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拿得起放不下的大明史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明朝前期,明朝中期,明朝晚期,以史实为基础,通过轻松幽默的笔触描绘或鲜为人知或妙趣横生的历史:真正打下明朝江山的居然不是朱元璋?朱棣为什么啥都听一个和尚的?目前赏金高的通缉犯是谁?唐伯虎居然诈骗盐运使?奇葩皇帝闹出了怎样的靠前笑话?
本书抽丝剥茧,层层深入,结合了一些人物的心理活动,很好有代入感。
本书附带明朝历代皇帝列表及明朝大事年表,让你对大明历史有清晰概括的认识。
作者简介
历史君,知名新媒体作家。本名文旭雄,擅长明清、民国、古代史,粉丝数百万。为多部知名电影创作过多篇新媒体历史故事,是青年历史界新媒体典型代表人物之一。曾为某搜索引擎公司数据产品经理,后创立科技公司并担任CEO。
目录
壹 明朝前期那些事儿
真正打下明朝江山的,居然不是朱元璋?
傅友德一战定云南,让元朝残余势力一败涂地
朱元璋到底是如何杀功臣的?
朱元璋本来要杀外甥李文忠,为什么又改变了主意?
朱元璋为什么要“砸死”太子朱标?
朱元璋为什么想把儿子朱棣饿死?
朱元璋不让孟子吃“冷猪肉”,刑部尚书为何拼死反对?
为了维护面子,朱元璋有哪些做法?
朱元璋的雷霆手段
刘伯温报告胡惟庸下毒害他,朱元璋:放宽心,好好养病
汤和为什么要出卖李善长?
为什么明朝是外戚没“出息”的朝代?
史上赏金高的通缉犯,究竟是何方“神圣”?
朱棣造反时,朱元璋其他儿子在干啥?
“靖难之役”中,朱棣难缠的对手竟然是他舅子!
建文帝一败涂地,只因出了个昏着
朱棣始终找不到建文帝,原来他被一个能预知未来的人带走了
八十多岁时,建文帝出来“自首”
明朝在朝鲜选妃秘闻
为什么他们站在高处就姓高,坐在石头上就姓石?
平叛将领想当“安南王”,致七万大军全军覆没,安南独立
害死明成祖朱棣的,是个伊朗人!
朱棣那么牛,为什么啥都听一个和尚的?
战无不胜的朱棣,差点被这个文弱书生打死
八百七十多条无辜的生命,凭什么为方孝孺的名节买单?
这个“短命皇帝”的特殊才能,无人能及!
这个“明朝好皇帝”,为什么将恩师乱棍打死?
贰 明朝中期那些事儿
俘虏了明朝皇帝,谁知竟成了烫手山芋
没有这个小人物,被俘的明英宗活不过那个寒冷的冬天
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全靠总指挥运用了一个法宝
被于谦一句话得罪后,他一句话要了于谦的命
史上部禁书写了啥?
这个采花大盗,居然惊动了皇帝
唐伯虎诈骗盐运使为什么未被追究?
冲入敌阵,亲手砍死一个敌人的皇帝是什么画风?
自古帝王多风流,明朝这两位也不甘落后
明世宗恨的为什么不是人,而是两个字?
连考八次会试落第,“明朝欧阳修”是如何炼成的?
奸臣严嵩,地震没震倒他,却栽在儿子手里
助戚继光百战百胜的那些“黑科技”
叁 明朝晚期那些事儿
打不下你的都城,干脆自己建一个
明朝国本之争,优选赢家转眼成优选输家
万历皇帝是如何避免一场文字狱的?
七次上书恳辞王位,终成大百科全书式学者
明朝后的疯狂之举
为什么连妓女都要骂大画家董其昌?
后金军打毛文龙,竟演变成了对岛国的“灭国之战”!
魏忠贤是如何混到“九千岁”的?
国家生死存亡关头,这帮人却忙着发国难财!
奇葩皇帝闹国际笑话
“萨尔浒大战”之后,明朝又发生了什么“不可原谅”之事?
崇祯误用奸臣导致大明灭亡
袁崇焕被杀的真相
清军打来,兄弟率军勤王,崇祯为什么不允许?
朱慈焕被追杀了六十年
“我就是史可法,你们来杀我吧!”
明朝升官快的人:不会坑爹的内阁首辅不是好状元
饿死也不投降的洪承畴,终为什么还是降了?
张献忠:败于鳌拜之手的运动战高手
一个女人害死了明朝?
晚明硬汉究竟有多硬?
四百多年前的这位科学家,上海徐家汇因他而改名
明朝末年的那场鼠疫,到底有多恐怖?
附录一 明朝历代皇帝
附录二 明朝大事年表
序言
历史是美人,明史是西施
20世纪80年代,我出生于南方小城。
说起来蛮有意思,从小到大,尽管数学好,却对历史
爱不释手。
很多次考试后,当数学和历史同时满分时,班主任会
惊讶地说:真是不可思议。同学问心得,那时年少懵懂,
便回了一句:“学习可能痛苦,但历史蛮有意思。”
于是,在那个知识和生活贫瘠的年代,我读遍了多本
史书,历史犹如一个游戏机,让我痴迷其中,欲罢不能。
进入千禧年,北京求学,认识了五湖四海的同学,遇
到了知识渊博的老师。浮华都市,历史犹如一面指南针,
为我指明方向,使我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工作之后,数据和数学成了我养家糊口的本领,而历
史依然是我的挚爱。工作之余我便开始书写历史,从微博
,到头条,到微信,从一百四十个字到一千四百个字,转
眼近十年,积累了上百万字。其间经历欢愉苦痛,经历波
澜曲折,收获很多粉丝,结交许多友人,时代风云变幻,
历史沧海桑田,我经常与友人说笑:我快变成一部活的新
媒体历史了。
我为什么钟爱大明史?
胡适先生曾经说过: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在我看来,胡适先生或许略为悲观,我想说:历史其实是
个美人,大明史犹如西施,让你夜夜相思,让你拿得起放
不下。明朝实在太有意思,值得各位细细品读。人心虚幻
又真实,人性简单又复杂。读懂了历史,便读懂了人性,
也就看透了人生。
《拿得起放不下的大明史》尝试用轻松的笔,带你看
枯燥的史,还能收获满满,品历史、品美酒、品美人,人
生乐事大抵如此。
在这里,我要感谢一路走来的各位友人们,粉丝们。
很难想象,没有你们的鼓励和鞭策,生活只剩骨感,怎会
如此丰满,更谈何进步。也要感谢历史大师们留下的各种
知识和典籍,能让我吸收营养,写出故事,娱悦并警醒大
家。还要感谢出版方和编辑部的朋友们辛苦劳作。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我只是一个略懂历史、喜欢历
史的年轻人,非专业大师,如有不严谨之处,还望及时提
醒,多多海涵。愿读者们能有开心畅快的阅读体验!
年少轻狂时,与君共欢言。
山花烂漫时,历史君归来。
导语
“历史君”等微信大号原创作者,新锐历史作家历史君倾力打造!
陈思诚、陆川、王丽萍、赵普、曾子航、方泉等多位明星大咖一致鼎力推荐!
这是一本初读过瘾,再读醒脑,看完开窍,可以让你读出大智慧的明朝历史。
明朝实在太有意思,值得各位细细品读。人心虚幻又真实,人性简单又复杂。读懂了历史,便读懂了人性,也就看透了人生。
书评(媒体评论)
拿得起放不下,是大明史,也是人心史;拿得起
放得下,是历史君,也是读史君。
——著名主持人、文化学者 赵普
读历史看故事,应当抽丝剥茧,由浅入深看到故
事的本质。历史君的这本新书将从另外一个角度带你
体会不一样的大明史。
——著名导演、编剧、演员 陈思诚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拿得起放不下的不仅
有爱情,还有历史。历史君这本新书时刻提醒着大家
,这个时代爱情的可贵,历史的重要。
——著名作家、主持人 曾子航
生活和历史都是有情感的,历史君文字浅显易懂
,妙趣横生,带你轻松畅快了解大明史。
——著名编剧、作家 王丽萍
历史王朝,脱不掉兴勃亡忽的规律。历史君娓娓
道来的大明史,启发着大家铭记历史王朝兴亡的道理

——三好生登山队队长、珠峰登顶者、财经文化
作家 方泉
精彩页
壹 明朝前期那些事儿
真正打下明朝江山的,居然不是朱元璋?
明朝的开国功臣里,这些人的名字如雷贯耳:徐达、常遇春、刘伯温、李善长、李文忠、邓愈、朱文正、汤和、朱亮祖、胡大海、周德兴、廖永忠、傅友德、冯国用、冯胜、沐英、蓝玉……
其实,论功劳,上述这些功臣恐怕都不及一个名叫朱升的人,尽管听过这个名字的人很少。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如果没有这个“默默无闻”的朱升,就没有日后的大明江山。
01 朱元璋差点给他跪下
和朱元璋一样,朱升也是安徽(休宁)人。
早在元朝时期,老朱就高中进士,授池州路学正。虽然那时候他已经50岁了,但并不急于出仕,还想浪费一下青春,有关部门多次催他去上任,他都以各种理由拖拖拖,一直拖了两年才去,还老大不情愿。
原来他不喜欢从北方来的那些入侵者,认为他们是蛮夷,不配统治我华夏,他不想为他们服务。三年任职期满后,他便回家隐居去了。
那时已是元末,社会局面混乱不堪,到处是农民起义战争的硝烟,闻不惯硝烟味的朱升为了躲避兵灾,总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宅在家里著书立说。
他不想为元朝服务,却愿意帮朱元璋,是希望朱元璋能“帮”他赶走那些蛮夷,他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
公元1357年,朱元璋率领大军出征浙东经过徽州,听手下大将邓愈说起朱升这个人很有才时,朱元璋便也学刘备三顾茅庐,亲自来到朱升隐居的石门,向他虚心求教。
与诸葛亮直到第三次才扭扭捏捏地答应出来为刘备工作不同的是,朱升一见到朱元璋,就被他“亲顾茅庐、礼贤下士”的精神感动得不要不要的,一口答应出来帮他。
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九字战略诞生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朱升的这九个字值多少钱呢?不知道。只知道朱元璋听了喜出望外,当时就差点给朱升跪下磕头,“命预帷幄密议”——马上给我准备帐篷,我要和这位先生密谈,谁也不许打搅。
从那天开始,“誓效智力以谋国,竭耿耿之丹衷”的朱升成为朱元璋最为倚重的谋臣。而朱元璋呢,正是靠了那“九字真言”,才打下了江山。
它就像黑暗中的指路明灯,为在黑暗中苦苦摸索的朱元璋照亮了前进的道路。如果没有这九个字,朱元璋也不知会走到什么岔路上去,可能一不留神踩着别人布下的地雷,轰的一声粉身碎骨:或者一脚踩空掉下悬崖:也可能像一只乱飞的无头苍蝇一样,飞着飞着就被鸟儿一口吃掉。
02 替朱元璋“挖”人才
朱升对朱元璋的贡献,不仅仅是这九字真言,他还把几个王佐之才,“弄”到了朱元璋的碗里。
1358年十一月,朱元璋带兵攻打婺州(今浙江金华)。这个地方虽然很小,却很难打,以至于“久拒不下”。愁眉苦脸的朱元璋问朱升怎么办,朱升说你亲自去指挥试试,朱元璋说这个可以有,但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朱升仿佛早就替他想好了,说:“要想天下无敌,就要争取人心,而要争取人心,除了善待投降之人,还要善待其他人,总而言之,杀降不祥,唯不嗜杀人者,才能天下无敌。”
朱元璋心里揣着这个“秘诀”,亲率十万大军,喜滋滋地开往婺州,下令“城破不许妄杀”,没多久就顺利拿下了婺州。
硝烟尚未散尽,朱元璋的眼睛就盯上了处州(今浙江丽水),因为这地方近啊,眨眼工夫就到,也许还可以顺手牵个羊。然而到底干不干得,他又没把握,便征求朱升的意见。朱升说当然干得,而且必须拿下处州,因为这个地方有三个家伙不是一般人,他们是刘基(刘伯温)、叶琛、张溢,个个都有王佐之才,领导您肯定想得到他们,但是他们又不可能主动来投奔,所以必须拿下处州!(《朱枫林集》:处州有刘基、叶琛、章溢,皆王佐才,难致麾下,必取处州,然后可得。)
拿下处州后,朱元璋就把那“三贤”弄到碗里来了。
03 救了朱元璋一命
把那“三贤”弄来后,朱升接着又为朱元璋战胜陈友谅出谋划策。
1363年八月,鄱阳湖大战开始了。从大战开始整整三天时间,朱元璋都处于劣势,再这样下去,也许就栽在这里了。
正当朱元璋一筹莫展之际,朱升又有了主意:姓陈的这回是倾巢出动,那么多人,粮食又那么少,肯定坚持不了多久。咱们只要堵住南湖嘴,断了他的退路,他粮尽力疲时肯定想逃走,到时候咱们前后夹击,他就完蛋了。
朱元璋还是没有信心:他们粮食少,咱们粮食也不多啊,也支撑不了多久啊。朱升说没事,离这里一百里左右有四个土豪,他们家存的粮食多,咱们应该赶快去弄来,不能让贼抢了先。朱元璋大喜,立即派人去借粮,“果得粮万余”。
八月底,陈友谅果然没粮了。军队没粮,要么死战要么开溜。这么多人,死战划不来,因为这通常意味着战死。那就溜呗。
一切按照朱升预料的在发展,冒死突围的陈友谅果然经南湖嘴开溜,而朱元璋正在那里等着他呢。兴高采烈的朱元璋坐在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由于便于携带,打仗时一些将军随身携带,累了就当沙发坐,后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拿得起放不下的大明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历史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1746225
开本 16开
页数 2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2
出版时间 2019-11-01
首版时间 2019-11-01
印刷时间 2019-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450
CIP核字 2019171511
中图分类号 K248.09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40
170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5:5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