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科学史笔记(精) |
内容 | 作者简介 吴国盛,1964年9月生于湖北广济。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理学学士(1983)、哲学硕士(1986),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1998)。曾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1986—1999),1997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近著有《时间的观念》(2006)、《反思科学》(2004)、《让科学回归人文》(2003)、《自由的科学》(2002)等。 目录 讲演 什么是科学史 科学史与通识教育 科学史学科建设几点意见 走向西方近代早期科学史研究 科学精神的起源 走向科学博物馆 访谈 中国科技史学科需要再建制 清华大学缘何创办科学史系 对科学的误读 我们能否重写中国科技史 中国古代有“科学” 探访科学的历史足迹 读书 又好读的天文学史 读《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二题 哥白尼研究的新突破 白璧微瑕 夜读四记 现代科学为何出现在西方 对审美传统的决裂? 中西科学文化的哲学透视 科学思想史的独特魅力 近代科学为什么诞生在西方? 儒家为表,道家为里 技术与技艺要分清 西方科学传统的源流 科学革命的综合 “科学家”一词是谁造出来的 为什么还没有一部中国古代科学通史 大美至置 《过时的智慧》序 回应 对批评的答复 内容推荐 《科学史笔记(精)》是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吴国盛围绕“什么是科学史”这个核心问题,系统论述了科学史对于人们了解科学的本质和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意义,本书既从西方语境,又从中国人对科学认识的实际出发,通俗易通,深入浅出,是当前非常适合国人阅读的科普著作。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科学史笔记(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国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813749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47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19-08-01 |
首版时间 | 2019-08-01 |
印刷时间 | 2019-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14 |
CIP核字 | 2019147955 |
中图分类号 | G3 |
丛书名 | |
印张 | 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