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民国作家的抒情意识与审美追求/民国文学史论
内容
作者简介
张堂锜,1962年6月生于台湾地区新竹。台湾地区师范大学中文系、中文所硕士班毕业,1999年获东吴大学中国文学博士学位。曾任(台湾地区)政治大学华语文教学学位学程主任、《政大中文学报》主编。现任(台湾地区)政治大学中文系教授、(台湾地区)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民国文学与文化研究集刊》主编。曾获台湾地区的“中国文艺奖章”“中兴文艺奖章”文学评论奖等。学术研究领域以中国现代文学、澳门文学为主,著有《白马湖作家论稿》《现代文学百年回望》《黄遵宪的诗歌世界》《民国文学中的边缘作家体》《边缘的丰饶:澳门现代文学的历史嬗变与审美建构》等十余种;编著有《现代小说概论》《中国现代文学概论》《大陆当代文学概论》等书;主编《现代文学名家传记丛书》《台港地区澳门文学评论选》等丛书。
目录
导论 纯美的凝望:中国现代作家精神探索的一个面向
一、前言
二、作家意识与时代任务的复杂构成
三、现代文学发展的主潮更迭:新民、启蒙、革命与救亡
四、主潮更迭下的边缘存在:抒情审美
五、凝望纯美:中国现代作家艰难曲折的精神探索
六、结语
第一编 民国文学中抒情审美意识的发生与建构
第一章 独立之价值,纯粹的美术
——王国维一蔡元培
一、生命多艰的纯粹学者
二、文学审美的超功利性与独立价值
三、从红楼到人间:文学审美意识的批评实践
四、从王国维到蔡元培:美育理论的提出与开拓
五、美的功利性与纯粹性:梁启超、王国维的选择与命运
第二章 召唤力之美、恶之声的孤独者
——鲁迅
一、孤独而巨大的文化图腾
二、从主美向主用倾斜的文学功能观
三、力之美的热烈召唤
四、在矛盾对立的炼狱边缘开出的小花
五、战士的孤独:在往事重提中自言自语
第三章 自己的性情,个人的文学
——周作人—俞平伯—废名—钟敬文
一、苦雨里寂寞的乌篷船
二、在载道与言志、文学有用论与无用论间摆荡
三、艺术的生活,趣味的文学
四、冲淡平和的名士风度:俞平伯、废名、钟敬文
第四章 诗意的追求,美文的典范
——朱自清一冰心
一、人、文俱美的精神品格
二、时代困惑下“哪里走”的彷徨
三、“意在表现自己”的美学追求
四、以“爱的哲学”为核心的“冰心体”
五、最后的精神家园:爱、美与真
第五章 湖畔的辉光,放情的歌唱
——汪静之一应修人一潘漠华一冯雪峰
一、歌笑在湖畔,歌哭在湖畔
二、让爱自由,让美做主
三、放情的唱,把自我融化在诗里
四、天真诗国与少年中国
五、从“五四”、“五卅”到“五七”
第六章 爱、自由与美的单纯信仰
——徐志摩一林徽因一闻一多
一、孕育自康桥纯美精神的浪漫诗人
二、唯美的体现,神秘的绝唱
三、诗化的散文,云游的旅人
四、一个纯美主义者的激情:林徽因
五、燃烧的红烛,壮美的诗魂
六、戴着脚镣跳舞,开启一代诗风
第二编 民国文学中抒情审美意识的发展与转折
第七章 边缘的抒情,田园的牧歌
——沈从文一废名
一、人世无常,天才易毁
二、从边城走向京城的素朴乡下人
三、人性之爱与人情之美
四、个人声音与时代洪流间的挣扎
五、张兆和:捕捉生命本色与美的忧伤
六、废名:自成一体的诗化小说美学
七、能做梦,就代表有自由
第八章 寂寞的独语,画梦的歌者
——何其芳一卞之琳一李广田
一、“何其芳现象”与“何其芳们现象”
二、青春的预言,寂寞的欢欣
三、画迷离的梦,刻艺术的意
四、从梦中道路到延安窑洞
五、瘖哑的夜莺:一代知识分子的宿命
六、卞之琳:寂寞的人,站在桥上看风景
七、李广田:梦是这样迷离
八、诗人付出的代价终究还是诗
第九章 海上才女,如虹丽影
——施济美一程育真一杨琇珍一邢禾丽一郑家瑷
一汤雪华
一、瞬间辉煌:从“东吴女作家群”说起
二、园林中的寻梦人:施济美
三、宗教的爱,纯真的美
四、“爱情”为主、“爱国”为辅的双爱模式
五、逐渐清晰的美丽身影
第十章 塔里风情,未央之歌
——无名氏一鹿桥
一、战争文学里的审美艺术及“异数”
二、神秘无名氏,文坛“零余者”
三、北极风情与塔里女人的爱与美
四、战地钟声里的桃花源:西南联大
五、歌咏爱与美的青春诗篇:《未央歌》
六、未央的心愿:寻找一种永远
结论“一个人”的文学史
——中国现代作家个人化写作的自觉追求与历史经验
一、不尽是文学的世纪
二、抒情之必要,审美之必要
三、在历史漩流中艰难前进的身影
四、个人的声音,文学的永恒
参考文献
后记
补记
内容推荐
《民国作家的抒情意识与审美追求》是“民国文学史论”丛书第二辑其中一本。
该论著以创作主体“作家”为主要的书写对象,试图探掘民国作家抒情审美意识的形成与表现。研究的对象包括20世纪初的王国维、鲁迅、周作人,20世纪20年代、30年代的徐志摩、冰心、沈从文、何其芳及湖畔诗人,40年代的张爱玲、无名氏、鹿桥及东吴女作家等。本书专论了近30位民国作家,以文本、史料为基础,以作家心态与艺术追求为主轴,解读他们不受集体、政治、意识形态制约的个人化书写。这是一种言志、诗意的追求,是自觉的、大写的“我”,是自由的、向内转的美的写作,以发出个人的声音为鹄的,并且只对自己真实的内心负责。
本论著以“抒情审美”为切入点,正是希望透过与时代主潮文学的交汇、碰撞、对立与激荡,描摹出他们跋涉的姿态及痛苦的心态。明知纯美的彼岸世界难以企及,明知坚持艺术审美追求的孤独与寂寞,明知保持作家独立人格与个性所必须付出的沉重代价,明知强调文学文体的纯粹与超越政治现实将会招致误解与孤立,但这些相对少数的作家,还是以其实际作为与创作实绩,清楚地传达出“本我”的写作心态与姿态。这样的写作心态与姿态,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与复杂性,但也可看出这些作家们试图在困境中突围而出的决心与勇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民国作家的抒情意识与审美追求/民国文学史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堂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88603
开本 16开
页数 2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4
出版时间 2019-06-01
首版时间 2019-06-01
印刷时间 201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494
CIP核字 2018303547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19.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01:23