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玉器器形识别图鉴/读图时代收藏馆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400余幅珍贵图片尽显白玉、黄玉、青玉、墨玉、玛瑙、绿松石等古玉器的材质风采,精彩文字尽述玉礼器、玉佩器、玉带饰、玉摆件、玉工具、玉文具等玉器的器形特征。

内容推荐

我国玉器有七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起源之久远、工艺之精湛、用途之广泛,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玉石文化。每一件玉器都浓缩着它所处年代的信息,具有特定时代治玉工艺的风格,玉器独特的器形、绚丽的色彩、精致的工艺吸引了许多爱好者。古玉器的器形和纹饰,是辨别古玉器制作年代的重要依据。从玉器器形特点入手,识别玉器的式样,感受不同时代的艺术风格,是提高玉器鉴赏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

本书收集了翔实的资料,以深入浅出的文字,系统地介绍了礼器用玉、装饰用玉、实用玉器、丧葬用玉、陈设用玉等古玉器的形制、纹饰特征,带读者进入一个异彩纷呈的玉器世界,同时,配以大量珍贵的图片,便于爱好古玉器收藏的读者翻阅、鉴赏。

目录

玉器器形基本知识

玉器的分类/2

玉礼器/3

佩玉/7

六器 六瑞

圭/10

瑁/11

璧/12

琮/16

碴/20

璜/21

玉琥/24

玉磬/24

玉符 玉节/25

玉符/26

玉节/26

珍圭/27

牙璋/27

谷圭/28

琬圭/28

琰圭/29

环、块/29

礼仪用玉

玉簋/32

玉盘/33

玉匕/34

玉■/34

玉瓿/34

玉卣/34

玉角/36

玉觯/36

玉觚/37

玉敦/37

玉羽觞/37

玉简册/38

玉兵器

玉刀/40

玉戈/41

玉钺/42

玉戚/43

葬玉

面幕缀玉/46

玉衣/47

玉塞/48

玉耳珰/49

玉含/49

玉握/49

玉佩

玉瞒/52

系璧/53

块形佩/53

玉刚卯/54

玉剑饰/55

玉组佩/57

玉环/60

花形玉佩/61

玉牌子/62

玉勒/64

动物形玉佩

玉龙佩/66

子辰佩/71

玉虎佩/71

玉马佩/72

玉象佩/72

玉鹿佩/72

玉羊佩/74

鸟形玉佩/74

玉鱼佩/76

玉工具

玉斧/78

玉铲/78

玉■/79

玉凿/79

玉镰/80

玉刀 /80

玉纺轮/80

玉玺印

受命玉玺/82

传国玉玺/83

御府印/84

清代御府印/84

清朝内府印章/84

玉制器皿

玉瓶/86

玉花觚/90

玉壶/90

玉花插/92

玉香炉/94

玉熏/96

玉樽/97

玉杯/98

玉盒/103

玉灯/105

玉碗/105

玉首饰

玉簪/108

玉梳/109

戚璧/110

帽正(■) /111

项链/112

佛珠/112

璎珞/113

扳指/113

玉块/113

玉填/114

玉镯/114

玉锁/115

玉帽顶、玉炉顶/115

玉带饰

玉带板/118

玉带钩/122

玉带扣/125

提携/126

文房用具

玉砚/128

玉笔筒/129

玉臂搁/131

玉墨床/131

玉笔架/132

印泥盒/133

玉镇纸/134

玉水盂/136

玉砚滴/136

玉笔洗/139

炉瓶盒/142

玉色盘/143

玉镇/143

玉辟邪/143

私人玉印/144

玉连环/144

玉摆件

玉山子/146

玉座屏/149

玉人物摆件/150

玉兽摆件/152

玉雕花鸟摆件/155

玉如意/158

玉人

商代玉人/160

战国玉人/160

玉舞人佩/161

玉翁仲/161

玉飞天/161

玉雕童子/162

痕都斯坦玉器

试读章节

佩玉

佩玉固然是一种装饰品,但仍然是身份高贵的象征。由于玉佩的佩带是有规定的,不同身份的人,佩玉的色泽、质地均有区别。《礼记·玉藻》记载:“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绶,士佩■玟而缊组绶。”因此佩玉仍有礼器的意味。

从春秋开始,奴隶制度日趋衰败,地主阶级逐渐兴盛,“君子于玉比德”的观念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兴起的。《礼记·玉藻》记载:“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原因,就在于用佩带的玉器来表示自己的品德和人格。这是当时新兴的地主阶级的意识,也是向奴隶主意识形态的挑战。《礼记·聘义》中有一段话把这个意思解释得十分清楚。“子贡问于孔子日:‘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玉之寡而珉之多与?’孔子日:‘非为珉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傍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文中的“珉”是一种似玉的石头,人们以玉为贵,以珉为贱的原因,并不是玉少而珉多,而根本原因在佩玉是佩玉者品德的表现。孔子从儒家关于人的品格修养的十一个方面来解释玉的品性,认为玉本身具备了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特性。“君子于玉比德”,就是要使自己的品德如玉一样,具有这十一个方面的修养。

P7

序言

从器形特点入手,认识式样众多的玉器,感受时代的风格,是提高玉器鉴赏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国玉器有七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在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年代里,玉工靠着非凡的毅力和聪明才智,征服了比钢铁还坚硬的玉石,制作了不计其数的巧夺天工的玉器。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引以为荣、值得珍藏的文化遗产。

研究玉器的器形,要注意影响玉器器形的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工艺因素,一个是最高统治者的思想。工艺因素,即制作技艺对玉器形制的制约。由于玉石比钢铁还硬,要获得一定的形状都要付出巨大的劳动。因此,长期以来玉器的制坯只能采用切片和打钻为主,这就是元代以前玉器多为片状浮雕、片状镂空雕的主要原因。器形复杂、形体高大的玉器要在清代中期才出现,这是当时出现了“火镰片”(即镀金刚砂的砣子)普遍使用的结果。

另外,玉器的形制和纹饰,并非是纯艺术创作,也不是玉工按照行业习惯,将古玉器的式样进行简单的传承就可以的。特别是制作玉礼器的玉工们,必须无条件地遵循最高统治者的意愿,才能使玉礼器体现出那个特定时代的意志。所以,玉礼器的形制和纹饰风格,才会如此鲜明地体现了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思想和意愿。这也是宋玉为何不同于汉玉,清玉为何不同于明玉的重要原因。

总之,每一件古玉器上都浓缩着那个逝去年代的种种信息,显示着特定时代治玉工艺的风格特点。古玉器的器形,是古玉器式样传承演变的直接反映,对时代风格的反映更加清晰。所以,古玉器鉴赏家都十分重视古玉器形制的研究工作。

有鉴于此,我们收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经过分类整理,编成了这本重点展示我国古玉器器形的参考书,便于爱好收藏古玉器的读者翻阅,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玉器器形识别图鉴/读图时代收藏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读图时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955800
开本 16开
页数 1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06-09-01
首版时间 2006-09-01
印刷时间 2007-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鉴赏收藏
图书小类
重量 0.5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894-64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5
186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2:0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