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贵族之家(精)/俄苏文学经典译著
内容
目录
译者小引









一○
一一
一二
一三
一四
一五
一六
一七
一八
一九
二○
二一
二二
二三
二四
二五
二六
二七
二八
二九
三○
三一
三二
三三
三四
三六
三七
三八
三九
四○
四一
四二
四三
四四
四五
尾声
精彩页

一个明媚的春日渐渐向晚了,蔷薇色的小云朵高高地浮在清澄的天空,像是永远也不会飘逝,只待缓缓地没入蓝天的深处去。
那是一八四二年,在O县首镇O市的僻街上,一家华丽住宅的开着的窗前,坐着两位太太:一位大约是五十多岁,另一位,则是已近七旬的老妇人了。
第一位,名字叫作玛丽亚·狄米特里埃夫娜·加里丁。她的丈夫,以前做过市检事官,在当时是被认为一个能干人的——性情刚愎、自信、固执,而且坚强——早在十年以前故世了。他受过相当优良的教育,在大学念过书,可是,因为出身于寒微的家庭,所以从幼年起就知道开拓前程和挣积家业的必要。玛丽亚·狄米特里埃夫娜,是因爱而和他结婚的,他面貌既不难看,并且聪明懂事,在高兴的时候,甚至还可以说极可亲近。玛丽亚·狄米特里埃夫娜(本姓帕斯托夫)在幼年间就成了孤儿,在莫斯科一间公立女塾住过几年以后,就回到离O市五十维尔斯特的家族田庄坡克罗夫斯科伊来,同一个哥哥和一位姑姑住在一起。不久以后,哥哥到彼得堡供职去了,一直到那突来的死亡中断了他的前程为止,他始终以仅可过活的供养把妹妹和姑姑极力维持着。玛丽亚·狄米特里埃夫娜继承了坡克罗夫斯科伊,可是她却不曾长久住在那里。在和加里丁结婚的翌年(他在几日之内就占据她的心眼儿了),坡克罗夫斯科伊就被用于交换了另外的一处产业,虽然在实际价值上占了便宜,可是,外观既不美观,也没有堂皇的住宅。同时,加里丁在0市也购买了房产,于是就和妻子在市内定居下来。房屋毗连着一所大的花园,花园一端挨近着市外的田野。“那么,”完全算不得田舍隐居生活的爱好者的加里丁就往往说道,“我们就实在没有理由再往乡间跑了。”玛丽亚·狄米特里埃夫娜有多少次还私心追忆着她那美丽的坡克罗夫斯科伊那欢乐的溪流、平广的草原和青翠的林木,可是对于丈夫她是从来不会反对的,对于丈夫的智慧,对于他的世情的知识,她从来就有着最高的崇拜。而在结婚生活的第十五个年头,当他留下一儿两女,独自死去的时候,玛丽亚·狄米特里埃夫娜对于她的房屋,对于城市生活,却都已十分习惯,再也没有迁离O市的意思了。
在青年时代,玛丽亚·狄米特里埃夫娜是享过金发美人之誉的,而现在,虽然到了五十之年,她的容颜也还并非没有动人的力量,虽然那秀美的轮廓已经稍显雕肿而且模糊。与其说她心地温良,倒不如说她生来多情善感,甚至在这样的成年,她也还保持着“女垫小姐”的习惯:极端任性,且易激怒,如果有什么不称意的事情,甚至还可以哭叫起来的。可是,如果在心满意足,没有人反对她的时候,她也能变得温柔,而且极为和蔼。她的房屋是市里最舒适的,家财也颇为丰富,天部分是丈夫所挣积下来,其余则是她自己所继承的产业。两个女儿眼在她的身边,儿子则正在彼得堡一所最完美的政府学校里受着教育。
同玛丽亚·狄米特里埃夫娜坐在窗前的那位老妇人就是她父亲的妹妹,曾在坡克罗夫斯科伊和她一同消度了那么许多寂寞的岁月的,她的名字是玛尔法·提摩费埃夫娜·帕斯托夫。她是被视作一个怪人的,有着坚强的性格,有什么话就直说出来,一点儿不留情面。虽然并没有什么钱财,但是举动之间却好像是家藏百万的财主。她与已故的加里丁无论怎样也合不拢来,当她的侄女嫁给他以后,她就回到自己的微小的田庄上来,在农民的烟熏的茅舍里过了整整十个年头。玛丽亚·狄米特里埃夫娜是害怕她的,她身材矮小,鼻子尖凸,虽在老年,头发也还是漆黑,眼光仍然锐利。玛尔法·提摩费埃夫娜走动起来非常矫捷,胸部挺直,说话也疾速而且清楚,声音高而且锐。她老是戴着白色的头巾,穿着白色的短外套。
P1-3
导语
屠格涅夫的文章承继着普希金的诗和明洁、果戈理的讽刺和丰富,加上他自己的抒情主义和忧郁,他将两位伟大的创业者所遗留下来的文学语言变成更纯熟、更洗练,而且更诗化。
一八五八年夏日,屠格涅夫从国外归来,带来了一部小说的原稿,这就是“使得整个俄罗斯为之流泪”的那部小说——《贵族之家》。
序言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推出“俄苏文学经典评著
·长篇小说”丛书,意义重大,令人欣喜。
这套丛书撷取了1919至1949年介绍到中国的近50种著
名的俄苏文学作品。1919年是中国历史和文化上的一个重
要的分水岭,它对于中国俄苏文学译介同样如此,俄苏文
学译介自此进入盛期并日益深刻地影响中国。从某种意义
上来说,这套丛书的出版既是对“五四”百年的一种独特
纪念,也是对中国俄苏文学译介的一个极佳的世纪回眸。
丛书收入了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
斯基、托尔斯泰、高尔基、肖洛霍夫、法捷耶夫、奥斯特
洛夫斯基、格罗斯曼等著名作家的代表作,深刻反映了俄
国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面貌,内容精彩纷呈,艺术精湛独
到。
这些名著的评者名家云集,他们的翻译活动与时代相
呼应。20世纪20年代以后,特别是“左联”成立后,中国
的革命文学家和进步知识分子成了新文学运动中翻译的主
将和领导者,如鲁迅、瞿秋白、耿济之、茅盾、郑振铎等
。本丛书的主要译者多为“文学研究会”和“中国左翼作
家联盟”的成员,如“左联”成员就有鲁迅、茅盾、沈端
先(夏衍)、赵璜(柔石)、丽尼、周立波、周扬、蒋光
慈、洪灵菲、姚蓬子、王季愚、杨骚、梅益等;共他译者
也均为左翼作家或进步人士,加巴金、曹靖华、罗稷南、
高植、陆蠡、李霁野、金人等。这些进步的翻译家不仅是
优秀的译者、杰出的作家或学者,同时他们纠正以往译界
的不良风气,将翻译事业与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结合起
来,成为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这些译者将目光更多地转向了俄苏文学。俄国文学的
为社会为人生的主旨得到了同样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救
亡意识,同样将文学看作疗救社会病痛和改造民族灵魂的
药方的中国新文学先驱者的认同。茅盾对此这样描述道:
“我也是和我这一代人同样地被‘五四’运动所惊醒了的
。我,恐怕也有不少的人像我一样,从魏晋小品、齐梁词
赋的梦游世界中,睁圆了眼睛大吃一惊的,是读到了苦苦
追求人生意义的19世纪的俄罗斯古典文学。”鲁迅写于
1932年的《祝中俄文字之交》一文则高度评价了俄国古典
文学和现代苏联文学所取得的成就:“15年前,被西欧的
所谓文明国人看作未开化的俄国,那文学,在世界文坛上
,是胜利的;15年以来,被帝国主义看作恶魔的苏联,那
文学,在世界文坛上,是胜利的。这里的所谓‘胜利’,
是说,以它的内容和技术的杰出,而得到广大的读者,并
且给予了读者许多有益的东西。它在中国,也没有出于这
例子之外。”“那时就知道了俄国文学是我们的导师和朋
友。因为从那里面,看见了被压迫者的善良的灵魂,的酸
辛,的挣扎,还和40年代的作品一同烧起希望,和60年代
的作品一同感到悲哀。”“俄国的作品,渐渐地绍介进中
国来了,同时也得到了一部分读者的共鸣,只是传布开去
。”鲁迅先生的这些见解可以在中国翻译俄苏文学的历程
中得到印证。
中国最初的俄国文学作品译介始于1872年,在《中西
闻见录》的创刊号上刊载有丁匙良(美国传教士)译的《
俄人寓言》一则。但是从1872年至1919年将近半个世纪,
俄国文学译介的数量甚少,在当时的外国文学译介总量中
所占的比重很小。晚清至民国初年,中国的外国文学译介
者的目光大都集中在英法等国文学上,直到“五四”时期
才更多地移向了“自出新理”(茅盾语)的俄国文学上来
。这一点从译介的数量和质量上可以见到。
首先译作数量大增。“五四”时期,俄国文学作品译
介在中国“极一时之盛”的局面开始出现。据《中国新文
学大系》(史料·索引卷)不完全统计,1919年后的八年
(1920年至1927年),中国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印成单行
本的(不计综合性的集子和理论译著)有190种,其中俄国
为69种(在此期间初版的俄国文学作品实为83种,另有许
多重版书),大大超过任何一个国家,占总数近五分之二
,译介之集中可见一斑。再纵向比较,1900至1916年,俄
国文学单行本初版数年均不到0.9部,1917至1919年为年
均1.7部,而此后八年则为年均约十部,虽还不能与其后的
年代相比,但已显出大幅度跃升的态势。出版的小说单行
本译著有:普希金的《甲必丹之女》(即《上尉的女儿》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穷人》、《主妇》(即《女房东
》),屠格涅夫的《前夜》、《父与子》、《新时代》(
即《处女地》),托尔斯泰的《婀娜小史》(即《安娜·
卡列尼娜》)、《现身说法》(即《童年·少年·青年》
)、《复活》,柯罗连科的《玛加尔的梦》和《盲乐师》
,路卜洵的《灰色马》,阿尔志跋绥夫的《工人绥惠略夫
》等。在许多综合性的集子中,俄国文学的译作也占重要
位置,还有更多的作品散布在各种期刊上。
……
由于社会的、历史的和文学的因素使然,中国知识分
子(特别是左翼知识分子)强烈地认同俄苏文化中蕴含着
的鲜明的民主意识、人道精神和历史使命感。红色中国对
俄苏文化表现出空前的热情,俄罗斯优秀的音乐、绘
内容推荐
《贵族之家》是屠格涅夫“结构最严谨、最完美的作品之一”。它虽没有进行说教,却是一部有教育意义的小说。在这部小说中,屠格涅夫“描写了现代生活,突出它各个好的和坏的方面,阐明了他所描写的现象的根源,促使读者进行严肃认真的深思”。贵族之家的没藩已无可挽回,农奴制的崩溃也不可避免,然而由谁来给饿国社会注入新的活力。俄国又该往何处去呢?无论是主人公,还是作者本人,都无法作出明确回答但是前连是光明的,希望总在年轻人身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贵族之家(精)/俄苏文学经典译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罗斯)屠格涅夫
译者 译者:丽尼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64851
开本 16开
页数 22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08
出版时间 2019-11-01
首版时间 2019-11-01
印刷时间 2019-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00
CIP核字 2019032800
中图分类号 I512.44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2
158
1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8:3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