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穿城观影(中国当代影像的空间生产与体感)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集结了作者在当代中国电影和先锋艺术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作者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为经,以聚焦城市的影像(电影和先锋艺术)作品为纬,以“体感”和“生产”为勾连和编织方法,铺展中国当代城市的影像地图。在这一影像地图上,本书尤其侧重对北京和上海等大都市空间的精细雕琢,通过立体化和深度化的个案分析,探讨空间与影像二者的交织与互动。所谓“穿城观影”,不仅意指通过城市空间来观看和分析影像作品,更强调借由城市影像的“穿针引线”“穿街走巷”和“穿衣配饰”来管窥中国当代的城市化发展。
作者简介
陈涛,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城市电影和新媒体艺术。著有《电影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底层再现:中国当代电影中的城市游民》(中国戏剧出版社,2015),译有《高行健与跨文化剧场》(与郑杰合译,香港大山文化出版社,2015)、《银色金属恋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一只鸟的选择》(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再见,西方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等,并在《文艺研究》《当代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艺术百家》《当代文坛》《韩中言语文化学报》《文化研究月报》,以及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f Literature,Nantah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Culture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目录
引论 穿针、穿行与穿衣:中国当代影像的空间生产与体感
第一部分 电影1:再现·底层·边缘
第一章 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变奏:摇滚电影中的北京
第二章 边缘与戏谑:当代底层喜剧电影中的城市
第三章 “新作者电影”的突围: 刁亦男电影中的黑色空间
第四章 底层、父权与怀旧:当代电影中的四合院
第二部分 先锋艺术:生产·拆迁·招魂
第五章 拆呐,中国:先锋艺术对城市拆迁的再现
第六章 异质与想象:先锋艺术中的长城
第七章 怀旧与招魂:观念摄影中的家庭老照片
第八章 三口之家:当代“标准”家庭构图
第三部分 电影2:体感·漫游·穿行
第九章 体感上海的方法:21世纪初电影叙事与城市空间
第十章 游走于双城之间:许鞍华对张爱玲的电影改编
第十一章 都市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出租车司机掠“影”
第十二章 城市的皮肤学者:当代电影中的出租车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本书是作者的第二本专著,某种程度上延续了《底层再现:中国当代电影中的城市游民》(以下简称《底层再现》)的社会关怀,并将问题意识和研究视角进行了延伸和拓展。
同《底层再现》相比,本书所集的12篇文章虽然全都聚焦于中国当代影像中的城市空间问题,但在具体研究对象、论述方式和理论视角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多样性,因此作者在集结成书时对内容和格式进行了较多的修改,并在引论部分以“穿针引线”“穿街走巷”和“穿衣配饰”串联整本书的理论视角,从而令本书的问题意识更为集中和深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穿城观影(中国当代影像的空间生产与体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537113
开本 16开
页数 2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20-02-01
首版时间 2020-02-01
印刷时间 2020-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356
CIP核字 2019185842
中图分类号 J905.2-53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0
1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