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禅宗语言(精)/周裕锴禅学书系
内容
作者简介
周裕锴,祖籍四川新繁,1954年生于成都。1984年毕业於四川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於四川联合大学中文系文献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苏轼学会会长、中华诗教学会副会长、韩国东方学会副会长。曾任日本大阪大学文学部客员研究员、台湾大学中文系、台湾东华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主要着作有《宋代诗学通论》《文字禅与宋代诗学》《禅宗语言》《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宋僧惠洪行履着述编年总案》《苏轼全集校注》(主编之一)《法眼与诗心》等等。
目录
上编 宗门语默
引言
第一章 如来禅:禅与教的分途
一、“一切佛语心”:个体心性的非言说性
二、“文字性空”:语言本体的虚无
三、“教外别传”:争夺话语权力的理论武器
第二章 祖师禅:走下如来圣殿
一、“方便接人”:本土话语的流行
二、“直下即是”:存在即此在
三、“呵佛骂祖”:经教的消解
第三章 分灯禅:禅门宗风的确立
一、棒喝:截断言路的手段
二、机锋:应接学人的艺术
三、旨诀:指示门径的言句
四、圆相:立象尽意的禅法
五、作势:示道启悟的动作
六、偈颂:明心见性的礼赞
第四章 公案禅:阐释时代的开始
一、灯录语录:祖师言行的记载
二、代别拈颂:前辈典刑的评说
三、著语评唱:机缘拈颂的训释
第五章 文字禅:禅宗语言与文化整合
一、以儒明禅:儒释相通,文以载道
二、以教说禅:禅教合一,不离文字
三、以诗证禅:诗禅相融,句中有眼
第六章 默照禅与看话禅:走向前语言状态
一、“默照”:无言的妙用
二、“看话”:语言的解构
下编 葛藤闲话
引言
第一章 拈花指月:禅语的象征性
一、动作语
二、棒喝语
三、隐喻
第二章 绕路说禅:禅语的隐晦性
一、遮诠
二、隐语
三、玄言
四、行话
第三章 反常合道:禅语的乖谬性
一、活句
二、格外句
三、反语
第四章 打诨通禅:禅语的游戏性
一、打诨
二、俳体
第五章 老婆心切:禅语的通俗性
一、口语
二、俗谚
三、白话诗
第六章 点铁成金:禅语的递创性
一、翻案法
二、点化法
三、借用法
第七章 看风使帆:禅语的随机性
一、鄙语粗话
二、艳词绮语
三、清音远韵
引用书目
后记
重版说明
内容推荐
在唐宋时期禅宗语言发展的曲线上,可以发现内部宗教改革实践和外部世俗文化因素两条坐标的影响。周裕锴著的《禅宗语言(精)》,上编借助当代西方话语理论,按照“语言与世界”这一哲学性思路考察了禅宗发展各阶段言说方式的演变,深刻地揭示了如来禅、祖师禅、分灯禅、分案禅、文字禅、看话禅和默照禅语言观的异同及其内在原因。下编将禅宗语言看做一种特殊存在方式的体现,通过“知识的考古”,揭示其独特殊性的概念结构与可理解的意义,从而破译了大量荒诞、玄妙的禅语密码,合理解释了许多古怪奇特的公案在禅学上的价值。本书在俗语言研究方面有不少精彩的见解,而关于点化法、借用法、方案法的分析,则给予文学理论以极多的启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禅宗语言(精)/周裕锴禅学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裕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9130959
开本 32开
页数 40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95
出版时间 2019-08-01
首版时间 2019-08-01
印刷时间 201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568
CIP核字 2017168257
中图分类号 B946.5
丛书名
印张 12.875
印次 2
出版地 上海
217
153
2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3:2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