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思想者独行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思想与行动”为主题,收集了近两三年来所写的文化批评类的文章,择精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思想”,即对当代中国文化命运的思考;另一类是“行动”,即我付诸于行动时,随手记下的一些事件、过程、思考与感受。

目录

001.文化责任感

005.旅游性破坏

010.中国城市的再造

018.神州遍地小洋楼

021.城市为什么要有记忆?

024.手下留情

029.小洋楼的未来价值

035.城市的文物与文化

041.城市的历史美

045.历史的拾遗

050.地名的意义

052.旧与老

056.什么是现代家居?

058.我为[古城会倡议]鼓而呼

063.致中国古城会

065.关于耿彦波的民居博物馆

070.文化政绩

073.文化四题

082.伪文化之害

085.文化眼光

089.文化的粗鄙化

093.当代大众的文化菜单

097.警惕地球文化

101.拒绝永恒与点子文化

105.长江,一个可能的文化灾难

108.谁消解我们的文化?

113.弱势文化怎么办?

116.谁在全球化中迷失?

120.从潘家园看民间文化的流失

124.唐装与中国结

127.过洋节的中国人

130.节日不是假日

132.年文化

138.春节晚会是跛足的新民俗

141.年,不能再淡化了

146.禁炮不如限炮

150.民间艺术的当代变异

154.手工是一种遗产

157.到民间去!

159.抢救与普查: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

170.甲戌天津旧城踏访记

175.挽住我的老城

181.老街抢救纪实

197.南乡问画记

202.探访缸鱼

206.守望在田野

212.谁救四堡

215.土楼的活法

220.武强屋顶秘藏古画版发掘记

试读章节

面对着全球性的流行文化狂潮一般的冲击,我们何去何从?我们不能总是一边抱怨这种麦当劳式的快餐食品无益于精神的强健,一边又无所措于手足。我们的文化正在迅速地粗鄙化,愈来愈失去自我的重心与文化的尊严。就像沙尘暴肆虐的日子——我们只是关上窗子和戴上口罩吗?

我们应该从哪里做起?

毫无疑问,我们应该回到我们的根上,回到我们文化的根基与原点上,回到我们的母体文化中。只有在那里,才能找到我们鲜明的文化个性,我们的文化血型以及骄傲和自尊的依据。其实,这是世界所有先进的现代化国家都早已经明白的道理。无论是法国人还是日本人,都怡然自得地生活在自己的P157文化传统上。而我们的作家却今天把自己化装为马尔克斯,明天又克隆出一个或几个昆德拉;文化市场上则今天刮“台风”,明天又闹“寒(韩)流”。

我们自汉唐以来的那种雍容大气、雄厚与深邃,跑到哪里去了?难道我们就用当前这种轻飘飘、眉目不清、大杂烩的文化与世界碰撞吗?

可是,当我们回到自己的文化上,就会强烈感受到它的困境,尤其是民间文化。它正在遭受冷遇、歧视、破坏,正在濒危和消亡。我们的文化根基不但被动摇着,而且已经松动与瓦解。等到全国的城镇盖满了小洋楼之后,我们的文化就会无所凭借!

于是,刻不容缓的首要的使命是抢救。

民间文化的传衍性质是口传心授。它一直是以接力的方式一代代传承下来,只要中断,便是终结。因此我说,我们当代文化人一个时代性的使命,就是抢救。那就是将于今尚存的文化遗产,不论是活态的还是濒危的,都要讲行彻底的普P158查与盘点,严格和细致地分类与整理,把它们牢牢掌握起来。如果我们不做,后人就会永远失去这笔巨大而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做了多少,后人就会拥有多少。

为此,我们的口号是:到民间去!

我们不能一边在城市里指责流行文化的横冲直撞,一边坐等着自己母体文化的消亡。暂时先离开我们的书斋吧。在广阔的田野和乡村里,我们一定会被母体文化的困境激起强烈的救助之情,也一定会感受到中华文化鲜活而迷人的生命力。

我们这一代文化人的书桌应该是大地,我们身上寻呼机的号码应该是120,而手中的笔从来都是我们的心。

如今,这项工作已在燕赵大地上开始。许许多多文化人已经走向民间。他们的文化责任感令我们钦佩。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加入他们的队伍——到民间去!回到母体文化中去!

因为,养育了我们的母体文化现在需要我们。P159

序言

在巴黎罗丹纪念馆静谧的院中,我举着一把黑布伞凝视着那座世人皆知的思想者的雕像。细密的秋雨淋着他铜绿色赤裸的肩背,亮光光寒冷的雨水沿着他的臂膀和手流到双腿上,但他一动不动,紧张的思想使他忘却一切。于是,在我眼里,它不再是一个沉思的人,而是思想本身。它是拟人化的思想的形象。

《思想者》是对思想的颂歌。

人类社会只要还在进步,就需要思想。人类靠着自己的思想穿过一道道生活的迷雾从历史走到今天。但今天的迷雾只有靠今天产生的思想廓清。上世纪身陷于贫穷的中国人不可能有当今被淹没在汪洋大海般物欲中的困惑。因此一切真正有价值的思想都来源于对现存世界的怀疑。它的本质,既是批判性的,又是创造性的。思想永远是一种先觉的社会理性。

思想是被现实的困境逼迫出来的。它不是空想联翮与向壁虚构。它与活生生的现实对话,还一定要作用于现实之中,影响和改变现实。那么谁是思想的实践或实现者呢?

在历史上用行动去完成自己思想的人大多是政治家。或许有人说,政治家可以使用手中的权力,文化人手中却只有一枝笔。所以在常人眼中,文化人只能是发发议论和牢骚、大声呼吁乃至作个宣言而已。可是,晚年的托尔斯泰为什么要离开在亚斯细亚波利纳亚庄园极其舒适的生活,频繁而焦灼地介入社会事件,甚至去作灾民调查?他似乎连文学也放弃了。

思想是现实的渴望。它不是精神的奢侈品。它必须返回到现实中去,最好的实践者是思想者本人。特别是我们关于经济全球化中本土文化命运的思考,一直与本土文化栽体的大量消失在同一时间里。我们等待谁去援救那些在田野中稍纵即逝、呻吟不已的珍贵的本土文明?所以行动者一定是我们自己。

这不是被动的行动。它是思想的一部分。

所以我说,我喜欢行动;不喜欢气球那样的脑袋,花花绿绿飘在空中。我喜欢有足的大脑,喜欢思想直通大地,触动大地。不管是风风火火抢救一片在推土机前颤抖着的历史街区,还是孤寂地踏入田野深处寻觅历史文明的活化石,惟有此时,可以同时感受到行动的意义和思想的力量。

行动使我们看到自己的思想,充实、修正和巩固我们的思想。我们信奉自己的思想,并不是狂妄自大和自以为是,而是因为这些思想在现实中得到一次又一次的验证与吻合。这一切都必须经过自己的行动。

因而,在编集这本小册子时,我把“思想与行动”作为主题,并得到本书编者、好友祝勇的认同。我刻意将近两三年来所写的文化批评类的文章,择精选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思想”,即对当代中国文化命运的思考;一类是“行动”,即我付诸于行动时,随手记下的一些事件、过程、思考与感受。由于要与同一套书的体例保持一致,所选“思想”的部分自然多一些;又由于篇幅所限,只能将“行动”的部分压缩下来。需要说明的是,前后两部分没有时间的顺序。多年来,我一直是边思考边行动。我喜欢这样的感觉——

在行动中思考,使思想更富于血肉,更具生命感,随时可以在思想中触摸到现实的脉搏。

在思考中行动,使足尖有方向感,使行动更准确和深刻,并让思想在现实中开花结果。

当作家把自己写入书中,心中的企望只剩下一个:愿读者的感受与我相同。

冯骥才

2004.5.2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思想者独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冯骥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736753
开本 16开
页数 2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5-06-01
首版时间 2005-06-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2
出版地 河北
229
17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6: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