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莫言文学十三讲/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课堂”丛书之一。
本书介绍莫言的人生经历与文学道路,解读莫言的小说和戏剧文学创作,阐述莫言高密东北乡文学世界的建立与拓展,以及他对中外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创新,他在社会批判与文学本位间的选择调谐,他笔下的百年历史风云与乡村人物命运,也论述莫言作品中蕴含的劳动、土地、和解、大悲悯与拷问灵魂等诸多重要命题。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通识课程教材。
目录
第一讲 童话成真:莫言的文学道路追踪
一、从“一天三顿吃饺子”开始的文学梦
二、乡村生活中成长的独特经历和认同危机
三、超强的自学能力和文化文学知识的积累
四、与大自然为伴,神与物游的想象力
第二讲 《透明的红萝卜》:这个黑孩好神奇
一、《透明的红萝卜》创作前后
二、瘦弱而神奇的小黑孩先声夺人
三、小黑孩走进新奇而沉重的成人世界
四、承受苦难,挑战苦难
五、非凡的通感与绚丽的幻美
第三讲 从《雪国》到《白狗秋下架》:借鉴与创新
一、川端康成和《雪国》简介
二、两条狗的出现与背草的农妇
三、外来人与还乡者所看到的两位女性
四、还乡故事的几种讲法
第四讲 “高密东北乡”文学领地的建立与拓展
一、原乡情怀与三位恩师
二、浩瀚“秋水”中的生死恩仇
三、历史传奇与现实写真的双重建构
四、超越故乡:从故事到思想
第五讲 奇想化的“战争启示录”
一、《红高梁》和“红高梁现象
二、书写战争中的人性与灵魂
三、地域与乡土童心与奇想
四、故乡化和农民化
五、普遍人性对战争的超越
第八讲 “天堂和“酒国”是如何建成的
一、社会责任与农民本性
二、新闻、故事、小说的辨析
三、《天堂蒜薹之歌》的四重叙事结构
四、《酒国》:三个层面的分离与穿越
第七讲 历史的画面与声音:《丰乳肥臀》与《檀香删》
一、上官鲁氏:伟大而平凡的母亲
二、从画面到声音的转换
三、声音之凸显的三个意义
四、抗德英雄与《檀香刑》
第八讲 劳动美学:创造与美感
一、出神入化的打铁场景
二、劳动与“劳动美学
三、对待劳动的不同心态
四、割麦子的艺术与享受
五、劳动美学的天鹅绝唱
第九讲 土地、轮回、和解
一、生生死死,为了土地
二、轮回与蜕变
三、学习蒲松龄,开出新生面
四、仇必和而解
五、告别“斗士”心态
第十讲 大悲悯与拷问灵魂
一、佛与人:佛眼低垂处,生死皆疲劳
二、大悲悯:不但同情好人,也同情恶人
三、悲悯情怀与拷问灵魂
四、把自己当罪人写
第十一讲 莫言的戏剧文学创作
一、《霸王别姬》:童心与帝王术之辩
二、荆轲,你为什么刺我
三、成长困惑与古典情怀
四、乡土化了的“革命加爱情”
第十二讲 红高梁上飞翔的自由精灵
一、百年新文学与农民形象的涌现
二、“我本质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三、儿童视角、神奇意象和生命通感
四、生命的英雄主义和生命的理想主义
五、本土性与世界性
第十三讲 往事记忆升华为深沉迷人的乐章
一、沉重记忆与历史之问
二、成长的痛苦与认同的危机
三、残酷叙事:背景与指向
四、想象力与大痛苦
五、愤怒如何出诗人
六、人类灵魂的揭示与拷问
七、在叛逆、颠覆和渎神中建构文化记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莫言文学十三讲/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志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40524093
开本 16开
页数 1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7
出版时间 2020-01-01
首版时间 2020-01-01
印刷时间 202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本科及以上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362
CIP核字 2019204903
中图分类号 I206.7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5
1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6:4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