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揭乡愿与大盗(仁学) |
内容 | 作者简介 谭嗣同(1865—1898):号壮飞,湖南浏阳人;近代中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维新派领袖人物之一。戊戌变法失败后,曾言:“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目录 仁学序 自叙 仁学界说(二十七界说) 仁学卷上 一 以太之体与用 二 脑与电 三 以一身而验仁 四 通塞之本 五 天地间亦仁而已矣(一) 六 天地间亦仁而已矣(二) 七 人我分别 八 仁之乱于名 九 性善、性恶 十 无性 十一 原质、以太、性 十二 不生不灭 十三 好生恶死之惑 十四 灵魂与体魄 十五 不生不灭乌乎出 十六 逝者而已矣 十七 真理为对待所瞒 十八 日新与好古 十九 非静 二十 非俭 二一 毋言节流,开源而已 二十二 人人可奢,物物可贵 二三 仁于通商 二四 惜时 二五 心在外不在内 二六 《大学》与唯识学 二十七 佛、孔、耶之异同 二八 佛、孔、耶三教主之不幸 二九 大盗与乡愿 三十 荀学之伦常 仁学卷下 三一 民贵君轻 三二 愚忠 三三 外患 三四 内不图变法 三五 湘军之罪 三六 自屠割其民 三七 三纲之为害 三八 五伦 三九 极纯极广之佛教 四十 以儒蔽孔教 四一 保国莫捷于学 四二 机心 四三 心力 四四 自强之策 四五 心力所由显 四六 众生之业力 四七 国治而后家齐 四八 贵知不贵行 四九 度人即度己 五十 无一众生得灭度 附录 谭嗣同传 三十自纪 壮飞楼治事十篇 导语 谭嗣同的启蒙思想,是通过其独特的“仁学”体系体现的。“仁”是中国古代儒学的基本概念,孔子讲“仁心”,孟子讲“仁政”,朱熹讲“仁生”,康有为进一步提出“仁本”思想。谭嗣同继承了这一思想传统,并根据维新变法的理论需要,把“仁”改造为他的新思想体系的核心范畴。 内容推荐 “仁学”是谭嗣同的代表作,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本次出版,主要据蔡尚思、方行整理的“谭嗣同全集》(1981年中华书局版);全书分五十章,原无章标题,兹从正文提取关键字,以表各章大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揭乡愿与大盗(仁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谭嗣同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崇文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035260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6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8 |
出版时间 | 2019-09-01 |
首版时间 | 2019-09-01 |
印刷时间 | 2019-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02 |
CIP核字 | 2018238497 |
中图分类号 | B254.1 |
丛书名 | |
印张 | 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10 |
宽 | 146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