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1年我第一次回国讲授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和技巧以来,转眼已经过去了二十四个年头。心理咨询亦从当时人们对它一知半解,变为今日人人都对其饶有兴致,逐渐成为当世一大显学,发展不可谓不蓬勃。而拙作亦有幸在心理咨询迅速发展的这二十多个年头里,为广大读者和心理咨询从业人员提供了些许帮助和指导,对此我深感荣幸!
在岳晓东的编著的《登天的感觉(我在哈佛大学做心理咨询)》这本最新的修订版里,除了对原先案例的分析做了进一步的修订,让各位能够更清晰直观地感受心理咨询的魅力外,我还添加了许多国际最前沿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心脑科学知识与各位共享。期待能让各位在心灵成长的同时,收获到这门将爱与科学相结合的学科带来的别样惊喜。
《登天的感觉(我在哈佛大学做心理咨询)》的第一部分记述了作者岳晓东在哈佛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经手的10个心理咨询个案,涉及爱情、婚姻、职业选择、新生适应不良、同性恋等一般心理困惑的咨询,也涉及人格缺陷的矫正及潜意识作用的解析等特殊心理障碍的治疗。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问题实际都是心理问题。作者在处理这些心理案例的过程中,展现出非凡的心理咨询的神奇技巧。 本书的第二部分记录了作者与其督导之间的相处故事,说明了心理督导制度在心理咨询师的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助心理咨询师更美妙地舞蹈于心灵之巅。本书这一版本新增5万字内容,将督导部分分为十讲,广大读者将会更有针对性阅读。
缘起篇
我与心理咨询——踏进心灵沟通学问的殿堂登天的感觉
心理咨询追求的意境是什么
心理咨询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心理咨询之高明何在
心理咨询何以给人“登天的感觉”
心理咨询小知识:现代心理咨询是怎样兴起的
哈佛大学心理咨询圣地:林登街5号
心理咨询场所应给人以什么样的第一感觉
心理咨询场所如何能为人创造一片心灵的净土
心理咨询室的布置应传达出什么信息
心理咨询小知识:现代心理治疗是怎样兴起的
个案篇
我与来询者——共同行走于心灵之巅
第1章 “我是全哈佛最自卑的人”
新生适应不良综合征
行动步骤一:宣泄不良情绪
行动步骤二:转移比较对象
行动步骤三﹕采取具体行动
个案分析
1.我为丽莎做心理咨询的“前奏曲”——不良情绪的宣泄
2.情通了,理才能顺——解读“情绪优先”的脑机制
3.我为丽莎做心理咨询的“主旋律”——自卑与超越
4.适应与挑战——脑“黑匣子”里的微妙平衡
5.心理咨询如何使丽莎产生了一个思想飞跃——横看成岭侧成峰
咨询话外音
心理咨询中的沟通需要注意什么
人之自卑和自信之间有什么关系
心理咨询小知识: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周期应有多长
第2章 “我对姐姐怀有深深的内疚”
过去的一切是忘不掉的
个案分析
1.为莫妮卡做心理咨询使我吸取了什么教训——经验主义的陷阱
2.我为莫妮卡做心理咨询,柳暗花明的因素——冰山下的心里话
咨询话外音
人脑里意识与无意识的对话
心理咨询中的“虚功”是怎样体现的
心理咨询对生活中的一般劝慰有什么启发
心理咨询小知识:心理平衡
第3章 职业选择:听自己的,还是听父母的
在尊重父母和自由选择之间徘徊
个案分析
1.心理咨询中常见的两难境地——向左还是向右
2.心理咨询人员应该怎样面对这样的两难境地——做个“中性”人
3.开启脑力发动机——做最好的自己
咨询话外音
过度模糊的心理边界易产生亲子冲突
心理咨询怎样帮助人沟通思想
我对年轻人出国留学的寄语
心理咨询小知识:罗杰斯是怎样创立“来询者中心疗法”的
第4章 爱情神话的破灭
完美主义与自我中心
个案分析
1.心理咨询“助人自助”之用意——不做来询者的拐杖
2.查理自我中心的根源——不合理信念的枷锁
3.心理咨询使查理有了哪些成长——自我觉察的凯歌
4.转动爱情三角形——解读爱情的大脑机制
咨询话外音
心理咨询之“虚功”所追求的意境是什么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一般的生活咨询有什么不同
心理咨询小知识:心理咨询与治疗是怎样分类的
第5章 对学生考试作弊的思索
我恨我自己,我实在是太愚蠢了
个案分析
1.我的心理咨询怎样使明轩转变了态度——擦除标签的沟通艺术
2.我的心理咨询怎样促进了明轩的思想升华——接纳提升自我效能
咨询话外音
开展心理咨询对现代学校管理有什么促进
后现代模式在咨询交流中的应用
心理咨询小知识:“心理学”一词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第6章 我恨我的冷漠
请扫除埋藏在你心底的“垃圾”
个案分析
1.佳莎的“未完成情结”是如何解开的——心房大扫除
2.佳莎的内疚为何会给她带来持久的影响——不能言语的痛
咨询话外音
心理咨询为什么要帮助人清除掉心底的“垃圾”
人之心理健康可从中医之“通者不痛,痛者不通”的原理中获得什么启发
心理咨询小知识:弗洛伊德是怎样创立“精神分析”学说的
第7章 我是同性恋吗
世界上最大的畏惧正是畏惧本身
个案分析
1.我为汤姆咨询成功的基点——穿上来询者的“鞋”
2.我为汤姆咨询有什么收获——识得庐山真面目
3.“同性经历”给心理咨询人员的新视野——心身性别谁靠前
咨询话外音
同性恋在美国社会盛行的原因是什么
心理咨询小知识:性取向与同性恋
第8章 我爱上了我的心理咨询师
伟大和荒谬之间只差一步
个案分析
1.心理咨询的魅力为什么有时会成为负担——心理咨询蜜月期
2.心理咨询中应该怎样处理好来询者对咨询者的感情依恋——距离产生美
咨询话外音
心理咨询人员为什么要有高度的职业自律精神
心理咨询关系处理不妥的两个教训
心理咨询小知识:精神分析的第一个个案是怎么写的
第9章 我们的缘分尽了吗
我不满意你总是在回避矛盾
个案分析
1.卫红的自我中心思想表现在什么方面——心无灵犀一堵墙
2.卫红依赖他人的心理表现在什么方面——依赖与自助
3.卫红的人格结构中存在什么问题——儿童式自我与父母式自我间的徘徊
咨询话外音
作为心理咨询人员,我对卫红的婚姻危机有什么感触
婚姻带给我们的人生思考
心理咨询小知识:心理学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实验是什么时候做的
第10章 走出心灵创伤的深渊
以自我封闭的方式来应对外界的压力
个案分析
1.慕贤的问题本质是什么——环境对大脑的塑造
2.慕贤父母爱护孩子中有什么失误——过度保护使其发展受阻
3.我对慕贤的康复起了什么作用——陪伴促人成长
咨询话外音
慕贤出来唱卡拉OK对其康复有何意义
什么是慕贤的“登天的感觉”
心理咨询小知识:谁创立了“系统脱敏疗法”
督导篇
我与督导——助我舞蹈于心灵之巅
我的督导故事之一:咨询督导是平等对话
我们的督导合约
心理咨询小知识:什么是心理咨询的基本功
我的督导故事之二:不要制造同感泡沫
同感共情的是与不是
心理咨询的同感共情是什么
同感共情“不是”什么
心理咨询小知识:罗杰斯论同感共情
我的督导故事之三:洞察力就是“开心眼”
洞察力和观察力的区别
心理咨询小知识:弗洛伊德和荣格谈洞察力
我的督导故事之四:做高质量的回音板
倾听反应的四种沟通类型
1.愣说不听型沟通
2.愣听不说型沟通
3.愣听傻说型沟通
4.善听会说型沟通
心理咨询小知识:心理咨询师要觉察口头禅
我的督导故事之五:我与哈佛心理咨询室
心理咨询室的意义
1.心理咨询室的心理意义
2.心理咨询室的审美意义
心理咨询小知识:弗洛伊德怎样布置他的咨询室
我的督导故事之六:幽默是治愈抑郁症的良药
多年后我对幽默的研究与感悟
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幽默是创造力的同义词
幽默是人生智慧的结晶
让幽默进“三房”
心理咨询小知识:幽默治疗走向社会
我的督导故事之七:理解我是谁
谁是我背后的推手
心理咨询小知识:美国心理学会对咨询心理学的认证要求
我的督导故事之八:吾一日三省
心理咨询师的觉察自省
心理咨询小知识:弗洛伊德的自我觉察与“俄狄浦斯情结”的提出
我的督导故事之九:相互督导威力大
相互督导中培养自我透明度
心理咨询小知识:弗洛伊德对移情的体验和理解
我的督导故事之十:学做心理咨询的苦与乐
心理咨询是配方加偏方
心理咨询小知识:心理咨询师的气质养成
剑桥市(Cambridge)的哈佛广场附近,有一条很短的街道——林登街(LindenStreet)。这条街的5号,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三层小楼,原来是用作学生宿舍的。但自20世纪70年代起,这里便成了哈佛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所在地。
我曾在这里进行了两年的心理咨询实习。
林登街5号的小楼,一进门就是一间客厅,摆着几张19世纪样式的沙发和茶几。茶几上总是放着几本《时代周刊》(Times)、《新闻周刊》(.Newsweek)等杂志及哈佛大学的校报Crimson。有时,还会放上几盒饼干,供来宾食用。
在客厅的一角,有一台电视机。电视机旁,放着这座房子里唯一一件引以为豪的物品——一把19世纪的哈佛大学座椅。
学生们来这里求询,都要先到这里登记,以便接待人员安排会面人员和时间。通常,接待人员都会问他们对将见的咨询人员有无什么特殊的要求,比如,是否要选一位女咨询人员,或是选一位少数民族或外籍咨询人员,或是选一位擅长某种特殊问题(如厌食症、同性恋等问题)的咨询人员。接待人员对待学生总是和颜悦色的,他们要让学生一进门就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在林登街5号,我们一概只做心理咨询,不做心理治疗。
也就是说,学生凡有人格障碍(如自恋症)、情绪障碍(如抑郁症)或强迫意念(如恐人症)之类的问题,我们都会将他们引荐到哈佛大学校医院或其他有关的心理治疗诊所去接受治疗。
所以,我们这里只负责一般的心理与情绪问题的咨询。这通常包括对情感挫折、环境不适、人际关系不和、学习方法不当、自信心不足、婚姻冲突、厌食症、贪食症、同性恋等问题的咨询。凡是明显涉及带有病理基础的心理障碍的治疗,都不属我们的管辖范围。
除了为哈佛大学学生提供个别与团体咨询外,我们每学期还为学生举办各种心理咨询的讲座、报告会等。此外,我们还要为哈佛大学十来个学生自组的学生咨询热线(其中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热线)提供专业指导。通常是每隔两三个星期,这些学生热线的咨询员就会跟我们的指导人员会面,讨论其咨询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或问题,接受我们的专业指导。
在林登街5号,我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咨询室。
我把它布置得很温馨,也很具艺术特色。我要让人们一进到我的屋子,就情绪放松,精神舒畅。这对于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的暗示作用。十分重要。
走入我的咨询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大海的油画。
画面中,一边是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卷起无数浪花;另一边是平静的海岸,波光潋滟,水潮缓进缓退。在这动与静的对比当中,你顿时会体会到大海对于生活的启示。
这幅画不知从何时起就挂在了这里。虽然这问屋子曾几易其主,但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将这幅画留了下来。我很钦佩最初屋主的用心,他挂这幅画于屋中,就心理咨询对个人成长的象征意义来讲,实在是再贴切不过了。
在油画的下面,是一张大沙发,上面套了一个乳白色的沙发罩,给人以祥和宁静的感觉。大沙发斜对角是一张小沙发,也套着一个乳白色的沙发罩。两张沙发之间是一张小茶几,上面放着一盏台灯和一盒纸巾。
大沙发的另一角,是一个一米多高的书架,上面放了我的一些书籍。我把它们摆放得很整齐,也很有美感。书架的顶层摆了一盆吊兰,垂下来的绿丝覆盖了书架的一角,显得既有生机,又有艺术感。
大沙发的对面是我的办公桌,桌上整齐地摆着台历、文具和一座弗洛伊德的石雕像。伏案写作疲劳时,我时常会注视一会儿弗洛伊德的塑像。望着他那一脸沉思的样子,我总会感到有一股强劲的力量,在激励我不断地去探索人的心灵的无穷奥秘。
在两扇窗户之间的白墙上,我挂了一幅自己带来的中国国画。画中,两只小鸟栖在枝头,悠闲地聊着什么,也许其中一方正在给另一方做着心理咨询吧。
咨询室的地上铺着地毯,也是浅色的,使人感觉很温暖。咨询室每天都有专人来打扫卫生,以保持其整洁干净。
这就是我的咨询室:清净、和谐、温馨,阳光充足,有点儿艺术室的情调,却不过分夸张。这种宁静、祥和气氛的营造,对于心理咨询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和暗示作用。
我要让每一个进到我屋里的人,都能感觉到轻松和舒畅。特别是大海的寓意、吊兰的生机,还有小鸟的窃窃私语,曾屡屡成为我与来询者的谈论话题。
在这问屋子里,我总共接待了两百多个来访的学生。每接待一个学生,我都会感到一股莫名的期盼与兴奋;每送走一个学生,我也会感到自己的一部分随他而去。同时,我还感到他的一部分亦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
在这不断的迎送当中,我感到自己的咨询技巧在成熟,自己的洞察力在提高,自己的人格也在完善。
在林登街5号的六百来个日日夜夜里,我认真记录了每一次咨询后的心得体会。我深切地感到,心理咨询本质上也是人类情感及心灵沟通的艺术。其中沟通与理解的技巧,高于心理咨询中任何其他技巧,而沟通与理解也正是使人感觉良好的源泉。
在林登街5号,我还与我的心理咨询督导’定期会面,讨论我的个案进展情况,并接受他的指导。在这当中,我也曾困惑过、顿悟过,有时还会与他发生激烈的争辩。但我必须承认,没有他的指导,我难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心理咨询理解和操作上的巨大收获。
他时常像一位生活的智者那样,在三两句轻松的话语中,就能道出心理咨询乃至人性的许多深刻道理。每当遇到咨询中的难题时,我都会问自己:如果督导在这里,他会怎样处理?这个疑问推动着我不断地去思索、去领悟、去向他看齐。
林登街5号是哈佛广场附近一座很不起眼的旧房子。在众多的现代化建筑群中,它显得矮小平庸、古老而不合时宜。然而,在我的心目中,它是那样独特,那样温馨。P15-17
推荐序
心理咨询就是给人登天的感觉
不知不觉,岳晓东博士的《登天的感觉》已经著写并出版近二十年之久了,我由衷地为晓东博士感到高兴,更为这本推动了我国心理咨询行业发展的著作能够再版而感到欣喜!
回想1996年上半年,我在香港浸会大学做访问学者,岳晓东博士带着他的书稿来征求我的意见。我看了之后,立刻被其崭新的写作风格吸引,被其充满关爱的人文情怀感染,并建议他把个案描述与点评分开,以保证篇章的完整性。此外,我还建议他把心理咨询的相关概念放在注释中,以增强书籍的理论性,便于读者了解专业的心理咨询是怎么一回事。
看《登天的感觉》时,我拿着就不愿意放下,一气读完。晓东博士以他在哈佛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实习期间经手的十个咨询个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引人入胜的情节,生动形象地讲述了心理咨询的要领、过程及对当事人和咨询师个人成长的影响。同时,这本书还充分展示了心理咨询“助人自助”的主旨思想。用“登天的感觉”来概括心理咨询给来访者带来的变化,不仅体现了心灵成长的美妙,更突出体现了心理咨询的人本主义思想。因此,这本书自1997年出版以来,深受读者的欢迎,不断加印再版,推动了我国心理咨询事业的发展,也影响许多人走上了心理咨询的道路。
这次再版,我很高兴看到其中的内容编排增添了心理咨询督导的部分,这对于那些新进入心理咨询行业的人有着重要的专业指导意义。此外,我还发现,新版中还详尽阐述了有关心理咨询基本功的理论要点和操作方法。同时,这本再版新书还通过还原真实的咨询情境,破除了非心理学人士对心理咨询的误解,这样既可引导心理咨询从业者在咨询过程中走出常见的误区,也可让心理学的爱好者对心理咨询有更真切深入的理解。
随着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事业的蓬勃发展,渴望学习和运用心理咨询技术的人员越来越多,相关的教材也层出不穷。但像《登天的感觉》这样通过个案来阐述心理咨询原理的书籍仍然为数不多。换言之,作为心理学的科普读物,《登天的感觉》已成为心理学书林中最引人注目的书籍之一。
我与岳晓东博士都是国内最早一批到国外学习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的大陆学人,他在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心理咨询,我在日本筑波大学学习心理咨询。1991年我回国,在北京首次全国高校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专业培训中与岳晓东博士相识,我们一见如故,成为专业推进的伙伴,志同道合的朋友,并一直合作至今。这些年来,岳晓东博士在心理咨询领域中的实践与研究不断扩展,这本再版的著作就是在他二十多年来心理咨询研究心得及实践工作经验基础上修改完善的。 晓东博士不仅是一位资深的咨询心理学家,也是一位笔耕不辍的高产心理科普读物作家。除了《登天的感觉》,他还出版了《少年我心》《与真理为友》《怎样做最好的自己》《欣赏你的大脑》等书,都因其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独到精妙的解析而深受读者的欢迎,许多专业心理咨询师在入门时也深受这些书的影响。由于他对我的信任,我也常常很荣幸地成为这些著作最早的读者。
每当我的学生让我推荐心理咨询的书籍时,我都会向他们推荐晓东博士的这本《登天的感觉》。今天我再次将它推荐给各位读者,因为心理咨询就是给人“登天的感觉”!
是为序。
樊富珉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咨询心理学教授
中国科协全国临床与咨询心理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15年9月于清华园
心灵男闺蜜,我看岳晓东。
——杨澜(著名主持人)
让我弟子岳晓东的《登天的感觉》一书带你见证心理学的奇迹!
——罗伯特-雷万恩(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教授)
晓东是我的学生,我知道他在中国推动心理学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以他为荣!
——霍华德-加德纳(啥佛大学终身教授,多元智能理论创始人-)
《登天的感觉》,一部让心理学走向大众,让中国人了解心理学的必读物。
——壹;凯平(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终身教授)
《登天的感觉》是心灵最神奇的体悟!
——应力(国际心理化教育研究院院长)
随着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事业的蓬勃发展,渴望学习和运用心理咨询技术的人员越来越多,相关的教材也层出不穷。但像《登天的感觉》这样通过个案来阐述心理咨询原理的书籍仍然为数不多。换言之,作为心理学的科普读物,《登天的感觉》已成为心理学书林中最引人注目的书籍之一。
——樊富珉(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咨询心理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