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先行者--改革开放初期湖北中国画六家研究/美术文化研究丛书/华大博雅学术文库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以改革开放初期湖北地区六位中国画画家的艺术探索为中心,系统展示这一群体相互砥砺、协同创新的历史面貌。他们在国画创新低迷的时期敢为人先,创作了大量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他们组建画会,在全国各地举办画展,召开跨界学术研讨会,定期举行艺术沙龙,有力地推动了湖北美术的发展。他们培养、提携后进,使之成为美术新思潮的主力军,其影响一直延续到当下。他们在全国美术界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力,成为美术史上特有的“湖北群体”现象。 作者简介 蔡敏,男,1979年出生,四川人。历史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社会史研究中心副主任,CHINESE ARTS QUARTERLY编辑部主任。伦敦大学瓦尔堡学院访问学者,台湾艺术大学访问学者。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文革”结束后的湖北画坛 第二章 湖北中国画六家的艺术人生 一、周韶华 二、汤文选 三、鲁慕迅 四、冯今松 五、邵声朗 六、陈方既 第三章 湖北中国画六家的艺术活动 一、六人交往与提携后进 二、晴川画会 三、跨界的学术研究与《美术思潮》 第四章 湖北中国画六家的创作实践 一、“横向移植”与“隔代遗传”的创新理念 二、寻求跨画种的语言融合 三、湖北中国画六家的创新成果 结语 参考文献 导语 本书以1976—1985年在湖北乃至在全国有影响的六位中国画家及其活动为研究对象。他们处于改革开放初期,面对西方艺术思潮的冲击,他们一方面坚守传统,一方面努力学习西方的新艺术形式,并提出了“隔代遗传”“横向移植”策略,积极探索,敢为人先,在当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在1976至1985年间的国画创新活动,在中国画百年变革运动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顾这一段历史,不仅可以加深对80年代美术思潮的认识,也可以为今后中国画艺术发展提供借鉴。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先行者--改革开放初期湖北中国画六家研究/美术文化研究丛书/华大博雅学术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蔡敏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28672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3 |
出版时间 | 2019-06-01 |
首版时间 | 2019-06-01 |
印刷时间 | 2019-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04 |
CIP核字 | 2019102835 |
中图分类号 | J212.092 |
丛书名 | 美术文化研究丛书 |
印张 | 10.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40 |
宽 | 172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