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梦的解析
内容
内容推荐
睡觉很多时候都会做梦,对梦的解释从古至今人类没有停止过研究。
从中国的“周公解梦”到西方解梦大师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梦到底是未来的预言还是愿望的达成,各有各的见解。
《梦的解析》虽然叫“梦的解析”,但实际上并不是解梦的宝典,不是未卜先知,不是算命打卦,而是实现“认识自己”的可操作性手段之一。《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倾尽半生心血开发出来的一种心理诊断和治疗工具。
这么一本世界名著,世界名著给人的感觉就是很(读)高(不)冷(懂)的。
名著的结局大多数是束之高阁,全当镇宅了。
青年画家果果,打破了这个局。她用101幅画作与弗洛伊德“梦中相约”,跨时空“对话”。以梦为马,天马行空,将书中云腾雾绕的描述定格为一幅幅生动的“超现实”画作。
从“且有大觉,而后知其大梦也”的庄子,到“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汤显祖……梦,不止于一种生理反应,与“现实世界”相对应的另一疆域,往往被人们投射以种种想象和诠释。
对于艺术家而言,每一幅画都是他们灵魂的再现,需要无限的时间寻找灵感,果果经过了近三年的打磨,终于完成了这场梦。
作者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出生于奥地利摩拉维亚一个犹太人家庭,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恋母情结”,“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等概念,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精神分析学始终坚持将性(爱)本能视为人类一切行为的主要动机,从上世纪以来就一直在学术界以及社会上颇具争议。因此,弗洛伊德一生毁誉参半,很难评判他在历史上的地位。有人认为他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也有人将他视为“欺世盗名的江湖骗子”、“变态色情狂”。
2000年,英国BBC将弗洛伊德与爱因斯坦、笛卡尔、牛顿、达尔文、康德、马克思、黑格尔、马克斯韦尔、阿奎那评选为千年来的十大伟人。
目录
Chapter 01 有关梦的问题的科学文献
I 梦与清醒生活的关系
Ⅱ 梦的材料:梦中记忆
Ⅲ 梦的刺激和梦的来源
Ⅳ 为何醒来后会忘记梦
V 梦的心理特征
Ⅵ 梦中的道德感
Ⅶ 梦的理论和梦的功能
Ⅷ 梦与精神疾病的关系
Chapter 02 梦的解析方法:对一例梦的分析
Chapter 03 梦是愿望的达成
Chapter 04 梦的伪装
Chapter 05 梦的材料和梦的来源
I 梦中的近期及一艘性材料
Ⅱ 作为梦之来源的童年期材料
Ⅲ 梦的躯体刺激来源
Ⅳ 典型的梦
Chapter 06 梦的工作
I 梦的浓缩工作
Ⅱ 梦的移置工作
Ⅲ 梦的表现手段
Ⅳ 表现力的考虑
V 梦的象征表现:其他典型的梦
Ⅵ 一些例证:梦中的计算和言谈
Ⅶ 荒唐的梦:梦中的理智活动
Ⅷ 梦中的情感
Ⅸ 梦的润饰工作
Chapter 07 做梦过程的心理学
I 梦的遗忘
Ⅱ 回归现象
Ⅲ 愿望的达成
Ⅳ 梦的惊醒、梦的功能、焦虑的梦
V 原初过程和继发过程:压抑作用
Ⅵ 潜意识和意识:现实
序言
本书旨在探讨梦的阐释问题。我认为,这其实并没有
超出神经病理学关心的范围,因为,如果从心理学角度来
看,梦在一系列精神异常现象中居于首位,这一系列现象
的其他成员,如癔症性恐怖症、强迫症、妄想症,囿于实
践,仅限医生去面对。我们将会看到,梦虽不具有类似的
实践意义。然而作为一种范例,它的理论价值却更为重要
。如果不能解释梦中形象是如何产生的,要想了解癔症性
恐怖症、强迫症、妄想症的发病机理,并对治疗施加影响
,将是徒劳的。
不过,这种联系虽然说明了本书主题的重要性,却也
导致了本书的一些缺陷。在本书中,人们会发现有不少讨
论中断的地方,原因就在于,探讨梦的形成,会涉及一些
更复杂的精神病理学问题,从而在两者之间产生许多交会
的地方。可是,这些精神病理学问题并不方便在本书中展
开探讨,只能留待日后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又有进一步
的材料时,另行讨论。
我的释梦工作所用材料的特点,也给本书的出版带来
了困难。从我书中的内容就可以看出来:为什么文献中记
载的梦或那些不知从何处收集来的梦,对我的释梦工作来
说全不可用。我只能在两者间做选择,要么是自己的梦,
要么是在我这里接受精神分析治疗的患者的梦。其中,后
一类材料无法采用,因为这一类梦掺杂了神经症的特点,
从而变得复杂了,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可是,如果用我
自己的梦,就必然要让自己精神生活中的私密信息更多地
暴露在他人的目光之下,这或许会超出我的承受能力,超
出任何一个科学研究者而非诗人的必要工作范围。这一点
让我感到难为情,可又无法避免,因此我还是做了让步,
否则就只能放弃为我的心理学研究结果提供证据材料了。
当然,用省略和代替的形式来避免自己最重要的隐私泄露
出去,这种方式的诱惑我也没能抵抗得住,可是,这样的
情况出现得太多,就会严重削弱我所用材料的价值。我只
能希望,本书的读者能理解我的困境,从而宽容我。此外
,无论是谁,如果觉得书中讲到的梦在某种程度上也涉及
了他本人,希望他至少不要剥夺他人在梦中的思想自由。
导语
有很多书你知道它经典必读,但是奈何读不下去!包括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这个版本能让你从头翻到尾!
四大使馆、企业家马云极力推荐版本!
译文忠实性与可读性冠于诸版,在必要处添加译者注,扫清理解障碍
有图有真相,101幅超大全彩插图给你艺术享受
这本书还带来了一个小惊喜,随书附赠了四张精美明信片,明信片后写有四个人的读后感,除了画家果果本人之外,还有奥地利大使馆文化参赞欧诺德(ArnoldObermayr)、瑞士驻华大使戴尚贤(Jean-JacquesdeDardel)以及企业家马云。
精彩页
Chapter 01 有关梦的问题的科学文献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要证明有一种可用来释梦的心理学技巧。运用这种技巧,任何梦都可以成为富有意义的心理结构,可以归入清醒状态下精神活动的特定区域。
此外,我还想解释清楚导致梦如此奇特和难以辨认的背后机理,并且从中挖出那些深层心理力量的实质,正是这些力量之间的协作或斗争导致了梦的产生。我的解释只要能实现这一目的就行了,因为一旦做到这一点,梦的问题就会汇入更广泛的问题,而要解决那些问题,就得运用其他材料了。
首先,概要介绍一下,关于梦的问题,前人已有哪些成果,目前的研究状况又是怎样的。因为在本书的论证过程中,我很少有机会再谈到这个话题。
大体上,尽管努力了几千年,人们对梦的科学认识却少有什么进步,之前的研究者也普遍承认这一点,因此没有必要一一列举各类观点。在本书的后面,我附了一份文献目录,关于梦的主题,这些文献中有许多颇有见地的评论,还有大量有趣的材料。然而,并没有或很少有材料能够澄清梦的本质,或者彻底澄清关于它的任何一个谜团。而受过一般教育的外行人当然就了解得更少了。
史前时代的原始人类是如何理解梦的,梦对原始人世界观和灵魂观的形成有什么影响,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课题。以至于我在这里忽略它。是有所不舍的。关于这个课题,我还是推荐大家去读一读约翰·卢伯克、赫伯特-斯宾塞、E.B.泰勒等人的名作,但要说明一下,只有当我们完成摆在面前的“释梦”任务之后,才能真正理解这类问题和猜想的意义。
在古典时代,原始人类对梦的看法显然仍旧影响着各民族对梦的态度。他们认为,梦与他们笃信的一个超自然世界有关系,梦带来的是神灵或魔鬼的启示。此外,他们还相信,对梦者来说,梦是有重要意义的,通常是预告未来。可是。梦的内容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做梦者的影响过于纷繁复杂,很难用一种统一概念予以解释,有必要根据这些梦的价值和可靠性,对它们进行各种区分与归类。
古代哲学家们对梦的评价高低,当然还是取决于他们对占卜术的重视程度。亚里士多德有两部论及梦的著作,在这两本书中,梦已经成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了。亚氏告诉我们,梦并非神赐,其本质与其说是神灵的,毋宁说是魔鬼的,因为人的本性实恶非善。也就是说,梦并不是来自超自然世界的启示,而是服从着人类精神活动的规律。当然,人的精神与神灵也还有一定关系。梦被亚氏定义为人在睡眠过程中发生的心理活动。
亚里士多德了解梦的部分特点,例如,梦会将人在睡眠中的轻微感官刺激放大成剧烈刺激(“人身体的这个或那个部位仅仅是轻微变热,做梦的人就会相信他正从火中走过,正被灼烧”)。他由此得出结论:梦会将身体变化的最初迹象透露给医生,而这些迹象白天是注意不到的。
如前所述,在亚里士多德之前,人们并不认为梦是睡眠过程中心理活动的产物,而将之当作来自神灵的启示。我们在解梦中随时可见的两种相反观点。在那时候就已经萌芽了。古人把梦分为两类:一类是真实的、有价值的梦,是被送来向睡眠者发出警告或是预言未来的:另一类则是虚伪的、欺骗的、无意义的梦,其意图只在于把睡眠者引入歧途或是毁灭。
根据马克罗比乌斯和阿特米多鲁斯的观点,格鲁伯也对梦做过类似划分:“梦分为两类。一类只受现在(或过去)的影响,但对未来并无意义,这类梦包括了失眠,它直接再现一个确定的观念或其反面,如饥饿或飨宴:也包括了幻觉,它用幻想的方式扩展一个确定的观念,例如梦魇的情况。另一类梦正好相反,它们对未来具有决定意义,此类包括:一、人在睡眠中直接得到的预言:二、预告一件将要发生的事件:三、象征性的、需要做解释的梦。这种理论流行了几个世纪之久。”
这些对梦的纷繁评价,与“释梦”的任务密切相关。通常,人们希望从梦中解读出一些重要的答案,可是,并非所有的梦都明白易懂,人们无法断定某个难解的梦中是否蕴含着有意义的内容,因此一直以来,人们都在努力寻求一种方法,想把梦中那些无法理解的部分替换为容易理解的、有意义的内容。在解梦方面,达尔迪斯的阿特米多鲁斯是古典时代晚期的权威,他的著作包罗万象。鉴于解梦著作大部分都已失传,他的书弥补了不少缺憾。
P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梦的解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译者 译者:方厚升
编者
绘者 绘画:果果
出版社 山东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959358
开本 32开
页数 6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80
出版时间 2019-10-01
首版时间 2019-10-01
印刷时间 201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680
CIP核字 2019185774
中图分类号 B845.1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12
150
4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5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