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耶路撒冷三千年(共4册)
内容
内容推荐
耶路撒冷的历史是整个世界的历史。它是一个神的殿堂、两个民族的首都、三大宗教的圣地,是唯1拥有天堂和尘世两种存在的城市;它是文明冲突的战略要冲,让世人魂牵梦绕的去处,惑人阴谋、虚构传说和二十四小时新闻的发生地。
“讲故事的大师”西蒙·蒙蒂菲奥里依年代顺序,以三大宗教围绕“圣城”的角逐,以几大家族的兴衰更迭为主线,生动讲述了耶路撒冷的前世今生;作者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文献考据,以客观、中立的角度,通过士兵与先知、诗人与国王、农民与音乐家的生活,以及塑造耶路撒冷的家族来呈现这座城市三千年的瑰丽历史,还原真实的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三千年》在国内畅销多年,一问世即获颁“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收获凤凰网、深圳商报、南方都市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等媒体和专业机构评选的“年度好书”“年度影响力图书”等赞誉,并在京东月度和年度榜单中名列前茅。全新增订版则在此基础上新增第54章《21世纪》等3万字内容、30张彩色插图,同时还有作者致中国读者的信。
在新增部分内容的同时,将大部头做“小”,由原来的精装16开改为平装32开,采用轻型纸,根据作者的意见将内容分为四册,提供轻松、便携的阅读体验。
目录
序幕
第一部分 犹太教
1大卫的世界
第一任国王:迦南人
耶路撒冷的亚伯拉罕:以色列人
2大卫的崛起
年轻的大卫
3王国和圣殿
大卫:王城
押沙龙:一个王子的崛起和倒台
所罗门:圣殿
所罗门:衰微
4犹大的国王们公元前930年一公元前626年
罗波安对耶罗波安:分裂
耶洗别和她的女儿:耶路撒冷的王后
以赛亚:集美人和荡妇于一身的耶路撒冷
西拿基立:扑向羊圈的狼
希西家的隧道
玛拿西:地狱之谷的儿童献祭
5巴比伦的妓女公元前586年一公元前539年
约西亚:革命的救世主
尼布甲尼撒
尼布甲尼撒:行毁坏可憎之人
伯沙撒的宴会
6波斯人公元前539年一公元前336年/08l
居鲁士大帝
大流士和所罗巴伯:新的圣殿
尼希米:波斯人的衰落
7马其顿人公元前336年一公元前166年
亚历山大大帝
托勒密:安息日劫掠
多比雅的约瑟
安条克大帝:大象的碰撞
义人西门:晨星
安条克显灵:疯狂的上帝
神显者安条克:另一位行毁坏可憎者
8马加比公元前164年一公元前66年
“铁锤”犹大
西门大帝:马加比的胜利
约翰·西卡努斯:帝国的缔造者
色雷斯人亚历山大:狂暴的幼狮
9罗马人来了公元前66年—公元前40年
庞培在至圣之所
恺撒和克利奥帕特拉七世
安东尼和克利奥帕特拉七世
帕科鲁斯:回马箭
希律:逃向克利奥帕特拉七世
10希律家族公元前40年一公元10年
安提柯的倒台:最后一个马加比
希律和克利奥帕特拉七世
奥古斯都和希律
米利暗:让希律爱恨交织的女人
希律:圣殿
希律的王子们:家族悲剧
希律:活着的时候腐烂
阿基劳斯:弥赛亚和大屠杀
11耶稣基督公元10年一公元40年
施洗者约翰和加利利之狐
拿撒勒的耶稣:在耶路撒冷的三天
庞修斯·彼拉多:对耶稣的审判
耶稣基督:受难
12希律家族的终曲公元40年一公元66年
希律·亚基帕一世:卡利古拉的朋友
希律·亚基帕一世和国王克劳狄:暗杀、荣耀和蠕虫
希律·亚基帕二世:尼禄的朋友
大数城的保罗:基督教的缔造者
义人雅各之死:耶稣王朝
约瑟夫斯:革命倒计时
13犹太战争:耶路撒冷之死公元66年—公元70年
赤脚王后贝勒妮斯:革命
约瑟夫斯的预言:赶骡人做皇帝
妓院耶路撒冷——暴君约翰和西门
第二部分 异教
14埃利亚·卡皮托利纳公元70年—公元312年
提图斯的胜利:罗马的耶路撒冷
贝勒妮斯:犹太人中的克利奥帕特拉
耶稣王朝的终结:被遗忘的受难
哈德良:耶路撒冷方案
西门·巴尔·科赫巴:星辰之子
第三部分 基督教
15拜占庭的盛世公元312年一公元518年
君士坦丁大帝:基督,胜利之神
君士坦丁大帝:家族谋杀
海伦娜:第一个考古学家
叛教者尤里安:修缮耶路撒冷
圣哲罗姆和葆拉:圣徒、欲望和都市
巴尔索玛和武装修士
欧多西亚:耶路撒冷的皇后
16拜占庭的衰落:波斯入侵公元518年—公元630年
查士丁尼一世和舞女皇后:拜占庭的耶路撒冷
波斯沙王和“皇家野猪”:疯狗的怒吼
尼希米二世:犹太人的恐怖
希拉克略:第一个十字军
第四部分 伊斯兰教
17阿拉伯的征服公元630年一公元660年
穆罕默德:夜行
哈立德·伊本·瓦利德:伊斯兰之剑
公正的欧麦尔:恢复圣殿
18倭马亚王朝:圣殿的修复公元660年—公元750年
穆阿维叶一世:阿拉伯世界的恺撒
阿卜杜拉·马利克:岩石圆顶清真寺
瓦利德一世:天启与奢侈
19阿拔斯王朝:遥远的主人们公元750年一
公元969年
萨法赫哈里发:刽子手
皇帝与哈里发:查理曼和哈伦·拉希德
卡富尔:有香味的太监
20法蒂玛王朝:宽容与疯狂公元969年一
公元1099年
伊本·凯利斯:犹太维尔齐与法蒂玛征服
帕尔蒂尔与法蒂玛王朝:犹太医生王子和活着的伊玛目
穆卡达西:耶路撒冷人
哈基姆:阿拉伯的卡利古拉
哈基姆:消失
阿齐兹:野蛮的洗劫
第五部分 十字军东征
21大屠杀公元1099年
戈弗雷公爵:围困
教皇乌尔班二世:奉主之名
坦克雷德:圣殿山上的大屠杀
戈弗雷:圣墓守护者
22十字军国家的兴起公元1100年一公元1131年
大鲍德温:首任国王
小鲍德温
23十字军国家的黄金时代公元1131年一
公元1142年
梅利桑德和富尔克:王室婚姻
梅利桑德王后:丑闻
血腥的赞吉:“鹰王
乌萨马·本·蒙奇德:大事件和大灾难
梅利桑德的耶路撒冷:上层生活与下层生活
乌萨马·本·蒙奇德和犹大·哈列维:穆斯林、犹太人和法兰克人
24僵局公元1142年一公元1174年
赞吉:狂妄与报应
阿基坦的埃莉诺和国王路
序言
耶路撒冷的历史是整个世界的历史,也是犹地亚山问
一座长年贫瘠的小镇的编年史。耶路撒冷曾被视为世界的
中心,而今这个名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名副其实:这座
城市是亚伯拉罕系宗教(Abrahamic Religions)。之间斗
争的焦点,是越来越受欢迎的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
基本教义派(Islamic fundamentalism)的圣地,是不同文
明冲突的战略角斗场,是无神论与有神论交锋对峙的前线
,是世俗瞩目的焦点,是惑人阴谋与网络神话的发生地,
是二十四小时新闻时代里全世界摄像机聚焦的耀眼舞台。
宗教、政治和媒体的利益相互滋养,使今天的耶路撒冷比
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频繁地暴露在世人的目光之下。
耶路撒冷是神圣之城,但给人以迷信、充满骗术和偏
执的印象;是帝国的欲望与奖赏,但又不像帝国所期望的
那样具有战略价值;耶路撒冷是许多教派的共同家园,但
每个教派都认为这座城市只属于自己;耶路撒冷是一座拥
有许多名字的城市——但每个传统都如此偏执地排斥他者
,仅仅尊崇自己的称谓。这个地方是如此娇美,以至于犹
太人。在其神圣经典中以女性的口吻描述它——通常把她
说成一个鲜活的尤物、一位地道的美女。但有的人也把她
描绘成无耻的荡妇,或者是被爱人抛弃的受伤的公主。耶
路撒冷是一个神的殿堂、两个民族的首都、三大宗教的圣
地,它还是唯一一个拥有天堂和尘世两种存在维度的城市
——地上之城的绝美无双与天上之城的光辉荣耀相比,又
显得那样微不足道。耶路撒冷既是天上之城又是地上之城
,这意味着这座城市可以存在于任何地方:新耶路撒冷可
以遍布全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耶路撒冷。据说,
亚伯拉罕、大卫、耶稣和穆罕默德这些先知和长老都曾在
这里的石头上驻足。亚伯拉罕系宗教在这里诞生,而世界
也将于末日审判时在这里终结。对于“圣书之民”来说,
极为神圣的耶路撒冷就是“圣书之城”:《圣经》从许多
方面来说都是耶路撒冷这座城市的编年史,而《圣经》的
读者,从犹太人和早期基督徒到穆斯林征服者和十字军,
再到今天的美国福音派,一次又一次地改变着耶路撒冷的
历史,以实现《圣经》中的预言。
当《圣经》被翻译成希腊文、拉丁文和英文后,它成
了世界性的书籍,也使耶路撒冷成为世界之都。每个伟大
的国王都成了“大卫”,每个具体的民族都成了“新以色
列人”,每种高贵的文明都成了“新耶路撒冷”。耶路撒
冷是一座不属于任何人的城市,但它又存在于每个人的想
象中,这是这座城市的悲剧,也是它的魅力所在。每一个
耶路撒冷梦想者,从古至今每一个到过耶路撒冷的人,从
耶稣的使徒到萨拉丁的战士,从维多利亚时代的朝圣者到
今天的游客、记者,每个人都怀着对真实耶路撒冷的美好
想象来到这里,然而呈现在他们眼前的耶路撒冷使他们大
失所望。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兴旺过,萎缩过,被重建、被
摧毁过许多次的不断变化的城市。但这是耶路撒冷,是所
有人的财富,只有他们心中的耶路撒冷才是真正的耶路撒
冷,所以那些被玷污、被合成的现实必须被改变;每个人
都有……过了许多时光;二是读了从乌萨马·本·蒙奇德
(Usamahbin Munqidh)、伊本·赫勒敦、爱维亚·瑟勒比
(EvliyaCelebi,又译“艾弗里雅”)和瓦希夫·贾瓦哈里
耶(Wasif Jawhariyyeh),到提尔的威廉、约瑟夫斯和T.
E.劳伦斯等人的精美作品;三是和所有派别的耶路撒冷人
——巴勒斯坦人、以色列人、亚美尼亚人、穆斯林、犹太
人和基督徒——成为朋友,并在激烈的政治危机中得到这
些人的充分信任与慷慨帮助。
我感到我的一生都在为书写这本书做准备。从孩提时
代起,我就经常在耶路撒冷转来转去。因为家族关系(正如
后文将提到的),“耶路撒冷是我的家训”。不管与耶路撒
冷有什么私人联系,我在这本书里只是为了讲述真实发生
的历史和人们相信的历史。回到我们开始的地方:一直都
有两个耶路撒冷,天堂的和尘世的,两个耶路撒冷都更多
地受制于信仰和情感,而非理智和事实。但无论如何,耶
路撒冷依然是世界的中心。
我的写作方法不可能让每个人乐于接受——毕竟,我
所写的是耶路撒冷。但是,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铭
记劳合·乔治给他的耶路撒冷总督斯托尔斯的忠告——斯
托尔斯当时正遭遇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双面夹击——“如
果任何一方停止抱怨,你将失去工作。”
导语
《耶路撒冷三千年》是一本畅销数十万册的通俗历史读物,以详实的史料、贯穿古今的梳理,为耶路撒冷这座举世闻名的城市作传。在洋洋洒洒近60万字的篇幅中,数以千计的人物、三大宗教及其衍生出的诸多教派、一个又一个关联而又竞争的统治家族在耶路撒冷熙来攘往,他们塑造、改变、摧毁、争夺、重建这座城市,每一次经历,都强化了这座城市的“神圣性”。
正是在耶路撒冷上演的文明的冲突、利益的角逐,奠定了今日西方世界的格局;了解耶路撒冷的历史,是深刻理解世界史的基础。该书于2014年底首版,获得2015年“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至今畅销不衰:首先,它是第一本完整的耶路撒冷传记,填补了市场空白,引领了“耶路撒冷热”,许多读者带着这本书去旅行,许多旅行产品的设计围绕该书展开;其次,作者西蒙·蒙蒂菲奥里辛勤的工作、以自身特殊地位获得的丰富材料,赋予这本书无可替代的史料价值;第三,讲故事的叙述风格增强了文本的可读性。中央党校信息中心和中央党校出版社联合发布的党政领导干部2016年春季热点图书(党政领导干部喜爱的十本书)中,本书在列。
此次再版,由精装改为平装,由大开本改为小开本,回馈读者更便携、更美好的阅读体验。
后记
早上4点30分,西墙和圣地的拉比什穆埃尔·拉宾诺维
茨(shmuel Rabinowitz)醒来后开始他日常的祈祷仪式,
诵读《托拉》。他穿过犹太区走到永不关闭的西墙,巨大
的希律时代的方石在黑暗中散发着光芒。犹太人在那儿整
日整夜地祈祷。
这位拉比时年四十岁,是七代前来到耶路撒冷的俄国
犹太移民的后裔,他的家族是古尔和卢巴维奇教廷的信徒
。什穆埃尔·拉宾诺维茨是七个孩子的父亲,长着一双蓝
眼睛,戴着眼镜,留着胡须,身着黑衣,头戴无边圆帽。
无论天气冷热、下雨还是下雪,他都这副打扮,穿过犹太
区。直到看到大希律的城墙出现在面前。每次靠近“世界
上最大的犹太会堂”时,他都会“心潮澎湃”,因为无法
用尘世的方式描述个人与这些石头的联系,那是心灵上的
联系。
岩石圆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高耸于希律巨石之上
,位于犹太人口中的圣殿山上,但是“我们都有足够的空
间”,这个坚决抵制任何冒犯圣殿山的行为的拉比说,“
总有一天上帝可能重建圣殿——但不用人类干涉。这仅仅
是上帝的事情”。
作为拉比,什穆埃尔·拉宾诺维茨负责保持西墙的清
洁。石头间的裂缝里塞满祈祷者写的字条。这些字条一年
清理两次——分别在逾越节和犹太新年(Rosh Hashanah)
前,因为这些字条被认为是神圣的,所以他把它们埋在橄
榄山上。
当他到达西墙时,太阳正冉冉升起,已经有大约七百
名犹太人在那里祈祷,但他总会发现,同一个祈祷队伍
(minyan)站在西墙边的相同位置:“仪式非常重要,它使
人们能够全神贯注于祈祷词。”但是他并没有问候这个祈
祷群体,他可能点了点头,但一言不发——“第一句话是
给上帝的”——与此同时,他将祈祷经匣缠缚到手臂上。
他背诵着早祷文“沙哈里特”(shacharit),这段祷文以
“愿上帝赐给这个国家和平”结束。直到那时,他才得体
地问候了朋友。西墙下的一天开始了。
凌晨4点前不久,正当拉宾诺维茨出现在犹太区时,一
块鹅卵石掠过谢赫贾拉瓦吉赫·努赛贝(Waieeh a1.
Nusseibeh)家的窗户。他打开门,八十岁的阿迪德·朱达
交给他一把中世纪的沉甸甸的12英寸(约30.5厘米)长的钥
匙。现年六十岁的努赛贝是耶路撒冷最大家族之一的后代
。他已经穿上西装、打好领带,快步出发,穿过大马士革
门,直奔圣墓大教堂。
努赛贝担任圣墓大教堂的守护人已有二十五年以上。4
点,他准时到达圣墓大教堂,并敲响梅利桑德的罗马式建
筑的巍峨大门。前一天晚上8点,他从教堂里面锁上门,希
腊人、拉丁人和亚美尼亚人的教堂司事们已经协商好在那
个特别的日子里由谁去打开各扇门。三个主要教派的教士
们已经在愉快的友谊和仪式性的祈祷中度过整晚。凌晨2点
,占统治地位的东正教——凡事都优先——开始进行弥撒
,由八个传教士围着圣墓用希腊语祝颂,之后他们把场地
交给亚美尼亚人;大门打开时,亚美尼亚人用亚美尼亚语
进行的巴达拉克(badarak)仪式才刚刚开始;大约上午6点
,终于轮到天主教。其间,所有的教派一直唱着他们晨祷
仪式的颂歌。只有一个科普特人被允许待到夜晚,他只用
古科普特埃及语祈祷。
随着大门打开,埃塞俄比亚人开始在他们的平顶修道
院和圣米歇尔礼拜堂用阿姆哈拉语祝圣,礼拜堂的人口就
在正门的右边。他们的仪式如此之长,以至于他们必须靠
在教堂里给疲倦的祈祷者准备的牧羊人手杖上。夜晚,这
座教堂里回荡着一种充满许多语言和圣歌的悦耳、低沉的
声音,就像一个有许多种鸟合唱的石林。这就是耶路撒冷
,努赛贝从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我知道有成千上万人
在等待我打开大门,而我担心如果有一天门锁打不开或出
现差错该怎么办。十五岁时,我第一次打开它,当时只觉
得好奇,但是现在我才意识到这是个严肃的问题。”无论
战争还是和平,他都必须打开这扇门。他说他的父亲为安
全起见,常常睡在教堂的走廊里。
然而努赛贝知道,一年可能有几次教士问的争斗。即
使在21世纪,这些教士只是偶尔表现出礼貌的样子,借以
打发漫长守夜的无聊,实际上,他们仍然被历史累积的憎
恨左右着,随时都有可能爆发。控制着教堂大部分区域且
人数最多的希腊人不时与天主教徒和亚美尼亚人争斗,并
且总能获得胜利。科普特人和埃塞俄比亚人,尽管都赞同
基督一性论,但还是特别怨恨对方:六日战争之后,为惩
罚纳赛尔的埃及和支持海尔·塞拉西的埃塞俄比亚,很少
进行干涉的以色列人将科普特人的圣米歇尔教堂交给了埃
塞俄比亚人。在和平谈判中,对科普特人的支持通常是埃
及人的主要要求之一。尽管圣米歇尔教堂仍被埃塞俄比亚
人占有,以色列最高法院还是将它判给了科普特人——十
足的耶路撒冷情势。2002年7月,当一个科普特教士在埃塞
俄比亚人破旧的平顶城堡附近晒太阳时,他遭到埃塞俄比
亚人铁棍的殴打,埃塞俄比亚人以此惩罚科普特人以卑鄙
的方式对待他们的非洲兄弟。科普特人赶去援助他们的教
士,四名科普特人和七名埃塞俄比亚人(后者似乎每次冲突
都会输)因此住院
书评(媒体评论)
西蒙.蒙蒂菲奥里能把历史故事讲述得多姿多彩
、生动细腻,但又不偏不倚,讲求平衡——即便跨越
千年,亦能具体而深入。
——《华盛顿邮报》
作为作家的西蒙.蒙蒂菲奥里,文笔优美,起承
转合优雅流畅:而作为历史学家的他,能敏锐地抓住
故事的核心。从而将历史故事讲得动听而富有权威。
——《经济学人》
西蒙.蒙蒂菲奥里扎实的研究功底,栩栩如生的
讲述能力,使得无论是学者还是门外汉,都将这本书
视若珍宝。
——基辛格(美国前国务卿)
最受欢迎的历史学家。
——《星期天泰晤士报》
西蒙蒙蒂菲奥里是讲故事的大师。
——《标准晚报》
精彩页
犹太历阿布月8日,即公元70年7月下旬,罗马皇帝韦斯巴芗的儿子、率领大军围攻耶路撒冷达四个月之久的罗马将领提图斯,命令全军做好在黎明时分进攻犹太圣殿的准备。第二天,恰好是巴比伦人摧毁耶路撒冷满五百年的日子。提图斯统率四个军团,包括罗马军团士兵和地方辅助部队在内的总计六万人,决意给这座持续抵抗且已伤痕累累的城市最后一击。在耶路撒冷城内,忍饥挨饿、苟延残喘的犹太人可能有五十万,其中一些是宗教狂热分子,还有一些是四处劫掠的强盗,但大部分是无法逃脱困境的无辜百姓。犹地亚之外住着许多犹太人——在地中海和近东地区都能发现他们的踪影。这场近乎绝望的最后抗争不仅决定了这座城市及其居民的命运,还关系到犹太教和少数犹太人信仰的基督教的未来,甚至关乎约六个世纪之后伊斯兰教的形成。
面对圣殿的高墙,罗马人修建了一条条坡道,但他们的进攻并没有获得成功。那天早些时候,提图斯告诉他的将军们,他曾试图保存这座“异族圣殿”,但这一努力让他折损了太多的士兵,于是他命令将圣殿的大门付之一炬。大门上的银饰熔化后,火势蔓延到木制的门廊和窗户,然后烧到圣殿过道里的木质配件上。提图斯命令将火熄灭,他说罗马人“应该报复的是人,而不是无生命的物件”。夜晚时分,他回到位于安东尼亚塔断壁残垣中的司令部,在这里可以俯瞰金碧辉煌的犹太圣殿。
城墙周围的景象是如此阴森恐怖,以至于把它比作人间地狱都不为过。成千上万的尸体在太阳底下腐烂,散发出的臭气让人无法忍受,成群的豺狼、野狗则在饱食人肉。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提图斯下令将所有的囚犯和叛徒钉死在十字架上。每天有五百名犹太人受刑。橄榄山和耶路撒冷周围陡峭的小山丘上塞满了十字架,以至于没有地方可以再多立一个,也没有树木可用以再造一个。提图斯的士兵们将受害者手脚伸展、姿势荒诞地钉死在十字架上,并以此为乐。许多居民急于逃离耶路撒冷,在离开时会吞下钱币,以此保护自己的钱财,希望在脱离罗马人的掌控后回收这些钱财。然而,“他们的身体因饥饿肿胀起来,就像患上了浮肿病”,如果这个时候吞下东西,就会“爆体而亡”。一旦他们的肚子裂开,士兵们就会发现他们的肠子里藏着散发着恶臭的财宝。于是,士兵们在囚犯活着的时候取出他们的内脏,把它们切开,看里面是否有东西。这些举动使提图斯感到震惊,他试图禁止这种开膛破肚的掠夺行为,却徒劳无功。提图斯的叙利亚辅助部队虽是犹太人的邻居,但无恶不作,他们痛恨犹太人,也为犹太人所痛恨,他们喜欢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游戏。罗马人和城内反叛者的残酷行径可以与20世纪某些最令人发指的暴行相提并论。
战争是这样开始的:罗马总督的贪婪无能使罗马的犹太盟友,即犹地亚的贵族们与有群众基础的宗教叛军结盟。叛乱者中有信教的犹太人,也有投机钻营的土匪,两者都想利用皇帝尼禄的倒台和自杀后的混乱局面,将罗马人驱逐出去,建立以圣殿为中心的独立的犹太国家。但犹太革命很快被血腥清洗和帮派斗争吞噬。 尼禄之后,先后有三个罗马皇帝在混乱中上台,他们执政的时间都比较短。到韦斯巴芗成为皇帝,派提图斯拿下耶路撒冷时,这座城市掌握在三个互相征战的犹太军阀手里。犹太军阀一开始在圣殿的大院里激战,让这里血流成河,而后洗劫这个城市。他们的战士闯进富裕的街区,打家劫舍,杀死男人,伤害妇女——这些对他们来说是消遣……
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耶路撒冷三千年(共4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西蒙·蒙蒂菲奥里
译者 译者:张倩红//马丹静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493950
开本 32开
页数 9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00
出版时间 2019-11-01
首版时间 2019-11-01
印刷时间 2019-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932
CIP核字 2019175622
中图分类号 K382.09
丛书名
印张 33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198
130
6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8:5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