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孤独课(精)
内容
作者简介
亚然,本名关仲然,1993年生,香港新一代文化人、专栏作家。香港中文大学毕业,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博士候选人。
学术研究之外,兴趣涉猎甚广,对音乐、足球、威士忌都有研究。专栏见于《明报》等,同时为学术期刊《中国季刊》(China Quarterly)等撰写书评。
书评(媒体评论)
作为亚然的第一本书,《孤独课》的难得意义在
于记录了他的“纯真年代”,让读者看见并伴随他的
精神浪荡……暗暗感动于原来世上确有声气相投的陌
生同志。
——马家辉,长篇小说《龙头凤尾》作者
目录
Ⅰ 读书的路途
孤岛
大留学潮
错过了的时代
不是雪泥鸿爪
在伦敦的半年
漂泊生活
百花里族人
左翼重镇——亚非学院
讨厌考试
读博士的困难
研究生完全求生秘诀
虾汤拉面和鸡汤拉面
爱书人天堂
像王强一样的书蠹
倒数中的古巴
Ⅱ 三城记
伦敦指南
三个锦囊
伦敦很危险
拯救了我的圣诞灯饰
在伦敦遇见画狂老人
恐袭与恐惧
从废墟中复活
图亭最有型
暂别英伦
智慧城市与自慰城市
香港小姐
消噪香港
文化差异
温柔的台湾
地道台湾游
食在伦敦
寻找香港的味道
廖家牛肉面
Ⅲ 生活的干涩和快乐
人一旦爱,遂极脆弱
梦碎与幻灭
邓寇克
第一步
电视节目有好多种
把荒谬留给电视剧
文化沙龙
小王子
北上苏格兰
旅行团之死
避走日本
听风的歌
职人叉烧
不太欧洲的苏黎世
主题公园威尼斯
不会脱节
学不到的断舍离
上瘾之必要
Ⅳ 我的comfort zone
伦敦的夏天等我回来
音乐会的最佳座位
指挥大师
管弦乐团的五粮液
面对恐袭
将世界变好一点
相约在音乐厅的顶楼
皇家阿尔伯特地狱
没有永远标准
波坦金战舰
革命在伦敦
在主教堂听马勒
花甲之年
不人乐厅,怎知动听如此
音乐政治家
戴上指环的梵志登
独乐乐,不如读乐乐之乐
喝威士忌,不如读威士忌
喝的是工艺精神
哪里还有奥威尔的脚毛
村上春树的威士忌
100%艾雷岛
威士忌盛世
炒炒卖卖麦卡伦
最长的一天
台式世界杯
我的世界杯
邻舍与仇敌
一个年代的终结:再见云加
精彩页
孤岛
读书研究的生活必须规律,无论在伦敦抑或台北都一样,都是起床、吃饭、工作,然后回家。圣诞也好佛诞也好,都跟我们没有关系,因为研究生的日历每一天都是黑色的:没有假期、没有休息。
做研究的生活规律之余,而且孤独,当台湾的麦当劳最近也可以自助点餐的时候,真的可以一天到晚完全不用开口说一句话。所以“no man is an island”这句说话其实不对,每个研究生都是一座孤岛。
难怪久不久就有报道说,要多多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最近美国有研究发现:研究生比一般人感到抑郁焦虑的机会超出六倍。人的情绪就像一个循环,总会有固定时间的潮起潮落。我的专栏一直以来都写读书的生活,读者或多或少应该捕捉得到我最近的情绪状态处于什么位置。
我在台北住古亭,工作的地方在大安,之前气温还在三十度以下,可以穿过大安森林公园慢慢走到办公室,总见到一群大妈聚集晨运,几只松鼠跑来跑去,还有一对又一对的男女、男男或女女在拍拖在亲热。但六月未到,台北已经热得像火炉,看新闻说今年台湾香港都一样,都是破纪录的炎夏。一到室外已经全身湿透、几乎立即溶掉,我差点以为自己是玛利欧(Mario),去了会喷火有熔岩的世界。
因为只在台北待半年左右,可以租住选择的地方都没有太多,最后选了一间小小的劏房,就在一栋老旧的大厦里面。房间楼底很高,台湾朋友说这些是“楼中楼”,床就在阁楼上面。对于常常在家工作的人来说,书台跟床的距离还是愈远愈好,分成两层就最好不过。不过劏房没有窗口,外面天晴抑或下雨都不知道;而且没有厨房,一天三餐都要在外面解决,思考“晚餐吃什么”就成为每日最大的难题。
读书人容易觉得孤独和失落,不过反过来也一样容易快乐和满足,到书店逛逛然后捧着一堆新书回家就是最好的方法。最近读江勇振教授写的《舍我其谁:胡适》(刚刚出到第四部)读得入神,读胡适先生如何走上留学的路,又如何从修读农学转到哲学。胡适是留学生,我也是留学生,就算永远不可能成为胡适,也要以胡适先生作为目标,奋斗一下。
最近还有一件小事为我的苦闷生活带来一点欢乐。在台湾消费,无论饮食玩乐都总有张发票(即单据),所以在台湾生活的人总会收集这些发票,为的是参加由官方举办、每两个月一次的发票号码大抽奖,特别大奖的奖金是1000万新台币。
去过我的劏房的朋友都笑我像独居老人,因为我有个装满发票的信封。而且每晚回家之后,总会将当日的发票资料输入手机的“云端发票”App,方便“对奖”。最近终于开奖,在我一共百多张发票之中,有两张中了“六奖”,共得400元整,真是可喜可贺,对吗?
P3-5
导语
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书店,一个人上酒馆,一个人去听音乐会,一个人也有hard core,一个人更多空间。
外面的世界原来如此美好,走出孤独,生活在远方——带一本书去伦敦,爱书人的天堂,不入乐厅,怎知动听如此?
《孤独课》写生活日常的干涩和快乐,将世界变好一点,也论“上瘾之必要”。
如果你没有在伦敦上到几种“瘾”,实在是枉来伦敦。
序言
自序:孤寂的读书路
离乡别井身在异地,英文是diaspora,这个英文单字
看起来总是带点无以名状的沧桑感觉。独个儿在外地读书
生活,因为你不是本地人,无论你如何打破语言的界限、
怎样融入当地的生活之中,你始终都会跟那个不属于你的
城市保持着一种距离,慢慢成为了繁华闹市中的一座孤岛

但这种距离也不必然是负面的情绪,因为你同时拥有
有一种近乎没有规范的自由,通过这种自己与所住的城市
之间的距离、自己与我城香港的距离,无论在生活上抑或
思想上都保持一种清醒、得到更多空间。而这本书的文章
,就是以一个孤独的、diaspora的视角,记下在留学生活
中所遇到的人与事。
孤寂的留学生活当然不是暗淡无光,只是更需要靠自
己努力去添加色彩。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书店,一个人
上酒馆,一个人去看足球、听音乐会;所看到的、听到的
、想到的,都不会比联群结队的时候来得少。写作变成一
种对话,将这些看到听到想到的人和事都记下来。而这本
书,就是这些自我对话的结集。
全书分成四个主题,写读书的路途,写生活日常的干
涩和快乐,也写我在研究生活以外所开辟的comfort zone
,还有我始终最关心的政治时事。因为都是人在留学读书
的时候书写,所以归根结底,“读书”是贯穿全书的重要
主题,或者应该说,我的身份本来就是读书人,所踏上的
也是读书这条路。文章是近两年所写,主要写在伦敦,也
有一部分在台北和香港书写。
因为踏上读书这条路,所以才会打开一道又一道的门
。这段路我只是刚刚开始走上,而且前面尚有一万里路要
走。这本小书,标志着这个旅程的开始。
是为序。
内容推荐
一个人?是的,一个人。
这是一本关于留学生活的结集,写一个香港人到英国读书,来回三地漂泊生活(伦敦、台北、香港)。研究生的生活枯燥而孤独,所以在读书路上不应该也不能够只有读书、或只读有关研究的书。这几年在异地生活,时间都在图书馆、音乐厅,或在球场、书店、酒馆中度过,而这本书的文章就是记下在这些地方所遇到的人和事。
作者虽然年轻,文字却沉稳而沧桑;文章写在不同城市,敏感捕捉城市之中的故事日常。在伦敦音乐厅听到无声电影的现场配乐,会想到这个欧洲城市跟俄国历史的密切关系;在苏格兰的小岛欣赏威士忌之余,更欣赏在小岛上生活的人所营造的社区关系;在台湾吃牛肉面,又会吃出餐馆背后一个家庭的结合和别离……
孤独课。孤岛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孤独课(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亚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821935
开本 32开
页数 27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9-10-01
首版时间 2019-10-01
印刷时间 201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88
CIP核字 2019192905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192
137
2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5: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