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食物的逆袭
内容
作者简介
云无心,清华大学生物学硕士、美国普度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专业博士。现在美国从事蛋白质应用方面的研究。作为著名公益组织科学松鼠会的科普明星,长期为《读者(原创)》《中国周刊》《新发现》《广州日报》等媒体写稿,并在《瞭望东方周刊》上开设“食色物语”专栏。著有健康科普畅销书《吃的真相》《吃的真相2》《吃的真相3》。在国外从事科学研究多年,与国内任何机构和企业均无利益关系,因此能保持充分的独立性,以严谨的态度和科学证据来解析现代食品问题。
书评(媒体评论)
食物大概是我们每一个人最熟悉的东西了,但围
绕食物的各种故事你知道吗?云博士的这本《食物的
逆袭》绝对有料,看完后你一定会成为餐桌上的段子
手,谈笑间狠狠地影响一下同桌的胃口。
——李宇(博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总工程师)
这本书,帮你建立关于食物的知识体系基础。在
这个领域,你就有了独立思考能力,辨别真假能力。
内容相当有趣,不枯燥,对生活帮助很大。
——美食家大雄(著名美食博主)
人类改变了食物,食物也改变了人类。了解食物
的过往,我们能更好地吃在当下,吃向未来。
——邢立达(新锐古生物学者)
云无心老师是为食物代言的人,抛数据讲科学,
貌似严肃实则轻松,为我们和食物之间开启一个全新
交流方式,绝对是一次完美的“逆袭”。
——梦遥(资深美食主播)
目录
第一章 初辟:为了吃饱的奋斗
想吃“纯天然”粮食?对不起,这个真没有
他为饥饿的世界提供了面包
接受土豆,欧洲用了200年
为了吃饭,美国不惜鼓励全民“找屎”
如果没有它,世界上一半的人将陷入饥荒
催熟——让蔬果突破时空的限制
哥伦布为欧洲带回了玉米,也带回了疾病?
食品行业的“千年狐狸”,创立过期食品超市
第二章 进化:那些食品添加剂的前世今生
反式脂肪异军突起
糖精的风雨百年
闲谈三氯蔗糖
八卦甜蜜素
从味精到鸡精
冰激凌的进化史
第三章 摸索:向着安全与健康出发
二甘醇悲剧与新药申请流程的诞生
“海豹儿悲剧”与新药申请流程的变革
孤儿药谁来造?
新食品成分进入市场,谁来审核?
牛奶激素的标注之争
食品营养标签,促进技术革新
膳食补充剂:安全有效对自由权利的妥协
科学证据,影响食品的健康声明
什么是天然食品?
美国最严厉的食品犯罪判决
转基因的“稀泥”是怎样和成的?
“糖税”,是健康措施还是苛捐杂税?
第四章 反思:那些著名的官司与事故
“爆米花肺”的官司
不断刷新的天价罚单
粉红肉渣的生与死
一瓶纯净水引发的惊天赔偿案
农民与大企业的专利之争
孟山都公司起诉阿根廷农民再次获胜
雪印牛奶危机,食品史上的一次反思
奥利司他的伤肝故事
“能量饮料”的事故报告
当哈密瓜引起细菌感染
婴儿与奶粉的事件
双酚A的历史命运
色氨酸悬案
美酒不要加咖啡
沙琪玛里的硼砂
食品色素,在民意与科学之间
松香能否用于食品中?
电子烟,现实不按理想去运行
为什么“面粉增白”会引发巨大争议?
“砷啤酒”落网记
第五章 飞跃:当基因技术遇上食物
辐照食品,望文生“疑”
转基因甜菜的一波三折
美国会把主粮转基因吗?
转基因土豆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那些转基因的水稻们
曾获得成功的转基因蕃茄,躺着中了土豆的枪
孟山都公司在阿根廷的郁闷
拯救美国板栗
番外篇:你需要知道的食物真相
“不正宗”的鹅肝是否美味依然?
当抗衰老被冠以科学之名
花生带来死亡之吻?
引发过敏,需要多少花生?
咸鱼致癌,是真是假?
卸妆之后的螺旋藻
从小麦草到大麦青汁
奶、茶同喝,会破坏营养吗?
全食物养生法有多大用?
普洱茶的逆袭之路
“适量饮酒”,真的有益健康吗?
童子尿煮蛋与尿疗养生
超级p57,以“女神”为小白鼠
精彩页
想吃“纯天然”粮食?对不起,这个真没有
有很多人喜欢说要吃纯天然的食物,所以那些物种经过改造的,种植过程中用了化肥、农药的粮食,就经常遭到白眼。
但实际上,自从上万年前人类开始农耕起,粮食就不再是纯天然的了。
比如玉米,跟现在的玉米相比,纯天然的远古玉米有以下三个重要的特征:玉米粒外面包裹着一层厚厚的外皮;每株玉米有很多分杈,每个分杈上都有一个雄蕊和若干个雌蕊(最后变成玉米棒);玉米棒很小。
这三个特征对于远古玉米的繁衍生息很重要。因为玉米粒上有厚厚的外皮,所以在被动物吃了之后,种子不会被消化掉,被排泄出来后还能发芽。一株玉米上有多个雄蕊和若干个雌蕊,保证了总有雌蕊能够成功受粉,也不容易被外来的病虫或者采食的动物“一网打尽”。玉米棒多了,自然每颗就会小。这种特征对于繁衍也具有正面的意义——玉米棒掉在地上,往往只能发出几棵幼苗,因此不会因为养分不足而整体“夭折”。
但这对于人类来说显然不是好事——厚厚的外皮,去掉太麻烦,不去掉又难以消化;玉米棒多而小,采摘起来很不方便。
不过,自然界的物种总是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突变,远古玉米也不例外。有的突变使它们失去了玉米粒上的厚皮,有的突变使它们的分权减少,还有的突变使得每株上不再生长那么多玉米棒……对于玉米的繁衍生息而言,这些突变是不利的,对于人类来说却是福音。因此,人类总是选择那些他们喜欢的植株,收集它们的种子以便来年种植。经过一代又一代的“选种”,最后人们逐渐培育出了现在我们所常见的玉米。
人类选种的过程就是“驯化”。驯化后的玉米每株通常只有一根玉米棒,所有的营养都集中在它身上,因此它能长得更大。另外,驯化后的玉米容易采摘,撕开苞叶,里面就是易于食用的玉米粒。
对于人类来说,这实在很完美。但这样的玉米实际上已经失去了自我繁衍的能力。如果只有一两株玉米,那么雌蕊就很容易错过头顶的花粉(要想成功受粉,只能依靠人类成片的种植)。由于玉米棒上籽粒较多,一根成熟的玉米棒掉在地上,会生出大量的幼苗,幼苗之间争夺养分导致这些幼苗都长不大;幼苗要顺利长大,需要人类将玉米粒按照一定的间隔种下;如果玉米粒被动物吃掉,那么它们会因为没有坚硬外皮的保护而被消化。
成为人类粮食的玉米于是变成了完全不天然的“怪物”。从此它们的繁衍生息只能依靠人类。人类对玉米的驯化,堪称反自然的典型。
上万年前人类把野草驯化成了粮食,但这并非终点——人类对物种的改造,对种植条件的探索,从来就没有停息。在中美洲的古人类遗址上,人们发现了从1厘米长到20厘米长的玉米棒,显示着人类一直在,努力。
随着人类的迁徙,玉米从发源地中南美洲扩散到了全世界。为了让玉米适应各地的气候、土壤,抵抗病虫害等,人类又培育出了各种各样的新品种。
相对于选种驯化,杂交则可以有目的地把不同品种的优良特性集中到一个品种上,于是新品种出现的速度越来越快。而后来的诱导突变育种,则是通过化学试剂、离子辐射等处理,让种子发生随机突变,再挑选出入类喜欢的突变体进行培育。从根本上说,这是传统选种法的人为加速版本。这种加速方法更不天然。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这些育种方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大量优秀品种的诞生,奠定了绿色革命的基础。
相对于古人的驯化和选种,杂交和诱导突变育种都是高效的。而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为育种提供了能力更强、效率更高的方法,即直接针对目标基因进行操作——可以把其他物种的某个优秀基因转入,也可以加强或者抑制某个特定基因的表达。这种新的方法如此强大,让许多人感到恐惧。比如在西方国家,许多反对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的人认为这是做了上帝所做的事情。
在人们还茫然无知的时候,杂交和诱导突变技术就已然进入了人类的日常生活。当它们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人们只看到它们带来的美好结果。至于它们出现的过程,人们无暇顾及,或者没有兴趣去关注。等到后来了解到它们的产生过程,人类已经习惯了它们的存在,也就顺理成章地将其当作“传统技术”。而以转基因为代表的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则不同,在人们面对转基因产品之前,关于它们的讨论已经铺天盖地。对于人们来说,它们是陌生的,也是可有可无的,于是“反自然”就成了它们的原罪,尽管人类从数万年前开始农耕时就一直在“反自然”。(P3-5)
导语
“纯天然粮食”其实是个伪命题?
反式脂肪为什么会变得人人喊打?
小麦草和大麦青汁真的是保健神器?
普洱茶怎样从“小透明”逆袭成“大明星”?
扒一扒那些关于食物的内幕,品一品食物史中那些大大小小的八卦……
在本书中用六大章节,以数十篇有趣的科普短文,带你进一步了解身边的食物,打破你对食物的常识误区和认知壁垒,打开全新视野。
内容推荐
那些我们所熟悉的食物其实并非生来如此,在陪伴人类的漫长岁月里,它们有着属于自己的进化史,很多食物其实在最初是被世人误解的,后来才逐渐为大众所接受和认可。人类一步步把野草驯化成果腹的粮食;“催熟”在打破水果储藏时空限制的同时也被投以质疑的目光……为了安全和健康,人类在食物上不断探索,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从那些关于食物的事故和官司中,我们伴着教训一步步修正路线,食品安全和大众认知在科学和常识的空隙之间相互博弈。
人气科普作家云无心再献佳作,在一个个科普小故事里,给你来点关于食物的“严肃八卦”,带你走出关于食物的既定思维,也为长辈们的朋友圈提供一些关于食品保健的真正干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食物的逆袭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云无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1709667
开本 32开
页数 2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1
出版时间 2019-10-01
首版时间 2019-10-01
印刷时间 201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316
CIP核字 2019185544
中图分类号 TS201.6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50
1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2: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