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对2011年以来多件新出土铜器铭文进行释读研究,在吸收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铭文中的疑难字词、语句进行了考释,疏通文意,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此外,本书还对金文、古玺、楚简等古文字材料中所见疑难字词给予考释,其中以金文字词考释为主。最后,本书在出土文献释读基础上,对春秋时期楚国历法、西周王室和姬姓封国婚姻状况、麦氏铜器所属国别及其地望、宜国地望及其与吴国关系、六国文字与隶变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本书可供先秦史、古文字研究领域学者及相关专业学生阅读与参考。
图书 | 出土文献释读与先秦史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对2011年以来多件新出土铜器铭文进行释读研究,在吸收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铭文中的疑难字词、语句进行了考释,疏通文意,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此外,本书还对金文、古玺、楚简等古文字材料中所见疑难字词给予考释,其中以金文字词考释为主。最后,本书在出土文献释读基础上,对春秋时期楚国历法、西周王室和姬姓封国婚姻状况、麦氏铜器所属国别及其地望、宜国地望及其与吴国关系、六国文字与隶变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本书可供先秦史、古文字研究领域学者及相关专业学生阅读与参考。 目录 第一章 近出铜器铭文研究 一、伯晋生鼎 二、许成鼎 三、瘿鼎 四、蔡公孙戈 五、作宝觯 六、刅子鼎 七、曾侯钟 八、曾侯與鬲 九、景之鼎 十、中臣登鼎 第二章 金文字词释读研究 一、金文“□(无此字)”字音读及相关问题研究 二、试说□(无此字)尊铭文中的“□(无此字)”字 三、释“□(无此字)” 四、叶家山铜鼎铭文“□(无此字)子”试解 五、许大戜伯国父鼎跋 六、金文考释二题 七、关于“□(无此字)”字上古读音的补证 八、金文考释拾零两则 第三章 古文字构形分析丛说 一、“陈”字新解 二、续释“笲”字 三、吴越文字中读为鱼部的“大”形来源试析 四、说字杂记 五、形声字丛考 第四章 战国文字研究 一、郑韩故地所出战国牛骨账簿释文校注 二、释燕国弩牙铭文中的“厩”字 三、释王蔑鼎铭文中的“毕茈” 第五章 古史研究 一、再论贾子叔子屖盘的归属 二、薳子受铜器铭文“亡作”试解及其年代推断—楚历建丑说新证 三、西周金文所见姬姓婚姻及相关问题述论 四、西周金文夌氏考 五、新出霸国铜器与宜国地望研究 六、六国文字与隶变关系的再思考—黄惇先生《战国竹简墨迹的笔法问题》一文阐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出土文献释读与先秦史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马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3062526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19-10-01 |
首版时间 | 2019-10-01 |
印刷时间 | 2019-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本科及以上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48 |
CIP核字 | 2019221832 |
中图分类号 | K877.04 |
丛书名 | |
印张 | 1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71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