了一遭之后,他居然没找到落脚的地界,就又折回了洪洞县的大槐树下。问他缘由,他只是不停地嘟囔着一句话:“说话的语声都不是一个调调儿啊。”
这是什么理由?其实他不过是热土难离,脚在走,但心仍被大槐树的老根牵系着。在他处,他上半夜睡,因为累;下半夜就醒,因为陌生。醒来就瞪着空茫处,想心思,流泪。干粮袋走不出一二百里就空了,就一路要吃喝。燕赵大地自古民风淳厚,与之接连的京畿大地也一样厚道,即便是要吃喝,人们也不给脸色,而且给就给热的、给香的,但他吃下,喝下,总感到都是冷的,胃肠痉挛,睡不安稳。
回到故地,老屋已被推倒,他就折些树枝,薅些草棵,倚着残墙搭个窝棚,家人搂抱着睡在一起。真是奇怪,明明是北风呼号,但他耳根子也清净;明明是饥肠辘辘,腿杆子也灵活。他们有活着的感觉。究竟是移民户了,房倒屋塌,薄田也被收走,吃喝还需讨。讨来不易,相熟的村人不敢给,因为衙门有令,既然搬走了,就没有再回来的理由,就不能给热脸和乡情,以免“回潮”。如你怜惜,衙门不怜惜,连你一起赶。他们便只好到远处和旷野里讨。远处和旷野多得是野菜和草,一家人就吃糠咽菜,在不饱处求饱。但也有暖心的事,身后的野狗尾随得越来越多,一到晚间,就睡在他们的窝棚里不走。人狗依傍,居然缓解了冷,他们脸上没有愁容。虽然一家人在年关里也没有带荤腥的食物,但他们也不杀狗,因为狗进了家就是家人了,人性的柔软使他们下不去手。都说穷人和狗是相通的,这是对的,因为穷人和狗除了自身的一条命之外,其他一无所有。
衙门的意志是铁的,官兵不允许他们在原地逗留。他们驱赶的手段是过硬的,晓之以理的规劝,只是个简单的动作,不简单的动作,是用刀枪棍棒弄出疼痛,让你身不由己地往远处走。可他们就是不走,因为空茫的远处和未卜的前程让他们害怕:脸上打出血来,还可以止住,屁股戳出窟窿,还可以长上,而恐惧是无物之阵,他们拿它没办法。
后来官兵就杀躲在窝棚里的狗,且就地支起大锅,炖狗肉。大嚼,大喝,大叫,折磨窝棚里的人,让他们心痛,让他们觉得是自己害了这群仁义的狗。一只逃脱了的狗,偷偷溜回来,蹴在大有的脚下。它的右前腿被打折了,断骨白而尖利地戳破毛皮。大有心惊了一下,从身上扯下来一块破布,给它捆扎。狗下意识地叫了一下,让大有倏地站了起来,他走出窝棚,对官兵说:“列位大人,也甭再难为我们了,等天亮了,我们就走。”
官兵们也饱,也醉,觉得再待在这么一爿冷天冷地里,也没啥意思,就起身撤了。走在最后的一名官兵对大有说:“剩下的肉就留给你们了,你看看你们,瘦得连人样都没有,还不如狗肥。”
他们把狗肉埋了,连夜就动了身。守着一群屈死的鬼魂,他们更睡不着。
待阳春三月,一家人又踅到了大有被绊倒的那个地界。坐在地上打尖儿,随意望去,大有的眼突然亮了起来。他看到,他原来随意插在地上的那截拐杖,居然绽出了新芽。他以为看走眼了,匍匐着爬过去。果然是拐杖上拱出来的绿芽,芽叶上还敷着一层不易被察觉的湿润,原本光滑的杖柄,也生出暗绿的龟裂。他心中一喜,“真他妈的活了!”因为他知道,树木只要活过来,就会变得粗糙。
他把家人吆拢过来,说道:“不走了,家就安在这里了。”
听了大有的话,那条被打折了腿的狗,突然就蹿出人群,环着他们跑,且一圈比一圈宽大,直到见不到身影。大有发现,狗居然没有落下残疾,只不过微微有些跛。过了一个时辰,狗回来了,蹲在那截神奇回春的榆木拐杖跟前,大叫不止。
大有哈哈大笑,“看见没,它比你们懂我。”
古大有站在山巅朝下望去,见到山的洼处飘着缕缕炊烟,心中大暖,他知道,这里既然有人家,自己便更有安营扎寨的理由了。
他把家人安置在阳坡上,一个人去村里拜地界。
循着羊肠小道下来,他已看清了人家的分布。也就二十几户人家,簇着一棵大榆树,环列成三个坨坨,透出村庄之小。到了大榆树下,见到三个老者正凝视着他的脚步。他憨憨地笑笑,向他们拱拱拳。那三个老者也拱拳回礼,表情和善。
“从哪里来?”一个老者问。
“山西大槐树。”古大有答。
“是被赶出来的吧?”另一个老者问。
“算是吧。”
“想留在这儿是不?”第三个老者问。
“是这个意思。”
“也不问问我们同意不同意?”
“我这不是来拜山头了吗。
导语
京西热土的深情谛视,一个家族的刻骨陈情。
著名作家凸凹谱写京西人民的革命斗争史与建设奋斗史!
描摹饱含生活气息的民间风物,再现独具京西特色的地方风俗。
本书生动地记述了京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辟抗日根据地、建立民主政权、实行土地改革、走合作化道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整个历史进程。
在这部小说里,作者写出了生活与人物的复杂性,力图写得真实合理,力图写出生活的本真、泥土的气息。
序言
京西百花山南麓有个榆林水村,村里的古立清、古立
明乃一对双胞胎,岁齿仅有几分钟之差,面相却有霄壤之
别。兄古立清,身材高挑、挺拔,皮色白,五官清秀,声
调轻柔,举止斯文;弟古立明,矮胖而黑,头部巨大,腮
肉发达,张口就如平地雷响,抬腿就横行如蟹。
相伴成长,兄弟二人自然多同进同出,人们与之初次
见面,脸上总是下意识地露出疑惑之色,心中嘀咕:“这
是亲哥儿俩吗?”
榆林水村人多张姓、史姓和刘姓,姓古的,就他们一
家。古姓人却成了这个村的主宰,左右村庄的命运。后来
,还影响了整个京西的气脉,成了不二的存在。这是后话
内容推荐
京西之南,榆林水村。村人多张姓、史姓和刘姓,古姓只一家。
村里的古立清、古立明乃一对双胞胎,岁齿仅有几分钟之差,面相却有霄壤之别。兄古立清,身材高挑、挺拔,皮色白,五官清秀,声调轻柔,举止斯文;弟古立明,矮胖而黑,头部巨大,腮肉发达,张口就如平地雷响,抬腿就横行如蟹。
后来,古姓人成了这个村的主宰,甚至影响了整个京西的气运。这是后话。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京西之南(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凸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219751
开本 32开
页数 43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19-09-01
首版时间 2019-09-01
印刷时间 2019-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646
CIP核字 2019137645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7
154
29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9: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